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還不等我出言詢問,身旁安羅珊已經歡呼一聲,笑道:“師父!”丟下長矛,向那人張開雙臂跑過去。

來人緩緩轉過身,我看得清楚,他三十歲上下的年紀,方方正正的臉上一對眼睛閃閃發亮,顯示出非凡的神采。他長得鼻直口闊,頜下一把短髯,配合着強壯的體魄和剛直的劍氣,舉手投足之間有一種剛陽至極的男子魅力。看到了安羅珊,他一把接住她,那雙英氣勃勃的眼睛裡流露出一抹喜意:“羅珊,你也在這裡?”聲音渾厚清亮,非常好聽。

我把他一舉一動看在眼裡,暗自心驚肉跳:此人從轉身到抱人,這一連串的動作自然流暢而且精確之極,決沒有浪費一絲一毫多餘的氣力,而且他周身劍氣渾圓迴轉,竟沒有絲毫破綻可尋。這份武道修養比之奉先公也未逞多讓,我就更是望塵莫及了。最可怕的是,到現在爲止,我沒還聽見他發出任何吐氣吸氣之聲,若不是光天化日之下,真懷疑自己見到了活鬼——此人脈息之雄長,功力之精純,竟是我平生僅見,縱使是有“天下第一”之稱的奉先公,單以養氣功夫而論也不及他呢。

同時腦子飛快轉動:聽此人口音,分明是河北人氏。看他對羅珊的態度,顯然是友非敵。不過也可以看出,他事先對羅珊目前處境並不知情,肯定不是爲了自己這弟子而來。既然如此,這麼一個神話級高手,老遠從河北跑到中牟來做什麼?

眼見着安羅珊投懷送抱那興奮陶醉的模樣,心裡沒來由泛起一股酸意。我重重咳嗽一聲,道:“閣下大駕光臨,我等有失遠迎,不知……”

話未說完,安羅珊已經脫開懷抱衝了回來。她用力拉住我的手,興奮得臉蛋通紅,驚喜地尖聲道:“明達,明達!快過來見過我師父,當初就是他殺死了董卓的亂兵,救了我的命啊!”

來人微微笑起來,踏前一步向我一拱手:“原來閣下就是大破五萬西涼兵的真偏將軍,大名久仰了,今日一見,果然是少年英雄。在下趙雲,乃是劉徐州帳前騎兵都尉。此番乃是奉劉徐州之命,特來拜見偏將軍。”

聽到這個名字,我不禁聳然動容,同時恍然大悟,難怪安羅珊的矛法如此精妙。

趙雲趙子龍的赫赫威名,更在許褚之上。此人是常山真定的趙家傳人,趙家世代以矛法著稱,趙雲更是習武天才,據說祖輩們對他寄予厚望,盼着他能將“趙家矛”宏揚光大。但說來奇怪,此人雖然出身矛法世家,卻酷好劍擊之術。據說在十七歲時,趙雲就以矛法擊敗了父親,毅然離家外出學劍,此後隱姓埋名,苦心鑽研劍道。八年之後,劍道大成的趙雲重現江湖,遊歷四方行俠仗義,以神妙的劍法震動天下,闖下了好生響亮的名頭,世人皆以“劍矛雙絕”呼之。名望之高,更隱隱有了和奉先公並駕齊驅的勢頭。隨着討伐董卓的失利,羣雄並起逐鹿中原,爲了避免家鄉受到戰火荼毒,這位武功卓絕的豪俠回到了常山郡,有傳言說他投靠了幽州勢頭強勁的公孫瓚。可我萬萬沒有想到,今天卻能在此處見到這神話般的人物。

我趕忙上前答禮,請這位劍道大師落座。趙雲也不客氣,在我對面坐下,朗聲道:“真將軍,我此次前來,是希望能與貴軍聯盟,共同對付曹操。”

我微微頷首,已經明白了劉備千里迢迢找我結盟的原因:早在陶謙擔任徐州牧的時候,曹操就以報仇爲名先後兩次進攻徐州大肆屠戮。在徐州人眼中,“曹操”二字已經成爲恐怖和死亡的代名詞,與殺人魔王無異。若不是奉先公忽然奪了兗州,曹操被迫回師,還不知有多少無辜百姓要慘死在其屠刀下。陶謙病死之後,劉備成爲了徐州牧。當時曹操勢力最爲窘迫,如果劉備能夠與奉先公一同出兵擊之,那將是扼殺他的最佳機會。但由於徐州人心未穩,需要時間安撫,劉備沒能及時捉住戰機,因此讓曹孟德成功地緩過了一口氣,反而收復了兗州。如今奉先公已敗,曹孟德掉頭向徐州再度伸出獠牙,不過是早晚的事情。

我點點頭,沉聲道:“劉徐州深謀遠慮,真髓佩服。不過請問趙先生,您特地對我講結盟之事,是否劉徐州的指示呢?”如今主公就在中牟,我又怎麼可能替他做主,答應結盟?對於這些內部權力鬥爭,我深有體會。況且高順、魏續全都在座,因此自己非要澄清一下事實不可。

趙雲搖搖頭道:“非也!我主之意,是要趙雲將此話面陳呂布將軍,兩家永結盟好。至於與真將軍商談結盟事宜,乃是趙雲自做主張。趙雲之所以這麼做,是由於如今呂布將軍,似乎……”他微微一笑,不再說下去。

我只覺得臉上辣地發燙,適才在院子裡趙雲暗地裡對我施加援手,自然將事情經過全都看在眼裡,因此認定主公不可理喻,這纔在前廳等候,找我這個呂布軍中唯一實銜——河南府尹,來商討聯盟事宜。由此回想起剛纔奉先公大醉下胡亂出手傷人,貂蟬主母放聲痛哭哀求,還有我們與主公動手……這一連串的家門醜事也實在太過丟人現眼。迅速掃了高順魏續一眼,我發現他們的臉色都是一陣青、一陣紅的,顯然也都明白了趙雲的言下之意。

趙雲頓了頓,又繼續道:“本人到中牟以來,到處傳揚着真將軍威震潼關口的英雄事蹟,因此本人冒昧將結盟的重任託付給了將軍。如今天下動盪,時不待我,趙雲還需緊急趕回徐州覆命。結盟與否,希望將軍一言而決。”

劉備嗎?我沉吟不語,思緒忽然飛揚起來,回到了往日那和平安寧的小屋……

……

“咦?你是說劉備這小子能有出息?哈哈哈!”盧爺爺聽完阿爹的高論,不禁放聲大笑,聲如洪鐘,嚇得年幼的我手裡陀螺都掉下來。這是我家隔壁的酒店。阿爹和盧爺爺都是老主顧了,象往常一樣,兩人叫了酒菜之後又高談闊論起來。盧爺爺似乎在朝廷裡做着大官,是個身材很高大的白鬍子老人。

他搖搖頭:“他還不行,學識太差!酒量更差!”說着一大杯酒又倒進了嘴巴。盧爺爺意猶未盡地舔舔酒杯,他這人最討厭詩詞歌賦,非常喜歡喝酒,據說一次能喝一石。阿爹也喜歡喝酒,不過酒量就差遠了,每次都被灌得醉醺醺地,最後還被盧爺爺扛回家來——阿爹身子單薄得緊,每次盧爺爺一隻手就能舉起他。

當時大將軍何進派人去丹楊募兵,劉備同行,並在下邳打敗了賊寇,因此擔任了高唐縣令。爲了此事,阿爹抱着我去跟盧爺爺道喜,說,那個涿郡劉備可是個了不起的人物——我家裡很窮,阿爹愛酒卻又喝不起,明着說是道喜,實際卻是叨擾一杯酒喝。盧爺爺不是不知道,但從不放在心上:有人找他喝酒,他正求之不得哩。但此次卻對阿爹的話不以爲然,因爲劉備是盧爺爺所有門生中學識最差、最不肯唸書的頑劣之徒。

“嘿嘿,老盧啊,如果單看學問深淺,劉備的確還不入流。但假如一個人的成就可以單以學問高低來衡量……那咱大漢高祖爺還有法子入圍做皇帝麼?”阿爹用手指輕輕點着酒杯,沉吟道,“我看劉備這個人,有三大優點。第一、他少言寡語,但言出必行,所以很有威信;第二、此人城府極深,平日裡喜怒不動顏色,誰也猜不透他想做什麼;第三、他好結交豪俠,無論對方身份多麼卑下,他都樂於交往,因此人們都爭相親近依附於他……以這三點來看,劉備身份雖然卑微,卻頗有咱們大漢高祖爺的遺風,這個人厲害啊!他又是漢室宗親……如今亂世將起,這等是奇男子、大丈夫,將來的成就肯定不可限量呢。”

“他是中山靖王勝的後人……”盧爺爺悶悶地又喝了一杯酒,“真老弟,你說得都不錯。可是這廝……哼,我是他的老師,對他人品再熟悉不過了——這小子個性陰沉,野心也大,尤其善於因人成事;雖然表面待人恭敬有禮,內心中卻目無恩主,‘天大、地大、老子最大’,是誰也不放在眼裡的……與其說他是中山靖王苗裔,卻更象是一條中山狼。唉……亂世將起,又出現這等人物……莫非老天真要滅我大漢麼?”

阿爹也陪喝了一杯,他抹抹嘴:“如今朝政內部混亂腐朽,鮮卑又歲歲入侵北方邊區,我大漢形勢危如累卵……能有這麼個撥亂反正的人物,是大漢之福啊。”

盧爺爺苦笑起來:“撥亂反正?我的看法恰恰相反。劉備這小子,攪亂天下綽綽有餘;撥亂反正卻是與他無緣——假使身處中原,他就是彭越、英布這樣的亂臣賊子;假使身處邊疆偏遠地區,他就是公孫述、隗囂之流的割據霸王——我盧植何德何能,怎麼教出這麼個弟子?”

……

我嘆了口氣,從記憶回到了現實。時光過得飛快,董賊入洛之後,阿爹已經在遷徙長安的路上去了,盧爺爺到上谷隱居避禍,袁紹曾經聘他爲軍師,初平三年時過世。可昔日他們的音容笑貌,卻永遠留在自己的腦海中。

高唐縣後來被黃巾軍打破,劉備於是投奔了求學期間“以兄長之禮服侍”的師兄白馬將軍公孫瓚。當時正是公孫瓚向南全面擴張時期,他提拔劉備爲別部司馬,派劉備跟隨自己任命的青州刺史田楷一同抗拒袁紹,對冀州形成戰略包夾的態勢。劉備在對袁作戰中屢立戰功,遂拔爲平原相,領平原郡。

曹操東征徐州,徐州牧陶謙向田楷求救,田楷於是和劉備一同前往。劉備帶領着自己一千餘幽州烏丸雜胡騎兵和幾千饑民組成的聯合部隊,前往救助陶謙。但等到徐州後,曹操已經撤兵,田楷先一步回師。陶謙久聞劉備大名,於是撥四千丹楊兵給他,以拉攏劉備。結果得了好處的劉備立刻翻臉不認人,馬上背棄田楷和公孫瓚,欣欣然投入陶謙的麾下——陶謙進一步籠絡他,上表劉備做豫州刺史,並且讓他的兵馬駐紮在小沛。陶謙死後,徐州更落入此人掌握之中。

這麼一個懷有虎狼之心的盟友,對其盟友的威脅,恐怕比來自敵人的威脅還要可怕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