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言

心兒望着他的眼睛, 緩緩點了點頭。

楊墨忽覺得心中隱隱似有把火燒了起來一般, 他強壓住了心中的火氣,輕聲說:“這麼說來, 二奶奶竟是不情不願嫁給我楊墨了?”

心兒不妨他這麼問,垂了頭, 輕聲說:“兒女婚姻本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想二爺同我一樣, 都是身不由已。”

楊墨聞言, 不由得倒吸了口氣, 她竟是真的不情不願地嫁與自己!他不由得覺得有些諷刺, 從前他只擔心過日後的妻子會不遂自己的心意,卻從未料到過她竟會不願嫁給自己。那日他掀起她頭上的大紅蓋頭,心中略鬆了口氣,她雖算不得明豔,卻秀麗沉靜, 頗合自己的心意。可不想卻是她沒瞧得上自己!

他不由得有些氣了起來,眯起桃花眼望着她, 冷笑了兩聲,說:“二奶奶說的沒錯, 你我都是身不由已!”

心兒聽到他這麼說, 終鬆了口氣,說:“既然如此, 那我方纔求二爺之事,還望二爺能應允。”

楊墨有些煩躁了起來,他轉過身去, 不再望着她。半晌才緩緩點了點頭,說:“既然二奶奶只想在楊府苟且偷生,我又何必爲難你?”

心兒聞言,忙問道:“二爺這麼說,便是應了?”

楊墨轉身望着她,她眼中竟露出一絲歡喜的光彩來,他不由得皺了皺眉。心兒瞧到他微微皺了眉頭,生恐他食言,不由得有些擔心起來。楊墨瞧到她臉上的神情,心中輕嘆了口氣,緩緩說道:“是,二奶奶方纔說的,我都記在心中了。”

心兒長吁了口氣,輕輕福了個身,說:“那先謝過二爺了。”略頓了頓,她又接着說道:“那我便不打擾二爺了。”說罷,便轉身朝外走去。

楊墨望着她那素色的身影越來越遠,心中忽涌上一絲失落,她果真是不願嫁給自己的,她甚至都不願與自己多說幾句話。她難道真想這麼在楊家度過一生?他忽想到了什麼,對着她的背影說道:“二奶奶請留步。”

心兒聞言,忙停了腳,轉身望着他,生恐他又變了卦,不由得有些忐忑起來。

楊墨走到她面前,緩緩說:“穆大人明日會來給母親診脈。”

心兒不妨他竟告訴自己此事,頓了頓,半晌才輕聲說:“謝過二爺,我明日便在母親的富安堂等着伯父。”

楊墨微微點了點頭,心兒瞧他不再言語,便緩緩離了清寧居。

到了傍晚,心兒正在房內繡着一個絳紫的抹額,木棉捧着廚房送來的晚飯走了進來。她還未開口說話,心兒便說道:“你也不要日日都來問我了,還是按照先前,揀幾樣二爺愛吃的,送到書房去吧。”

“不用送了。”木棉正要答應下來,卻不妨聽到楊墨的聲音。

衆人聞言,都忙站起身來。綠果與木棉二人喜不自禁,忙連聲應了下來,將那飯菜小心擺在八仙桌上。

心兒不料他竟今日便回來用晚飯,倒是守信之人,她也忙將手中的針線擱下,展了笑臉迎了他去,口中說道:“二爺回來了。”

楊墨望着她的笑靨,一時有些恍惚,忽想到她不過是在衆人面前佯裝如此,便又有些失落了起來,只垂下眼不再望着她。

綠果與木棉瞧到二人今日不同於往日,似乎更親近了些,心中都替二人歡喜。唯有跟在楊墨身後的杜若面上有些訕訕的,只垂着眼站着。

用過晚飯後,楊墨便歇在了海棠苑,二人一宿無語。

此後一連半月,他雖日日去書房溫書,卻沒有流露出要在書房歇着的意思。心兒也不便問他,隻日日小心伺候着他,二人面上雖是相安無事,可私底下卻都默默相對,日子久了,似乎倒成了二人間的一種默契來。

楊老夫人瞧到二人相敬如賓的樣子,雖不說什麼,卻也無法以此爲由苛責於心兒,心兒的日子倒是鬆快了不少。

夫人王氏自從給穆齊診過脈之後,睡不安生的病症輕了不少,偶爾也能睡至天亮,臉上的氣色倒一日日紅潤起來。大奶奶嚴氏日日忙着操持府內事務,對心兒仍是不冷不熱,偶爾明裡暗裡譏諷心兒穿戴簡樸、不是都城如今時興的樣式,而心兒仍是一貫的雲淡風清,她只覺無趣,也不願多同她費口舌。

倒是大小姐楊熙似乎有心親近心兒,常拿了針線去海棠苑同心兒說話。心兒知她雖是姨娘所出,性子怯弱,可心裡卻明白的很,便也多了幾分好感,倒也盼着她能常來,姑嫂二人說着話,也覺得這日子過得快些。

轉眼進了五月,園內花團錦簇、鶯啼鳥囀,一片初夏的景緻。一日,心兒同楊熙二人從夫人王氏房中出來,緩緩沿着湖邊的小路走着。湖中雖荷花朵朵,可卻一片紛雜似乎並未有人打理。

心兒不由得問道:“這湖怎麼瞧着像不曾有人打理的樣子”

楊熙瞧了一眼那湖面,說道:“不止這湖,府中很多景緻如今都荒蕪了。”

心兒也想到這楊府似乎很多院子都無人看管,便問道:“那爲何不遣了人去打理出來,也好多幾個去處。”

楊熙瞧到並無什麼旁人,便輕聲說道:“二嫂嫂有所不知,我們楊家幾世前倒也是顯赫之家,還出過一位淑妃娘娘,聽聞這湖便是那時爲了娘娘省親特意引來的水,可後來便衰敗了下來,加之大嫂嫂管着家,她又處處講排場,這些年下來,咱們府上的光景倒遠不如從前了,這園子也沒人顧得上來管了。”

心兒不由得有些惋惜,說道;“倒是白白荒廢了這好時節,否則,在湖中泛舟採藕倒是有趣的很。”

楊熙也笑笑,說:“只瞧到二嫂嫂整日不是看書便是做針線,還不知嫂嫂有這樣的興致?”

心兒笑笑,說:“日子本就一成不變,若不自己找些有趣的事來,倒也悶得很。”

楊熙也笑笑,二人說笑着便回到海棠苑來。

二人仍在屋內說着話,便瞧到楊老夫人身邊的丫鬟香蘭走了進來。心兒瞧到她,便問道:“可是祖母有什麼吩咐?”

香蘭忙福了身,說道:“老夫人正歇着,並沒有什麼吩咐,是奴婢得空來瞧瞧妹妹杜若。”

心兒這纔想到二人確實有幾分相像,便笑笑,說道:“原來杜若正是你的妹妹,難怪我瞧着你二人有些像呢。”

香蘭微微一笑,說道:“杜若正是奴婢的親妹妹,杜若年紀淺、有時行事不知輕重,還望二奶奶多加管教。”

心兒聞言,不由得多瞧了她幾眼,即便是這麼近端詳着她,也絲毫挑不出一絲瑕疵來,真是傾國傾城之姿,心兒不由得嘆道。擡眼瞧到她一雙鳳眼直直望着自己,便輕輕笑笑,說:“香蘭姐姐儘管放心,杜若對二爺盡心盡力,二爺很是喜歡。”

香蘭不妨她這麼說,微微一怔,忙說道:“二爺待下人一向寬柔,想來待杜若也同木棉她們一樣。”

心兒聽出她話中的意思,不由得笑了笑,說:“香蘭姐姐多心了,不僅二爺喜歡杜若,我也很是喜歡她。”

香蘭略鬆了口氣,說:“常聽杜若說二奶奶溫柔可親,今日瞧到了,果真是如此。”

心兒笑笑,說:“杜若常在二爺的書房伺候,你去清寧居瞧瞧吧。”

香蘭聞言,便辭了她與楊熙走了出去。

她走到院中,正巧遇到了楊墨從外面回來,她款款上前請了安。楊墨衝她點了點頭,也未多瞧她一眼,便徑直往屋內走去,走到門口時,忽聽到裡面傳來心兒說話的聲音,他不由得停了腳,心中納悶,她一向少言寡語,不知她正在和誰在說話。

只聽屋內傳來楊熙的聲音:“祖母最是喜歡香蘭,果真是千嬌百媚、惹人憐愛。”

接着便聽到心兒說道:“蘭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老夫人定是很喜歡二人,纔給了這麼好聽的名字。”

楊熙也笑了笑,緩緩說:“她姐妹二人自小便被賣入楊府來。祖母喜歡她二人的模樣性子,便一直留在身邊。後來二哥房內少了人,祖母便纔將她姐妹二人分開。”

“這香蘭最是疼愛小她兩歲的妹妹,凡事都以杜若爲重,她心中雖不願意二人分開,卻也沒辦法,只是得空了便來瞧她妹妹。而祖母對香蘭也是萬分寵愛,旁人都說,祖母待她比待我這個孫女還要好上幾分。”說到這裡,楊熙垂下眼去。

心兒瞧到了,便握了她的手,說:“熙兒,你雖不是母親嫡出,可楊家卻只你這麼一個小姐,你萬萬不可妄自菲薄。”

楊熙望着她的眼睛,點了點頭,接着說道:“本來祖母打算將香蘭送到大哥的院子裡,可大嫂嫂不肯鬆口,還和大哥吵鬧過幾次,祖母才作罷了。”

心兒笑笑沒有開口,楊熙瞧了她一眼,便說道:“熙兒覺得二嫂嫂和大嫂嫂很不一樣,二嫂嫂似乎從不拈酸吃醋、對二哥疼愛的杜若也是愛護有加。”

心兒低頭擺弄着手中的團扇,輕聲說道:“我既是二爺的妻子,便只盡到妻子的本分便好了,旁的事,不去管也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