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吳鉤霜明月(中)

更新時間:2007-5-30 17:53:00 字數:5671

退到殿外,齊朗才忍不住苦笑起,爲陽玄顥的固執,也爲自己即將開始的行動,因爲,想起陽玄顥最後的吩咐,他才斂起那個苦澀的笑容,眉目間更添了三分凝重。

“太傅既然來,就去見見母后吧!”他告退之後,陽玄顥用可以稱得上漫不經心的語氣如此說了一句,他只能應下。

因爲這句話,齊朗冷下了神色,因爲這句話的警告之意太重了——他要見太后,何時要由皇帝來准許了?

不過,齊朗的確想見紫蘇一面,按下所有情緒,他轉身往慈和宮走去。

到了慈和宮,齊朗卻被告知紫蘇不在慈和宮。

“太后娘娘這幾日一直有些不爽,一早,皇后娘娘便勸太后娘娘去華林齋散散心,直到現在,也沒有回來。”一名小內官口齒伶俐地告訴齊朗,齊朗卻凝神不語,好一會兒,才笑道:“既然如此,我便在此等候吧!”

小內官眨眨眼,有些發愣,覺得這話似乎不太對勁,一尋思,他向齊朗行過禮,轉身進了慈和宮。

宮中人員調配自己有定例,除主子近身的總管、尚宮、尚儀之類,大多不會長時間在一宮久留,這名小內官也是剛調來慈和宮不久,也就負責門禁之事而已,並不認識齊朗,齊朗也沒有對他們表明身,不過,能到慈和宮做事的便不會太差,一聽齊朗的話,他便覺得不尋賞,打算回稟主事的人。

此時,慈和宮中主事的幾個宮人都隨侍在紫蘇身邊,只有葉原秋身邊的一個宮女能做幾分主,聽了回稟,她也先是一愣,不敢隨意決定,便想見見這人再說。

“齊相!”那個宮女一眼認了出來,更加不敢怠慢,連忙過去行禮,又道:“奴婢這就去回稟娘娘。”

“不必!”齊朗阻止她,“太后娘娘既然是去散心,就不必打擾了,我等會兒也無妨!”

“這……”宮女不敢答應,只能陪着笑道:“這不太妥吧!奴婢也不敢做這個主!您請!”一邊說,一邊引領齊朗進了慈和宮的正門,進到和安殿奉茶。

慈和宮與長和宮的規制不相上下,但是,元寧皇朝的風俗是主母管事,也就是說,當家人的正室才管事,太后位份雖是至尊,可是,一旦冊立了皇后,等閒事情便不會過問,否則便會被認爲是失當,因此,慈和宮除康寧殿外,並沒有可供外臣晉見的宮室,可是,康寧殿是正殿,除了主位便沒其它座位,和安殿是東配殿,佈置的稍稍舒適一些。

既來之則安之,齊朗並不爲難宮人,一個人靜靜地飲茶,直到太后儀駕的聲音傳來,他才擱下茶盞,起身迎候。

“臣參見太后娘娘!”看到紫蘇出現在殿門前,齊朗低頭行禮。

一見之下,齊朗暗暗心驚,因爲紫蘇神態中的憔悴,顯然,身體不適並非託辭,因此,他想到了方纔與皇帝晤談的情況,紫蘇看了齊朗一眼,默然無語走向主位,身後是隨侍的宮人,坐下後,紫蘇地輕輕擡手:“不必拘禮,坐吧!”

說了這句話,紫蘇便發現自己無話可說了,齊朗顯然也無意在宮人面前有逾越的表現,同樣沉默不語,好一會兒,紫蘇纔再次開口:“你見過皇帝了,是嗎?”

“是的!”齊朗擡起頭,看着紫蘇回答,“臣覺得,陛下的表現有些……出乎意料。”

“出乎意料?”紫蘇沉吟着重複了一遍,笑得清冷淡漠,“你說太委婉了!”這樣的話也只有紫蘇可以說,齊朗不好接口,心中卻是一片瞭然。

“臣對這些天發生的事情不甚瞭解,但是,是否周揚再次做出了不理智的行爲?”陽玄顥近乎失態地宣告,元寧目前的敵人不是古曼,而是周揚,這給他更大的迴旋餘地,但是,這並不符合陽玄顥之前的行爲。

陽玄顥一直很清醒,比起周揚,正在興起的古曼要更具威脅,因此,他並沒有堅持要永寧王出戰周揚,在他看來,從周揚身上得到些東西是遲早的,但是,古曼卻是敵人,即使是同盟也仍是敵人。齊朗對這種觀點並無意見,而方纔陽玄顥卻說得明明白白,一定讓周揚付出代價,甚至可以考慮適當地對古曼作些讓步。

齊朗不能不驚訝。

紫蘇再次冷笑:“沒有!你問隨陽就會知道了!”

齊朗不禁皺眉,因爲之前謝清並未與他說到有事發生,只談到尹相……

想到這兒,齊朗的眉頭鎖得更緊了,看向紫蘇,卻沒有說話。

其實紫蘇並不想說這些,可是,她又不便在齊朗回朝初次晉見時就撤去隨侍宮人,其他尚可不管,可是,齊朗出使在即,這個時候,讓陽玄顥對他更懷不悅,對他的安危絕非益事。

這樣一來,殿中再次靜了下來,齊朗不喜歡這種安靜的氛圍,他與紫蘇都好靜,但是,這種近於疏離的安靜並不令人歡喜,更何況,這種兩人都心有顧忌的交談於他兩人實在是少有的情況,心中就更冷了幾分。

這樣一想,齊朗便再次開口:“臣已奉詔,三日後北行,當而謁見古曼皇帝,請太后娘娘訓示!”

這句話說出口便是請辭了,紫蘇做在主位,身邊無着無落,只能將手握成拳,淡然一笑:“景瀚並非初次出使古曼,哀家又何必作訓示,說了也無非就是那些尋常辭令,景瀚居於相位,還要再聽一次嗎?”

齊朗輕笑,低頭道:“臣願再聆聽一次!”

這次換紫蘇皺眉了,她那番話語氣親密,但是,也不無提醒她已非攝政的意思,齊朗不可能聽不出,如此答就有些意外了。

“我累了,景瀚一路辛苦,先回去吧!”話至此,也就不能再說了,紫蘇擺手讓齊朗離開。

見齊朗已經離開和安殿,趙全才俯身對紫蘇道:“娘娘……”剛開口,什麼都沒有說,就被紫蘇揮手阻止。

紫蘇並不想聽他的說法,反而一直沉思不語。

趙全與葉原秋對視一眼,同時看到了對方眼中的緊張與驚訝。

還是要出事了嗎?

“太后娘娘,長和宮總管有事稟報!”

殿中的寂靜被殿外宮人的一聲通稟打破,卻令趙全與葉原秋同時感到——山雨將至時的狂風已起了!

出了宮門,齊朗便看到家人已經備了車在等候了,他一言不發地上了車,在車動了之後才道:“去永寧王府!”

永寧王府的正門緊閉,家人敲開門,奉上名貼,那名家人立刻打開門,請齊朗入內,王府的大門隨後便重新關上。

齊朗剛至中庭,就有一名家人上前行禮:“王妃有吩咐,請齊相到碧雲榭。”

“哦?王妃知道我要來?”齊朗閒適地隨他往碧雲榭走去,不在意地反問。

“小的不知!”那名家人沉疑了一下,又道,“謝相也在。”

齊朗不禁揚眉,輕笑無語。

碧雲榭中,謝清仍是那一身紫袍,永寧王妃穿着淡黃色的對襟長衫,兩人正在下棋,幾個侍女侍立在榭中,除了棋子敲落的聲音,便只輕風拂過樹梢、荷葉的綿細聲響,齊朗在放輕腳步,悄然進入榭中,擺手阻止侍女出聲,坐到一旁的春凳上,接過侍女奉上的茶盞,自在地看着榭外的一池碧色。

“我輸了!”不多會兒,謝清便投子認輸,剛要說笑兩句,就看到一旁的齊朗,不由微笑:“景瀚?!到了怎麼也不說一聲,就這麼枯坐着?”

倩容這時也微笑着看向齊朗,等他回答。

齊朗擱下茶盞,同樣報以輕淺閒適的笑容:“何必呢?難得我現在還有這樣的風景可看,再過些時候,說不準,我是否還能夠看到這世上的一切呢!”

倩容一驚,隨即因爲齊朗投在謝清身上的目光而皺眉,同時也就嚥下了本要出口的話語。

這時,謝清哪裡還聽不出齊朗的指責,但是,他毫不在意,一邊將棋子收回棋盒,一邊笑着說:“何至於到那種地步,景瀚,你危言聳聽了!”

“怎麼會?我現在覺得,就算有命逃過成佑皇帝的刀,也會被你給害死!”齊朗說得漫不經心,一派雲淡風輕的模樣,與用詞的嚴厲截然相反。

謝清笑了兩聲,便收到表妹“適可而止”的眼神警告,連忙收起笑容,正色對齊朗解釋:“我只是覺得,如果我先說了,你未必有太深刻的感覺!”

齊朗點頭,算是接受他的解釋了,但是,眼中仍舊一片冷然,顯然沒有釋懷。

倩容輕笑着起身,走近齊朗,親自爲他添了水,才道:“景瀚,表哥真的沒有惡意,他這些日子,天天來王府呢!”

齊朗嘆了口氣,搖頭:“王妃,您這位表哥可沒有您這麼好心!”

倩容抿脣輕笑,知道不會有事了,也就輕鬆地笑言:“至少,也沒什麼惡意,也就有幾分壞心而已!”

“我有嗎?”謝清無辜地反問,卻被齊朗狠狠地瞪了一眼,連忙拱手:“我也就是沒告訴你,周揚使節昨天直接繞過外政廳,在議政廳裡和尹相鬧了一場,朝中上下都憤恨非常,我們的陛下更是氣急敗壞,差點就要直接拿了周揚的使節團!”

齊朗聽了簡直是目瞪口呆,半晌纔出聲,就說了四個字——“不至於吧!?”

“鬼才知道!”謝清沒好氣地回了一句,他也因爲這件事被陽玄顥遷怒,誰讓他負責外政廳!

“爲什麼找上尹相?”齊朗皺着眉頭細問。

謝清冷笑:“因爲之前就是尹相作的承諾,之後又不聞不問,人家周揚也算有理有節!”

齊朗知道緣由,因此略有不滿:“你後來沒有善後嗎?”

謝清無奈地苦笑:“我再如何,也不至於拿國事作籌碼吧?周揚這次不知道是怎麼想的!鬧上議政廳!”

議政廳是什麼地方?除了皇宮,元寧最重要的地方就是議政廳,事實上,議政廳就算是皇宮最外圍的地方,在議政廳別說是鬧事,就是衣冠稍有不整,聲音略高半分,都會被視爲失儀、不敬,遭到御史彈劾,周揚這種舉動,可以等同於羞侮元寧,絕對要付出代價,這樣算來,陽玄顥的舉動也不無道理。

“周揚應知道我們不會原諒他們的算計,那麼……這樣火上澆油……”齊朗仍有疑慮。

“什麼?”見他說了一半便沉吟不語,謝清小心地追問,生怕打斷他的思路。

齊朗看了他一眼,輕輕搖頭,轉而問倩容:“永寧王也至今沒有關於古曼的消息?”

倩容點頭:“殿下也很着急,但是……”她嘆了口氣,毫無辦法。

齊朗卻沒有太失望,只是點頭,道:“無妨,等我到北疆再與殿下商量吧!”

齊朗與謝清略坐了一會兒,便起身告辭,倩容也隨他們一道離開,相送一段,見所有從人都在後面,尚有一段距離,齊朗才悄聲對倩容道:“讓承正表哥從周揚試試!”

倩容一愣,隨即不着痕跡地應了一聲,謝清也聽到了,眼中稍顯訝色,也沒有作聲。

送到前廳,倩容便止步,還沒來得及說話,就見一人匆忙走近,見到倩容,也沒行禮,直接在她耳邊悄聲說了些話,齊朗與謝清都認識來人,正是永寧王府的長史,不由皺眉,隨即就見倩容的臉色立時大變,擡頭看向兩人的目光也是極冷的。

“宮中傳訊京中各王府——慧妃娘娘有喜!”一字一字說得認真,也冷漠,聽不出半點喜氣。

倩容很清楚,這一次,尹相已經自己走了懸崖邊上,無論謝清推不推那一下,他都很難全身而退,因爲,在朝廷裡,人是沒有退路的!

慧妃的有孕卻可以將那道深淵化爲坦途!

世族有自己的消息來源,因此,對於尹朔,世族大多已是耐心告罄,當然,倩容並不認爲尹朔這一次會萬劫不復,可是,尹韞歡有孕卻會讓事情出現太大的變數。

謝清的心情是最不平靜的,在謝紋無所出的情況下,後宮任何一個女子有孕都是威脅,陽玄顥對謝紋並無冷落,他不得不考慮更糟的猜測,倩儀就曾說:“太后娘娘將皇長子收養於慈和宮,不無長遠之慮。”

紫蘇只需要一個皇子便足以保證一切,但是,謝家卻需要一個有着謝氏血統的皇子!

如果說皇長子尚是隱憂,慧妃所出的皇子便是不折不扣的威脅了!

“有意思!”倩容與謝清都因這個變故而沉思不語,齊朗最先反應過來,卻只是饒有興致地道了這麼一句。

很有意思!齊朗是真的覺得有意思,尹韞歡並不笨,這個時候有孕與將自己置於炭火之上灼烤無異,她怎麼會這麼做?

表面上看是可以化解尹朔的危機,但是,此舉卻會惹怒太后、惹怒謝家,出身寒族的尹韞歡在後宮之中,可用的勢力其實十分單薄——甚至不需要明言,紫蘇只需要一個不悅,便自會有人做好一切。

紫蘇是絕對不會爲這個消息而開心的!

尹韞歡想做什麼?

齊朗並沒想錯,聽到長和宮總管的報訊,紫蘇愕然失色,半天才道:“慧妃有喜了!真是喜事!”淡漠的語氣與話語截然相反。

趙全暗暗皺眉,卻深深地低下頭,葉原秋也是眼角一跳,不敢作聲。

“按規矩辦吧!”紫蘇起身離開和安殿,向寢殿的方向走去,絲毫沒有去啓祥宮的打算。

按規矩辦?

趙全與葉原秋面面要覷,最後,葉原秋嫣然一笑,對趙全行了一禮,轉身也去了長寧殿,趙全也只能苦笑。

後宮禮法中,只有一宮總管能代表主子,也正是因此,總管不能掌宮印,葉原秋自然想到了這一節,所以毫不猶豫地離去。

其實趙全要做的只是宣賜吉物而已,宮規中都有定例,並沒有多難辦,只是,紫蘇明顯對此不悅,他若是太熱衷了,必然惹來遷怒——這絕對不是好差使!

宣政廳的禮司已將賞賜清單列出,趙全看着那上面的物件名稱,努力地挑刺,想殺減儀制,但是,元寧立國以來,太后對不同品階的後宮有孕的賞賜早已有了規範,能殺減的並不多,不過,趙全還是找到了一個,還特地鄭而重之去請示。

紫蘇的答覆與他所想的一樣:“既非嫡子,又非長子,賞什麼如意!”

於是,慈和宮頒下的賞賜沒有最重要的一項——如意!要知道,即使皇長子的母親連名字都沒有記下,在查明孕有皇嗣的同一天,紫蘇仍然賜下金如意。

對於母親的決定,陽玄顥無話可說,除了皇后有孕必賜玉如意以外,如意的賞賜本就視後宮長輩的心意而定。

對於朝廷與後宮中人而言,這意味着,慧妃的這個孩子並不受歡迎。

不過,後宮之事可以算皇室的家事,朝臣關注卻不會太過份,崇明九年的六月初,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齊朗的出使上。

不管這次的出使有多麼詭異,儀式仍一一進行,符節由陽玄顥親自交到齊朗手中,相對於周揚聲勢浩大的使團,齊朗一行的隊伍要小得多。

戰或和,就看這一行的結果了!

第二章 小樓夜雨(中)第二十三章 鳳於九天(中)第八章 大禮將成(中)第十五章 長路漫浩浩(下)第七章 誰能爲此曲(上)第十一章 月榭憑欄(中)第六章 儲位之爭(中)第六章 美人如玉(下)第一章 上有絃歌聲(上)第十八章 幽燕長風(下)第九章 風雲變幻(下)《至略史•元寧篇》第一章第二十一章 冠蓋滿京華(下)第九章 浮雲流水(下)第二十八章 高山流水(上)第六章 雲暗風輕(下)第一章 初入宮門第八章 風雲變幻(中)第五章 暗潮洶涌(中)第十三章 孰能無情(上)第十七章 載舟覆舟(中)第十一章 風起雲涌(中)第十四章 巨浪濤天(中)第十四章 靜夜鐘聲(中)第二十二章 葉落知秋(上)第十四章 鋒芒驚瀾(中)第六章 美人如玉(下)第六章 以史爲鑑(下)第六章 碎月無痕(下)第九章 浮雲流水(下)第十四章 靜夜鐘聲(中)第十七章 涉江採芙蓉(中)第五章 碎月無痕(中)第十八章 載舟覆舟(下)第十四章 鋒芒驚瀾(中)第十九章 情何以堪(上)第六章 雲暗風輕(下)第七章 雲煙猶故(上)第十八章 載舟覆舟(下)第十二章 風起雲涌(下)第九章 雲煙猶故(下)第六章 雲暗風輕(下)第五章 滄海風雲(中)第四章 碎月無痕(上)第十三章 巨浪濤天(上)第十三章 靜夜鐘聲(上)第十五章 簡在帝心(下)第十二章 火中龍吟(中)第七章 風雲變幻(上)第三十四章 暮雲長風(上)第十一章 吳鉤霜明月(中)第九章 大禮將成(下)第十章 吳鉤霜明月(上)第三十五章 暮雲長風(中)第三十五章 暮雲長風(中)第二十一章 驚鴻照影(下)第六章 儲位之爭(中)第十五章 風雨飄蕩(下)第五章 暗潮洶涌(中)第八章 驚天之變(上)第三章 山雨欲來(下)第三章 烽煙漫道(下)第二十章 情何以堪(中)第三十八章 隨風而逝(中)第四章 以史爲鑑(上)第九章 浮雲流水(下)第十五章 簡在帝心(下)第十八章 涉江採芙蓉(下)第五章 四顧何茫茫(中)第十五章 簡在帝心(下)第十二章 此消彼長(下)第二十一章 情何以堪(下)第十章 此消彼長(上)第一章 山雨欲來(上)第十章 江山萬里(上)第二十四章 鳳於九天(下)《至略史•元寧篇》第一章第九章 仁重蒼生(下)第二十九章 高山流水(中)第十三章 長路漫浩浩(上)第十章風起雲涌(上)第四章 暗潮洶涌(上)第十三章 火中龍吟(下)第十章 驚天之變(下)第十八章 載舟覆舟(下)第一章 上有絃歌聲(上)第八章 風雲變幻(中)第二十五章 冷月長風(上)第七章 雲煙猶故(上)第五章 碎月無痕(中)第九章 驚天之變(中)第五章 以史爲鑑(中)第二章 後位之爭(上)第十二章 吳鉤霜明月(下)第一章 山雨欲來(上)第十章 月榭憑欄(上)第四章 滄海風雲(上)第二十四章 鳳於九天(下)第十三章 巨浪濤天(上)第一章 夜星破夢(上)
第二章 小樓夜雨(中)第二十三章 鳳於九天(中)第八章 大禮將成(中)第十五章 長路漫浩浩(下)第七章 誰能爲此曲(上)第十一章 月榭憑欄(中)第六章 儲位之爭(中)第六章 美人如玉(下)第一章 上有絃歌聲(上)第十八章 幽燕長風(下)第九章 風雲變幻(下)《至略史•元寧篇》第一章第二十一章 冠蓋滿京華(下)第九章 浮雲流水(下)第二十八章 高山流水(上)第六章 雲暗風輕(下)第一章 初入宮門第八章 風雲變幻(中)第五章 暗潮洶涌(中)第十三章 孰能無情(上)第十七章 載舟覆舟(中)第十一章 風起雲涌(中)第十四章 巨浪濤天(中)第十四章 靜夜鐘聲(中)第二十二章 葉落知秋(上)第十四章 鋒芒驚瀾(中)第六章 美人如玉(下)第六章 以史爲鑑(下)第六章 碎月無痕(下)第九章 浮雲流水(下)第十四章 靜夜鐘聲(中)第十七章 涉江採芙蓉(中)第五章 碎月無痕(中)第十八章 載舟覆舟(下)第十四章 鋒芒驚瀾(中)第十九章 情何以堪(上)第六章 雲暗風輕(下)第七章 雲煙猶故(上)第十八章 載舟覆舟(下)第十二章 風起雲涌(下)第九章 雲煙猶故(下)第六章 雲暗風輕(下)第五章 滄海風雲(中)第四章 碎月無痕(上)第十三章 巨浪濤天(上)第十三章 靜夜鐘聲(上)第十五章 簡在帝心(下)第十二章 火中龍吟(中)第七章 風雲變幻(上)第三十四章 暮雲長風(上)第十一章 吳鉤霜明月(中)第九章 大禮將成(下)第十章 吳鉤霜明月(上)第三十五章 暮雲長風(中)第三十五章 暮雲長風(中)第二十一章 驚鴻照影(下)第六章 儲位之爭(中)第十五章 風雨飄蕩(下)第五章 暗潮洶涌(中)第八章 驚天之變(上)第三章 山雨欲來(下)第三章 烽煙漫道(下)第二十章 情何以堪(中)第三十八章 隨風而逝(中)第四章 以史爲鑑(上)第九章 浮雲流水(下)第十五章 簡在帝心(下)第十八章 涉江採芙蓉(下)第五章 四顧何茫茫(中)第十五章 簡在帝心(下)第十二章 此消彼長(下)第二十一章 情何以堪(下)第十章 此消彼長(上)第一章 山雨欲來(上)第十章 江山萬里(上)第二十四章 鳳於九天(下)《至略史•元寧篇》第一章第九章 仁重蒼生(下)第二十九章 高山流水(中)第十三章 長路漫浩浩(上)第十章風起雲涌(上)第四章 暗潮洶涌(上)第十三章 火中龍吟(下)第十章 驚天之變(下)第十八章 載舟覆舟(下)第一章 上有絃歌聲(上)第八章 風雲變幻(中)第二十五章 冷月長風(上)第七章 雲煙猶故(上)第五章 碎月無痕(中)第九章 驚天之變(中)第五章 以史爲鑑(中)第二章 後位之爭(上)第十二章 吳鉤霜明月(下)第一章 山雨欲來(上)第十章 月榭憑欄(上)第四章 滄海風雲(上)第二十四章 鳳於九天(下)第十三章 巨浪濤天(上)第一章 夜星破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