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葉落知秋(中)

更新時間:2007-11-30 18:08:00 字數:5843

後宮中,謝紋是名義上最高貴的人,但是,之於雲沐雪,謝紋是最易懂的一位。

很平靜高雅,稟持着國母應有的一切尊儀,謝紋透明得如琉璃,卻也因此,看不到一絲自我。雲沐雪入宮這麼久,卻幾乎沒有見過謝紋有什麼真正的情緒流露,彷彿她的一切都是爲了皇后的地位才存在的。尹韞歡卻不同,很孤傲,卻又很溫柔,真真假假之間,她不看清尹韞歡的想法,更不明白她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就如此時,尹韞歡一臉淡漠的悲憫之色,雲沐雪卻覺得她分明是嘲諷自己。

“慧貴妃!”

“你是一個很任性的人!”尹韞歡下了定論,“皇上對我說過,信幽城第一次見到你時,你神采飛揚,仿若浴火鳳凰,我想,那樣的你應當是明亮的!”尹韞歡沒有說,那時,她曾以爲雲沐雪是一個天真不知世事的小女孩。

雲沐雪皺眉,不明白她說這些有什麼意思。

“你的聰明還不夠!”尹韞歡搖頭,“天真不是最好的掩飾,因爲沒有人會相信一個長於舅家的世族女子能夠保有天真的品性。”

雲沐雪瞬間蒼白了臉色。

尹韞歡真的憐憫她了:“陛下並不是昏庸之輩,燕貴妃,不要讓陛下對您徹底失望!”

雲沐雪眨了眨眼:“我並不是爲了自己。”

“本宮知道,是爲了雲家……”尹韞歡不耐煩了——後宮女子有幾個真的是爲了自己的尊榮在爭在鬥?都是爲了身後的家人啊!

“不!”雲沐雪的臉上依舊沒什麼血色,卻已經平靜,“是爲了陛下!”

尹韞歡的脣邊勾一抹冷笑,並沒有答話。

“慧貴妃,您也說了——陛下不是昏庸之輩!”雲沐雪輕笑,帶着一種譏誚,“僅僅是一時的情動能讓他違背朝廷的禮法嗎?”

尹韞歡稍稍驚訝了一下,便明白雲沐雪的心思了。——這不是她的錯,的確,陽玄顥最初的目的遠談不上單純,雲沐雪不可能毫無感覺,那樣的情況下,不要說雲沐雪,換誰也不可能將一切寄託在皇帝的感情上。

雲沐雪會這麼做並不奇怪!

比起愛人、情人什麼的,因權、利結成的盟約更加穩固。

冰凍三尺絕不可能是一日之功啊!

雲沐雪看着尹韞歡依舊平靜地搖頭,不由有些急了:“慧貴妃,您很相信母子親情嗎?”

尹韞歡頗有深意地看了雲沐雪一眼,纖細地手指在瓷盞的邊沿摩挲,卻沒有說話。

“慧貴妃……”

“也許是因我並非世族,本宮沒有很多驕傲的想望……燕貴妃,母子之情是天性,上天賦予的血緣骨肉將之聯繫在一起,本宮是凡人,怎麼會不相信呢?難道您不相信?”這是勿庸懷疑的警告。尹韞歡沒有興趣陪她試探與自己不相干的底限。

雲沐雪只是以淺笑表示自己的不信,尹韞歡看了她一會兒,還是端起茶盞,輕抿了一口,道:“我乏了,燕貴妃,您請回吧!”

雲沐雪不得不告辭,因爲,尹韞歡的眼神已徹底冷了,不願再與她多說一個字。

“雪中送炭是恩,錦上添花卻會結怨。”雲沐雪退出前,低聲說了這麼一句。

尹韞歡看着她離開,沒有再嘆息,只是對自己的尚宮說:“她以爲她是誰?”冷漠譏誚,與一貫的優雅毫不相似。

尹家很小,尹韞歡比人們想的更瞭解政事,因此,她聽得出雲沐雪在說什麼,更瞭解雲沐雪想做什麼,儘管那樣的收益會很大,但是,她毫無興趣。

與風險相比,那一點利益並不足以令她動心。

雲沐雪想要更大的收穫,也只有那樣的收穫才能讓她達成願望——立下足以左右朝廷的功勞。

——那隻能策立之類的功勞。

這是一件困難比危險更大的事情,因爲雲沐雪手中的籌碼太少,更重要的是,尹韞歡無法確定,那樣做之後,皇帝是否真的會高興!

至少,尹韞歡知道,皇帝並未對太后的權勢感到不滿,而皇太后也很小心地避免讓皇帝有不滿的機會,他們母子間的感情並非全然是禮法約束,畢竟——皇帝是太后撫養長大的。

生養之恩,陽玄顥不可能不放在心上。

如果陽玄顥並不會對“功臣”有多少感激之情,那麼,贏與輸又有什麼不同呢?

雲沐雪似乎不明白這一點,尹韞歡對此有些困惑。

說實話,紫蘇也很困惑,但是,她更加不耐煩。

雲沐雪的存在正在干擾皇帝的心性,這讓她十分憤怒,雲家是否有罪早已不重要,重要的其實是平衡,陽玄顥應該是明白的,但是,他仍然猶豫不捨,甚至不惜一切地拖延着。

紫蘇沒有等待的耐心了,卻不得不等待——她在等雲家的反應!

處理一個後宮與處理後宮的家門是兩個概念,對於世族來說,更是兩件意義截然不同的事情,紫蘇不能不有所考量,她不能不考慮其它世族的反應。

齊朗也正是忽然想到了這一點,纔要再“想想”的。

如果雲家放棄雲沐雪,事情會簡單得多,自然也好處理得多。

倩儀便是這樣對謝清說的,謝清同意,卻也不太能肯定雲家是否會放棄雲沐雪。

倩儀冷笑:“你當雲成海真的有多關心雲沐雪?嫡長女——居然就放在岳家撫養!”

“雲沐雪好好的,對雲家更有用處!”謝清搖頭,從家族宗主的角度考量這個問題。

倩儀反駁不了,只是道:“永寧王妃對我說,很多時候,正確的事情並不能讓大多數人接受。”

謝清笑了一下,正要說什麼,卻被倩儀一臉不滿的神色阻止,做洗耳恭聽的模樣。

“倩容告訴我,燕州世族與別處不同,戰場之外,風俗更近於北原人——宗主並不一定能決定所有事情。尤其是雲家,卻不是因爲風俗,而是因爲雲家的利益大多,派系跟利益一樣多,雲成海未必能控制得住局面。”

謝清訝然。

哪個家族沒有派系?便謝家也是派系林立,但是,他是宗主,他作出的決定若是還能被別人否定,乾脆換人當宗主算了,不然還要宗主做什麼?

“如果真是如此,雲家倒真的可以保一保……”謝清輕笑。

永寧王妃掌握着夏氏的情報資源,她既然如此說了,便必定是實情,謝清雖然說的是“如果”,但是,事實上,已經確定了下一步的做法。

第二天,謝清去了永寧王府,他唯一不解的是,倩容爲何對倩儀說這些,而不是對紫蘇。

倩容也沒有繞圈子,命人將郡主與世子領出去,不等謝清開口便說:“我知道表哥爲何來!”

謝清放鬆了心情,端起茶盞,細細地品味,靜候這個小表妹說明緣由:“其實我一直不太明白燕貴妃到底想怎麼樣?燕州世族的想法反而更易懂一些!前些天是淳國夫人的生辰,我操辦一下,反而明白了!”夏承正的生母,一個從未被兒子稱爲母親的女子,即使安享尊榮,也不能說毫無遺憾。

謝清聽了這話,也有些明白了,卻依舊聽倩容說下去:“我們雖然都是大家族裡長大的,親人間利益衝突的事情不少見,便父子反目也是常有的,但是,若說母子間反目,恐怕還真是沒見過!”

是的,子以母貴,母以子貴,母子的利益從來都被捆在一起。

“殿下雖然對淳國夫人很好,太妃與我也一直對其禮遇有加,但是,淳國夫人自己卻很謙和地退讓,對太妃更是畢恭畢敬,除卻太妃駕馭的手腕,也有她自己的考量的——即使太妃過世了,她真的端出生母的架勢,殿下就真的會高興嗎?”倩容很平靜地反問。

謝清搖頭,以他對夏承正的瞭解,那時,這位永寧王一定會十分惱怒。

“表哥想來也明白了——太后真的處置了燕貴妃,即使燕貴妃真的是罪無可赦,陛下便能心無芥蒂嗎?”倩容看着謝清,知道接下來的話已不必再說了。

謝清當然是明白的,但是,看看錶妹,沉默之後,開口便是笑說:“表妹越來越有永寧王妃的架式了!”

倩容臉一紅,知道謝清是說自己爲着夏家的利益,想着用謝家當刀。

“這話沒錯!”謝清笑過之後便入正題,“但是,誰都知道,我們與太后是一系的,太后固然不可出面,我與景瀚也不能出面,這事……還是讓王家那些清流出面比較好!”

倩容沒有異議,只是說:“這些我太懂,只是想着你自然有主見,景瀚最近事多……”說到這兒,倩容稍停頓了一下,才繼續說:“找他不太方便。”

謝清知道齊朗的夫人得罪永寧王妃的事情,因此,瞭然地點了頭,明白她的言外之意。

“世子已經十歲,可以行六禮了,你總是要見齊家人的!”謝清笑了笑,與她閒談起來。

倩容沒好氣地瞪了他一眼,道:“想想我都有氣,這位齊夫人……”

“她是天真,卻不算出格!”謝清倒是很中肯地給評價,“而且……不是個有福的!”最後是惋惜了。

倩容點頭,知道他的意思,回到原來的話題:“我想等齊書莞十歲時再正式行禮!”

兩人又說了幾句,謝清便告辭,倩容起身相送,小郡主正在一旁玩耍,謝清看到便想起一件事:“郡主的封號可定了?”

王爵之女爲郡主,但是,未必都有封號,否則宗人府就不必做事,專門擬那些封號算了。因此,只有王府嫡女才報宗人府請封,正式記入宗譜。唯有一品王爵的女兒纔會無論嫡庶都有封號,不過,嫡女的封號多是宗人府報帝后欽定,庶女卻是走個過場,由王府與宗人府議定,再請旨而已。永寧王府的這位郡主身份有些尷尬,已經快要及笄了,仍未訂親,封號也未議定,謝清爲着表妹便有這一問。

倩容無奈道:“我是早報上去了,宗人府說報到宣政廳便沒下文了,我問過太后娘娘,娘娘似乎另有打算,只是讓我不要急。”

謝清點頭,知道與表妹無關便放心了。

皇帝受傷,朝臣們卻不能閒着,議政廳諸人都忙着,三司的官員也未輕閒下來,對雲家的彈劾奏章源源不斷地呈進,齊朗他們一封未看全部進呈御覽,一句話:“三司彈劾由欽命,臣下不得預。”

陽玄顥問他們該如何處理,三位議政大臣以眼神交流了一下,由王素出了一個坦坦蕩蕩的主意:“陛下尚未大安,不批不詔也是可以,不如將這些彈劾謄抄一份送雲家,命雲家妥善處理一番,待陛下大安再行處置時,也有個說辭。”

陽玄顥看齊朗與謝清並無異議,便同意了,並且又親自給雲成海寫了一份手諭,只是他自己都不能確定,這樣是否真的有用——手諭他又不是第一次寫給雲家了。

那一大堆去了名字的奏章副本讓雲家上下無法安心,陽玄顥的手諭與議政廳的行文說得很清楚——這些是被挑選出來的彈劾。

意思很明確——雲家必須做出改正的行爲,表明態度。

至於否則會如何,朝廷沒有說,也不必說。

雲成海藉着這個機會整肅家族內部,但是,進展並不是很好,有人直接就冷言:“這些事哪個家族都有,朝廷卻一次次抓着我們雲家不放!宗主大人忙着整肅是否不分主次輕重了?”

能在家族中掌握一定權力的,誰都不笨!藉着整肅的名,雲成海其實就是消除異己!看透了這一點,有的是人與他唱對臺,不過,內部一開始針鋒相對,雲家的表現頓時收斂了許多,如此一來,燕州其它世族也安心了不少——既然如此發展了,就證明朝廷對燕州世族沒有針對的心思了。

至於雲家,風朝的話最中肯:“雲家現在是進退兩難——世侄女失寵,雲家縱然不敗落,亦難興盛;世侄女得寵,雲家的勢力對很多人來說就顯得再礙眼不過了!”

對燕州世族來說,這一次的嘗試足以讓他們明白——後宮不是容易沾染的地方,皇親國戚看似榮耀,但也更是如履薄冰的危險處境。

齊朗與謝清對雲家的反應還是滿意的,紫蘇聽了兩人的話,也稍稍有了點耐性,不過,心情卻仍然不是很好。

六月中旬,陽玄顥在傷勢將好時又大病了一場,這一次不是半點存心故意,太醫戰戰兢兢地稟報:“陛下並非先天強健的體質,傷及骨骼,又損元氣,是以難禁寒暑。”言下之意,皇帝是先天體弱,這一次受傷又傷了元氣,天氣一變化,就很可能生病,並非人力所及。

陽玄顥的確不是很健康的體質,但是,多年來的調養鍛鍊,一般人看來也不覺得皇帝體質不佳,只有隱約知情的人始終對皇帝的身體抱以一定的擔憂。

在紫蘇爲尚年輕的皇帝選擇後宮時,便有一些類似的話流傳,只是,那時,沒什麼人相信,更沒人上心。

紫蘇下了緘口令,但是,面對齊朗與謝清,不安穩的心情便顯露出來了。

紫蘇不願說,兩人也不強求,但是,到謝清告辭時,紫蘇還是說了一句:“最近事多,我想要不要行個吉禮,隨陽也想想吧!”

謝清稍稍一怔,明白過來,脫口便道:“太后娘娘心中不安,不若行祭禮於天地祖宗吧!”這便是否定了。

紫蘇沒有說什麼,只是點頭,表示了同意。

齊朗倒是擔心了:“陛下的病不至於此吧?”他才見過陽玄顥,並不覺得病勢兇險。

紫蘇反而閉了眼,淡淡地道:“真到那般才考慮不遲嗎?”

不必碰觸,齊朗也知道她此時必是手足冰冷,反而在她面前退了一步,聽到細微的腳步聲,紫蘇睜開眼,看着他。

“真的如此惱恨嗎?”齊朗憐惜地問道,若不是對陽玄顥失望心痛至極,她何至於提及這件事?

“不是惱恨……”紫蘇無奈得很,“只是滿心的空乏!”

與陽玄顥較勁,於她,沒有半分快樂,只有滿身滿心的疲憊與空虛,所以,她已無心無力去惱恨了!

即使是那樣令人惶恐的消息,也無法令她有一絲的情緒波動了!

那個很久以前讓她在深夜喃語、誓要保護的孩子並不珍惜她給予的一切——包括身體、包括生命!

如果那樣的傷害是值得的,她尚可有些安慰,可是,她所知的一切都無法讓她理解半分。

——她已無法理解,她的兒子爲何要那樣做!

那麼,到底是誰的錯?

齊朗不知道該怎麼說,陽玄顥這一次的作法除了“昏頭了”之外,他無法做任何評價!

如果他一直昏庸不明也就罷了,可是,不是的!陽玄顥至少在內政上一直是清醒的。

親政以來,釐定田畝、約束世族、加強科考,他做得一直很好,就連釐定田畝這樣必定引起波瀾的事情,他也處理妥當,他並不是什麼都懂,但是,他能夠聽取意見,分析利弊,十多年的帝王學,他並非學得很差,即使在用兵上有缺失,但是,畢竟,他才十多歲,從未親身經歷過戰事,紙上談兵、看輕了勝利從來都不是某一個人纔會犯的錯!

這樣的皇帝卻糾纏於一個雲氏,猶豫不決,齊朗實在無法理解。

“那麼就儘快了斷此事吧!”齊朗勸道,“也許不全然是她的錯,但是,總有關係吧!”

無論如何,他不希望紫蘇處於如此不好的心境中。

第七章 儲位之爭(下)第二十三章 鳳於九天(中)第十三章 風雨飄蕩(上)第十三章 巨浪濤天(上)第十章 吳鉤霜明月(上)第十五章 風雨飄蕩(下)第十一章 江山萬里(中)第二章 情之所鍾(中)第十七章 幽燕長風(中)第十五章 簡在帝心(下)第八章 驚天之變(上)第十一章 江山萬里(中)第一章 夜星破夢(上)第三十一章 長夜未央(上)第五章 滄海風雲(中)第三十章 高山流水(下)第十五章 風雨飄蕩(下)第四卷的第六章,我說了一些中藥方面的術語,在這裡解釋一下。第五章 美人如玉(中)第九章 針鋒相對(下)第十九章 情何以堪(上)第二章 山雨欲來(中)第二十七章 冷月長風(下)第五章 四顧何茫茫(中)第二十章 冠蓋滿京華(中)第十九章 冠蓋滿京華(上)第十九章 冠蓋滿京華(上)第三章 任重道遠(下)第四章 以史爲鑑(上)第十四章 長路漫浩浩(中)第十七章 涉江採芙蓉(中)第五章 碎月無痕(中)第六章 暗潮洶涌(下)第四章 美人如玉(上)第九章 浮雲流水(下)第二十八章 高山流水(上)第三章 山雨欲來(下)第八章 大禮將成(中)第八章 仁重蒼生(中)第五章 雲暗風清(中)第二十三章 葉落知秋(中)第三章 山雨欲來(下)第二十一章 冠蓋滿京華(下)第九章 驚天之變(中)第二十三章 葉落知秋(中)第四章 雲暗風清(上)第十一章 波瀾初起(中)第十章 江山萬里(上)第二十章 情何以堪(中)第十四章 孰能無情(中)第二章 後位之爭(上)第七章 大禮將成(上)第十三章 靜夜鐘聲(上)第二章 小樓夜雨(中)第二章 情之所鍾(中)第三章 上有絃歌聲(下)第十章 江山萬里(上)第五章 四顧何茫茫(中)第十一章 月榭憑欄(中)第十一章 火中龍吟(上)第八章 驚天之變(上)第三十六章 暮雲長風(下)第十二章 火中龍吟(中)第十一章 波瀾初起(中)第八章 雲煙猶故(中)第六章 美人如玉(下)第七章 針鋒相對(上)第六章 雲暗風輕(下)第五章 以史爲鑑(中)第十章 暗流紛起(上)第四章 美人如玉(上)第十三章 巨浪濤天(上)第一章 烽煙漫道(上)第十章 吳鉤霜明月(上)第十二章 吳鉤霜明月(下)第十一章 此消彼長(中)第十一章 暗流紛起(中)第二章 小樓夜雨(中)第三章 夜星破夢(下)第十七章 幽燕長風(中)第四章 滄海風雲(上)第十一章 波瀾初起(中)《至略史•元寧篇》第一章第一章 小樓夜雨(上)第一章 烽煙漫道(上)第六章 儲位之爭(中)第三十四章 暮雲長風(上)第十二章 吳鉤霜明月(下)第七章 風雲變幻(上)第五章 以史爲鑑(中)第四章 滄海風雲(上)第十三章 火中龍吟(下)第二章 後位之爭(上)第三十八章 隨風而逝(中)第十章 江山萬里(上)第二十二章 葉落知秋(上)第十四章 巨浪濤天(中)第四章 滄海風雲(上)第一章 初入宮門
第七章 儲位之爭(下)第二十三章 鳳於九天(中)第十三章 風雨飄蕩(上)第十三章 巨浪濤天(上)第十章 吳鉤霜明月(上)第十五章 風雨飄蕩(下)第十一章 江山萬里(中)第二章 情之所鍾(中)第十七章 幽燕長風(中)第十五章 簡在帝心(下)第八章 驚天之變(上)第十一章 江山萬里(中)第一章 夜星破夢(上)第三十一章 長夜未央(上)第五章 滄海風雲(中)第三十章 高山流水(下)第十五章 風雨飄蕩(下)第四卷的第六章,我說了一些中藥方面的術語,在這裡解釋一下。第五章 美人如玉(中)第九章 針鋒相對(下)第十九章 情何以堪(上)第二章 山雨欲來(中)第二十七章 冷月長風(下)第五章 四顧何茫茫(中)第二十章 冠蓋滿京華(中)第十九章 冠蓋滿京華(上)第十九章 冠蓋滿京華(上)第三章 任重道遠(下)第四章 以史爲鑑(上)第十四章 長路漫浩浩(中)第十七章 涉江採芙蓉(中)第五章 碎月無痕(中)第六章 暗潮洶涌(下)第四章 美人如玉(上)第九章 浮雲流水(下)第二十八章 高山流水(上)第三章 山雨欲來(下)第八章 大禮將成(中)第八章 仁重蒼生(中)第五章 雲暗風清(中)第二十三章 葉落知秋(中)第三章 山雨欲來(下)第二十一章 冠蓋滿京華(下)第九章 驚天之變(中)第二十三章 葉落知秋(中)第四章 雲暗風清(上)第十一章 波瀾初起(中)第十章 江山萬里(上)第二十章 情何以堪(中)第十四章 孰能無情(中)第二章 後位之爭(上)第七章 大禮將成(上)第十三章 靜夜鐘聲(上)第二章 小樓夜雨(中)第二章 情之所鍾(中)第三章 上有絃歌聲(下)第十章 江山萬里(上)第五章 四顧何茫茫(中)第十一章 月榭憑欄(中)第十一章 火中龍吟(上)第八章 驚天之變(上)第三十六章 暮雲長風(下)第十二章 火中龍吟(中)第十一章 波瀾初起(中)第八章 雲煙猶故(中)第六章 美人如玉(下)第七章 針鋒相對(上)第六章 雲暗風輕(下)第五章 以史爲鑑(中)第十章 暗流紛起(上)第四章 美人如玉(上)第十三章 巨浪濤天(上)第一章 烽煙漫道(上)第十章 吳鉤霜明月(上)第十二章 吳鉤霜明月(下)第十一章 此消彼長(中)第十一章 暗流紛起(中)第二章 小樓夜雨(中)第三章 夜星破夢(下)第十七章 幽燕長風(中)第四章 滄海風雲(上)第十一章 波瀾初起(中)《至略史•元寧篇》第一章第一章 小樓夜雨(上)第一章 烽煙漫道(上)第六章 儲位之爭(中)第三十四章 暮雲長風(上)第十二章 吳鉤霜明月(下)第七章 風雲變幻(上)第五章 以史爲鑑(中)第四章 滄海風雲(上)第十三章 火中龍吟(下)第二章 後位之爭(上)第三十八章 隨風而逝(中)第十章 江山萬里(上)第二十二章 葉落知秋(上)第十四章 巨浪濤天(中)第四章 滄海風雲(上)第一章 初入宮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