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暗潮洶涌(中)

更新時間:2005-6-14 22:12:00 字數:5920

孫氏一案重審的消息很快傳開,太后過問、右議政主審、刑部親理,此案立刻成爲真合街頭巷尾議論不絕的話題,說到底,牽涉承州三大家族的事情並不是天天有,平民百姓本就對世族心存好奇,遇上這種案子,平靜反倒是最不正常的反應,不過,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稍微有點頭腦的人都覺出了一些不對——一樁殺夫案有必要如此鄭重其事嗎?因此,不僅是承州上下,各地的世族也都在關注這件案子的情況,藉以推測朝廷的動向,畢竟議政廳雖然是位高權重,但是,一切終是以上意惟命是從,而且,承州的這三個世族都非倍受重視的家族,朝廷沒有道理如此重視。

所有的這一切,紫蘇都沒有理會,接見世族,賞了製作繡屏的繡娘,領着皇帝去了一趟寒鬆園,對案子卻是隻字不提,在真合停留了三天,便起程離開,留下謝清刑部官員在真合查案。

算着御駕的行程,最多十天,太后與皇帝一行就會抵京,柳如晦急得團團轉,與刑部上下一頭扎進案卷之中,可是,謝清卻悠哉得讓人咬牙切齒,不看案卷,不找有關人等,卻悠閒地在真合的各個繡鋪流連忘返,說是不能入寶山卻空手而回,一定要選幾幅真繡精品帶回府中,方守望自然不敢怠慢這位重臣,命令心腹小心作陪,謝清更是撒手不管事了。

“尚書大人,您看謝相在打什麼主意?太后娘娘的旨意是他接下的,若是出了差錯,他肯定逃不了干係,這都五天了,他爲什麼這麼悠閒?”一個主簿忙裡偷閒小心地問柳如晦。

柳如晦臉色一沉,道:“做好自己的事,上位大人的事情輪不到你們管。”

“是!”嚇得人家立刻蒼白了臉色,點頭應諾,隨即匆忙退下。

斥退屬下,柳如晦自己也忍不住長嘆,他實在不清楚謝清的想法,因爲謝清根本連面都不照一個,他暗想,若是齊朗在,他還可以去討教了一番。

“柳大人,在想什麼呢?”謝清一進來就見柳如晦一臉沉思的模樣,嘴角不由微揚,一副似笑非笑的表情讓柳如晦心虛地起身應道:

“謝相,您來了!下官正相着什麼去求見呢!”

謝清依舊是那副表情,從容地坐到柳如晦剛讓出的位置上,慢悠悠地道:“求見?柳大人言重了,我倒是怕再不照面,柳大人心一急,又做錯事。”

“下官惶恐。”柳如晦因爲上次向齊朗請示一事,心中難免不踏實,答得也有點中氣不足。

謝清也只是意在警告,點到爲止也就不提了,也不看案卷,便吩咐:“不必再看這些了,按照上面說的,把所有相關的人都找來,只要案卷上提及的,無論是誰,都請來做客。”

“是!”柳如晦連忙領命,謝清一開始就命令他們仔細審閱案卷,其它事卻是一概不許做,這會兒終於有下文了,柳如晦顧不上其他,急忙出去下令。

謝清提筆寫了一份密箋命侍衛送出,之後纔打開案卷,認真地看起來。

接到謝清送來的密信,齊朗立刻去見紫蘇。

“有什麼消息?”紫蘇難得清閒地悠憩,一聽齊朗過來,便知道有事。

“隨陽說閒雜人等已經離開,主要證人也已經找到了。”齊朗回答,同時呈上密箋。

紫蘇接過之後,看了一下,便又給了齊朗,笑道:“隨陽這招瞞天過海看來是奏效了。”

“的確。”齊朗同意。

“那就按計劃進行吧!”紫蘇看着他,似乎在詢問他的意思。

齊朗直接笑着回答:“是。”

紫蘇不由好笑,搖頭道:“論起政務,我的經驗並不多,你與隨陽卻每次都是應承照辦,這樣下去,小心我變得自負過頭,自認爲是無師自通的聖人了!”

齊朗微微一怔,隨即笑道:“太后想要聽諫言嗎?”

“是有點想聽。”紫蘇也是不安的,面對那些頭緒紛雜的政事,樁樁件件都要做出決定,她雖然極力謹慎,可是還是擔心有錯,偏偏她最信任的兩個人都鮮少有異議,這讓她更爲忐忑。尤其是在上次與古曼、普蘭的戰爭之後,每每做決斷的時候,她都忍不住猶豫,生怕做錯,畢竟不是每次都會地般幸運的。

“紫蘇,幼時遊戲時的情景,你還記得嗎?”見她出神,齊朗沉吟了一會兒,才緩緩言道。

幼時遊戲?

七八歲的孩子在一起,都是心高氣傲的性子,遊戲自然也是與衆不同,一般都是一人的靈感,衆人的補充,非將難度提升到極限,沒人在乎是否危險,也沒有人在意,那是否是會傷害到別人,那只是遊戲。

三歲看七十,是嗎?

“因爲你們的想法與我沒有什麼不同?”紫蘇若有所悟,他們總是處於核心的地位,思考的模式與計算的方法都是相同的,只會相互補充計劃上的不足,而不會有大體方向的差異,這是由相似的出身與經歷決定的。

“太后娘娘想聽諫言,只能廣開言路,同一件事,站在不同的位置上,觀感肯定是不同。”而一直以來,他們所處的位置幾乎是一致的。

齊朗沒有說出的話,紫蘇心裡很清楚,但是,她卻沉默不語。

廣開言路是必須的,一直以來,爲了世族的權勢抗衡,元寧歷代皇帝都極力保證言路的通暢,即使是普通平民,也可以通過投書驛站,向朝廷與皇帝表達看法,利用民意削弱世族的權力是元寧皇朝的策略,可是,紫蘇並不喜歡聽到亂七八糟的聲音,尤其,那些意見都是政略形成之後纔出現的,她需要的是在政略形成之前,給予她不同意見,將她的視角擴大,可是,這卻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事前的商議是不可能公開的,很多事情必須保密,也就是說參與商討的人必須是得到她很大信任的人,而這種人是不可能多的!

“我也就是說說。”紫蘇苦笑,表示不可行。

齊朗則是一臉“那就沒辦法了”的表情,並非他有什麼企圖,而是因爲,紫蘇本身就是疑心很重的人,連謝清都差點失去她的信任,何況一般人?

“還有一件事,康焓又上奏了。”齊朗轉開話題。

紫蘇一聽就皺眉,淡淡地道:“我還沒有看到。”

“尹相把奏章留下,說想細看,可能晚上會呈上。”齊朗無奈,“太后娘娘,尹相似乎另有一套打算。”

“無妨,尹相的高見也可以聽聽,也許還有些可取之處。”紫蘇說得平靜,卻不表示她欣賞尹朔的做法,可是,只要不加急文書或密奏,議政廳都可緩呈,只要不超過當天宮門關閉的時間,她也無從追究,倒不如大方些。

想到這兒,紫蘇聯想起另一件事,看着齊朗,問道:

“景瀚,對孫、賀兩家的案子,你似乎都沒說過什麼,避嫌嗎?”

齊朗一怔,卻已經泄露了答案。

“果然……”紫蘇的眉頭緊鎖,“怎麼了?你與隨陽爭執了?”她只能如此猜測,卻又覺得可能性不大,畢竟謝清並沒有什麼表示。

齊朗苦笑:“不是,是我做錯了。”

“哦?”紫蘇等着下文,齊朗卻不想說:“只是小事,我會與隨陽說清楚的。”的確是小事,但是,謝清卻一定放在心上了,不說清楚,只怕會釀成苦酒。

紫蘇見他無意多說,而且,想想應該也不是什麼大事,也就略略放心了些:“要我幫忙嗎?”

“不用!”齊朗微笑,“太后娘娘還是將心思放在大事吧!”

紫蘇也輕笑:“我的心思一直都在大事上!對了,說起來,還真有一件大事。”

齊朗不解地看着她,覺得她指的應該不是朝政。

“皇帝的婚事。”紫蘇笑着道,“那天與皇帝開玩笑,說起婚事,可是,事後想想,的確也到了該考慮的時候了。”

“太后娘娘有屬意的人選嗎?”齊朗想到謝清的打算,不由小心地試探。

“怎麼可能有?”紫蘇失笑,“這幾年,我住在中和殿,除了例行請安的日子見一見各家皇親外戚,根本鮮少見外人,也沒留心,這次想把尹家的小姐接進宮中,也是臨時起意,對她是一點印象都沒有。”

“那太后的意思是……”齊朗皺眉。

“我想讓你與隨陽幫忙留心一下,有沒有合適的皇后人選。”紫蘇道出打算,“皇后的出身不能太低微,而且,容貌才情也要好,所有人到我面前,都是一個模樣,我想,你們倒是知道的更詳細一些。”

“這事……”齊朗不想應承,想了想卻道,“太后是不是與王家有約?”

紫蘇微訝,卻還是點了點頭。

“那麼,太后不打算履約嗎?”齊朗問道,紫蘇一向是言出必諾,而且,王家女子也夠得上皇后的資格了。

紫蘇沉默了一會兒,才道出原因:“我想讓皇帝自己選,所以,倒不如多些人選,你說呢?”

齊朗點頭:“按照章德皇后爲世祖選秀的例子,是嗎?”

“要說大婚嘛,至少也在三年之後,不要太多,十個人選就行了,我想第一次,連皇后在內,留下五個,也就夠了。”紫蘇說出初步的打算。

“太后已經在考慮歸政了?”齊朗想到另一個更重的問題,“大婚之後便是親政,這是慣例。”

紫蘇沒有否認:“未雨綢繆總是沒錯的。”她笑得很平靜,似乎確有此打算。

“三年後,陛下還不到十三歲呢!是不是太早了?”齊朗覺得有些不妥。

紫蘇擺手:“說這個太早了。還有,你還沒回答我呢!”

齊朗笑了笑,還是推辭:“禮教森嚴,我與隨陽也不能真正見到閨秀千金,倒不如請永寧王妃與倩儀表姐參詳參詳,娘娘意下如何?”

“這倒是。”紫蘇莞爾,“等回京之後,我再交代她們。”

見齊朗迴避這件事的態度,紫蘇不難猜到他的打算,後宮的位置有無數的家族在覬覷,可是,也有家族在努力迴避,畢竟,一旦與後宮扯上關係,捲入皇位之爭也就是難免的了,不過,齊朗迴避的原因,應該是與謝清有關,紫蘇興味盎然地看着他,讓齊朗有些尷尬地轉開頭,喃語:“我不想讓別人……讓陛下……誤解……”

誤解什麼,齊朗沒有說出口,紫蘇卻是臉色立變,顯得有些蒼白,但是,她也沒有什麼,儘管心真的很痛。

能說什麼呢?齊朗也有他自己的驕傲,即使願意與她承受一切,也無法捨棄的驕傲,因此,他迴避了皇后的人選,不想牽扯進皇室的家事,他真正想回避的是什麼,顯而易見了!

也許是察覺到了她的難過,齊朗有些自責地握住了她的手,從掌心傳來的冰冷與顫抖,讓齊朗的心口猛然一揪。

“紫蘇……”

兩人很悠閒地聊着,趙全與葉原秋則盡忠職守地站在艙門外,兩人都沉默不語,直到尹朔走近船艙,兩人同時躬身行禮,行過禮,趙全才恭敬地開口:“尹相大人,請稍等。”

“無妨。”尹朔維持着溫文的態度。

“太后娘娘,尹相求見。”趙全恭聲通稟,卻沒有得到紫蘇的回答,過了一會兒,趙全正要再次通稟,卻聽見了紫蘇的聲音:“請他進來。”

“是!”趙全應聲,葉原秋則側身打開艙門。

“臣參見太后娘娘,恭請娘娘萬安!”尹朔在紫蘇面前行禮,也看到紫蘇身側的齊朗,心中不由一動。

“尹相有事嗎?哀家還說今天沒什麼公事呢!”紫蘇淡淡地笑着問他,擡手示意他起身。

“回稟太后娘娘,臣今早留了康焓的奏章,現已看完,特別來呈送此奏,也向娘娘請罪。”尹朔沒有起身,低着頭稟告,同時呈上奏章。

紫蘇卻似不在意一般,淡淡地道:“既然不是加急文書或是密奏,尹相便沒有過錯,何來請罪之辭?尹相過慮了!”

“謝太后娘娘。”尹朔這才起身,將奏章交給葉原秋,站到一旁。

“不過,尹相雖然是議政首臣,留讀奏章還是少做,比較好。”紫蘇接過奏章,笑着說了一句告誡之語,尹朔連忙躬身答應:“臣一時有欠思慮,謝娘娘提點。”

留讀奏章畢竟有違君臣之分,議政廳如此做的情況還是很少的,像謝遙任議政首臣四十餘年,留讀奏章也不過三次,而且都是有關治河、機械的技術性奏章。

“尹相若是無事,便退下吧!”紫蘇沒有看康焓的奏章,似乎暫時也不想商討,故有此一說。

尹朔暗暗皺眉,只得道:“臣告退。”言罷便退下。

“等一下,尹相。”紫蘇卻又叫住他。

“娘娘有何吩咐?”尹朔連忙轉身問道。

紫蘇笑道:“沒什麼,只是前些日子看到一些詩詞,哀家相當喜歡,據說是令孫女寫的,哀家想回宮之後,召她入宮住些日子,尹相不會有意見吧?”

尹朔一驚,隨即欣喜地道:“這是臣孫女的福氣,臣謝娘娘隆恩。”

紫蘇點頭:“那就好,這樣,回宮之後,哀家就下詔。她叫……韞歡,是吧!”

“是。”尹朔低頭,話中滿是喜氣。

尹朔離開之後,紫蘇揮手讓趙全他們退出去,趙全低頭退出,不知紫蘇與齊朗在商議什麼。

艙中一片安靜,齊朗想喚她卻又不知該說什麼,只得沉默,紫蘇則閉上眼睛,努力調適自己的心情。

“好了!”紫蘇揚起一抹淡淡的笑容,“隨陽想讓謝家的女孩成爲皇后,是嗎?”她看着齊朗,拋開那個令人不舒服的想法。

齊朗點頭,卻移開目光,他並不想看紫蘇太過勉強,也太過粉飾太平的笑容。

“這樣也好……”紫蘇讓自己的心思集中到這件事上,卻被齊朗打斷:

“紫蘇,你要是生氣,就說出來吧!”

“生氣?”紫蘇反問,眼中卻是苦澀的笑意,“我沒資格生你的氣,讓你處在這個尷尬的地位上,是我的錯。”

“不……”

“我知道,自從上次與皇帝說開之後,你就一直十分小心翼翼地維持着與皇帝的關係,面對皇帝與大臣,你一定很難受……”紫蘇沒有聽他的反駁與解釋,徑自說下去。

齊朗的苦衷,她一直看在眼中,竊竊私語的聲音傳不到她的耳中,可是,他卻是躲不開的,暗地的中傷只會讓人痛苦,卻無從防範,也無法回擊,對這些,她都知道,也不是不內疚,可是……她就是放不開手啊!

“夠了!”齊朗低斥,“這些與你無關,是我自願的!”齊朗按住她的肩,在她想繼續開口前,輕輕點上她的脣。

“聽我說完!我的確是不想讓人認爲,我的一切都是依靠你纔得到,我不想讓人只看你對我的信任,而對我的努力熟視無睹,所以,我不想讓齊家的女孩進入後宮,不想讓別人以爲,我只會通過你得到權力,紫蘇,這些都是事實!我不否認!”紫蘇臉色因爲他的話變得慘白無比。

“可是,我更不想讓你爲難!”齊朗輕撫她無血色的臉頰,“我見過你在後宮之中的爲難,即使成爲太后,你的路也不會總是平順,我不想讓你在處理事情的時候,還要顧忌我,我也不想與隨陽爭執,這是我欠他的!而且,不僅是我面對陛下時覺得不自在,陛下面對我時,又何嘗不是?如果可以,我希望我們之間儘量避開陛下,若是讓齊氏的女子入宮,那還可能嗎?就是這樣。”見紫蘇的臉色終於開始恢復,齊朗才略略放心。

紫蘇笑了笑,示意他安心,齊朗才退開。

“景瀚,謝謝你陪我。”紫蘇拉住他的手。

“尤其是現在。”

齊朗微笑:“早說過,你不會獨自一個人的!無論你要做什麼!”

紫蘇笑着點頭:“好!那就開始吧!準備讓人上奏。”

PS:因爲本週六要考六級,本週週五的更新會拖到週六或週日,請各位見諒,下週會恢復。

第十四章 風雨飄蕩(中)第三十七章 隨風而逝(上)第十六章 幽燕長風(上)第九章 風雲變幻(下)第三十八章 隨風而逝(中)第二十章 情何以堪(中)第二十九章 高山流水(中)第一章 烽煙漫道(上)第十章風起雲涌(上)第三十二章 長夜未央(中)第三十四章 暮雲長風(上)第八章 浮雲流水(中)第二十一章 驚鴻照影(下)第五章 四顧何茫茫(中)第二十三章 葉落知秋(中)第一章 烽煙漫道(上)第十三章 鋒芒驚瀾(上)第三章 上有絃歌聲(下)第三十五章 暮雲長風(中)第三章 夜星破夢(下)第八章 針鋒相對(中)第十章 暗流紛起(上)第十一章 風起雲涌(中)第十章 驚天之變(下)第十二章 暗流紛起(下)第十三章 孰能無情(上)第七章 針鋒相對(上)第十三章 簡在帝心(上)第七章 針鋒相對(上)第五章 碎月無痕(中)第四章 美人如玉(上)第二十章 驚鴻照影(中)第五章 美人如玉(中)第二章 情之所鍾(中)第三十七章 隨風而逝(上)第十三章 火中龍吟(下)第十二章 火中龍吟(中)第七章 仁重蒼生(上)第三十七章 隨風而逝(上)第二十一章 冠蓋滿京華(下)第二章 上有絃歌聲(中)第一章 烽煙漫道(上)第一章 初入宮門第十章 驚天之變(下)第十三章 火中龍吟(下)第七章 雲煙猶故(上)第十二章 江山萬里(下)第三章 情之所鍾(下)第二十四章 鳳於九天(下)第四章 四顧何茫茫(上)第十七章 涉江採芙蓉(中)第十二章 吳鉤霜明月(下)第二十一章 驚鴻照影(下)第二章 任重道遠(中)第二章 後位之爭(上)第二章 後位之爭(上)第五章 四顧何茫茫(中)第十一章 吳鉤霜明月(中)第二十章 驚鴻照影(中)第二十九章 高山流水(中)第十九章 冠蓋滿京華(上)第十一章 風起雲涌(中)第二十八章 高山流水(上)第四章 四顧何茫茫(上)第二十章 冠蓋滿京華(中)第五章 暗潮洶涌(中)第九章 大禮將成(下)第二十二章 鳳於九天(上)第十二章 波瀾初起(下)第二十四章 鳳於九天(下)第十二章 江山萬里(下)第十三章 風雨飄蕩(上)第四卷的第六章,我說了一些中藥方面的術語,在這裡解釋一下。第三十章 高山流水(下)第十二章 江山萬里(下)第十四章 孰能無情(中)第二章 任重道遠(中)第三十一章 長夜未央(上)第十四章 靜夜鐘聲(中)第三十五章 暮雲長風(中)第十六章 載舟覆舟(上)第三十七章 隨風而逝(上)第六章 美人如玉(下)第六章 滄海風雲(下)第十二章 暗流紛起(下)第五章 碎月無痕(中)第三章 後位之爭(中)第九章 雲煙猶故(下)第十三章 靜夜鐘聲(上)第十二章 吳鉤霜明月(下)第二十四章 鳳於九天(下)第六章 雲暗風輕(下)第四章 後位之爭(下)第二十八章 高山流水(上)第三章 任重道遠(下)第十章 吳鉤霜明月(上)第二十章 驚鴻照影(中)第十七章 載舟覆舟(中)第七章 仁重蒼生(上)
第十四章 風雨飄蕩(中)第三十七章 隨風而逝(上)第十六章 幽燕長風(上)第九章 風雲變幻(下)第三十八章 隨風而逝(中)第二十章 情何以堪(中)第二十九章 高山流水(中)第一章 烽煙漫道(上)第十章風起雲涌(上)第三十二章 長夜未央(中)第三十四章 暮雲長風(上)第八章 浮雲流水(中)第二十一章 驚鴻照影(下)第五章 四顧何茫茫(中)第二十三章 葉落知秋(中)第一章 烽煙漫道(上)第十三章 鋒芒驚瀾(上)第三章 上有絃歌聲(下)第三十五章 暮雲長風(中)第三章 夜星破夢(下)第八章 針鋒相對(中)第十章 暗流紛起(上)第十一章 風起雲涌(中)第十章 驚天之變(下)第十二章 暗流紛起(下)第十三章 孰能無情(上)第七章 針鋒相對(上)第十三章 簡在帝心(上)第七章 針鋒相對(上)第五章 碎月無痕(中)第四章 美人如玉(上)第二十章 驚鴻照影(中)第五章 美人如玉(中)第二章 情之所鍾(中)第三十七章 隨風而逝(上)第十三章 火中龍吟(下)第十二章 火中龍吟(中)第七章 仁重蒼生(上)第三十七章 隨風而逝(上)第二十一章 冠蓋滿京華(下)第二章 上有絃歌聲(中)第一章 烽煙漫道(上)第一章 初入宮門第十章 驚天之變(下)第十三章 火中龍吟(下)第七章 雲煙猶故(上)第十二章 江山萬里(下)第三章 情之所鍾(下)第二十四章 鳳於九天(下)第四章 四顧何茫茫(上)第十七章 涉江採芙蓉(中)第十二章 吳鉤霜明月(下)第二十一章 驚鴻照影(下)第二章 任重道遠(中)第二章 後位之爭(上)第二章 後位之爭(上)第五章 四顧何茫茫(中)第十一章 吳鉤霜明月(中)第二十章 驚鴻照影(中)第二十九章 高山流水(中)第十九章 冠蓋滿京華(上)第十一章 風起雲涌(中)第二十八章 高山流水(上)第四章 四顧何茫茫(上)第二十章 冠蓋滿京華(中)第五章 暗潮洶涌(中)第九章 大禮將成(下)第二十二章 鳳於九天(上)第十二章 波瀾初起(下)第二十四章 鳳於九天(下)第十二章 江山萬里(下)第十三章 風雨飄蕩(上)第四卷的第六章,我說了一些中藥方面的術語,在這裡解釋一下。第三十章 高山流水(下)第十二章 江山萬里(下)第十四章 孰能無情(中)第二章 任重道遠(中)第三十一章 長夜未央(上)第十四章 靜夜鐘聲(中)第三十五章 暮雲長風(中)第十六章 載舟覆舟(上)第三十七章 隨風而逝(上)第六章 美人如玉(下)第六章 滄海風雲(下)第十二章 暗流紛起(下)第五章 碎月無痕(中)第三章 後位之爭(中)第九章 雲煙猶故(下)第十三章 靜夜鐘聲(上)第十二章 吳鉤霜明月(下)第二十四章 鳳於九天(下)第六章 雲暗風輕(下)第四章 後位之爭(下)第二十八章 高山流水(上)第三章 任重道遠(下)第十章 吳鉤霜明月(上)第二十章 驚鴻照影(中)第十七章 載舟覆舟(中)第七章 仁重蒼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