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風雲變幻(中)

更新時間:2005-6-24 22:45:00 字數:5697

尹朔向紫蘇稟明自己計劃的第二天,謝清返回了成越,因爲宮門已經關閉,他便沒有入宮,而是先回府,謝府的家人早已得了消息,恭恭敬敬地列隊在門外迎候宗主。

“看你的樣子,是連夜趕路的吧?這麼着急做什麼?”倩儀一連服侍謝清更衣、洗臉、用膳,一邊抱怨。

謝清擺手,也不回答,只問她:“景瀚可來過?”

“齊朗?”倩儀皺眉,搖了搖頭,“他沒來過,你不在府上,他來做什麼?”

“那你就一直在家裡呆着的?”謝清莞爾,笑着問妻子,倩儀接過下人送上的清湯,擺上桌之後,才笑着道:“自然是家裡了,老夫人前幾日貪涼,中了風寒,我哪有空出門,連永寧王妃下貼子邀我過去,我都推了。”

“王妃找你有事?”謝清微訝,筷子也停了下來,倩儀見他這樣,不由有些忐忑,小心地回答:“王妃沒說有什麼事。不過,我回了貼子,說脫不開身,王妃卻派人過來,說得了空,讓我好歹去一趟王府,我正打算明天過去了。”

“承正表哥長年在外,王妃一個人支撐王府也不容易,你與她情份不比尋常姐妹,有空也多走動走動。”謝清淡淡地對妻子道。

倩儀點頭應承,心道:“只怕有什麼事不方便他出面,卻又不好罷手,才這般着急的。”

夫妻倆也是多日未見,自然小別勝新婚,謝清也不再說別的,倒是細細地問了家裡的情況,與倩儀溫存了一番,又說了些體己話。

第二天,謝清一早便入宮見駕,倩儀送他出門之後,先去祖母與婆婆那邊交代了一番,便前往永寧王府,其實倩儀出門也無須報備,謝清的父親是獨子,又早逝,婆婆一心禮佛,不問家事,謝遙從湘王一事之後,便失了知覺,家中的事無論大小,都在倩儀手中,只是長輩面前卻不能短了禮數,

永寧王妃一向起得早,聽下人說謝夫人前來,忙讓人請堂姐進來,兩人也不在屋裡坐着,而去了花園的亭子,下人上了茶水與點心,便退下,倩容笑道:

“老夫人可大安了?我正想着,你再脫不開身,我就過去,順便也探望一下外祖與外祖母呢!”

倩儀也笑道:“早知道我就不過來的,也讓老夫人見見外孫女的孝心。”隨即又道:“本來也沒什麼,只是老夫人年紀大,忙有什麼閃失,才謹慎得很。”

“這倒也是。”倩容點頭,“前些日子進宮給太后娘娘請安,娘娘賜了一堆補藥,等一會兒,我讓下人挑一些,你帶回去,雖說謝府也不缺這些,只當我的孝心就是。”

“是。”倩儀應承,隨即問道:“王妃下帖子可是有事吩咐?”

倩容搖頭笑道:“是有事,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

“哦?”倩儀等着下文。

“眼看着過年之後,陛下虛歲就十歲了,選秀的事也就擺上桌面了,上次請安的時候,太后娘娘就問我,世族裡可有出色的姑娘——我也沒在這上面留心過,當時只說了幾個適齡的夏家姑娘,娘娘卻說,自家的女孩就不必了,她不打算讓自家女孩入宮,讓我留心看看。”倩容不緊不慢地道出原委,倩儀也靜靜地聽着。

“王妃的意思是……”倩儀看着堂妹,心有所悟。

倩容一笑,道:“我能有什麼意思?這可是陛下的第一次選秀,定的可是大婚的皇后,茲事體大,娘娘只說讓我多留心,不妨問問你。”

倩儀一驚,皺着眉頭,半晌纔開口:“問我?說實話,我膝下又沒有女兒,隨陽也沒有妹妹,問我做什麼?”

倩容搖頭,好笑地道:“七姐,你放着明白裝糊塗嗎?”

“這倒不是。”倩儀定了心,笑道,“隨陽也沒與我說過這事,再說了,就像你的說,茲事體大,太后娘娘什麼心思,我們怎麼知道?這次回宮之後,娘娘不就讓尹相的孫女入宮了嗎?而且,還有王家。”

傅容點頭,卻不在意,笑道:“就像你說的,太后娘娘的心思,我們都猜不透,據我所知,尹家的那位小姐入宮以來,還從沒見過陛下,景瀚上次過來的時候,也說後宮險惡,萬不能拆太后的臺,我想着,選秀總是要太后欽定的,皇后也是如此,品貌才情雖然不可缺,最要緊的只怕還是孝順溫良。”最後的話卻是認真無比。

“的確,誰都不願意選個整日與自己爭鬥的媳婦。”倩儀點頭。

“所以,不知根知底的女孩,太后恐怕是不會考慮的。”倩容進一步提點堂姐。

“我知道了。”倩儀答應,心中卻對丈夫有些不滿,紫蘇、齊朗與倩容都把話說得這麼白,若說謝清不知道,打死她她都不信。

謝清的確猜到永寧王妃找妻子是爲選秀的事,可是,入宮之後,他便顧不上這事了,說到底,選秀畢竟是未來的事,眼下,如何處置方家與賀家纔是當務之急。

“通敵與叛國無異,這樣的刑罰如何威攝世人?與周揚的交易,除了方賀兩家之外,承州、雲州的世族也多參與其中,分紅也沒少拿一分,說他們不知情,可能嗎?海船從雲州出海,雲州海司至少是失職,這些如何寬待?尹相不考慮別的,總要考慮,當日與周揚作戰的將士吧?他們在前線浴血,後方的世族不僅不援助,還與敵國通商,查處下來,刑罰卻如此輕巧,若換作尹相,您服嗎?民衆又會怎麼看這件事?——因爲是世族,所以,即使是通敵,只要不是首犯,就不會被問罪!尹相,您置陛下與太后娘娘的名望於何地?”謝清可不想讓自己千艱萬苦得來的成果無用武之地,因此是據理力爭,根本不給尹朔留半點情面。

“隨陽,你不要這麼激動。”紫蘇溫和地安撫他,“尹相的意思是,海運交易雖然有多家組織,但是,一下子問罪那麼家族,實在無益,而且,事有輕重緩急,現在借方、賀兩家警告一下他們就可以了。”

謝清不敢直接反駁紫蘇,但是,還是道:“太后娘娘,元寧的法典明言,通敵之罪在不赦之列。”

紫蘇嘆了口氣,道:“隨陽,你掌理刑部,這件案子如何判,是你的權力,哀家只是希望你能考慮一下別人的意見,哀家倒是認爲,問罪哪些家族不在於他們參與了多少,而在於他們是否忠心,是否真的悔過。”忠心的對像是誰自然不言而喻。

謝清這才放心,躬身行禮。

整個過程中,齊朗都沒說話,尹朔也因爲避嫌的關係,沉默不語,見謝清低頭,尹朔才道:“太后娘娘聖明,一些冥頑不靈的家族的確不應放過,是臣考慮不周,請娘娘恕罪。”

紫蘇擺手,卻沒再說這件事,轉頭對謝清道:“隨陽一路辛苦了,今天的午膳就在宮中用吧!”

“謝娘娘隆恩。”謝清連忙跪下謝恩。

“尹相,景瀚,你們也一起吧!”紫蘇似乎心情很好。

齊朗出聲應承,尹朔卻道:“娘娘恕罪,今日是家母的冥壽,所以……”

“那就算了。”紫蘇也不爲難他。

紫蘇用膳並不講究,謝清與齊朗都不是外人,自然是隨意多過奢華,三人只在中和殿裡用膳,菜上完,紫蘇卻讓伺候的宮人退下,親自爲謝清倒了一杯酒。

“太后娘娘。”謝清不由惶恐,連忙就站起。

紫蘇卻示意他坐下,笑道:“表哥,這杯是罰酒,你明白嗎?”說得認真,眼中卻是戲謔之色。

謝清一愣,隨即端起酒杯,一飲而盡,放下酒杯之後,他才道:“我認罰!”

齊朗在一旁輕笑,但還是示意謝清說清楚。

“太后娘娘,臣希望皇后能出於謝氏。”謝清認真地說出請託之辭,紫蘇卻笑了,邊笑連點頭:“這纔對!隨陽,像這些事,你應該直接問我,見外就不好了。”

謝清苦笑,他何嘗不知,只要是他說出口的請求,紫蘇十之八九不會拒絕,因爲,她始終將他看作自己人,可是,因爲之前的舊事,很多時候,他無法將請求說出口,他害怕那萬一的拒絕,畢竟,他曾經爲了家族背叛過紫蘇,紫蘇可以原諒他,但是,他卻無法當作什麼都沒發生,這個心結,齊朗與紫蘇都知道,但是,都無能爲力。

紫蘇也只能做到這個地步了,她笑着回答:“隨陽還沒找到合適的女孩吧?找到之後帶進宮讓我看看。其實也不必,我已經與大嫂說過這事了,倩儀表姐應該可以辦好。”

謝清一怔,隨即微笑。

“不過,這幾日,我會讓皇帝見見尹家的那位姑娘了,若是沒有意外,最先成爲後宮的應該是她。”這也是必須的,是計劃的一部分。

“我知道了。”謝清頜首,表示明白。

說完這件事,三個人便不再說煩人的事,用完膳,謝清便先告退。

“臣也該去見陛下了,擔着太傅的名,臣也不好玩忽職守。”謝清這樣說,紫蘇便答應了,卻又交代了一句:“見過皇帝再過來一趟,我有事與你說。”

謝清又是一怔,見齊朗頜首,神色嚴肅,知道不是小事,便道:“是!臣儘快過來。”

陽玄顥對齊朗是敬重、依賴,如晚輩對長輩,與謝清卻是亦師亦友,無拘無束,見到多日不見的謝清,陽玄顥不管尚在上課,直接就叫出聲:“謝太傅!”若是齊朗來,他只怕要先考慮一下,這一舉動是否合宜,會不會太輕率。

“陛下萬安!”謝清行禮,王少寒也從善如流,知道謝清剛返回京都,便暫時停下課業,讓兩人說話。

“太傅這次真厲害,朕聽說承州百姓都說太傅斷案如神呢?”陽玄顥雖然不理朝政,可是這種通敵大案,他還是知道,因此一開口便說這事。

謝清笑道:“陛下過譽了,臣只是按照太后娘娘的思路審理此案而已。”

陽玄顥卻不在意,又說些話,因爲還在上課,謝清很快就告退了。

“太后娘娘,有什麼事?”謝清想了許久,還是想不通有什麼事如此重要。

“先看這份奏章吧。”紫蘇取出一份奏章交給身邊的葉原秋,葉原秋走到謝清面前,雙手奉呈給他。

是一份監察御使上的奏章,無需經議政廳上呈。

謝清皺眉,見齊朗的樣子,明白他應該是看過了。

“迴避制?”謝清驚呼出聲。

“不錯。”紫蘇點頭,“你認爲有可行性嗎?”

“這會引起所有世族的反對的。”謝清客觀地分析,“其中也會包括您的孃家,與我們的家族。”

紫蘇點頭,苦笑着道:“我知道,所以,這份奏章還沒有讓別人看。”

“您想試?”謝清聽出她的意思,卻是還是持否定意見,“這不是新鮮事,宣祖皇帝時,就有人提過,可是,從沒成功過。”

“我知道。”紫蘇的態度很認真,謝清只能沉默以對了。

齊朗站在一邊,淡淡地說了一句:“太后娘娘,臣以爲不是討論可行性時候,您應該說的是另一件事。”

“什麼?”謝清不解。

“這份奏章寫得太過分了,不是我們的本意。”齊朗皺着眉回答他。

齊朗與紫蘇的確打算藉此事整頓吏治,可是,卻不是這份奏章所說的那樣,要求世族子弟迴避本籍的官職,兩人都是世族出身,豈會不知這樣的制度根本沒有可行性,因此,他們只是打算限制官員及其家族在其所轄地置產的數目,可是,現在有了這份奏章,情況就完全不同了,這也是齊朗一直沉默不語的原因。

謝清也不由地皺緊了眉頭,沉吟着其中的利害關係。

“是中間勢力?”謝清低聲問道,努力理清自己的思緒。

齊朗搖頭:“我問過夏承思,不是的。”這種份量的奏章,沒有一定的依靠是沒人會上的,畢竟是與整個世族階層爲敵,夏承思他們不會幹這種事,他們理注意細節上的東西,無論如何,總要先保住自己才能做好事情吧?

“那麼……”就只有一個解釋了!

謝清看向紫蘇,再看到紫蘇身旁只有葉原秋,平常這種議事的時候,在她身邊只有趙全,他知道自己沒有猜錯。

“太后娘娘有何打算?”謝清認真地問她,“這份奏章的用意是什麼?”

警告還是示威?

紫蘇輕輕敲着桌面,似乎還沒有成形的計劃,只是有權宜之計:“哀家會升葉尚儀爲慈和宮的掌印尚宮,這份奏章也會壓下,可是,這些都無法根除隱患。”

“何不乾脆……”謝清比了一個手勢,齊朗卻搖頭:“不行的。他總是內閣的顧命大臣,又是議政首臣,不能輕舉妄動,再說還有趙全在背後支撐他。”

先帝指定的顧命大臣只剩三位了,紫蘇現在是一個都不能動,尹朔的威望也的確夠,一旦有事,也能壓住陣腳,邊疆剛定,紫蘇要整頓內政,不能少了尹朔的支持,因此,更不能少了他的存在,免得人心浮動。

謝清點頭,思忖之後,卻又追問道:“那麼他的意思是……?”

齊朗苦笑:“應該是轉移視線吧?”應該是看出紫蘇打算借方守望的事發難,所以先扔出這個建議,轉移所有人的視線,就算尹朔沒看出紫蘇的打算,趙全也會明白的。

謝清立刻明白了,卻笑道:“既然如此,太后娘娘還要讓尹家的姑娘入宮,是示好嗎?”

紫蘇不由苦笑道:“當時沒有這個打算,現在也可以這麼說。”

“臣倒是有個建議。”謝清沉吟着道,一個計劃在心中漸漸成形。

“說來聽聽。”紫蘇看着他,很有興趣。

謝清已經想清楚了,笑道:“太后娘娘本就想讓趙全對抗尹相,臣以爲,不如將趙人擺到明處,斷絕兩人聯手的可能性。”現在最麻煩的還是,尹朔有趙全在支持,解決了這一點,也就不可怕了。

紫蘇失笑:“景瀚也是這麼說的。”他們的想法還真是相似。

“……”謝清只能與齊朗對視一眼,隨後笑而不語。

“可是,趙全是內官,內官不入外朝是祖制,怎麼讓他到明處?”紫蘇不太想破例。

“無須給官位,只要明文給權就行了。”齊朗進言,“只要讓所有人明確知道,他擁有怎麼樣的權力,就足夠了。”

紫蘇點頭:“好的。”

商量過件事,謝清與齊朗便離開了中和殿。

“隨陽,聽說,你這次是用一個丫環打開局面的,是不是真的?”齊朗笑着問他。

謝清失笑:“流言的速度可怕纔是真的。”

“不是嗎?”齊朗看向他,謝清只能點頭。

“人呢?你不會把人帶回了吧?”齊朗難得有機會調侃他,自然不放過。

謝清沒好氣地道:“胡說什麼呢?她一心爲孫海靜祈福,在承州的伽蘭寺帶髮修行。”

“知道得蠻詳細的嘛?”齊朗是什麼人,謝清只好不理他。

走在皇宮裡,這種輕鬆的時候並不多,謝清也不是真的惱,不一會兒,兩人就到了朝房,斂了斂神色,兩人才走進議政廳。

第一章 情之所鍾(上)第十六章 載舟覆舟(上)第十五章 風雨飄蕩(下)第十章 吳鉤霜明月(上)第十二章 波瀾初起(下)第九章 風雲變幻(下)第二章 任重道遠(中)第二十八章 高山流水(上)第二十一章 冠蓋滿京華(下)第八章 雲煙猶故(中)第二章 情之所鍾(中)第十一章 暗流紛起(中)第四章 暗潮洶涌(上)第十四章 孰能無情(中)第五章 四顧何茫茫(中)第八章 浮雲流水(中)第九章 誰能爲此曲(下)第三十七章 隨風而逝(上)第十一章 月榭憑欄(中)第十七章 載舟覆舟(中)第十章 暗流紛起(上)第十四章 孰能無情(中)第六章 暗潮洶涌(下)第二十章 情何以堪(中)第一章 初入宮門第四章 碎月無痕(上)第十二章 風起雲涌(下)第八章 大禮將成(中)第十四章 風雨飄蕩(中)第六章 碎月無痕(下)第十一章 火中龍吟(上)第三十一章 長夜未央(上)第十二章 吳鉤霜明月(下)第六章 雲暗風輕(下)第六章 暗潮洶涌(下)第十八章 幽燕長風(下)第八章 大禮將成(中)第十四章 長路漫浩浩(中)第二十四章 葉落知秋(下)第九章 風雲變幻(下)第二章 任重道遠(中)第五章 暗潮洶涌(中)第七章 誰能爲此曲(上)第十六章 幽燕長風(上)第三十四章 暮雲長風(上)第十一章 此消彼長(中)第二十一章 冠蓋滿京華(下)第三章 情之所鍾(下)第十二章 風起雲涌(下)第四章 以史爲鑑(上)第十章風起雲涌(上)第五章 以史爲鑑(中)第二十九章 高山流水(中)第八章 誰能爲此曲(中)第十四章 巨浪濤天(中)第十九章 情何以堪(上)第八章 針鋒相對(中)第二十章 驚鴻照影(中)第十九章 冠蓋滿京華(上)第十二章 火中龍吟(中)第七章 誰能爲此曲(上)第四章 四顧何茫茫(上)第九章 驚天之變(中)第八章 仁重蒼生(中)第八章 雲煙猶故(中)第十六章 涉江採芙蓉(上)第一章 情之所鍾(上)第四章 後位之爭(下)第九章 驚天之變(中)第十二章 火中龍吟(中)第二章 山雨欲來(中)第六章 滄海風雲(下)第十二章 暗流紛起(下)第二章 山雨欲來(中)第二章 烽煙漫道(中)第十四章 風雨飄蕩(中)第十三章 靜夜鐘聲(上)第十五章 簡在帝心(下)第十三章 火中龍吟(下)第十七章 涉江採芙蓉(中)第七章 雲煙猶故(上)第六章 滄海風雲(下)第十一章 此消彼長(中)第三十一章 長夜未央(上)第十三章 鋒芒驚瀾(上)第十五章 靜夜鐘聲(下)第十二章 吳鉤霜明月(下)第十五章 鋒芒驚瀾(下)第九章 誰能爲此曲(下)第三十五章 暮雲長風(中)第二章 任重道遠(中)第二十二章 葉落知秋(上)第九章 針鋒相對(下)第七章 風雲變幻(上)第二十五章 冷月長風(上)第十七章 涉江採芙蓉(中)第六章 暗潮洶涌(下)第八章 雲煙猶故(中)第四章 滄海風雲(上)
第一章 情之所鍾(上)第十六章 載舟覆舟(上)第十五章 風雨飄蕩(下)第十章 吳鉤霜明月(上)第十二章 波瀾初起(下)第九章 風雲變幻(下)第二章 任重道遠(中)第二十八章 高山流水(上)第二十一章 冠蓋滿京華(下)第八章 雲煙猶故(中)第二章 情之所鍾(中)第十一章 暗流紛起(中)第四章 暗潮洶涌(上)第十四章 孰能無情(中)第五章 四顧何茫茫(中)第八章 浮雲流水(中)第九章 誰能爲此曲(下)第三十七章 隨風而逝(上)第十一章 月榭憑欄(中)第十七章 載舟覆舟(中)第十章 暗流紛起(上)第十四章 孰能無情(中)第六章 暗潮洶涌(下)第二十章 情何以堪(中)第一章 初入宮門第四章 碎月無痕(上)第十二章 風起雲涌(下)第八章 大禮將成(中)第十四章 風雨飄蕩(中)第六章 碎月無痕(下)第十一章 火中龍吟(上)第三十一章 長夜未央(上)第十二章 吳鉤霜明月(下)第六章 雲暗風輕(下)第六章 暗潮洶涌(下)第十八章 幽燕長風(下)第八章 大禮將成(中)第十四章 長路漫浩浩(中)第二十四章 葉落知秋(下)第九章 風雲變幻(下)第二章 任重道遠(中)第五章 暗潮洶涌(中)第七章 誰能爲此曲(上)第十六章 幽燕長風(上)第三十四章 暮雲長風(上)第十一章 此消彼長(中)第二十一章 冠蓋滿京華(下)第三章 情之所鍾(下)第十二章 風起雲涌(下)第四章 以史爲鑑(上)第十章風起雲涌(上)第五章 以史爲鑑(中)第二十九章 高山流水(中)第八章 誰能爲此曲(中)第十四章 巨浪濤天(中)第十九章 情何以堪(上)第八章 針鋒相對(中)第二十章 驚鴻照影(中)第十九章 冠蓋滿京華(上)第十二章 火中龍吟(中)第七章 誰能爲此曲(上)第四章 四顧何茫茫(上)第九章 驚天之變(中)第八章 仁重蒼生(中)第八章 雲煙猶故(中)第十六章 涉江採芙蓉(上)第一章 情之所鍾(上)第四章 後位之爭(下)第九章 驚天之變(中)第十二章 火中龍吟(中)第二章 山雨欲來(中)第六章 滄海風雲(下)第十二章 暗流紛起(下)第二章 山雨欲來(中)第二章 烽煙漫道(中)第十四章 風雨飄蕩(中)第十三章 靜夜鐘聲(上)第十五章 簡在帝心(下)第十三章 火中龍吟(下)第十七章 涉江採芙蓉(中)第七章 雲煙猶故(上)第六章 滄海風雲(下)第十一章 此消彼長(中)第三十一章 長夜未央(上)第十三章 鋒芒驚瀾(上)第十五章 靜夜鐘聲(下)第十二章 吳鉤霜明月(下)第十五章 鋒芒驚瀾(下)第九章 誰能爲此曲(下)第三十五章 暮雲長風(中)第二章 任重道遠(中)第二十二章 葉落知秋(上)第九章 針鋒相對(下)第七章 風雲變幻(上)第二十五章 冷月長風(上)第十七章 涉江採芙蓉(中)第六章 暗潮洶涌(下)第八章 雲煙猶故(中)第四章 滄海風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