第二章 山雨欲來(中)

更新時間:2005-6-6 11:15:00 字數:5680

未能在昨晚上傳本章,萬分抱歉,食言雖有客觀原因,但是,承諾的事情是應該做到的,我只能再說一次抱歉了!

(某知情人:某人只顧趕文,卻忘了上週學校調試網絡,晚上網絡不能用……)

——————————以下正文————————————

歷史上的巧合就是如此多,就在謝清與齊朗寫下相同的兩個名字時,這兩人就在距他們不遠的一個小宅院裡隱密地商議着事情。

面對尹朔的欣喜,趙全的態度是有保留的,他並不認爲紫蘇會把如此大的事情交給一個外人。

“尹相,您真的認爲這是好事嗎?”趙全終於打斷尹朔的話,沉重地問了一句。

尹朔一凜,合作以來,他已經見識到趙全對紫蘇的心思都能猜到十之八九,因此,趙全這麼一說,他也不由心中緊張。

“且不說這個,在下也只是讓您上書娘娘,以引起娘娘的注意,畢竟很多事情,齊相與謝相都不便說,只要您提出,娘娘自然明白其中的關係,也就會重新定位您在議政廳與內閣的地位,可是,您做的是……過猶不及!”趙全想到方纔的情況,心中更是不滿,卻也只能如此說,畢竟尹朔是議政首臣,又是內閣成員,他還不便指責。

尹朔面色立時一變,卻沒有說什麼,以他的修養,還至於爲了幾句話便與盟友翻臉。

趙全也是見好就收,將話題轉入應該討論的內容中。

“尹相從未承擔軍務,海軍的事情,不如請娘娘再派個人分擔,如何?”趙全微笑着詢問尹朔的意思。

“趙公公可有合適的人選?”尹朔反問,思忖着這是否是紫蘇的意思。

趙全搖頭,緩緩地道:“太后娘娘在海軍一事,多是聽從康焓的建議,相爺何不請康焓介入?”

趙全沒有說出口的是,海軍十之八九會先用在西南,康焓是平南大將軍,就算今日不讓他介入,日後,海軍還是落在人家手裡,何不從一開始便大方一點,就像太后一般。

尹朔沉吟了一會兒,便爽快地回答:“我明日會上疏太后娘娘的。”

“尹相,上次在下說的籠絡人手的事情,現在如何了?”趙全將話題轉入溫和的議題。

聽到趙全的話,尹朔目光閃爍了一下:“正在進行。”

趙全不禁皺眉,好一會兒才淡然地開口:“尹相,說句不中聽的話,在朝中,論勢力,您絕對比不過當年的謝相,”

“那是自然。”尹朔也沒動怒,自己現在的情況與謝遙當年比起來簡直是不值一提。

“今時今日,若是齊相與謝相聯手,您又有幾成勝算?”趙全的問題尖銳無比。

“趙公公,您不要忽略了這麼一條,謝清與齊朗都是世族刻意培養的人材,他們能動用的資源比我不知多了多少倍,更何況,他們還有自己早已建立的人脈?所以,這件事急不來。”尹朔也有自己爲難的地方。

他本不是擅長爭權奪利的人,只是在成爲議政首臣之後,大權在握的感覺讓他再也捨不得放手,不得不想方設法地保住現有的權力,可是,多年清正的官場生涯,與議政廳次席的身份,使得他並沒有多少可供利用的人脈與資產,實在很難擴張勢力。

趙全也發覺自己操之過急了,以尹朔手中的力量是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得到很多助力的。

“恩科!”趙全忽然開口,想到了解決的方法。

尹朔也是歷練多年的老人,不由一怔,輕輕點頭。

“太后娘娘最近一直在看典藏書籍,應該是有這方面的打算了,尹相不妨早作計量。”聯想到紫蘇近來的舉動,趙全更有信心。

尹朔也來了精神:“如此真是天助!”

在元寧皇朝,入仕除了推舉,便只有恩科一途,推舉需要三位正二品以上的官員作保,吏部方可依例上表,世族子弟若要入仕多是通過此途,像謝清便是如此,若是有爵位,很多世族的男孩尚未滿週歲,便可得到恩蔭的官位,可是,自從憲宗一朝以後,推舉的要求與名額日漸嚴苛,恩科便成爲主要的入仕方式,許多世族子弟爲了證明自己的才能,也紛紛選擇恩科進仕,恩科的名額也就漸漸增加,所以,尹朔纔會說,若是舉行恩科,便是“天助”,畢竟他是議政首臣,恩科的主試官非他莫屬。

趙全也微微一笑。

燭光搖晃,夜來香悄悄地在月光下綻放,掩去深夜陰謀的一切痕跡。

回到行宮,趙全便看見葉原秋站在外面,遠遠地守着,再無其他宮人,趙全瞭然,走到葉原秋身邊,低聲問候。

“葉尚儀。”

“趙公公,您回來了。”葉原秋低頭問候,恭敬非常。

“齊相在裡面?”趙全低聲問她。

葉原秋沒有回答,低頭不語,卻已說出了答案。

趙全沒有再開口,暗暗計較的卻是,紫蘇深夜還召齊朗入內是爲什麼?即使現在朝中對於兩人的關係採取不說不問的態度,可是紫蘇也不會如此讓衆臣難堪啊!

就如趙全所想,的確不是紫蘇召見齊朗,而齊朗自己求見的,葉原秋沉默的原因也在於此。

“有什麼事情如此着急?”紫蘇讓齊朗坐到自己旁邊的位置,微笑着問他,手邊是尹朔方纔呈上的奏章。

齊朗沒有着急的表現,從容不迫地道:“爲什麼一定要留下趙全?”

紫蘇笑容依舊,卻擡手撫上自己的額頭,回答他:“因爲我需要一個吸引人衆人目光的內官,而且,趙全有忠心,也有才能,是個不錯的助手。”

“尹相呢?”齊朗沉默了一會兒,纔再度開口。

“尹相啊……”紫蘇笑言,卻沒有下文。

“尹相不是趙全的對手!”齊朗坦言自己的不解,“可是,尹相現在卻穩定朝廷的重要支柱,太后娘娘,請慎重啊!”

“隨陽怎麼說?”紫蘇反問,並沒有回答齊朗的要求。

“隨陽?他什麼都沒說。”齊朗輕笑,方纔,他與謝清兩人只寫了人名,並沒有明確地談及此事,那兩個人到底誰纔是真正的目標,兩人沒有人說,卻都將趙全放在了後面,但是,紫蘇若殺趙全,是無須動用他們的力量的,因爲趙全是內官,那麼,真正想動的便是尹朔了。

“景瀚,皇帝今年九歲了,明年可以準備選秀了吧?”紫蘇卻轉達開話題,讓齊朗一怔。

“你打算……”齊朗失神地看着紫蘇。

“如果多了皇親國戚的身份,尹朔的聲望應該會更加顯赫吧?相府的大門也會變得十分熱鬧吧?”紫蘇說出自己的打算。

“皇帝還太小。”齊朗輕輕地提醒她,無論如何,陽玄顥還不到十歲,若是大婚,未免過早了,再說,後位也是許多人的目標。

紫蘇彷彿看穿了他的想法,笑着搖頭:“不是大婚,只是選些人放在宮中,這是有先例的。”皇后是不得不慎重的事情,她不可能輕易選定。

齊朗點頭,自嘲地一笑:“聽說尹相有一個孫女,今年十一歲,很有才德。”紫蘇的想法如何,說到這一步,就並不難猜了。

紫蘇笑着點頭:“‘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尹家小姐的詩句早已譽滿京城了,哀家還真想見見這位才女。”言下之意,這位尹家千金是一定要入宮了。

“那麼,娘娘還要動尹相?”齊朗不由皺眉,盈滿必缺,將尹朔的聲望提到如此的高度,也就是要讓他摔得更慘,而且再也翻身不得。

紫蘇笑了笑,起身走到他面前,十分肯定地對他說:“景瀚,絕對不要牽涉進黨爭,你是恩科入仕的世族子弟,要保持中立是很容易的,所以,我不想你直接與尹相對立。”

“你打算讓趙全做祭品?”齊朗對此反倒不在意了,只是順着她的意思問了一句。

紫蘇也沒回答,目光落在齊朗身上荷包上。

“怎麼了?”齊朗不解地問她。

紫蘇搖頭:“沒什麼。”說着若無其事地擡手理了理鬢角,將有些鬆動的玉簪重新插好。

“你要留下嗎?”紫蘇取過奏章,走向書桌,低聲問道。

齊朗隨她走到書桌前,指着桌上沒批完的奏章道:“不太方便吧?”她應該要批完這些奏章纔對,如果他留下,這些事便要拖到明天。

紫蘇笑了一聲,揮手道:“那你就快點走吧!門禁的時間快到了!”

“是!”齊朗見她並未生氣,便笑着應聲,正要出門,卻聽見紫蘇又說了一句:“過兩日便回京了。”

似自言自語,又似告誡。

齊朗離開時並沒有遇到葉原秋與趙全,有些時候,這些宮人明白應該回避什麼,至少也要讓主子知道自己並未在足以看明白的範圍之內。

待齊朗離開行宮,趙全與葉原秋纔出現在書閣,伺候紫蘇批完奏章已經是深夜了。

“趙全,慈和宮的位置都滿了嗎?”紫蘇正要就寢,忽然坐起,問了一句。

趙全一驚,忙低頭道:“回太后娘娘,慈和宮應有總管內侍三人,七殿六司內侍各十人,尚宮五人,尚儀十人,無位秩宮人無限額,現在,都未滿員。”他在宮中的職位是慈和宮總管,這些數據都是爛熟於心。

“回宮之後,把名冊給我看。”紫蘇淡淡地交代了一句,便示意所有宮人退下。

“遵旨。”趙全平靜地回答。

齊朗回到住處,就見吳靖成與柳如晦正在等自己,不由笑道:“兩位現在還有空閒來我這兒嗎?”

這兩人一個在吏部,一個在刑部,都是事多繁瑣的地方,已經鮮少到齊朗的住處拜訪了。

吳靖成笑道:“齊相說笑了,我們再忙也忙不過您吧?”柳如晦卻沒說話,眼中有一絲疲色。

齊朗擺手:“免了,議政廳一向是隻說不做的地方,論起繁忙,肯定是六部多一些。”因爲相交已久,齊朗也沒與兩人客套,直接問道:“有什麼事?你們似乎都很累。”

“齊相,不瞞您說,下官現在是一個頭三個大,刑部現在是一團亂。”柳如晦無奈地對他道。

齊朗皺眉,好一會兒才笑道:“我知道了,這個時候,各地的案宗都上報了,你要處理秋決的事,是嗎?”

“是啊!”柳如晦是第一年掌刑部,以前沒發現,現在才知道,那些人情關係如一團亂麻,偏偏誰都不能輕易得罪。

“靖成,你呢?”齊朗示意柳如晦先坐下,轉頭問吳靖成。

“我的事不急,等一會兒與您細說。”吳靖成微笑,“如晦的事情比較急,我是副手,擔不上責任,他卻是尚書,你先指點他吧!”

“好吧!”齊朗點頭,問柳如晦,“你先說幾個最棘手問題來聽聽。”

柳如晦長嘆一聲:“齊相,件件都棘手,就現在還有人候在我的住處呢!”

“這些死纏爛打不必理會,倒是些隨口提點的需要記着,你就按這個標準說吧!”齊朗皺眉,不着痕跡地指點柳如晦該如何處事。

柳如晦沉思着點頭,想了想,先揀了一件,說:“要說起來,有一件案子,連謝相都與下官提了一次,是一樁殺夫案,關中孫氏的一位小姐嫁到賀家,新婚一個月不到,便在夫家投毒,一家都中了毒,她的丈夫因爲中毒過深,三天就去了,孫氏本人也供認不諱,地方官便報了秋後問斬,可是孫氏自從案發之後便一言不發,孫家說是賀家虐待新婦所致,到大理寺反控,大理寺正重判了苦役流配,現在案卷送到刑部,卻是不清不楚,兩家都不滿意,好幾位官員都說過這事。”

“謝相是怎麼說的?”齊朗眼中滿是興味。

“謝相當時是借題發揮,說‘家大業大,什麼人都有,教養是最疏忽不得的,要不然像賀家那樣,新婦進門不久就出事,面子裡子便全沒了,簡直是丟世族的顏面貌一新’,我尋思着,謝相是不是站在孫家一方啊!”柳如晦回想謝清當時的原話,複述給齊朗,也道出自己的見解。

“要什麼來什麼!”齊朗喃喃自語。

“齊相,您說什麼?”柳如晦聽不清他的話,緊張地問,吳靖成也期待地看着他,不知他有何建議。

齊朗笑道:“我是說,怎麼會這樣?照你所說大理寺並沒有查到孫氏受虐與否的證據,是不是?”

“是啊!下官正奇怪,大理寺改判得一點道理都不通啊!”柳如晦點頭。

“不奇怪。”齊朗放下茶杯,“大理寺正是孫家的女婿,偏坦一方,不足爲奇。”

“我再問你,承州送來的案卷有沒有說到案情的始末?”齊朗又問了一句,隨即輕抿了一口茶水。

柳如晦搖頭:“就是說案子不清不楚啊!”

“不清不楚卻判得如此乾淨利索啊!”齊朗挑眉,似笑非笑。

“齊相,您的意思是……”柳如晦也是聰明人,聽了齊朗的話,再聯想謝清說的那些莫名其妙的話,不由豁然開朗,卻又不敢說了。

“你明白就好。”齊朗也不挑明,微笑着點頭,“刑部的事,你只要秉公執法,便誰也怪罪不得,就算要承情,也要先惦量清楚,你是一品大員,有密奏之權,有些事,不妨上奏,道出疑慮。別的不好說,太后娘娘是絕對不泄露密奏的。”

柳如晦點頭:“謝齊相指點了。”

“談不上指點,只是這個案子的確有趣……”齊朗也不諱言自己另有打算。

柳如晦也笑道:“齊相是深謀遠慮啊!”

“不必如此生疏,又不是朝議,你的直屬上司是謝相。”齊朗擺手,不想聽他的奉承,“以後有這種有意思的案子,不妨說來聽聽,大家放鬆一下,作談資便罷了,卻不當公事啊!”

柳如晦語塞,知道自己有點莽撞了,議政大臣中,齊朗掌管的是吏部與兵部,謝清掌管的纔是刑部與戶部,齊朗今日說的這些話都有越砠代皰之嫌,若是傳出去,謝清未必怪罪好友,卻會對自己不滿。

“齊兄,你別嚇如晦了,今天是我拉他出來的,到你這兒也是順路,聊天嘛,本就是天馬行空!”吳靖成笑着圓場,“同在官場,私下抱怨也沒什麼!”

“這倒是!”齊朗也笑道,讓柳如晦有臺階可下。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我先告辭了,齊相這番話是我茅塞頓開啊!”柳如晦也學吳靖成換了措辭,笑着告辭。

“我再坐會兒,你就先行一步吧。”吳靖成笑道,齊朗與柳如晦也笑出聲。

“什麼事?”柳如晦一走,齊朗便正色問道。

吳靖成也收斂玩笑之色,認真地回答:“方纔,尹相派人來要翰林院的名冊,說是儘快給他一份。”

齊朗點頭:“我知道了。”

“我也告辭了!”說完,吳靖成便起身,笑着道,“飯後百步走,每次都走到你這兒,真是不如意思。”

“不必客氣!”齊朗沒好氣地回了他一句,有事沒事都找他,爲的不是酒就是茶。

吳靖成笑着離開,齊朗卻撫額深思,好一會兒,他才擡頭,眼中滿是笑意。

“尹相不會想到這一點,只怕是趙全想到的,揣摩上意上,趙全還是真是無人可及!”齊朗輕笑,心中暗道,對趙全的戒意也更深了三分。

第三章 小樓夜雨(下)第四章 後位之爭(下)第十三章 風雨飄蕩(上)第十五章 鋒芒驚瀾(下)第二十一章 驚鴻照影(下)第六章 滄海風雲(下)第十四章 簡在帝心(中)第三章 烽煙漫道(下)第十二章 江山萬里(下)第一章 小樓夜雨(上)第六章 滄海風雲(下)第二章 情之所鍾(中)第三章 上有絃歌聲(下)第十五章 鋒芒驚瀾(下)第二十三章 葉落知秋(中)第五章 美人如玉(中)第十四章 長路漫浩浩(中)《至略史•元寧篇》第一章第七章 浮雲流水(上)第二章 山雨欲來(中)第十一章 波瀾初起(中)第十二章 此消彼長(下)第十二章 火中龍吟(中)第十三章 長路漫浩浩(上)第十三章 簡在帝心(上)第八章 浮雲流水(中)第八章 風雲變幻(中)第九章 誰能爲此曲(下)第六章 四顧何茫茫(下)第十五章 靜夜鐘聲(下)第八章 浮雲流水(中)第六章 四顧何茫茫(下)第二十四章 鳳於九天(下)第二十三章 葉落知秋(中)第十二章 風起雲涌(下)第四卷的第六章,我說了一些中藥方面的術語,在這裡解釋一下。第二十五章 冷月長風(上)第一章 山雨欲來(上)第十四章 長路漫浩浩(中)第九章 仁重蒼生(下)第十一章 月榭憑欄(中)第十二章 月榭憑欄(下)第十八章 載舟覆舟(下)第五章 暗潮洶涌(中)第二十一章 情何以堪(下)第一章 初入宮門第十四章 簡在帝心(中)第六章 雲暗風輕(下)第五章 美人如玉(中)第四章 滄海風雲(上)第十章 吳鉤霜明月(上)第十一章 吳鉤霜明月(中)第三章 夜星破夢(下)第六章 雲暗風輕(下)第二章 任重道遠(中)第六章 四顧何茫茫(下)第十三章 鋒芒驚瀾(上)第十六章 幽燕長風(上)第十五章 風雨飄蕩(下)第二章 情之所鍾(中)第二章 後位之爭(上)第八章 雲煙猶故(中)第十二章 波瀾初起(下)第一章 初入宮門第六章 滄海風雲(下)第七章 針鋒相對(上)第十二章 風起雲涌(下)第一章 任重道遠(上)第十章風起雲涌(上)第二十二章 鳳於九天(上)第四卷的第六章,我說了一些中藥方面的術語,在這裡解釋一下。第一章 夜星破夢(上)第十一章 火中龍吟(上)第十四章 巨浪濤天(中)第五章 美人如玉(中)第五章 滄海風雲(中)第十五章 巨浪濤天(下)第三十三章 長夜未央(下)第十七章 幽燕長風(中)第二十三章 鳳於九天(中)第八章 浮雲流水(中)第三十六章 暮雲長風(下)第二章 情之所鍾(中)第十一章 此消彼長(中)第十五章 風雨飄蕩(下)第三章 任重道遠(下)第三十二章 長夜未央(中)第六章 美人如玉(下)第五章 美人如玉(中)第八章 風雲變幻(中)第八章 大禮將成(中)第十二章 火中龍吟(中)第四章 碎月無痕(上)第十六章 載舟覆舟(上)第五章 美人如玉(中)第三章 後位之爭(中)第二章 上有絃歌聲(中)第十二章 暗流紛起(下)第二章 烽煙漫道(中)第十一章 火中龍吟(上)
第三章 小樓夜雨(下)第四章 後位之爭(下)第十三章 風雨飄蕩(上)第十五章 鋒芒驚瀾(下)第二十一章 驚鴻照影(下)第六章 滄海風雲(下)第十四章 簡在帝心(中)第三章 烽煙漫道(下)第十二章 江山萬里(下)第一章 小樓夜雨(上)第六章 滄海風雲(下)第二章 情之所鍾(中)第三章 上有絃歌聲(下)第十五章 鋒芒驚瀾(下)第二十三章 葉落知秋(中)第五章 美人如玉(中)第十四章 長路漫浩浩(中)《至略史•元寧篇》第一章第七章 浮雲流水(上)第二章 山雨欲來(中)第十一章 波瀾初起(中)第十二章 此消彼長(下)第十二章 火中龍吟(中)第十三章 長路漫浩浩(上)第十三章 簡在帝心(上)第八章 浮雲流水(中)第八章 風雲變幻(中)第九章 誰能爲此曲(下)第六章 四顧何茫茫(下)第十五章 靜夜鐘聲(下)第八章 浮雲流水(中)第六章 四顧何茫茫(下)第二十四章 鳳於九天(下)第二十三章 葉落知秋(中)第十二章 風起雲涌(下)第四卷的第六章,我說了一些中藥方面的術語,在這裡解釋一下。第二十五章 冷月長風(上)第一章 山雨欲來(上)第十四章 長路漫浩浩(中)第九章 仁重蒼生(下)第十一章 月榭憑欄(中)第十二章 月榭憑欄(下)第十八章 載舟覆舟(下)第五章 暗潮洶涌(中)第二十一章 情何以堪(下)第一章 初入宮門第十四章 簡在帝心(中)第六章 雲暗風輕(下)第五章 美人如玉(中)第四章 滄海風雲(上)第十章 吳鉤霜明月(上)第十一章 吳鉤霜明月(中)第三章 夜星破夢(下)第六章 雲暗風輕(下)第二章 任重道遠(中)第六章 四顧何茫茫(下)第十三章 鋒芒驚瀾(上)第十六章 幽燕長風(上)第十五章 風雨飄蕩(下)第二章 情之所鍾(中)第二章 後位之爭(上)第八章 雲煙猶故(中)第十二章 波瀾初起(下)第一章 初入宮門第六章 滄海風雲(下)第七章 針鋒相對(上)第十二章 風起雲涌(下)第一章 任重道遠(上)第十章風起雲涌(上)第二十二章 鳳於九天(上)第四卷的第六章,我說了一些中藥方面的術語,在這裡解釋一下。第一章 夜星破夢(上)第十一章 火中龍吟(上)第十四章 巨浪濤天(中)第五章 美人如玉(中)第五章 滄海風雲(中)第十五章 巨浪濤天(下)第三十三章 長夜未央(下)第十七章 幽燕長風(中)第二十三章 鳳於九天(中)第八章 浮雲流水(中)第三十六章 暮雲長風(下)第二章 情之所鍾(中)第十一章 此消彼長(中)第十五章 風雨飄蕩(下)第三章 任重道遠(下)第三十二章 長夜未央(中)第六章 美人如玉(下)第五章 美人如玉(中)第八章 風雲變幻(中)第八章 大禮將成(中)第十二章 火中龍吟(中)第四章 碎月無痕(上)第十六章 載舟覆舟(上)第五章 美人如玉(中)第三章 後位之爭(中)第二章 上有絃歌聲(中)第十二章 暗流紛起(下)第二章 烽煙漫道(中)第十一章 火中龍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