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不是東西的長公主!

春光明媚,又有了寧江侯的明確話語,斷了一隻手的徐明其和王於鳳感激而去。寧江侯在他們走以後,居然也是悠閒的。

下臺階看過花,回房中,孫珉端坐房中笑:“舅父想去會會大成長公主?”茶香縈繞,把臨安郡王圍在其中,分明不是半隱半露,吞吐如在雲露中。但臨安郡王意味深長的笑,襯上茶香,竟然有種半在雲色中的深沉感。

寧江侯再一次認真把孫珉打量,深吸一口氣,露出笑容。他還是認爲只有孫珉可以當帝位,就要對他客氣得多,撫須而笑:“要去會會的。”

……

第二天春華暖風,蕭護早起又勸慧娘:“不要去,去到你淚漣漣,我心裡難受。”慧娘昨天已哭得眼睛紅腫,在夫君懷中纏了半天,一定要活剮徐明其和王於鳳。十三從來不是心腸狠毒的人,蕭護知道她是一時氣話,就沒有答應,只是勸她。

剮人這狠話也能出來,可見十三心中怨恨到什麼地步。蕭護才一早又勸:“這兩個人和死人沒分別,乖乖在家裡讓我安心。”拿窗外新起一片花籬哄十三:“你穿件嬌黃衣服,坐到綠葉子下面做針指,丫頭們伴着,弟妹們伴着,我看到不知道多開心。”

慧娘再一次在他懷裡淚汪汪,泣不成聲:“我要去。”

蕭護嘆氣,憐惜地道:“好吧。可一天審不完,你可不許鬧事情。”慧娘答應,夫妻同用早飯。既然答應慧娘去,蕭護不忍讓慧娘獨自呆房中,怕自己不在身邊,她又痛哭不止。讓她跟自己去書房,裡間坐着做針指。大帥在外間見了幾個官員,見天到了時辰,喊出慧娘來,親手給她罩上薄面紗,再一次交待:“他們必定有回的三言兩語,你聽不下去,也不許攪和公堂,不然我要生氣的。”

慧娘在他手臂中乖乖答應。

蕭護上馬,慧娘上車。出府門,在大街上,被熱情的百姓們圍住。他們聽說蕭大帥親自去看公審,也一同前去。

大理寺和刑部同審此案,主審的四個大人,大理寺卿,少卿,刑部尚書,和侍郎同到。蕭護說要來,長公主備加關注,又是公審,人人可以聽的,四位大人不敢不早到。

見時辰沒到,已人山人海,四位大人自知壓力重大,先私下商議:“這案子是先帝手中冤枉案子,推卷宗不全是不想重審。這案子本來就線索不明,宮中先貴妃石氏侍衛呂春樑出來親審,且結的案子,全結在以前尚書大人手中。石氏一門叛國,呂春樑已死,又蕭帥盯着不放,咱們只推翻就行。”

這是大理寺卿,他兵亂前不是大理寺卿,只是大理寺少卿,現在掌權,人有正直也有眼色,這明擺是個不清楚的案子,現在還它本來面目就是。

他帶頭說出來,餘下的人當然答應。本來定下的案子重審,至少得到三堂以上。還要上報朝廷,發出再核。

現在他們爲省事,也爲討好長公主和蕭護,四個人一起決定:“今天一堂問完,明天收監,這案子就過了。”

刑部裡尚書和侍郎巴不得這樣。還壓着好些案子呢,全慢慢審,審到明年也審不完。審到明年照給俸祿他們不擔心,可蕭帥不肯發兵掃平道路,大成長公主焦急於心,這案子還敢審得慢?

四個人商議出來,見呼聲涌動:“大帥到了!”

爲公審搭了一個高臺,臺底下百姓們潮水般涌動,把高臺擠得有些晃動。見人羣中,一行人下馬,爲首的一個人華貴沉穩,又年青得和大帥身份不太相符,不過正因爲他年青,這就對了。

正是玄武軍大帥蕭護。

蕭護下馬,含笑和四方百姓們答禮,停上一停,候着慧娘下車到自己身後,帶着她往人中來。

慧娘在面紗中,接受到無數羨慕眼光,無數熱情呼喊。人流擁得太厲害,小廝和親兵們滿面笑容,用自己身體結成牆,給大帥和夫人一條能過去的路。

他們從來是有笑容的,而且受到過激衝撞也不會還手,只用自己胸膛頂着。

人後面,臨安郡王孫珉便衣在馬車中,見到這場景心中一動:“竟然沒有人暗殺他?”蕭護現在諸王眼中釘,他們不管挾制道路的張寶成,眼珠子全盯着蕭護。

對面坐着寧江侯,苦笑:“你看那些百姓,擠前面的全是他去年救下的人。蕭護精似鬼,有一回上街讓人圍住,百姓們太熱情,把他的親兵擠成傷。蕭護當即宣稱有人暗殺,當時百姓們亂了好幾夜尋找暗殺的人。他把百姓們的心都調動起來,有一個暗殺的,只怕沒掏刀子先就斃命。”

孫珉再看,見果然是這樣。有一個百姓懷裡不知取什麼,旁邊人立即把他一推,幾隻手高擡他起來:“你懷裡是什麼!”那個人在高處尖聲叫:“我鼻子癢,取汗巾子!”

“厲害!”孫珉微微一笑:“不殺此人,無人能坐京都!”寧江侯凝重地點頭:“正是這話!”

可尋常要殺蕭護談何容易?

旁邊無聲無息多了一輛車,外面看不出來是哪一家的。老孫氏坐在車中,手上一串紅玉佛珠,不斷的念着佛,她心中還是驚嚇不已,要是變天?

他們這些貴族怎麼辦?

老孫氏對蕭護包庇樑源吉是痛恨的,卻沒有見過蕭護,她本來打算不正眼瞧這些人,現在被迫要私下來看他長相。

蕭護一行人已到臺下,專門給他留一塊地方,遮棚子,有坐處,他和慧娘坐下來。親兵和小廝們四周筆直站着,用自己身體半擋住,犀利的不住掃視。

姚興獻斜斜抱臂也在人後,看似悠閒,其實盯着第三批人,穿便衣,無聲無息混入人流中,隨時保護蕭護安全。

高臺上有衙役出來,手持銅鑼喊肅靜。片刻,大理寺卿等人就座,先命帶上徐明其和王於鳳來。

徐大人上臺時,是刻意裝出來的狼狽。他斷一隻手,常掩在袖中羞給人看。此時紮起袖子,亮出自己斷腕上臺。王於鳳大人,才四十多歲,是氣喘不足,好似肺氣腫病人上臺。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是讓人不能用刑。當着人,好意思對這種人用刑?

刑部尚書低聲罵:“放刁!”

大理寺卿爲首,率先問道:“下站者可是吏部官員徐明其王於鳳!”刑不上大夫,真的有罪也能用刑,不過見官不跪,卻有這樣定例。

這兩位只行下級禮。官服在身,因此站着。

蕭護不悅,還穿着官服?往臺中掃一眼。

臺上四位大人一見就知竅,大理寺卿喝道:“此案素有疑點!怎敢還爲官身!來人,去了官服!”

蕭護微微一笑。

寧江侯不屑,孫珉笑起來:“這個人是蕭護的?”寧江侯嘆氣:“官員們是隨風倒,有朝一日你在京中,他們也這樣對你,要把蕭護罵得不值一文。”

談不上誰的人。

過來兩個衙役,不顧徐明其和王於鳳申辯,去了官服,兩個人無奈跪下。

三句話,審得明明白白。

頭一句:“爾等與前吏部封玉良大人爲同僚爲上司?”

“同僚。”

“封大人掌管的是什麼機密?”

“並無機密,是吏部官員們公文來往。”

“你二人分別把怎麼知道封大人叛國,誰先看到的,又是怎麼商議的,什麼時辰看到的,看到的是什麼?怎麼上報,審過幾堂,都有哪些人,一一書寫下來,單獨呈上來!”

徐明其和王於鳳呆在當地,幾乎癱軟。

他們兵亂前,根本不認爲蕭家可以推翻這案子,有貴妃在,有國舅在!兵亂中,受蕭護看管,兵亂後,也半受看管,一心只求寧江侯保命,哪有串供的心!

再說就串了,上臺去問什麼,他們事先不明。再有就是舊卷宗是由呂春樑親手所寫,裡面是什麼,他們也不知道。卷宗毀去多少,留下多少,他們更無從知道。

餘下卷宗,蕭護要握在手中,大成長公主認爲挾制蕭護一分是一分,在長公主手中。

這可怎麼回話?

兩個人猶豫一下,還要互看一眼,惹得大理寺卿大怒:“回話!”

徐明其白眼往上,暈了。

王於鳳一看,往地上一伏,哼哼嘰嘰裝病。

臺下老百姓們喧譁不止。

這分明是回答不出來。

慧娘淚水長滾,抽噎不止。蕭護握住她一隻手:“讓你不要來,就是怕你哭!”

大理寺卿惱火,喝命:“救起徐大人來!”

有一個衙役答應着,下臺去端一盆涼水過來。王於鳳急了,他們兩個人跪在一處,要潑不是全潑中了。

當着人,這也是丟面子的事。

忙低聲喊:“老徐,躲不過去,快醒醒。”徐大人馬上醒了。衙役笑着把水又端走。

身爲官員的徐明其和王於鳳,心頭陣陣發緊。他們知道審案流程,沒想到頭一堂,不取以前卷宗,上來就問,全無過場。兩個人心中發寒,寧江侯說話算還是不算?這上面四個匹夫,一審就想殺人在這裡?

大理寺卿不耐煩:“快寫!”

紙筆早取過放在他們手邊。

徐明其和王於鳳決定拼了,長呼道:“皇天在上,我徐明其(王於鳳)忠心爲國,發現有叛國的人怎麼能不報?後來怎麼審,我們只實說自己看到的。封玉良偷的是什麼機密,看以前卷宗就知道!”

蕭護騰地火了,一擰身子站起來,怒氣全在面上。

還皇天在上!

吏部不掌管機密的官員,怎麼會有機密在手!而兩個平時有來往的同僚,身爲官員發現同僚有疑心,居然就去出首!

那這樣,以後疑人偷斧的事可以千件萬件!

大理寺卿也正這樣問:“身爲官員,難道不知道誣告是罪名?沒有查看清楚,就敢誣告?那天下人全冤死!”

慧娘哭得梨花帶雨。水蘭和小螺兒陪她來,一個哭得淚水花花,一個哭得抽一聲又是一聲,聽得人肯定會難過。

蕭護鐵青着臉,緩緩又坐下來。

大理寺卿四個人準備充分,強讓兩個人把前後案情寫出來,當衆念出來,再對兩個人寫的是不是這些話,徐明其和王於鳳死抗着說過程就是這樣。

四位大人呵呵笑起來:“取舊卷宗來!”

舊卷宗取到,讓人到高臺沿上,再當衆念出來,聽的人譁然。上一回說的過程,與這一回寫的過程是兩回事。

舊卷宗,是呂春樑結的案。

寧江侯在這個時候,讓馬車往大成長公主府上去。

孫珉先下車,他還想多看一時。再有,就是暗殺蕭護怎麼才能一擊得手。蕭護在,京中百姓們人心向他,誰來當新帝,蕭護也是個尾大不掉的角色。

大成長公主正在府中,不時的聽人來回公審的話。聽到起初的三句問話,不放在心上的一笑。與石貴妃和國舅有關的,爲壽昌辦的事情,不用想也是冤枉案子。這案子既冤枉,撥亂反正也應當。

又買好蕭護,何樂而不爲?

門上家人驚奇的進來,太過於驚奇,嘴微張着。長公主瞅他一眼:“有什麼事?”門上家人吃吃道:“寧江侯來拜!”

“砰!”大成長公主手中的一本公文摔落地上。

她吃驚和家人驚奇是有理由的。

兵亂後,張太妃和大成長公主一力打壓寧江侯。凡是寧江侯提的官員,全數壓下。如有人不服,長公主就請他同進宮,由張太妃哭訴:“先帝去了,丟下我們孤兒寡母的讓人欺負。大人要官職,是先帝的臣子,由長公主安排。找別的人,指不定又丟什麼落下什麼的,讓我死了,也沒臉見先帝呀。”

回去的人對寧江侯說,寧江侯忍了幾回,不和婦人們一般見識。可外面謠言起來,要求官的,求寧江侯無用,再說,就是寧江侯失勢。

長公主有蕭護,把寧江侯一派換了幾個官職高的下來。那些人不肯走,是蕭護在場,讓人硬拉走,奪了官印。

所以別人說蕭護是打手。

寧江侯在家裡罵:“兵痞!”不敢和蕭護鬧,坐車來到長公主府上,兩個人維護皇權,卻各自爲政的人大吵一通,長公主把話亮明:“國難當頭,你丟失寶物,你是不吉之人,以後朝政不許再管!”

寧江侯這時候想到張閣老,張閣老在他們對待蕭護的問題上都裝聾作啞,何況是這件事,繼續裝聾作啞,還勸寧江侯:“和女人是說不通道理的。”

寧江侯因此才落敗。

他今天又上門,門人驚,長公主詫異,又來吵架的?

這老頭子吵起來,嗓門高,話也毒:“你一個婦道人家,仗着是先帝骨血,你牡雞司鳴,國必大亂。你臣亂君綱,國之妖孽!”

當然在長公主府上,寧江侯吵架也沒贏。

門人還在等着長公主吩咐,大成長公主橫一橫心,此時認爲蕭護可愛有用寶貝如少見之珍珠瑪瑙。長公主眯眼冷笑:“他敢來,我就敢見!”

一個“請”字出口!

寧江侯進門,他纔不是客氣而來,也不是謹慎而行。他衣袍飄飄,行走如入無人之境。見客廳上緩步出迎一個人,大成長公主滿面威嚴:“寧江侯,近來可好?”

“我好,是你不好!”寧江侯這回來是有準備,和上一次來是怒氣上涌不一樣。他就此站定在甬道上,袍袖雙雙捲起在手中,揹負起來,架勢拉開,鬍子半翹:“你糊塗!”

“你昏聵!”大成長公主想也不想,就是一句。

程業康奔出來,他私下裡想到蕭護飛揚跋扈之勢已出,也想過和寧江侯修舊好。對母親說過,女人全是天生記恨型的,長公主現在有蕭護不是嗎?她纔不要給自己樹個天敵,將來選新帝時爲難自己,和自己意見不一,就不答應。

難得寧江侯主動上門,雖然又是吵架姿勢而來,程業康也滿面笑容,分開雙手:“母親,侯爺,有話好好說。”

母親和侯爺都不理會他。

寧江侯指手劃腳:“你養虎爲患!”

“你多管閒事!”

“我先帝老臣,勢必要管!”

“你家裡閒呆,佛也開眼!”這是長公主的毒舌。

“你名聲受損,還敢猖獗!”

“我執掌皇權,一心爲民!”長公主啐他。

寧江侯閃過,回啐:“我呸!”一口老唾沫飛出:“你常犯糊塗,總是失心瘋!”到處找東西:“這是你家,這是你家,我今天不把你點醒明白,我枉爲先帝老臣!”

地上掃得光溜溜的,找個石塊都難。寧江侯一眼相中程業康的玉佩,眼睛放光,衝上去就奪他腰間:“這個給我,我拿來砸……”

程業康雙手來護:“這是我心愛的!”耳邊聽寧江侯細聲道:“我有緊急要事要談!”程業康一愣,見寧江侯鬍子飛揚,眸光卻中正凝重,不是那來到吵架的瘋子人。程業康一閃念明白,忙一把攙扶寧江侯,大聲道:“啊,寧江侯,有話進來說,外面吵有失官體,不像樣子!”

寧江侯雙手緊緊抓住程業康腰上玉佩,一個勁兒的嚷:“給我,我拿來砸!哎哎,我不進你們家,你們家處處臭不可聞!”

也進去了。程業康年青,在別人眼中,力氣比寧江侯要大。

把寧江侯安坐在房中,程業康又奔出來請母親:“母親,來到是客,咱們不和他一起發瘋,不過得勸着。”

長公主在滿院子微紫輕紅中嘆氣:“唉,他怎麼又來了?”無奈進去。

吵架,房門是關上的。院子裡下人不再支着耳朵,各自去忙活。

房門一關,寧江侯就不再發瘋,急促道:“說話可便?”程業康道:“你說。”長公主冷眼斜睨。

寧江侯一氣就說完:“封家的案子不能翻,封家女兒是欽犯!這是對蕭護的約束!他以後尾大不掉,要拿他時,隨時哪有罪名!”

幾句匆匆而過,寧江侯扯着嗓子大罵:“你糊塗!你犯混!你瘋了!你枉爲先帝骨血!”外面人見到寧江侯打開房門,好似一路打將出來,老頭子鬍鬚半飄,罵着出長公主府門。坐上馬車後,心中還有得意。

這一回再聽不懂,長公主你可真的傻了。

ωwш ☢t t k a n ☢C O 長公主愣在房中!

程業康呆在房中!

直到聽不到寧江侯的罵聲,如木雕泥塑的母子兩個人同時眸中一閃,長公主輕輕忍耐的呼一口氣,程業康還怕她聽不懂,近前一步,焦急地來解釋寧江侯話意:“母親,封家是欽犯!這是治蕭護的深圈!蕭護尾大不掉樣子已出現,只是母親你看不到!母親受先帝教導,是可以上金殿的公主!母親,用人之道,必有挾制之處啊!”

大成長公主面色蒼白,真的讓寧江侯罵成面無血色。耳邊是兒子苦口婆心的聲音,良久,大成長公主輕嘆一口氣,自悔的道:“我是糊塗啊!”

從這些皇權維護者的角度來說,是有見事不明的地方。

一旁有兩把楠木扶手椅,長公主坐下來,頹然!

程業康還在絮叨,他彎腰在長公主身邊:“蕭護越來越不像樣子,就說伍思德殺公主陪嫁宮女,他怕不好解釋,不懲治得罪母親,懲治得罪他家那欽犯和手下將軍,頭天裝睡可以原諒。第二天,居然也不來解釋,太怠慢母親不是嗎?再說他家那欽犯,您看慣得在頭頂上,蕭護推睡,她跑來也應該好好解釋,好好賠禮。母親您還記得她說的話?母親爲國如此辛苦,睡不好吃不下,還要受她的氣,這分明是蕭護不好,他有怠慢之心!”

爲伍思德殺人的事,長公主還真的心中犯堵。而慧孃的話,更讓長公主認爲她無禮。再說蕭護,你竟然真的不來解釋一句?

一個字也沒有!

殺人,就這樣過去了!

還有蕭護不肯出兵,拿封家這案子不丟手!不善待自己賞給他的丫頭!……

人生嫌隙,可以出來一堆!

挑刺唄,隨挑隨有。

大成長公主默默不語,心中是越來越氣憤。她急命兒子:“快去告訴大理寺卿,這案子另有曲折,再作商議!”

……

高臺上,正起波折。在寧江侯走後,跳出一個人來,自稱是吏部雜役,指證封大人確定叛國。徐明其和王於鳳知道他不是無故出來的,肯定是寧江侯另有法子,也一口咬定自己冤枉,封大人叛國!

蕭護的臉青得不能再青,命蕭北:“去查查這個人是誰!”而慧娘已經不哭了,怒目圓睜瞪着臺上纔出來的人。

新冒出來的這個人,爲寧江侯會見大成長公主爭取不少時間。

慧娘本能地不再聽臺上,而是在臺下尋找。見蕭護也和自己一樣,夫妻都想到一件事,臺下必有接應的人!

孫珉正倚着一根柱子笑,冷不防颱下有百姓們狂喊:“作僞證者死!”有人哄地一衝,姚興獻也抱臂而笑,這是他乾的!

他們兩個人全在最後面,餘下的人往前就衝,如退潮,現出在最後的人來。

最悠閒的兩個人,暴露在人面前。

姚興獻是不在乎,可臨安郡王卻低低臉兒,轉身就走。他的幾個隨從跟上來,在將到未到時,慧娘一眼看到他!

這個人的背影!

好熟悉!

這是誰?

慧娘在京裡熟悉的人屈指可數。除了自己丈夫家裡人,就是軍中的將軍們和士兵。她見的人也不少,可腦海裡這個人不是軍中將士,這個人…。是誰呢?

對他起疑心,又確定他不是軍中將士,原因無二,他的背影太俊秀。和春天水邊隨風照水,又不改自己根節的柳樹般,還是直條條高挑的柳樹,不是彎脖子樹。

又自身有高貴。和普通人走路晃肩頭不穩不一樣,和將士們大步通通,帶着暴發氣勢不一樣。他是穩而又從容,一看就不是一般的人。

這樣的人,十三認識得就不多。

她想指給蕭護看,卻見蕭護目光瞍了一圈,關切地回到自己身上。大帥他沒看到,孫珉的隨從迅速把他圍上。

“十三,我必定殺他們!你不要再哭泣!”蕭護眼下最關心的只有妻子。大帥雖然氣憤,對着慧娘時無盡溫柔。

他有千種萬種法子可以殺徐明其和王於鳳,留他們到今天,就是要讓他們死在罪名中,還要光天化日受死。

慧娘收回心神,把那個想不起來的背影忘記,對夫君依偎過去,低聲道:“十三知道。”

接下來,程業康派的人到了,案子直轉而下,審到中午時,這案子還不了了之!

蕭護心知有變,怕慧娘傷心難過,攜她回去用午飯,看着慧娘睡下來,徑直來見大成長公主。

他心中煩悶,對長公主更討厭幾分。

蕭護願在京中守衛,爲的是什麼?就是妻子頭上這欽犯的罪名!

是個人也明白,慧娘頭上欽犯罪名不除,早晚會有事情。蕭護是不怕,他是心裡膈應。也由這事,可以看出長公主的態度!

你對我是真心還是假意?

全在封家的冤案平不平上。

一件冤案遲遲難平,蕭護就更生氣!

糊塗的先帝去了,糊塗的國舅去了……怎麼這世道還這樣!

而寧江侯去長公主府上,蕭護回家就知道了。他認定這事必有古怪,說不定和爭吵不休的寧江侯有關。

大成長公主在花廳上賞魚,她知道蕭護必定會來。蕭護愛妻如命,大成長公主是個女人,不打蕭護主意的她,也是嫉妒慧孃的。

她細細地想了半個上午,認爲蕭護和自己有些嫌隙,與蕭夫人有關。蕭夫人要是個好的,理當勸着丈夫來見自己,不應該在丫頭們被殺後,她自己來了。

她就不能推醒蕭護過來解釋?

還有十一公主嫁的人,是蕭夫人的母氏一族。十一公主倚仗的,還不是蕭夫人的勢。這個仗着丈夫,就敢猖狂的婦人!

手中魚食灑下,有人通報:“大帥來見。”春光裡,蕭護昂首挺胸,匆匆而來。花樹光影,在他身邊繞成別樣景緻,長公主也心中讚歎,不得不說,蕭大帥真是難尋的出挑人物。

長公主含笑起身:“大帥來了。”

蕭護欠身行禮:“見過長公主。”

兩個人坐下,長公主笑眸流連在蕭護身上,你也知道急?蕭護開門見山:“今天審我岳父的案子,中間居然出了差錯,這案子本是冤枉,還能拖到幾時?”

蕭護沒有耐心再繞話。

長公主笑盈盈,先讓一杯香茶給蕭護:“大帥,案子沒結,不能說這樣話。冤枉不冤枉的,得結案時才知道。你說是不是?”她總如母親般對蕭護,含笑責備:“大帥孩子氣。”

蕭護心中一格登,面色毫不掩飾的沉下來。自己猜的不錯,長公主變了口風。

主審的四個人,大理寺卿,少卿,刑部尚書,侍郎,和蕭護都不錯。可是主要的兩個人,大理寺卿和刑部尚書,是大成長公主安的人。

大成長公主不插手玄武軍,蕭護也不會允許她插手;蕭護也不插手六部裡的主要官員,大成長公主有了寧江侯之痛,也不會允許別人插手。

蕭護保的官員們,大多是副職。

長公主口風一變,封家案子馬上有變。

蕭護不死心,也不相信長公主還敢變,他試探地問:“這案子有新證人?”長公主笑容可掬:“那當然承認。”

“這案子以前結案與貴妃和國舅有關。”

長公主莞爾:“大帥,貴妃是深宮中女人,怎麼會插手外官的事?應該是我們誤聽人言。國舅?他身上還有好幾個案子呢,未必個個是冤枉的!”

蕭護面上沒有變化,心中冷笑,果然!

他再沒有太多的話,裝着品香茶,和大成長公主有一句沒有一句的聊着,香茶品完。蕭護斬釘截鐵敲打一句:“我岳父必定是冤枉的,我看這案子怎麼審!”

他脾氣上來了。

大成長公主爲他難得的壓不住性子只是溫和地勸:“清者自清,大帥不必多擔心!”長公主故作輕描淡寫地道:“要是封家還是欽犯?”

蕭護眉頭眼底一陣火星亂迸。

“大帥,夫人孃家真的是伍氏?”長公主話風一變。蕭護強壓怒火:“是!”長公主輕輕地笑:“那就好。前天你對我說有命婦不尊重夫人,要爲你家夫人討誥封,我放在心上。進宮和太妃說過,太妃也說應該早給,只是,大帥你也知道,現在沒有皇帝,沒有聖旨。我一個人說的,也不算。不過伍氏十三孃的誥封,我是記在心上的,你放心吧!”

長公主隱隱解氣,卻也不敢把蕭護惹得太狠。

慧娘在樑家讓人罵沒有誥封,蕭護第二天就和大成長公主說這件事。而伍思德殺了丫頭,蕭護隻字不提。

水中游魚悠閒自在,水邊上,長公主和蕭護全默然不語,大家心底下作着較量。

是欽犯,你還敢讓她出頭?

出爾反爾的就是你!

蕭護憤憤,再說也不起作用,還說他作什麼。他告辭要走,長公主喊住他,叮嚀道:“大帥,出兵的事情爲國爲民,不要爲小事情鬧彆扭!”

她是誠懇和關切的。這全是小事情。

蕭護要沒有忠臣的心,早就自立爲帝。

他刀刻斧雕的面容依然平靜,封家的案子還叫小事?可長公主認爲是小事,就讓她說去吧。蕭護黯然神傷,還是答應下來:“知道!”

頭也不回的往外走,長公主心中也彷彿少了什麼。她悶悶不樂的再投食餵魚,總覺得淡而又淡,打不起精神。

走出公主府的蕭護,不知道回去怎麼對十三說。他一面痛恨長公主,一面又恨自己!憑心而論,蕭護對慧娘再說不出二話來,他在當年不能庇護慧娘,只能保護十三時,就時常責怪自己。

這樣上了路,大帥一直精神不濟。

他是個男兒漢,以玄武軍少帥,大帥之名聲,當得起一聲英雄!

蕭護很快有了主意,嘴角噙着一絲冷笑,他決定給大成長公主一點顏色看看。就在明天!

回到家中,就去找十三,十三卻不見了!

……

慧娘在蕭護走以後,睡了只有盞茶時分。小螺兒和水蘭在外間,聽到夫人嚷一聲:“原來是他!”

夫人衣衫不整的出來,問:“少帥呢?”

等不及讓人去問再來回話,慧娘換上衣服自己去問。見蕭護不在,慧娘急了,這事情一時也不能拖曳。

她馬上有了主意,回去換上一身男裝,讓小螺兒和水蘭不要跟。往大門來,張家正在和張伯胡扯,見慧娘過來,一跳起來:“十三少,你找我?”

“你過來。”慧娘讓張家到一邊,低聲道:“叫上十個人左右,換上便衣,不要常跟大帥能讓人認出來是咱們家人的那幾個,要生面孔,快着些。去晚了,打軍棍。”

張家摸頭笑:“你遲早讓軍棍夢魘了!”

很快,弄來一隊人,慧娘帶他們到寧江侯府街口,這才說出來:“有這樣一個人,這麼高,身材不錯,”手比劃着,慧娘神色凝重起來:“見到他出入,就來告訴我。”

手一揮,把這些人分別打發到寧江侯府的幾個門外去盯着。

街口有酒樓,慧娘帶着張家上二樓,要一個臨街的包間,直直盯着寧江侯府大門出入的人看。張家也意識到什麼,道:“這樣的人未必敢走大門!”

“不知道。”慧娘想起來那個背影是誰。

她一旦想起來以後,這個背影就一直在腦子裡轉悠。

臨安郡王孫珉!

慧娘和孫珉同行過幾天,又對郡王寄以過厚望。當時身份有關,不是並肩而行。對孫珉的背影就記得很清楚。

這與孫珉身材好,人俊秀也有關。

對於生得好的人,總是容易記住他。

Wωω ¸Tтka n ¸¢ o

蕭護以爲慧娘去找審案子的人,或是才冒出來的那個人事情。就讓人去四處尋找她,找不到時,少帥坐臥不安。

而樑府上,老孫氏從中午回來就一直在佛前唸經:“菩薩保佑……”玄武軍大帥蕭護的面相,竟然也是貴不可攀的命格!

那本祖上傳下來的書,放在老孫氏盤着的膝前,有春風從窗戶進來,不住的翻着頁,沙沙輕響着。

本來抱着慧娘嫁錯人心思的老孫氏,心中絕望,又不能對別人去說,只有拼命敲木魚,不住口的唸佛來解心中難過。

怎麼不嫁錯人,怎麼不嫁錯人……

日頭慢慢的移動,天慢慢黑下來。慧娘和張家在酒樓上呆了一下午,要的菜都涼了,也不見孫珉出現。

張家問:“是什麼人?他不出現,我們要呆到打烊?”

慧娘呆呆地看他:“是啊。”隨即一聲慘叫:“完了,我沒有留話給少帥!”張家眼珠子轉圈圈:“我說一下午見到兄弟們走過去,只怕是找十三少的吧?”

門簾子一揭,蕭護面帶責備的走進來,沒好聲氣:“十三,你讓我好找。”

慧娘跳起來抱住他脖子,歡聲道:“夫君來了。”又扁嘴:“你來了,只怕把人嚇跑。”扯着蕭護再對街上不住的看,見還是沒有孫珉出現,慧娘失望地道:“他真的看到你了?”

手中一緊,蕭護犀利的眸子一眼在人流中認出孫珉來!

一輛車在街口停下,孫珉從裡面出來。

------題外話------

快一百萬了,快了,越來越近了,

哦也也。

第22章 ,梳頭第2章 ,故人重逢.第38章 ,你受了傷,爲我?第40章 ,有孕,教訓,該打!第56章 ,告御狀的小本錢一枚第90章 ,威震袁家的十三娘第64章 ,改變伍家風水的姑奶奶第52章 ,大帥離京百姓送第47章 ,殺人滅口的智慧第90章 ,威震袁家的十三娘第30章 ,原來是太子殿下第7章 ,太子也奸詐第83章 ,蕭西蕭北的親事第36章 ,嚇死曹家!第7章 ,大亂京都(七)第4章 ,大亂京都(四)第74章 ,家有表弟第6章 ,大亂京都(六)第19章 ,安全地方第6章 ,忠僕不能留第21章 ,不是有緣人第2章 ,大亂京都(二)第26章 ,大帥情意無價!第15章 ,躲避第56章 ,父子親戚同心暖第22章 ,相見時難第44章 ,吃苦第65章 ,一對好公婆第31章 ,皆大歡喜的親事第21章 ,不是有緣人第2章 ,故人重逢.四十四章 盯梢之小表妹第1章 ,出山第68章 ,舊僕來相見第55章 ,垂手可得當感恩第9章 ,冒充第33章 ,饒幸得性命第16章 ,挑釁第47章 ,共眠的誤會第11章 ,不許親親第42章 ,威風十三少第99章 ,你家有病第39章 ,大好親事如添花第7章 ,太子也奸詐第67章 ,清君側!第1章 ,逃亡第40章 ,咱們一張牀吧?第52章 ,大帥離京百姓送第99章 ,你家有病第13章 ,既見君子第9章 ,過河拆橋(一)第24章 ,和訓哥兒喝花酒第54章 ,雪裡眷屬第22章 ,斥責第48章 ,有人生,有人去第3章 ,大亂京都(三)第12章 ,蕭護的處置第4章 ,救人救已第4章 ,皇帝好奸詐第99章 ,你家有病第16章 ,我願和你一起老去第1章 ,悶悶的皇帝第50章 ,十三少的箭法.......菜啊第41章 ,亂點鴛鴦譜第20章 ,花好月圓(六)第22章 ,相見時難第26章 ,嫌隙第101章 ,你可知道我是誰?第22章 ,相見時難第13章 ,痛打姚官保第37章 ,自己承擔的事第67章 ,清君側!第24章 ,和訓哥兒喝花酒第72章 ,暗巷刀光第14章 ,過河拆橋(六)第34章 ,保護第66章 ,賢惠少夫人訓夫君第7章 ,大亂京都(七)第64章 ,改變伍家風水的姑奶奶第19章 ,關心第50章 ,無意捉姦情,好月色第31章 ,丟了十三第51章 ,本帥打頭一仗!第3章 ,互相體貼夫妻情推薦瀟湘非墨的書婚寵之冷少獵愛第9章 ,無端起風波第45章 ,十三想揍人第81章 ,有情意不佔理,寸步難行!第41章 ,休了吧,夜宴第16章 ,我願和你一起老去第47章 ,秘密第43章 ,天籟之音第66章 ,賢惠少夫人訓夫君第32章 ,詭計的開端?第11章 ,丁婆婆的利口第64章 ,改變伍家風水的姑奶奶第9章 ,無端起風波第41章 ,休了吧,夜宴第53章 ,一碗魚湯暖人心第97章 ,發作,告密
第22章 ,梳頭第2章 ,故人重逢.第38章 ,你受了傷,爲我?第40章 ,有孕,教訓,該打!第56章 ,告御狀的小本錢一枚第90章 ,威震袁家的十三娘第64章 ,改變伍家風水的姑奶奶第52章 ,大帥離京百姓送第47章 ,殺人滅口的智慧第90章 ,威震袁家的十三娘第30章 ,原來是太子殿下第7章 ,太子也奸詐第83章 ,蕭西蕭北的親事第36章 ,嚇死曹家!第7章 ,大亂京都(七)第4章 ,大亂京都(四)第74章 ,家有表弟第6章 ,大亂京都(六)第19章 ,安全地方第6章 ,忠僕不能留第21章 ,不是有緣人第2章 ,大亂京都(二)第26章 ,大帥情意無價!第15章 ,躲避第56章 ,父子親戚同心暖第22章 ,相見時難第44章 ,吃苦第65章 ,一對好公婆第31章 ,皆大歡喜的親事第21章 ,不是有緣人第2章 ,故人重逢.四十四章 盯梢之小表妹第1章 ,出山第68章 ,舊僕來相見第55章 ,垂手可得當感恩第9章 ,冒充第33章 ,饒幸得性命第16章 ,挑釁第47章 ,共眠的誤會第11章 ,不許親親第42章 ,威風十三少第99章 ,你家有病第39章 ,大好親事如添花第7章 ,太子也奸詐第67章 ,清君側!第1章 ,逃亡第40章 ,咱們一張牀吧?第52章 ,大帥離京百姓送第99章 ,你家有病第13章 ,既見君子第9章 ,過河拆橋(一)第24章 ,和訓哥兒喝花酒第54章 ,雪裡眷屬第22章 ,斥責第48章 ,有人生,有人去第3章 ,大亂京都(三)第12章 ,蕭護的處置第4章 ,救人救已第4章 ,皇帝好奸詐第99章 ,你家有病第16章 ,我願和你一起老去第1章 ,悶悶的皇帝第50章 ,十三少的箭法.......菜啊第41章 ,亂點鴛鴦譜第20章 ,花好月圓(六)第22章 ,相見時難第26章 ,嫌隙第101章 ,你可知道我是誰?第22章 ,相見時難第13章 ,痛打姚官保第37章 ,自己承擔的事第67章 ,清君側!第24章 ,和訓哥兒喝花酒第72章 ,暗巷刀光第14章 ,過河拆橋(六)第34章 ,保護第66章 ,賢惠少夫人訓夫君第7章 ,大亂京都(七)第64章 ,改變伍家風水的姑奶奶第19章 ,關心第50章 ,無意捉姦情,好月色第31章 ,丟了十三第51章 ,本帥打頭一仗!第3章 ,互相體貼夫妻情推薦瀟湘非墨的書婚寵之冷少獵愛第9章 ,無端起風波第45章 ,十三想揍人第81章 ,有情意不佔理,寸步難行!第41章 ,休了吧,夜宴第16章 ,我願和你一起老去第47章 ,秘密第43章 ,天籟之音第66章 ,賢惠少夫人訓夫君第32章 ,詭計的開端?第11章 ,丁婆婆的利口第64章 ,改變伍家風水的姑奶奶第9章 ,無端起風波第41章 ,休了吧,夜宴第53章 ,一碗魚湯暖人心第97章 ,發作,告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