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立威

牛進達身經百戰,手下的功夫絕對不弱。但無奈起手大意,自起初便被李恪給佔了先機,將自己陷入了被動,再加上李恪走的本就是靈動的路子,更善步戰,而牛進達卻是大開大合,自馬上練來的功夫,牛進達的劣勢便更大了。

就在席君買話音剛落後不久,牛進達已經被李恪逼地連連後退,疲於應付,牛進達這才知道自己方纔的所想有多麼可笑。

以李恪如今的的身手,只擋不攻,這天底下有幾人能將李恪拖到氣虛無力?至少他牛進達是萬萬做不到的。

牛進達若是盛年,或還可與李恪一較,但牛進達生於隋文帝開皇十五年,如今已年近四旬,勇武已漸不如當年,在李恪連番急攻之下,周身的破綻已漸漸多起來,動作也不必起初那般利索。

不過六個回合之後,李恪看準一個時機,見牛進達手上動作稍頓,手持木棒下端,向上撩開了牛進達橫檔着的木棒,趁着牛進達手中失力的剎那,手持木棒作圓,收尾倒持,刺向了牛進達的肩骨。

牛進達見狀,心中大急,再想揮棒去擋,可就在此時李恪竟是虛晃一下,又將手中的木棒收回下揮,轉而打向了牛進達的胯骨外側。

“嘭!”

一聲悶響,牛進達反應不及,李恪持棒結結實實地砸在了牛進達的胯骨下側,把牛進達整個人掀翻在地。

“嗯...”

牛進達倒也是條漢子,李恪一棒雖爲盡全力,但也下去不輕,牛進達大腿上外側受痛,不自覺疼地悶哼了一聲,竟忍住未呼出聲來。

“殿下武藝卓然,已得翼國公真傳,末將甘拜下風。”牛進達的額頭上大把地留着汗珠,也不知是累的還是疼地,只是手撐着地,對李恪道。

牛進達乃軍中大將,雖冒犯了李恪,李恪有意叫他吃些苦頭,但倒也無心重傷他,李恪見牛進達被自己一棒撂倒,連忙上前扶着牛進達道:“本王下手不知輕重,牛統軍身子可還好。”

牛進達好歹也是身經百戰的老將,被李恪這樣的少年擊倒在地,臉上早就掛不住了。

牛進達被李恪扶着站起了身子,臊紅着臉道:“多謝殿下手下留情,末將乃行伍之人,刀劍之傷尚且忍得,這些小傷又算得了什麼,殿下不必掛懷。”

大唐軍將,凡是校場演武,丟了性命的都有,受些傷也是常見的,方纔李恪那一棒下去並未下死手,也未挑得牛進達要害地方下棒,而是打在了大腿之上,牛進達自然知道是李恪是有意留手了。

否則若李恪方纔打的不是大腿,而是再往上五寸,打的是他的腰眼,現在的他恐怕已經疼得趴在地上起不來身了。

李恪對牛進達道:“今日之事,實在是本王之過,本王年少氣盛,爭一時長短,傷了統軍,還望統軍勿怪。”

牛進達擺了擺手道:“無妨,末將皮糙肉厚,殿下這一棍子還未傷到筋骨,歇息兩日便好了,倒是殿下一身武藝不俗,陛下若知,必當欣喜。”

牛進達雖是世家子,但卻是忠厚之人,李恪打傷了他,但他卻無半分怨恨,但倒還唸了李恪一句手下留情的好,倒是李恪的臉上有些羞紅了。

牛進達輕慢了李恪,李恪本欲拿這個自己撞上來的牛進達立威,給整個東南十二州的將官看看,故而李恪也算是有心打傷了牛進達的,李恪看着牛進達這副模樣,心裡多少有些過意不去。

李恪道:“統軍還是先回去歇息兩日吧,待腿上的上好了再往府衙理事,這幾日你且先告假,本王一概準了。”

牛進達聽了李恪的話,卻搖了搖頭道:“前任邗江府統軍去職已有數日,衙中還是許多要務尚未理清,府衙暫還離不得末將。左右不過些許小傷,何須告假休養,待末將上些藥,稍稍緩緩便該好了。”

牛進達越是如此,李恪反倒越發地不好意思了,李恪看着牛進達一瘸一拐地走着,極是不便,於是對身旁的王府衛率道:“你們尋兩個人架着牛統軍出宮,另外牛統軍腿上有傷,恐怕騎不得馬,你等套上本王的車駕,送牛統軍回府。”

“諾。”李恪身旁的王府衛率得令,對李恪應了一聲,架着牛進達出了府門。

“好端端的一個忠介誠臣,可惜卻不能爲我所用。”李恪看着被王府衛率架着離去的牛進達,搖頭嘆了一聲。

牛進達乃軍中宿將,亦爲早年便跟隨李世民身後的元戎老臣之一,雖官職不顯,但在長安禁軍中卻頗有威望,李恪若是能拉攏了他,自是如虎添翼。

可偏卻牛進達性情忠直,除了李世民,他誰的帳都不買,李恪想拉攏他,難比登天。

席君買看着李恪的模樣,問道:“殿下可是生了愛才之心?”

李恪點頭道:“牛進達的性子敦厚,爲人也忠耿,只可惜他是關隴世家子弟,又是父皇老臣,輕易拉攏不得。”

席君買聞言,不解地對李恪問道:“殿下既頗爲欣賞牛進達其人,方纔又爲何要執意同他較量,還打傷了他呢?”

李恪回道:“牛進達敦厚的性子確是頗和本王的胃口,但他輕慢本王在先,本王若是不拿他給東南十二州的將官打個樣子,他們恐怕真當本王年少可欺了。”

牛進達是實在人,但有時候實在人做的實在事卻未必就是好事,也有可能是糊塗事,甚至有時這些實在人犯的事比起那些奸邪小人更爲棘手。

如今牛進達輕慢了李恪,李恪便用這個從龍老臣來給東南十二州,各軍府的將領通告了一聲,在東南,在他李恪的地盤上,凡事便需依着他李恪的規矩來辦,如若不然,牛進達便是下場。

席君買聽了李恪的話,也頓時明白了過來。

今日李恪必是故意打傷了牛進達,而且還故意搞大了動靜,命人將牛進達架出了王府,套了馬車送回去。

恐怕要不了兩日,牛進達開罪楚王,被楚王提進臨江宮,重責一頓,打地連地都下不來的消息很快就會傳遍東南,到了那時,李恪立威的目的自然就達到了。

第二十九章 平亂第八十五章 畫像第二十四章 長孫衝從軍第五十七章 擷玉樓第二十六章 苦肉戲第五十一章 還京第二十九章 平亂第九章 奪河第五十八章 所謂風流第四十七章 中秋大宴第二十七章 出兵與否第二章 端午第三十九章 兵部郎中第七十四章 勢變第十一章 薛延陀第二章 一箭雙鵰第六章 石室第四十八章 藥王出手第十四章 權萬紀之死第二十八章 彈壓第七章 曳莽奔疲第三章 西平邊患第七十六章 杜相南下第三十二章 百官爲難第二十九章 騙城第六十七章 交易第二十二章 汗庭之危第七十三章 中眷裴氏第十二章 夷男第三十二章 李承乾之憂第四十二章 欲擒故縱第十五章 岑文本拜相第四十四章 頡利亡第八十八章 樑王李愔第五十章 相爭第四十三章 溫彥博病危第五十章 明升暗降第十章 將往華陰第三十八章 自作主張第九十章 揚州三漕第七十二章 魏王之憂第七十章 風雲突變第七十四章 流言第五十七章 草原內亂第一章 高陽護兄第三十五章 軍田第十四章 廢止分封第二十三章 豪賭第三十九章 司空府第八十七章 漕運第二十二章 貴妃第四十六章 送歸第五十七章 李世民試子第三十七章 漢王入套第四十九章 親往楚州第十章 落雕弓第五十章 相爭第七十七章 水匪第七十六章 杜相南下第四十二章 大殿獻捷第二十八章 揚州策第六十二章 刺客第八十五章 畫像第四章 武元慶之憂第十四章 張元素第二十二章 東宮密議第四十一章 女兒謀第五十六章 長孫父子第八十章 武士彠第三十一章 擒突利失第八十一章 懲處第八十七章 漕運第三十六章 一靜一動第三十章 獻俘大典第二十七章 認人的兕子第二十一章 議封可汗第三十一章 春獵第三十九章 立儲之議第六十七章 流放第二十四章 轉醒第六章 佯攻第八十五章 曬鹽第五十三章 月仙回揚第六十章 密信第十九章 狼谷第三十六章 腹背受敵第二十七章 營嘯第七章 朝議分封第二十五章 民望第三十章 不識女兒心第三十章 爭執第七十章 楊政道第十二章 風從虎第三十六章 將計就計第二十章 賢內助第六章 阿史那雲第三十八章 把柄第十章 拉攏第六十五章 伏擊第十一章 唐儉爲使
第二十九章 平亂第八十五章 畫像第二十四章 長孫衝從軍第五十七章 擷玉樓第二十六章 苦肉戲第五十一章 還京第二十九章 平亂第九章 奪河第五十八章 所謂風流第四十七章 中秋大宴第二十七章 出兵與否第二章 端午第三十九章 兵部郎中第七十四章 勢變第十一章 薛延陀第二章 一箭雙鵰第六章 石室第四十八章 藥王出手第十四章 權萬紀之死第二十八章 彈壓第七章 曳莽奔疲第三章 西平邊患第七十六章 杜相南下第三十二章 百官爲難第二十九章 騙城第六十七章 交易第二十二章 汗庭之危第七十三章 中眷裴氏第十二章 夷男第三十二章 李承乾之憂第四十二章 欲擒故縱第十五章 岑文本拜相第四十四章 頡利亡第八十八章 樑王李愔第五十章 相爭第四十三章 溫彥博病危第五十章 明升暗降第十章 將往華陰第三十八章 自作主張第九十章 揚州三漕第七十二章 魏王之憂第七十章 風雲突變第七十四章 流言第五十七章 草原內亂第一章 高陽護兄第三十五章 軍田第十四章 廢止分封第二十三章 豪賭第三十九章 司空府第八十七章 漕運第二十二章 貴妃第四十六章 送歸第五十七章 李世民試子第三十七章 漢王入套第四十九章 親往楚州第十章 落雕弓第五十章 相爭第七十七章 水匪第七十六章 杜相南下第四十二章 大殿獻捷第二十八章 揚州策第六十二章 刺客第八十五章 畫像第四章 武元慶之憂第十四章 張元素第二十二章 東宮密議第四十一章 女兒謀第五十六章 長孫父子第八十章 武士彠第三十一章 擒突利失第八十一章 懲處第八十七章 漕運第三十六章 一靜一動第三十章 獻俘大典第二十七章 認人的兕子第二十一章 議封可汗第三十一章 春獵第三十九章 立儲之議第六十七章 流放第二十四章 轉醒第六章 佯攻第八十五章 曬鹽第五十三章 月仙回揚第六十章 密信第十九章 狼谷第三十六章 腹背受敵第二十七章 營嘯第七章 朝議分封第二十五章 民望第三十章 不識女兒心第三十章 爭執第七十章 楊政道第十二章 風從虎第三十六章 將計就計第二十章 賢內助第六章 阿史那雲第三十八章 把柄第十章 拉攏第六十五章 伏擊第十一章 唐儉爲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