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步步爲營

長安城內外因齊王謀逆之事而陰雲密佈,受到牽連之人越來越多,大理寺獄中的人換了一羣又一羣。大多數人只是遭到攀咬,真正與齊王有來往的人也漸漸浮出水面,爲昔日的輕舉妄爲付出了沉重的代價。隨着平叛大軍趕赴齊州,傳回的好消息愈來愈多,聖人暴怒而又失落的情緒在賢妻愛子幼女的寬慰下似乎也有所好轉。再一次經歷風雲突變的人們彷彿依稀瞧見了暗夜之後的曙光,滿腔惴惴不安亦日漸平緩。這座巍峨龐大的城池,似乎慢慢恢復了舊日的夜夜笙歌、瑰麗繁華。

然而,這些風雲變幻,卻似乎與勝業坊崔府、公主府毫無干系。崔家的小郎君們自三月上巳節後便閉門不出,專心讀書;女眷們也婉拒了所有宴飲的帖子,只在家中靜靜欣賞暮春風光、打理家事庶務;郎君們則各自忙碌,小心謹慎地避開太子一派與魏王一派愈演愈烈的爭鬥。

作爲“有女萬事足”的母親,王玫過得更加愜意。自從懷了身孕,她便覺得自己的地位似乎猛然上升了不少。不僅崔淵待她格外小心翼翼,唯恐力道重上一分便會傷了她,連崔簡都不捨得離開她半步,無論讀書騎射都讓她在一旁瞧着。長輩們亦格外和藹,免了她的晨昏定省不提,又挑了熟知生產之事的醫女與傅母照料她。小鄭氏還給她單獨設了小廚房,便於她按照自定的養胎食單安排每一日的飲食。

只是,這般的舒適日子過了幾天,她便覺得有些無趣了,心裡也掛念着甫開張的茶樓與兩座私宅。茶肆、茶樓與私宅如今都交由璃娘打理,但她分身乏術,且從未見過茶樓與私宅的經營,也不知能不能安排妥當。因而,儘管每天看着崔簡讀書騎射也很有趣,但她仍免不了時不時分神。

於是,夜裡夫婦二人手捂着手,覆着小腹與女兒低聲說話的時候,她便輕聲向崔淵央求:“先前姑祖母也說了,我和孩子都好得很,出去走一走想來也無妨。茶肆且不說,茶樓和私宅到底從未見人經營過,璃娘恐是忙不過來,我須得照看一二纔好。不然,若是好端端的棋差一着,反倒是讓人牽腸掛肚,心中不舒服……”

崔淵見她眼角眉梢都有些鬱郁之色,也覺得成日拘着她反倒於她不宜:“茶樓不必擔心,我已經約人一同去提了幾回字,又使八郎出面辦了幾場小文會,如今已經傳出了些名聲。至於私宅,作文會之用的宅子取名‘知己園’,作娘子小聚之用的宅子取名‘天香園’,過兩日才正式迎客。屆時,知己園由我來招待新進士、新明經,天香園便由你約些好友聚一聚便是了。”他心裡很清楚,自家娘子這些想法都很是新奇,且她在經營之事中也尋得了不少樂趣。由得她去做這些事,讓她漸漸將夢中記憶與現實經歷融合,反倒是件好事。

聞言,王玫鬱色皆消:“我正想着晉陽公主與衡山公主已經許久不曾出宮了,約她們散一散心呢。十七娘、十一娘這幾日也不知過得如何。蕙娘也有些日子不曾招待她那些好友了,很該一起聚一聚。”那天香園如今被改成了左中右三路四進的宅邸,光大大小小的院子就有七八個,還有個帶着小湖的花園。開業之日若只讓她招待親近友人和兩位小公主,能有多少廣而告之的效用?倒不如讓家中女眷們都出門瞧一瞧纔好:“若是阿家、叔母有興致,也不妨去走一走。”

“隨你安排罷。”崔淵便道,“只是別太過勞累了。”

王玫微微一笑,眸光流轉:“你安心便是,定不讓咱們家的小心肝有什麼閃失。”

崔淵忍不住垂下首,嘴脣由她白嫩的額頭一路往下,落在柔軟的紅脣上,壓低聲音道:“你的身子比什麼都重要,千萬小心些……”私宅中的侍婢都是從崔府家生子中挑選而出的,應該不會出什麼差錯。而且,私宅之事根本沒幾個人知曉,崔泌也不可能提前動什麼手腳。

又幾日,知己園、天香園終於同時開門迎客。知己園迎來的是與崔淵交好的新進士、新明經,晉王李治以及一衆文士好友也在邀請之列。原本吏部關試迫在眉睫,應該好生準備一番,但因這是甲第狀頭髮出的帖子,新進士、新明經們經過權衡之後,便都欣然赴約。天香園則更是衣香鬢影、笑聲陣陣,崔家女眷們在不同的院子裡招待各自的客人。這既比尋常宴飲更私密,也無須主家費心打理安排,自然更令人身心愉悅。

雖說孕事未出三個月時不宜告知他人,但王玫行動間較之往常多了幾分小心翼翼,到底讓友人們都瞧了出來。王十七娘、盧十一娘自是難掩喜色,晉陽公主、衡山公主也有些好奇。四人將她圍在中間,也顧不得敘舊或頑耍,直勾勾地盯着她的小腹瞧,倒讓她有些哭笑不得。

“纔不到兩個月,眼下還不及一粒花生大呢,能瞧出什麼?”

王十七娘、盧十一娘到底嫁做人婦,多少知道些產育之事,聽了也只笑起來。晉陽公主、衡山公主則對這些一無所知,臉上流露出驚訝來。衡山公主快言快語,問道:“都說十月懷胎,八個月後這粒小花生便能長成嬰孩?這可真是奇也妙哉!”晉陽公主伸出纖纖十指,輕輕地觸了觸,頷首道:“孕育之事,確實奇妙得很。”

她們身後的幾位宮婢面面相覷,有些欲言又止。王玫卻只當成沒瞧見,含笑道:“女媧造人,是神祇之舉。母親孕育何嘗不是造人呢?堪稱奇蹟也不爲過。我只要想到這粒花生會在腹中漸漸長大,生下後能呼吸、能哭泣,便覺得生命傳承果然無比神聖。幾乎每一位小娘子日後都要做母親,而每一位母親遭受一番苦難才能誕子——這般想來,便覺得自家阿孃真是不容易。”兩位小公主都要被許出去了,聽一聽這些又有何妨呢?何況,這也不是什麼婚前才能偷偷教授的事。

王十七娘也感慨道:“我阿孃也常說,只有我當了阿孃才能徹底明白她爲我費的心思。我倒是想早些當上阿孃呢……”

盧十一娘忍不住笑起來,掐了一把她的細腰:“莫非你已經心急得很了?”

王玫也笑道:“急什麼?你們這才成婚多久?子女皆是緣分,急不得。不過,你若是想調理身子,多去幾回青光觀,讓姑祖母瞧瞧也使得。有時人看着康健,其實身體卻未必妥當。說起來,咱們的女醫學如今可算是有弟子了,建立女醫院也指日可待。”

此事兩位小公主都很關心,便詢問起了細節。王玫便說了她們在莊子裡甄選人的事,二人皆聽得津津有味。

天香園中的小聚皆是和樂融融,知己園衆人吟詩作賦作畫揮毫亦十分盡興。文會尚未結束,便有好幾人約了改日在園子中繼續會友。就連晉王李治也十分感興趣,嘗試着曲水流觴、垂釣、射箭、煎茶等活動,很是滿意。直到日落時分,大家仍然興致高昂,卻不得不散去。畢竟,知己園並不提供住處,仍需遵守宵禁的規矩。

待崔淵送李治出門時,正好見安平房的牛車在崔泳身前停下。他不由得微微眯起眼,用隱約帶着寒意的目光,看着那個緩緩下車的男子。仍舊一臉笑容的崔泌與崔泳說了幾句話,便特地過來向李治問安,又似笑非笑地行了個叉手禮:“子竟,許久不見。”

與他相比,崔淵顯得十分冷淡,也並沒有向他回禮的意思:“澄瀾最近倒是空閒得很。”他話中有話,指的是前幾日崔泌派人送信給崔希之事。不過,崔泌當然想不到崔希轉身就將這封信交給了他,只當他是不想再見到他:“子竟倒是一直都空閒得很。”以前空閒,往後也會永遠空閒。他絕不會再給他任何驚才絕豔的機會。

兩人不冷不熱地打着機鋒,崔泳完全聽不懂也沒有往別處想,李治卻格外莫測高深。待安平房的牛車走了,他忽然道:“這般小人,還是儘早處置爲好。瞧他的神態,似乎欲對你不利,也不知使了什麼計策。”兩邊倒的牆頭草,比只忠實於太子或魏王者,更令人不齒。雖說此人或許是太子與魏王相爭愈演愈烈的關鍵,但他卻越發厭惡他。只因每每想起來,他便生出一種天朝貴胄竟被臣下戲弄的屈辱。

崔淵頷首,淡淡地道:“大王放心。急功近利之人,遲早都會露出破綻。”

沒兩日,崔淵果然一語成讖。

此事仍因關在大理寺獄中之人而起,有人耐不住嚴刑,招供說齊王曾拉攏博陵崔氏,一度過從甚密。博陵崔氏意味着什麼?大唐實際上最顯赫的門第,諸世族之首,名望聲譽遠非尋常世族可比。這些供詞自然令大理寺卿、刑部尚書又緊張又重視,立即上陳聖人。

聖人見到摺子之後,便命宮人招來了崔敦與崔斂。這兄弟二人從來都是兢兢業業,毫不懈怠,待衆皇子也總是不偏不倚,他自然不可能因獄中攀咬之言,便對他們妄加懷疑。不過,空穴來風,未必無因,保不準便是博陵崔氏族人行差踏錯,也需敲打一二纔是。

“兩位愛卿素來勤勉,朕自然不會相信這等言論。”

“陛下明察秋毫,臣等必不會辜負陛下的信任。”崔敦回道,“不過,既然有人攀扯,便可能是博陵崔氏族人舉止有異,才教人鑽了空子。爲證明臣等家族之清白,請陛下派出金吾衛嚴查,方可徹底排除嫌疑。如此,臣也好嚴加約束族人之舉止,對大理寺、刑部亦能有所交代。”

“陛下,博陵崔氏乃大族,便是繁茂之木亦總會有枯枝敗葉,也應趁此機會剪去。”崔斂說得更加直接,“臣等乃嫡脈宗主,若當真於旁支約束不利,亦有不查之失。”

聖人頗覺欣慰,又惆悵地想起了齊王祐,沉聲道:“兩位愛卿毫無私心,朕心甚慰。既是如此,便讓金吾衛徹底查證罷。若只是小節有失,交由宗族處置亦無妨。”

這一番話落在羣臣耳中,自是覺得崔家正直坦誠,深爲佩服。許多人都不認爲能查證出什麼來:若當真心中有鬼,豈會如此坦率?此事之後續,也無非是費些功夫破除謠言而已。

至此,事情的發展都按着暗中佈置之人的安排,環環相扣、步步爲營。有人在暗夜之中無聲冷笑,難掩興奮得異常扭曲的神色:終於等到了這一日,藉着至尊權勢之威,將那最礙眼之人打落塵埃!詩賦書畫策論四絕又如何?待到舉族成年男丁斬首,餘者流放,有誰還會想起什麼甲第狀頭來?!等他日後從容登上權勢之巔,必會將此人存在的所有痕跡全部抹消!青史之中,再無崔淵崔子竟!!

同一個夜晚,崔淵望着窗外漆黑的夜空,繁星閃爍、銀河如帶,深邃而壯麗。

“四郎?”王玫半睡半醒地喚了一聲。

他回過首,微微一笑:“我將窗戶打開了,覺得有些涼?”說罷,他輕輕將窗戶合上,璀璨的星光皆留在了窗外。

孰勝孰負?

交鋒纔剛剛開始。

第108章 喜獲侄兒第85章 波折再起第136章 圍觀武氏第25章 寺廟進香第49章 崔家四郎第88章 下聘納徵第195章 步步爲營第55章 中秋之節第98章 喜結青廬第190章 上巳出獵第109章 訪青光觀第200章 灞橋離別end第140章 相看衆女第68章 告知親人第168章 隱患暗藏第51章 有來有往第148章 阿實習射第53章 心有所動第56章 中秋夜宴第28章 首次相見第141章 舉薦事定第74章 登高相會第128章 同心同力第137章 密友親事第140章 相看衆女第158章 一波未平第5章 和離之因第88章 下聘納徵第187章 狀頭出世第55章 中秋之節第69章 表妹來襲第158章 一波未平第83章 納吉之禮第39章 七夕之日第71章 重陽之宴第132章 茶園經營第129章 崔淵縣試第33章 再次對峙第33章 再次對峙第59章 續絃之意第86章 準備雪恥第155章 中秋之夜第79章 天命不違第117章 反敗爲勝第110章 蝴蝶振翅第26章 遇到惡人第194章 倒戈一擊第78章 曲踏秋第2章 放妻之後第35章 偶然相遇第14章 親人相見第141章 舉薦事定第112章 盧氏傅母第111章 夫妻深談第147章 悠閒度日第157章 奪得解頭第36章 高人支招第148章 阿實習射第165章 乾坤未穩第11章 路過潼關第13章 回到長安第113章 同遊花會第81章 閨中之客第202章 番外二崔家好兄長第165章 乾坤未穩第73章 落花流水第34章 心生抉擇第177章 年間動盪第57章 久仰大名第191章 謀逆之始第53章 心有所動第156章 義診施藥第52章 敏銳察覺第44章 心中志向第116章 球場風雲第191章 謀逆之始第142章 奇妙緣分第73章 落花流水第204章 番外四再回長安(上)第37章 道觀生活第145章 法帖之澤第69章 表妹來襲第132章 茶園經營第121章 小試茶道第176章 壓抑新年第153章 家人再聚第69章 表妹來襲第39章 七夕之日第148章 阿實習射第43章 崔氏一門第112章 盧氏傅母第8章 東都洛陽第126章 覲見帝后第139章 形形□□第33章 再次對峙第177章 年間動盪第171章 消除內患第88章 下聘納徵第142章 奇妙緣分第179章 宴飲中事
第108章 喜獲侄兒第85章 波折再起第136章 圍觀武氏第25章 寺廟進香第49章 崔家四郎第88章 下聘納徵第195章 步步爲營第55章 中秋之節第98章 喜結青廬第190章 上巳出獵第109章 訪青光觀第200章 灞橋離別end第140章 相看衆女第68章 告知親人第168章 隱患暗藏第51章 有來有往第148章 阿實習射第53章 心有所動第56章 中秋夜宴第28章 首次相見第141章 舉薦事定第74章 登高相會第128章 同心同力第137章 密友親事第140章 相看衆女第158章 一波未平第5章 和離之因第88章 下聘納徵第187章 狀頭出世第55章 中秋之節第69章 表妹來襲第158章 一波未平第83章 納吉之禮第39章 七夕之日第71章 重陽之宴第132章 茶園經營第129章 崔淵縣試第33章 再次對峙第33章 再次對峙第59章 續絃之意第86章 準備雪恥第155章 中秋之夜第79章 天命不違第117章 反敗爲勝第110章 蝴蝶振翅第26章 遇到惡人第194章 倒戈一擊第78章 曲踏秋第2章 放妻之後第35章 偶然相遇第14章 親人相見第141章 舉薦事定第112章 盧氏傅母第111章 夫妻深談第147章 悠閒度日第157章 奪得解頭第36章 高人支招第148章 阿實習射第165章 乾坤未穩第11章 路過潼關第13章 回到長安第113章 同遊花會第81章 閨中之客第202章 番外二崔家好兄長第165章 乾坤未穩第73章 落花流水第34章 心生抉擇第177章 年間動盪第57章 久仰大名第191章 謀逆之始第53章 心有所動第156章 義診施藥第52章 敏銳察覺第44章 心中志向第116章 球場風雲第191章 謀逆之始第142章 奇妙緣分第73章 落花流水第204章 番外四再回長安(上)第37章 道觀生活第145章 法帖之澤第69章 表妹來襲第132章 茶園經營第121章 小試茶道第176章 壓抑新年第153章 家人再聚第69章 表妹來襲第39章 七夕之日第148章 阿實習射第43章 崔氏一門第112章 盧氏傅母第8章 東都洛陽第126章 覲見帝后第139章 形形□□第33章 再次對峙第177章 年間動盪第171章 消除內患第88章 下聘納徵第142章 奇妙緣分第179章 宴飲中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