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風起雲涌(上)

更新時間:2005-5-22 21:54:00 字數:5674

崇明四年正月十四,仁宣太后下旨,以密奏屬實爲由,查抄質王府,同日即下詔罷除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尚書,並以監察司失查爲由,命監察司長官御史大夫暫停職權,閉門思過。

“太后怎麼能這麼做?一日之間罷除六部尚書和一位御史大夫,這是前所未有的大事,而且事先根本沒和內閣商議,簡直就是將國家大事視同兒戲!”尹朔大發雷霆,在朝房厲聲質問齊朗與謝清,齊朗與謝清也覺得驚訝,儘管兩人知道這是早晚的事,但是,如此迅速地在一天之內將這麼多朝廷重官全部罷除,他們事先也沒料到。這會兒,兩人只是低頭靜靜地聽着,一句反駁也沒有,反正尹朔也沒指名道姓地責問,就讓老人家先發泄一下,他們只當聽不明白就是。

“無論如何,一定要勸諫這件事才行!”尹朔下了結論,這讓謝清擡起頭,不贊同地進言:“尹相,質王一案正在調查之中,根據現有的證據來看,六部尚書的確都牽涉其中,太后這麼做雖有些過分,但是並沒有錯,我們要如何勸?又談何諫?”

“再說了,如今陛下年幼,太后娘娘對某些事情自然比較敏感,而以我們臣下的身份,對那些事也不太好說!您說是不是?”見尹朔有些動搖,齊朗乾脆將話說得更明白一些。

“那麼,你們的意思是任由其發展了?”尹朔皺緊眉頭,不悅地反問。

“我想,太后娘娘既然這麼做了,必然就有相應的應對之策,尹相不如先靜觀其變,之後再便宜行事。”齊朗語氣平淡地勸說尹朔,尹朔想了想,不置可否地沉默了。

“各位大人,該上朝了!”執事的內侍在朝房外恭敬地稟告,正在朝房內等候的朝臣都立刻起身,尹朔他們三人也從內室走出,按序走向元儀殿。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質王一案牽涉甚廣,然六部尚書關係國政,現命韓襄爲吏部尚書,杜全浩爲戶部尚書,夏承思爲禮部尚書,江楠爲兵部尚書,柳如晦爲刑部尚書,王少宕爲工部尚書,免韓襄、夏承思、柳如晦議政輔臣之職,欽此!”

所有朝臣剛進入元儀殿,就聽見內侍宣詔旨意,所有人都無法反應,只能按禮三呼萬歲,等各人回過神來,才明白,六部之職已經有人替補,所有的進諫之言也就不得不咽回肚子裡。尹朔恭敬地站在殿上,不動聲色地將這六人盤算了一番——韓襄是謝老的門生,一向是謝清的人;杜全浩是維侯的侄孫,早就入仕,行事從來都是謹小慎微,雖未明確地表態,但是維侯本就與永寧王府交好,斷不會與太后作對;夏承思就不必說了,本就是永寧王府的旁系子孫;江楠出身寒族,但也是現任永寧王一手提拔起來的人;柳如晦是個聰明人,一向與齊朗交好;王少宕是王家的人,立場雖說是中立,但是從立儲之時,王家的輿論就倒向太后,也可說是太后的人!

——這樣的安排擺明了就是將尹朔架空。

“陛下,太后娘娘,六部尚書事關重大,娘娘下旨之前可曾與人商議?”尹朔出列詢問,雖然開頭提了陛下,但是,現在這種時期,就連國璽都在太后手中,他要問的自然只是太后。

紫蘇坐在御座後的珠簾後面,聽到這話,立刻明白尹朔的意思,卻也沒動怒,淡淡地開口回答他:“尹相是責怪哀家事先沒有內閣商議此事,是嗎?”

“臣斷不敢責怪太后,只是,娘娘事先並未與內閣商議此事,臣擔心,娘娘用人會有偏頗之處!”尹朔說得委婉,卻也的確有些不悅。

“哀家也知道此事決定得過於莽撞,但是,昨日查抄質王之後,哀家發現,朝中很多人都牽涉其中,而六部尚書位高權重,哀家也不得不雷厲風行,畢竟事關皇帝的安危與皇室的體面,請尹相勿怪,此事下不爲例!”紫蘇溫言安撫尹朔,但是卻沒有收回成命的打算,隨即,她冷淡地警告所有參與早朝的臣子:

“有個詞叫做‘主少國疑’,哀家也明白,皇帝尚且年幼,沒有足夠的威嚴鎮攝所有的臣子,自然也就會有一些不安於自己本分的人想鑽營投機,以求榮華富貴,但是,請所有人都謹記,皇帝是哀家唯一的骨血,身爲母親,哀家要守護自己的兒子;身爲太后,哀家要守護陽氏家族三百餘年的統治,任何想要危害皇帝的人,也就是要危害元寧皇朝的皇統,就是罪無可赦的大逆之人,哀家絕對不會心慈手軟!”

“所有想挑釁這一點的人,都請想清楚,哀家可不是一般世族家門的女子!”

紫蘇清冷的聲音在元儀殿中迴響,不少朝臣是第一次聽到紫蘇如此深沉的宣告,那一字一句都如鞭子抽過每一個人的心臟,讓所有人的心都不由自主地顫動了一下,牽動着每一位朝臣最纖細的神經——那幾乎快被衆人淡忘的事實再次縈繞在每一個人的腦海——仁宣太后是永寧王府的郡主,那纔是她與生俱來的身份!

就連謝清與齊朗在此刻也不由感到驚懼,默然地低頭。尹朔不再有異議,這一幕讓他想到了先帝,想到了先帝莫名的遺詔,指定一位年僅十八歲的皇后裁決軍國大事,先帝的心思讓他第一次覺得不可捉摸,此時,他纔看清先帝的深意——這位從不張揚的皇后太過年輕,年輕到讓人無法想像會有任何影響力,就連尹朔也曾以爲她只是謝清與世族的一枚棋子,即使也曾見識過她的器度與才智,但是,他從不認爲,年輕的她能夠真正掌握朝政,他曾以爲,她的背後有謝家與永寧王府的勢力在支撐,有謝清與齊朗的才智在幫助,卻忘了,她曾經執掌過近於傾頹的家門,這一刻,尹朔有些明白,也許從一開始,他就看錯了這位沉靜的皇太后,她的心思太過深沉,對於朝廷與國政,她有着清醒的認識,從逼退湘王與謝遙,到清除英王與陳氏家族的勢力,也許還應該算上更早的時候,針對雲貴妃的打擊,她的目標一直是模糊的,他似乎不該太欣喜於議政首臣的位置,而應該更用心地看一看太后的心思。

永寧王府的郡主可不是什麼虛幻的榮耀,而是代表着永寧王府勢力的頭銜,任何一位永寧王府的郡主都要承擔起緊急時刻看護家門的責任,她們的一舉一動都可能牽涉到權勢的震盪。

尹朔第一次感受到自己對世族的一切還是完全不清楚,這就是寒族出身的人無法在權力中樞久待的緣故吧!沒有耳濡目染過是無法真正明白還些非常細微卻又至關重要的細枝末節的,就好比現在,他能感受到太后的氣勢,卻無法明白內心惶恐的原因,他明白永寧王府的不同,卻又說不清有何不同。

謝清卻是十分清楚的,永寧王、靜寧王、昌和王、安和王、永陽王、德陽王、英宣王、晉和王、宣成王、德成王——元寧開國十勳王中,歷經三百餘年傳承至今的只有永寧王一系,雖然說太祖皇帝授冊時,只有永寧王、靜寧王、昌和王是世襲罔替的一品王爵,但是,宣祖即位後,對這十位王家都加此恩寵,可是,十勳王還是在皇室的鬥爭中被犧牲,只剩下永寧王府還具有當日的輝煌,就連一向謹慎的靜寧王也因未勸諫安閔王而被康仁太妃降爲三品王爵,並取消世襲罔替之恩,永寧王府能安存至今是有原因的,一次次在驚濤駭浪中安然無恙,謝清明白,那不僅需要明智與忠誠,有時候,更要具有無比的冷酷!——就如那日齊朗在永寧王府提到的舊事,他永遠也無法忘記當日做出決定時,紫蘇眼中那股不惜一切的狠絕,今時今日,從紫蘇的語氣中,他又感到了那股狠絕!他明白,紫蘇要清內政了,就在大戰前夕,她要將內政理清,使整個朝廷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她要爲自己的兒子建下不世功業,因此,順我者昌,逆我者亡,她要整個朝廷真正爲她所用,她不能在大舉用兵時,還要爲朝中的人事擔憂,所以,無論如何,與周揚一戰前,朝中的異己份子必須被清除,即使那些人的確是可造之材!

謝清悄然看向身旁的齊朗,不着痕跡地看入齊朗清明的眼中,卻猜不出他的心思轉向何處,不知他是否也在惶恐,正在思忖,他感到齊朗悄然的回視,平靜的眼神讓他心中豁然一亮——自己怎麼忘了,太后要用湘王啊!

齊朗的心緒是安寧的,因此,他敏銳地感覺到謝清的視線,也因此而在心中失笑,紫蘇的氣勢竟然讓謝清也失了分寸啊!他悄悄地回了謝清一個眼神,也發覺他終於回過神來,明白事情的狀態了。

朝臣百轉千回的心思,紫蘇自然是料到了,她稍稍停頓之後,緩下語氣,溫和地開口:“質王是天下敬重的名士,與之來往的人也不可能全部都涉入其罪,刑部與宗人府自會仔細辨清,只要問心無愧,就不必擔心!”

“退朝!”

早朝是陽玄顥必須到的場合,雖然,他現在還不能說什麼話,但是,只有他到場,早朝纔是正式的,因此,母親對朝臣的話,他也是靜靜地聽着,儘管感到有些疑問,卻還是沒說什麼,對質王一案,他並不清楚,但是,對那位垂暮的老者,他有着敬重之情,可是,他無法開口爲其說什麼,不是害怕,而是因爲質王曾告知他的一切讓他怎麼也無法爲其求情,因此,他沉默了,內心深處,他甚至有些希望老者的離去,那彷彿可以爲他帶來一種解脫,卻又因爲這份希望,讓他不由地產生自鄙的情緒。

“陛下小心!”

險險地扶住差點從馬上摔下的陽玄顥,方允韶也驚出了一身冷汗,見他心不在焉的樣子,方允韶不敢再讓他上馬,領着他在林苑中散步。

“陛下若無心學騎射,請告訴臣一聲,騎射不比其它學習,一不小心會誤傷自己的!”方允韶一手牽着馬,一手輕拍陽玄顥的肩,提醒他留心自己的話。

陽玄顥十分慚愧,只是點頭,對這位只教自己騎射的太傅,他一向隨和,不像對齊朗他們那般恭敬,而且方允韶鮮少涉入朝政,此時,他猶豫了一番,還是問出口:“方太傅,您知道母后娘娘最近的舉動嗎?”

方允韶一愣,看向自己的學生,看出他眼中的掙扎,他想了一會兒,才溫和地開口:“陛下,其他幾位太傅都說您會是一代聖君,但是,臣請您明白,您只有坐在皇位上,才能成聖君,否則,您再具備聖君之質,您也無法成爲聖君!”

“您是說,母后娘娘做的是對的?”陽玄顥有些無法認同,因爲,他覺得母親最近的舉動與聖賢道理是相悖的。

方允韶笑了笑,彷彿想起了什麼,他微笑着對陽玄顥說:“陛下,曾經有人對臣說過,帝王所做的一切並不能以對錯來衡量,只能以對國家宗社是否有益來衡量,臣不懂朝政,但是,臣想,太后娘娘現在所做的一切也不能以對錯來衡量,只能以是否對您有益還衡量!”

“齊太傅也說過,母后娘娘所做的一切都是爲朕!”陽玄顥有所感觸地輕嘆。

“臣相信,太后娘娘對您的心與天下所有的母親沒什麼不同!”方允韶笑着安慰他,“一個母親是永遠都不會危害自己的子女的!”

“朕第一次發現,方太傅也會講好多的道理哦!”陽玄顥展顏笑道,終於有了開心的樣子。

方允韶點頭:“陛下,這不是什麼道理,只是天下所有人都明白的事理而已!孝道之所以被人重視也就是因爲這個原因!一個人,失去了父親,他還能信任誰?失去了母親,他還能依靠誰?陛下,您已經失去可以信任的父親,您不應對您可以依靠的太后娘娘有不敬之意!世人都說父愛太過深沉,有時再細心的人也無法察覺,但是母愛,卻不會有一絲一毫的掩飾,只要稍稍用心,任何人都能感覺得到!”

陽玄顥連連點頭:“朕當然明白母后娘娘對朕的關懷!”

“陛下若是有心思了,不如就繼續今天的學習,如何?”方允韶笑着提議,陽玄顥沒有拒絕,笑着點頭。

ωwш¸ тTk Λn¸ C 〇

上午學完騎射,陽玄顥陪母親用膳,用過午膳,紫蘇對正要行禮離開的兒子道:“皇帝,哀家今天要去天華寺禮佛,明天早晨纔會回宮,你晚上就不必過來請安了!”握着兒子的手,紫蘇微笑着說道。

“母后娘娘要去天華寺?皇兒侍奉母后過去,好不好?”陽玄顥偏着頭,笑着問道。

“不必了!”紫蘇笑着婉拒,“你還有學業,再說,只是不想趕着時間回來,哀家纔想在天華寺住一夜,沒什麼大事!陛下就留在宮中吧!”

“是!母后娘娘!”陽玄顥也不再堅持,便離開了中和殿。

去天華寺除了禮佛,紫蘇還有別的事要做,所有人都知道她信佛,因此,無人會對她的行動生疑,而事實上,在進行完佛事之後,紫蘇便在廂房換了衣服,只帶着趙全離開天華寺,打算去宗人府。

“趙全!”坐上轎子,紫蘇忽然喚人。

“奴才在!娘娘有什麼吩咐?”趙全傾身詢問。

“去趟齊府,把齊朗也叫到宗人府!”紫蘇吩咐,趙全立刻領命。

當紫蘇到達宗人府時,齊朗與趙全已經在等候了。

“娘娘要見湘王嗎?”趨前靠近轎子,齊朗低聲詢問。

“沒錯!”紫蘇下轎,卻微笑着說了一個要求:“但是,我不想讓人知道,要用你的名!”

“臣明白了!”齊朗原也猜到她是想掩人耳目才讓自己來的。

將披風的帽子戴上,遮住自己的容貌,紫蘇隨齊朗走入宗人府,趙全跟在兩人的後面。

齊朗曾經掌管少府,與宗人府上下都很熟識,現在又是左議政,想領一兩人去見湘王,哪會有什麼問題,稍微打點一下,三人就進了宗人府的監牢。

宗人府的監牢與一般的牢獄不同,這裡關押的大多是皇親貴戚,這裡更多的是講家法,而非國法,所以,只要關在這裡也就表示上位者尚有寬赦之意,因此,可以說,除了行動不便,其他的條件絕對是最好的。

“湘王!”走進佈置簡潔的牢獄,齊朗先開口喚道,正在看書的湘王的驚訝地轉頭,看到站在門口的三人時,神色反倒平靜下來。

“罪臣拜見太后娘娘!”湘王從容地行禮,一口道出紫蘇的身份。

將帽子放下,紫蘇也很平靜地微笑着,略略擡手,讓湘王免禮,趙全早已搬過一張椅子,請主子坐下。

“娘娘深夜到此,不僅是爲了探望罪臣吧?”湘王站起,開門見山地問紫蘇。

“湘王是明知故問吧?”紫蘇輕笑着反問,平靜地看入他的眼睛。

湘王沒有回答,脣邊帶着一絲淺笑。

“太后娘娘,這兒是宗人府,您是皇兄的妻子,家事就在家人之間解決,可以嗎?”湘王低頭請求,他一身素服,但兩鬢的白髮卻已更勝冬雪,紫蘇眼神一斂,輕輕揮手讓齊朗與趙全離開囚室,齊朗與趙全沒有多說,安靜地退離。

“從小,哀家可是將您當成叔伯對待,父母都說過,您是值得尊敬的人,便是在兩年前的事情之後,哀家仍然很尊敬您。”紫蘇淡淡地說出自己的想法,“您要將下面的事情當作家事,哀家沒有異議,說到底,哪一樁國事不是陽氏家族的家事?”

“娘娘是爲南疆統帥的問題而來,罪臣可說對了?”湘王對她的話一笑置之,隨即冷靜地道出紫蘇的來意。

第九章 仁重蒼生(下)第十一章 月榭憑欄(中)第三章 小樓夜雨(下)第十章 吳鉤霜明月(上)第十五章 鋒芒驚瀾(下)第七章 誰能爲此曲(上)第三十三章 長夜未央(下)第八章 大禮將成(中)第十二章 風起雲涌(下)第十三章 風雨飄蕩(上)第五章 儲位之爭(上)第六章 四顧何茫茫(下)第十二章 火中龍吟(中)第十章 吳鉤霜明月(上)第十三章 火中龍吟(下)第九章 仁重蒼生(下)第十章 波瀾初起(上)第十九章 驚鴻照影(上)第四章 後位之爭(下)第七章 仁重蒼生(上)第三章 小樓夜雨(下)第三章 上有絃歌聲(下)第十五章 靜夜鐘聲(下)第二十四章 鳳於九天(下)第二章 情之所鍾(中)第一章 情之所鍾(上)第十二章 江山萬里(下)第三十七章 隨風而逝(上)第十四章 簡在帝心(中)第七章 大禮將成(上)第十四章 靜夜鐘聲(中)第九章 大禮將成(下)第五章 碎月無痕(中)第十四章 風雨飄蕩(中)第二章 後位之爭(上)第一章 夜星破夢(上)第二章 情之所鍾(中)第十四章 簡在帝心(中)第九章 浮雲流水(下)第二十章 冠蓋滿京華(中)第五章 雲暗風清(中)第五章 滄海風雲(中)第十五章 靜夜鐘聲(下)第十五章 巨浪濤天(下)第四章 四顧何茫茫(上)第八章 風雲變幻(中)第四章 以史爲鑑(上)第八章 仁重蒼生(中)第十五章 孰能無情(下)第十章 吳鉤霜明月(上)第六章 碎月無痕(下)第十二章 江山萬里(下)第二十章 冠蓋滿京華(中)第三章 小樓夜雨(下)第三章 夜星破夢(下)第六章 以史爲鑑(下)第三章 後位之爭(中)第二章 任重道遠(中)第十三章 簡在帝心(上)第十五章 孰能無情(下)第七章 儲位之爭(下)第二章 小樓夜雨(中)第一章 夜星破夢(上)第十五章 長路漫浩浩(下)第十一章 風起雲涌(中)第十二章 江山萬里(下)第四章 四顧何茫茫(上)第十九章 情何以堪(上)第九章 仁重蒼生(下)第十章 波瀾初起(上)第十章 吳鉤霜明月(上)第三章 小樓夜雨(下)第十四章 靜夜鐘聲(中)第四章 美人如玉(上)第三章 小樓夜雨(下)第二十五章 冷月長風(上)第十一章 月榭憑欄(中)第十六章 載舟覆舟(上)第五章 雲暗風清(中)第四章 以史爲鑑(上)第三章 山雨欲來(下)第五章 儲位之爭(上)第四章 四顧何茫茫(上)第十三章 靜夜鐘聲(上)第六章 美人如玉(下)第四章 後位之爭(下)第七章 浮雲流水(上)第一章 山雨欲來(上)第七章 針鋒相對(上)第十二章 江山萬里(下)第十四章 孰能無情(中)第十五章 簡在帝心(下)第六章 美人如玉(下)第四章 暗潮洶涌(上)第二十章 冠蓋滿京華(中)第九章 雲煙猶故(下)第十四章 巨浪濤天(中)第十五章 巨浪濤天(下)第十二章 月榭憑欄(下)第二十三章 葉落知秋(中)
第九章 仁重蒼生(下)第十一章 月榭憑欄(中)第三章 小樓夜雨(下)第十章 吳鉤霜明月(上)第十五章 鋒芒驚瀾(下)第七章 誰能爲此曲(上)第三十三章 長夜未央(下)第八章 大禮將成(中)第十二章 風起雲涌(下)第十三章 風雨飄蕩(上)第五章 儲位之爭(上)第六章 四顧何茫茫(下)第十二章 火中龍吟(中)第十章 吳鉤霜明月(上)第十三章 火中龍吟(下)第九章 仁重蒼生(下)第十章 波瀾初起(上)第十九章 驚鴻照影(上)第四章 後位之爭(下)第七章 仁重蒼生(上)第三章 小樓夜雨(下)第三章 上有絃歌聲(下)第十五章 靜夜鐘聲(下)第二十四章 鳳於九天(下)第二章 情之所鍾(中)第一章 情之所鍾(上)第十二章 江山萬里(下)第三十七章 隨風而逝(上)第十四章 簡在帝心(中)第七章 大禮將成(上)第十四章 靜夜鐘聲(中)第九章 大禮將成(下)第五章 碎月無痕(中)第十四章 風雨飄蕩(中)第二章 後位之爭(上)第一章 夜星破夢(上)第二章 情之所鍾(中)第十四章 簡在帝心(中)第九章 浮雲流水(下)第二十章 冠蓋滿京華(中)第五章 雲暗風清(中)第五章 滄海風雲(中)第十五章 靜夜鐘聲(下)第十五章 巨浪濤天(下)第四章 四顧何茫茫(上)第八章 風雲變幻(中)第四章 以史爲鑑(上)第八章 仁重蒼生(中)第十五章 孰能無情(下)第十章 吳鉤霜明月(上)第六章 碎月無痕(下)第十二章 江山萬里(下)第二十章 冠蓋滿京華(中)第三章 小樓夜雨(下)第三章 夜星破夢(下)第六章 以史爲鑑(下)第三章 後位之爭(中)第二章 任重道遠(中)第十三章 簡在帝心(上)第十五章 孰能無情(下)第七章 儲位之爭(下)第二章 小樓夜雨(中)第一章 夜星破夢(上)第十五章 長路漫浩浩(下)第十一章 風起雲涌(中)第十二章 江山萬里(下)第四章 四顧何茫茫(上)第十九章 情何以堪(上)第九章 仁重蒼生(下)第十章 波瀾初起(上)第十章 吳鉤霜明月(上)第三章 小樓夜雨(下)第十四章 靜夜鐘聲(中)第四章 美人如玉(上)第三章 小樓夜雨(下)第二十五章 冷月長風(上)第十一章 月榭憑欄(中)第十六章 載舟覆舟(上)第五章 雲暗風清(中)第四章 以史爲鑑(上)第三章 山雨欲來(下)第五章 儲位之爭(上)第四章 四顧何茫茫(上)第十三章 靜夜鐘聲(上)第六章 美人如玉(下)第四章 後位之爭(下)第七章 浮雲流水(上)第一章 山雨欲來(上)第七章 針鋒相對(上)第十二章 江山萬里(下)第十四章 孰能無情(中)第十五章 簡在帝心(下)第六章 美人如玉(下)第四章 暗潮洶涌(上)第二十章 冠蓋滿京華(中)第九章 雲煙猶故(下)第十四章 巨浪濤天(中)第十五章 巨浪濤天(下)第十二章 月榭憑欄(下)第二十三章 葉落知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