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載舟覆舟(上)

更新時間:2006-8-1 17:47:00 字數:5538

明月當空,香茗美人,輕歌曼舞,謝清從來都不掩飾自己對享樂的愛好,尤其是在忙碌了一天之後,回到府中,他懶得動彈,直接就回了自己的院子,連倩儀都沒有照面。

服侍婆婆休息後,倩儀才聽下人回稟謝清回府之後事,有些猶豫地停下腳步,思忖良久,她還是走向謝清居住的院子,門口的侍衛與下人沒有阻攔,這讓倩儀稍稍放心了些。

“少夫人!”伺候的侍女看見倩儀走過來,連忙行禮,謝清卻沒有動,依舊慵懶地躺在貴妃椅上,連眼睛都沒有睜開。

擺下揮退下人,倩儀走近丈夫的身邊,面帶微笑地開口:“隨陽……”

“三司要有大變動了!上次是兵部,這次是三司,下次……倩儀,你說下一次輪到哪裡啊?”謝清淡漠地出聲,語氣漫不經心,倩儀卻覺得那是咄咄逼人的質問,只能沉默地站住。

“倩儀,你過來!”沒有聽到倩儀的回答,謝清也不在意,伸手示意妻子接近,倩儀慢步走近他,將手放入丈夫的手心中。

“爲什麼不說話?”謝清溫柔地執着她的手,目光卻沒有從歌舞上移開,倩儀輕抿嘴脣,讓自己微笑,力持平靜地開口:“我在想你的問題。”

“想得如何?”

“還沒有頭緒。”

“也是!一時之間,你如何想透呢?換個問法吧!倩儀,你認爲陛下親政之後會要求親自主管哪一部?”謝清漫不經心的聲音卻透着十分的認真。

倩儀不明白他爲什麼換這個問題,不過並不難回答,不假思索便脫口而出:“不是吏部便是兵部。”

“錯!”謝清否定,擺手讓歌舞姬退下。

“錯?”

“是的!”謝清十分肯定,“只會是吏部!”

倩儀不解地皺眉,卻見謝清伸手將她抱到懷中,一起靠坐在貴妃椅上,倩儀對這種孟浪的舉動又驚又羞,漲紅了臉,一個字都說不出口。

“兵部如今佈滿了景瀚與太后的心腹,皇帝不會要,也管不來,那麼剩下的就是吏部了。”謝清長嘆了一口氣。

“你想掌管吏部?”從丈夫的長嘆中,倩儀敏銳地捕捉到了他最真切的想法,“用戶部換吏部?有可能嗎?”她十分懷疑。

“不可能!”謝清對此非常清楚,“歷來兵、戶不同掌,景瀚掌握着兵部,太后不會讓戶部落在外人手中,親生兒子也不行!”

六部以吏部爲首,有天官之名,所有官員的調派皆需經吏部尚書畫押,權力顯赫,掌握吏部也就可以掌握元寧大多數的官員,朝堂上一呼百應也非不可。

謝氏在吏部的根基最爲深厚,現任吏部尚書韓襄是謝遙的門生,與謝清素來親厚,因此,謝清對吏部的影響力並不比齊朗差,可是,紫蘇從攝政開始就親掌吏部與兵部,連謝遙都沒能再掌管吏部,明顯是在戒備謝氏的權勢,謝清無可奈何,畢竟這是最正常的制衡手段,謝家掌控吏部已經歷經四朝,任誰掌權都不會允許吏部再入謝家的手中,讓韓襄爲尚書已經是照顧謝清了。

最重要的是,紫蘇需要一個人爲她掌控錢糧大權,戶部必須是在親信手中,讓謝清掌戶部也是信任的表現,這一點謝清也很明白。

倩儀更明白丈夫的心思,身爲謝氏宗主,他憂心的是謝家的興衰,他的身上擔負着謝氏族人的命運。——她明白,但是,無法感同身受,她畢竟只是女人,是出嫁的女兒,是他的妻子。

因此,她只能沉默。

“倩儀,你覺得宜婕妤怎麼樣?”謝清似乎也不想氣氛太冷,轉了一個更容易談論的話題。

倩儀領他的情,稍一思索便回答:“端莊柔順,天真純良。”是實話,也是好話。

謝清冷笑:“的確是天真純良!有心機,卻沒有心術。”這樣的女子合適當皇后嗎?——他不能不有此擔憂。

“這樣才能爲我所用。”倩儀卻是另有考量,微笑着給他解釋,“你想要一個與太后相當的女子當皇后嗎?就算你想,太后會同意嗎?隨陽,你見過爲夫納妾的妻子,可是,你見過哪一個妻子爲會爲丈夫納一個不遜於自己的妾室?有太后在,出身謝氏的宜婕妤不需要有太多的心術去爭什麼名位,沒有用的。”

“我擔心的是,皇帝若不喜歡她,太后會勉強嗎?尤其是這種朝局下。”皇帝讓了一步,太后也同樣會讓一步,但是,謝清不知道,太后會在哪裡讓一步。

“這就不是你我能控制的了!”倩儀對此十分清楚,“不過,你不是說景瀚也不想讓尹朔成爲國戚嗎?”

話一出口,倩儀就知道說錯話了——這個時候,謝清最不想聽到的就是齊朗的名字,自己居然又提了出來!

“你沒明白我的意思!”出乎意料地,謝清沒有動怒,連臉色都沒有變化,只是搖頭嘆息,“我根本不是擔心她會當不上皇后!”

倩儀不由驚訝,皺眉思索,畢竟是夫妻,稍稍深思一下,她便反應過來:“你是擔心……她是否有皇后的器度?”想到這裡,倩儀也無法輕鬆了。

謝紋一家有世族的身份,卻從來沒有接受過世族應有教育,儘管入宮前,倩儀給她惡補過,,但是,器度與習慣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成的,幸好謝紋有種沉靜的氣質,這讓她身上能夠表現出世族所固有的矜持,不過,倩儀也很清楚,那種沉靜所顯出的矜持在很多世族眼中是一種拘謹,一種不夠大氣的表現,並不值得稱道。

“倩儀,一個得不到皇帝真心垂憐的皇后對謝氏而言,根本沒有價值。”謝清的話語十分冷酷。

“太后娘娘是不會管寢殿之內的事情的……你是這個意思嗎?”倩儀看着他,沉吟着道出自己的想法。

謝清默然,也是默認。

倩儀苦笑:“景瀚,也許那並不是壞事。”能夠擁有一位皇帝的生母,對任何一個家族而言,都是莫大的榮耀,可是,對所有的世族來說,那可能也是家族滅亡的開始——那份榮耀太大了,以至於很多家族根本無法承受!——即便是永寧王府也不得不小心計算介入的時機。

“更不是好事!”謝氏需要一個皇子,在謝氏子弟無法入仕的情況下,有一個皇子才能讓謝氏不至衰退到無法挽回的地步,這個皇子將會是謝氏家族最好的擋箭牌。

“倩儀,你下次入宮見太后,也去看看宜婕妤,問清楚她與皇上的情況,還有宮中的情勢。”謝清吩咐妻子,“齊朗與太后都是喜歡後發制人的主!”

倩儀應了一聲,卻又擔憂的問他:“隨陽,你老實告訴我,你是不是很不滿齊朗位在你之上?”

同樣是世族從小培養的人才,謝清並不比齊朗遜色,可是,現在、往後,他都不得不居於齊朗之下,自小就高傲的他心中不會毫無芥蒂吧?

輕撫着妻子的髮鬢,謝清抱以微笑:“我和景瀚一樣,從來不會做毫無意義的事情,而後悔自己的決定是最無意義的。”

“我問的不是後悔與否。”倩儀並沒有被他晃過,眼中仍有擔憂之色。

謝清的手微微一頓,笑容卻沒有變化,只是放開擁着倩儀的手,坐起身,倩儀也第一時間站起,不想繼續維持這個太過親密的姿態。

“倩儀,你我比任何人都清楚齊朗與太后的事情,你也很清楚祖父曾經的作爲,你認爲我是否不滿?”謝清微笑着看向妻子,眼神更加複雜,“不滿?我也很想啊!不過,景瀚怎麼可能讓我有不滿的心思!”

“說到底,我們一起長大,從來都是守望相助。既然議政首席與我無緣,我又何必攔着景瀚的前程呢?”謝清淡然地說出心裡話,目光卻放在手中端着的茶杯之中。

“可是,你方纔提到吏部……”倩儀婉轉地表達疑問。

謝清託着茶杯,笑道:“對啊,吏部!繼三司之後,景瀚肯定要重整吏部。”

“我被你弄糊塗了!”倩儀發現自己一點也摸不透謝清的心思,有些着急,更多的是不安。

“糊塗一點也無妨!”謝清擱下茶杯,絲毫沒有解釋的意思,“反正,我希望在皇帝親政前,宜婕妤能生下皇子。”

“這……這也太……”倩儀目瞪口呆。

謝清沒有看妻子,目光凝在廊下的錦簇繁花上。

“皇上對宜婕妤並無特別的好感,早做計較才能萬無一失。”謝清淡漠地感嘆。

“皇上尚且年幼,於男女之情上,應該還沒有好惡之感吧!雖然說現在更親近慧昭儀,可是,那只是小孩子的感覺,做不得準的!”倩儀還是覺得他太多慮了。

聽完她的話,謝清有些驚訝地轉頭看向倩儀,似乎對她的話十分震驚,讓倩儀也不自在地皺眉,努力思忖自己有沒有錯誤。

過了一會兒,謝清嘆了口氣,開口對她說:“我記得你聽說景瀚準備迎娶夏承思的妹妹時,你說了一句話。”

“對,我說的是‘景瀚怎麼會選她?’,怎麼了?”倩儀皺眉。

“你很肯定景瀚不會喜歡她的,也的確如此,不是嗎?”謝清笑道。

倩儀失笑:“那是自然,我們與景瀚相交甚深,他會喜歡什麼樣的女子,你又不是不知道。”

謝清笑了笑:“其實,不僅是景瀚,世族之中,鮮少有人會喜歡性情柔弱的女子,景瀚如此,你以爲皇上會例外嗎?我就是擔心當皇上心性長成之後,對宜婕妤沒有一絲興趣。”

“我明白了!”倩儀點頭。

“我以爲你一直都明白的!沒想到你居然才明白!”謝清走近妻子,話中的調笑意味顯而易見,倩儀沒好氣地躲開他的手,卻在下一刻被他擁入懷中,只聽到他在自己耳邊輕笑低語。

“夫人,爲夫今日在宮中受驚不小,你是不是應該安慰一下?”

“你……”倩儀手足無措,平素的伶俐半分不剩,直到被他擁闃倒到錦帳之內,才稍稍回覆些清明,但轉瞬便被謝清帶入縱情的歡愉之中,再也不復有他念。

第二天醒來,謝清已經不在,倩儀剛坐下,就聽到自己的侍女出聲問候,梳洗時,心腹便稟告:“一早,齊相府就來人請少爺過府議事。”

倩儀點頭表示知曉,隨後便給長輩請安,陪着用了早膳,回房的路上纔想起昨夜一閃而過的念頭:“他沒說全!”

倩儀腳步一頓,心中凜然,隨即便恢復常態。

齊朗一早找謝清自然是有急事,而目前最大的事情自然是軍械一案與南疆戰事。

“怎麼會有這種事情?不是說不加刑、不夜審嗎?”看着手上的一紙供詞,謝清是哭笑不得。本來兩人就不打算牽涉太多人,對這件案子的定罪量刑,也就以證據爲重,從經手人順藤摸瓜,清理兵部人員,對於所有下獄官員,除了禁止與外間聯繫,都是好生伺候,已經定罪的也多是止及本人,不曾株連,因此,到昨天爲至,涉案人員多是查出來的,並沒官員攀扯他人,可是現在,這紙供詞便是。

齊朗也有些頭痛:“這人是軍械司的六品主事,本來干係不大,只是瀆職而已,大理寺都要判刑了,都察司的一個文書小吏卻發現前後十一批軍械,全都曾由他經手,自然就要重審,怎麼着都是籍沒滿門的罪名,他剛得了一個兒子,兩個女兒都不大,眼看着兒女一生盡毀,纔想將功折罪,至少保全兒女,所以昨天夜裡,他哭着喊着要見主審官,提審的是江楠,一聽他的供詞就慌了,天沒亮就親自據供詞送來,我這邊打發他走,那邊就請你過來了。”

謝清聽了只能搖頭,心道天意弄人。

這位六品主事是個寒門子弟,家境殷實,祖上至今,他是官階最高的一個,是個最謹小慎微的人,他供認的事情也不大,卻直接扯上了戶部。這人說,當時檢驗時就有資深檢校吏說軍械中混了舊兵器,他也報上去了,第二天上司找了過去,說了一通優先、合理的問題,旁邊還有一個戶部的五品官插話,說供應優先北疆,南疆到底沒有大戰,軍械上只要沒有不符規格,不必深究,他自然是唯唯諾諾。

說起來,六部之中,戶部官員是最不舒心的一個,手裡握着國庫鎖鑰,又有審覈、封駁預算計劃的權力,可是,官場之中,誰願意得罪人,這個人情,那個關係,上頭還時不時下個旨,駁了便結怨,應了,三司盯得最緊的就是戶部,太祖皇帝明言:“國庫所入,民脂民膏,取之用之,天下相關。”書生之中永遠不乏嚴正不阿的清流,戶部的每一筆錢的使用都有無數雙眼睛盯着,稍有差池,彈劾便如雪片般飛到御前,因此,能在戶部待上一年以上的官員,無不有過人之處,只是,戶部與禮部一樣,是最難建功立業的去處,有位戶部尚書曾在信中對友人說道:“自入此部,雖緋衣在身,未敢有半分怠慢,不求見尺寸功勳,但求無分毫過錯。”

“你以爲如何?”彈了彈那菲薄的一紙供狀,齊朗徵求好友的意見。

謝清失笑:“你想查?”不見得吧?

齊朗笑着搖頭:“不是時候,對嗎?”

“這一點你比我清楚。”謝清閒適地端起香茗,漫不經心地回答,

齊朗也放下那張紙,端起手邊清茶,飲了一口,才道:“我是不想查,只是,你能保證對戶部如臂指使嗎?”

謝清愣了愣,笑道:“兵部有永寧王府的威勢頂着,各方勢力不敢輕動,吏部與戶部可沒有這種好事,你又不是不清楚,何必用這個問題刁難我?”

“那麼,就是你不想要這個機會!”齊朗揚眉。

“想要!怎麼可能不想要?”謝清答得迅速,齊朗只是微笑,沒有說話,顯然知道他還有下文,謝清也無意賣關子,只是頓了一下,便繼續說:“可是,現在不是最好的時機。”謝清再次強調。

“那就隨你吧!”將那張薄薄的紙推前,看着謝清將之收入袖中,齊朗輕笑。

“還有事嗎?”謝清覺着他的笑容有些刺眼,不由皺眉,“你趕着讓我過來,只爲這件事?”

“怎麼可能?康焓上報,兆閩大軍已經停戰多日,詢問是否主動出擊。”齊朗輕釦桌面,斂起笑容,“你又要忙了!”

謝清的眉頭皺得更緊了,口中嘟囔了一句:“真不是時候。”

齊朗再次揚起笑容,讓謝清更覺刺眼,卻也只能回他一個白眼。

“景瀚,我不記得你有幸災樂禍的習慣!”被人從溫柔鄉中強迫離開的滋味絕對不痛快,謝清覺得自己忍無可忍了。

齊朗笑出聲,再一次挑戰他的底限,不過,跟着就說了一句讓他歇火的話:“隨陽,有興趣掌管吏部嗎?”

第五章 儲位之爭(上)第十四章 鋒芒驚瀾(中)第四章 以史爲鑑(上)第四章 美人如玉(上)第三十八章 隨風而逝(中)第八章 針鋒相對(中)第十章風起雲涌(上)第六章 儲位之爭(中)第九章 仁重蒼生(下)第四章 雲暗風清(上)第一章 初入宮門第二十二章 葉落知秋(上)第九章 大禮將成(下)第十二章 吳鉤霜明月(下)第五章 雲暗風清(中)第十二章 此消彼長(下)第二十三章 葉落知秋(中)第八章 針鋒相對(中)第八章 仁重蒼生(中)第二章 任重道遠(中)第七章 針鋒相對(上)第二十章 驚鴻照影(中)第十七章 載舟覆舟(中)第八章 大禮將成(中)第九章 驚天之變(中)第二章 夜星破夢(中)第二章 後位之爭(上)第二章 小樓夜雨(中)第三十一章 長夜未央(上)第八章 驚天之變(上)第十五章 孰能無情(下)第三章 情之所鍾(下)第九章 驚天之變(中)第九章 誰能爲此曲(下)第十九章 驚鴻照影(上)第三十二章 長夜未央(中)第八章 風雲變幻(中)第十三章 靜夜鐘聲(上)第十四章 靜夜鐘聲(中)第二十一章 冠蓋滿京華(下)第五章 碎月無痕(中)第九章 驚天之變(中)第三章 後位之爭(中)第三章 上有絃歌聲(下)第二十四章 葉落知秋(下)第三十六章 暮雲長風(下)第五章 暗潮洶涌(中)第九章 大禮將成(下)第十五章 巨浪濤天(下)第十三章 長路漫浩浩(上)第四章 雲暗風清(上)第九章 浮雲流水(下)第二章 小樓夜雨(中)第三十章 高山流水(下)第十章 此消彼長(上)第一章 任重道遠(上)第二十一章 驚鴻照影(下)第二章 上有絃歌聲(中)第三章 任重道遠(下)第十五章 靜夜鐘聲(下)第九章 雲煙猶故(下)第十六章 載舟覆舟(上)第三章 情之所鍾(下)第七章 仁重蒼生(上)第二十三章 葉落知秋(中)第三章 烽煙漫道(下)第十七章 載舟覆舟(中)第二章 情之所鍾(中)第八章 雲煙猶故(中)第十二章 吳鉤霜明月(下)第二十九章 高山流水(中)第六章 滄海風雲(下)第八章 誰能爲此曲(中)第十章風起雲涌(上)第十章 吳鉤霜明月(上)第二十章 冠蓋滿京華(中)第二章 夜星破夢(中)第二十六章 冷月長風(中)第十二章 波瀾初起(下)第九章 大禮將成(下)第十章 波瀾初起(上)第十四章 巨浪濤天(中)第二十四章 鳳於九天(下)第七章 仁重蒼生(上)第十四章 靜夜鐘聲(中)第六章 儲位之爭(中)第二十章 冠蓋滿京華(中)第九章 風雲變幻(下)第六章 儲位之爭(中)第七章 浮雲流水(上)第十三章 巨浪濤天(上)第五章 四顧何茫茫(中)第二十一章 情何以堪(下)第四章 暗潮洶涌(上)第八章 風雲變幻(中)第五章 儲位之爭(上)第十三章 巨浪濤天(上)第四章 滄海風雲(上)第六章 雲暗風輕(下)第十一章 風起雲涌(中)
第五章 儲位之爭(上)第十四章 鋒芒驚瀾(中)第四章 以史爲鑑(上)第四章 美人如玉(上)第三十八章 隨風而逝(中)第八章 針鋒相對(中)第十章風起雲涌(上)第六章 儲位之爭(中)第九章 仁重蒼生(下)第四章 雲暗風清(上)第一章 初入宮門第二十二章 葉落知秋(上)第九章 大禮將成(下)第十二章 吳鉤霜明月(下)第五章 雲暗風清(中)第十二章 此消彼長(下)第二十三章 葉落知秋(中)第八章 針鋒相對(中)第八章 仁重蒼生(中)第二章 任重道遠(中)第七章 針鋒相對(上)第二十章 驚鴻照影(中)第十七章 載舟覆舟(中)第八章 大禮將成(中)第九章 驚天之變(中)第二章 夜星破夢(中)第二章 後位之爭(上)第二章 小樓夜雨(中)第三十一章 長夜未央(上)第八章 驚天之變(上)第十五章 孰能無情(下)第三章 情之所鍾(下)第九章 驚天之變(中)第九章 誰能爲此曲(下)第十九章 驚鴻照影(上)第三十二章 長夜未央(中)第八章 風雲變幻(中)第十三章 靜夜鐘聲(上)第十四章 靜夜鐘聲(中)第二十一章 冠蓋滿京華(下)第五章 碎月無痕(中)第九章 驚天之變(中)第三章 後位之爭(中)第三章 上有絃歌聲(下)第二十四章 葉落知秋(下)第三十六章 暮雲長風(下)第五章 暗潮洶涌(中)第九章 大禮將成(下)第十五章 巨浪濤天(下)第十三章 長路漫浩浩(上)第四章 雲暗風清(上)第九章 浮雲流水(下)第二章 小樓夜雨(中)第三十章 高山流水(下)第十章 此消彼長(上)第一章 任重道遠(上)第二十一章 驚鴻照影(下)第二章 上有絃歌聲(中)第三章 任重道遠(下)第十五章 靜夜鐘聲(下)第九章 雲煙猶故(下)第十六章 載舟覆舟(上)第三章 情之所鍾(下)第七章 仁重蒼生(上)第二十三章 葉落知秋(中)第三章 烽煙漫道(下)第十七章 載舟覆舟(中)第二章 情之所鍾(中)第八章 雲煙猶故(中)第十二章 吳鉤霜明月(下)第二十九章 高山流水(中)第六章 滄海風雲(下)第八章 誰能爲此曲(中)第十章風起雲涌(上)第十章 吳鉤霜明月(上)第二十章 冠蓋滿京華(中)第二章 夜星破夢(中)第二十六章 冷月長風(中)第十二章 波瀾初起(下)第九章 大禮將成(下)第十章 波瀾初起(上)第十四章 巨浪濤天(中)第二十四章 鳳於九天(下)第七章 仁重蒼生(上)第十四章 靜夜鐘聲(中)第六章 儲位之爭(中)第二十章 冠蓋滿京華(中)第九章 風雲變幻(下)第六章 儲位之爭(中)第七章 浮雲流水(上)第十三章 巨浪濤天(上)第五章 四顧何茫茫(中)第二十一章 情何以堪(下)第四章 暗潮洶涌(上)第八章 風雲變幻(中)第五章 儲位之爭(上)第十三章 巨浪濤天(上)第四章 滄海風雲(上)第六章 雲暗風輕(下)第十一章 風起雲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