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連遭打擊

戰局不順,突厥想要撤軍,但薛延陀難得有這樣的良機,又怎會輕易放過突厥。

突厥的大軍剛退,薛延陀的步卒又重新上馬,大舉追了上去,尾隨着突厥大軍又是一陣衝殺。

等頡利退到了安全的地方,清點人數的時候,八萬四設精騎只剩下四萬多了。

十八萬大軍出征,只回來四萬人,欲谷設那裡的情況還不明朗,光是這一戰,突厥的兵力已經摺損了一半,這還沒有算上阿史那社爾原先就折損的五萬精銳。

自打頡利出生以來,他還是第一次如此慘敗。

誰能想到,一年多以前叩兵渭水,逼地大唐籤城下之盟的頡利可汗,如今竟在鐵勒人的手中被折去了一翼。

當然,對頡利的打擊還遠不止此,當頡利率領大軍,連日撤回到汗庭的時候,樑師都派來求援的信使已經等候多時,送來了大唐圍剿朔方的消息。

“可汗,唐軍忽然大局進攻朔方,朔方東城已經丟了,西城眼看着也要守不住了,我家陛下急命小人前來,還請可汗出兵解圍啊!”頡利一衆剛到汗庭,樑師都的信使辛獠兒見頡利歸來,便伏在頡利馬前,激動道。

樑師都割據朔方一代固守,自封爲樑帝,後又得突厥冊封爲“解事天子”,故樑師都的部下對樑師都也以陛下相稱。

大唐趁着突厥北上,趁虛而入,按理說,以頡利的性子應該雷霆大怒纔是。

可當頡利自辛獠兒的口中得知大唐攻打朔方的消息時,頡利的第一感覺竟不是憤怒,甚至不是焦急,而又一種突如其來的疲累。

這段時間以來,頡利收到的壞消息實在是太多了。

從糧草丟失,到磧北失守,再到北征潰敗,再到現在的大唐攻樑,頡利忽然感覺到一種疲累感襲來,這是頡利生平以來第一次有這種感覺。

莫名的疲累,連日奔波的頡利頭部突然一陣眩暈,若非他弓馬嫺熟,竟險些栽下馬來。

若說磧北之戰是折了頡利一翼的話,那朔方之戰就是斬去了頡利的雙足,若是朔方真的丟了,那他等於被堵住了南下的路,又何談南下與大唐爭雄?

“是何時發生的事情?”頡利聽了辛獠兒的話,扶着自己的額頭問道。

辛獠兒回道:“五日前,五日前唐軍便已經破了東城。”

頡利聽了辛獠兒的話,心已經涼了一半。

朔方之所以爲堅城,靠的就是東、西兩城互爲犄角,各相牽制,若是東城丟了,那西城便成了孤城,如何能夠久守。

五日,頡利聽到了這個時間,心裡也沒了底。

樑師都才幹平庸,光憑着一座孤城,他能撐過五天的時間嗎?頡利對樑師都沒有半點信心。

而且現在突厥新敗,元氣大傷,此時哪裡還有餘力南下助樑師都守城,頡利在心中斟酌了片刻,終於沉聲道:“把唐質子給本汗帶上來!”

——————————

樑師都雖然才幹尋常,但朔方西城畢竟經其幾番修葺,堪稱雄城,唐軍想要從外強攻也殊爲不易。

當辛獠兒帶着樑師都的求援信交給頡利的時候,西城外的唐軍已經圍城數日。

朔方城城高池深,糧草充沛,倒也不懼唐軍圍城,只是唐軍已經圍城數日,而樑師都前往汗庭求援的書信也送出去了許久,卻始終不見突厥援軍趕來,朔方城內已經亂做了一鍋粥。

在朔方西城南的一座府邸,朔方軍大將樑洛仁正伏在牀上,大口地喘着粗氣,而她的妾室則拿着傷藥,正往他的後背輕輕敷了上去。

“慢些,慢些。”傷藥觸碰到剛剛開始結痂的傷口,引起一陣似癢非癢,似痛非痛的感覺,鑽心地難受。

“阿郎,我已經很慢了,這傷藥總歸是要上的,你且先忍着些。”妾室看着樑洛仁的模樣,輕聲安撫道。

樑洛仁曾爲東城主帥,他身上的傷痕不是唐軍給的,而是他的堂兄樑師都給的。

自打五日前,唐軍破了東城,樑洛仁便領軍突圍,逃回了西城,樑師都追究樑洛仁失城之罪,雖未要了他的性命,但也將他狠狠地責打了一頓。

這一頓責打叫樑洛仁臥牀數日,直到今日才稍稍好了一些。

“將軍,司馬劉蘭成求見。”樑洛仁上完藥,剛剛將衣服穿起,門外的護衛便進門稟告道。

“劉蘭成?他來尋我作甚?”樑洛仁與劉蘭成並不相熟,也只是同僚而已,劉蘭成怎會在這個節骨眼上來尋自己。

樑洛仁的第一是覺得劉蘭成來此必是爲了公事,於是吩咐護衛將劉蘭成帶了進來。

“劉司馬來此,可是陛下有要事吩咐?”護衛將劉蘭成引進府內,樑洛仁便當先問道。

劉蘭成笑道:“大將軍猜的不錯,下官正是奉陛下之命而來。”

樑洛仁不疑有他,問道:“陛下命劉司馬來此何事?”

劉蘭成看了看四周,見並無旁人,於是輕聲對樑洛仁道:“大將軍怎麼不問我是奉哪位陛下之命前來?”

樑洛仁聽了劉蘭成的話,猛然反應了過來。

夏州司馬劉蘭成與長史劉旻本就爲故交,劉旻降了唐,那劉蘭成呢?

“你是唐皇派來的奸細?”樑洛仁厲聲喝問道。

劉蘭成反問道:“奸細?大將軍說的未免難聽了些,我爲朝廷效力,以抗突厥胡人,何謂奸細?難道非要我等認賊作父,學那樑師都做突厥人的走狗,纔是大好男兒嗎?”

劉蘭成的話,一下子把樑洛仁給噎住了。

樑師都爲了自己的權位,甘心做突厥人的看門走狗,爲突厥人鎮守朔方,這本就是不爭的事實,縱然是誰,都無法狡辯。

樑洛仁聽了劉蘭成的話,一時間竟也不知該如何反駁,只是指着劉蘭成道:“你如此膽大妄爲,難道就不怕我殺了你嗎?”

劉蘭成搖了搖頭,笑道:“殺了我與大將軍有何益處?大將軍且看看自己身上的傷,樑師都真的還值得我等追隨嗎?當初的樑師都起兵反隋,也算是一條好漢,可現在呢,他竟甘願做突厥人的一條狗,這還是我們當初爲之效死的樑師都嗎?”

劉蘭成的話說到了樑洛仁的心坎上,樑洛仁與樑師都雖爲堂兄弟,但是當樑師都將這些鞭子落在樑洛仁的身上時,又何曾拿他當過手足?

劉蘭成見樑洛仁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知道自己的話已經被樑洛仁聽了進去,於是劉蘭成接着道:“樑師都做那突厥人的走狗,早爲世人所棄,如今大唐征伐樑師都,大將軍還不趁機反正,難道真的想跟着樑師都的後面遺臭萬年不成?”

是不是遺臭萬年,樑洛仁倒不關心,他真正關心的是自己的身家性命。

樑洛仁道:“樑師都有突厥人撐腰,唐軍想破朔方談何容易?”

劉蘭成笑道:“突厥人不會來了,去歲大雪,突厥人凍死餓死三成,開春後頡利又率大軍北上同鐵勒作戰,哪裡還有餘力顧及朔方。”

樑洛仁聞言,一下子被驚住了。

這時他才明白過來,爲何此次突厥人如此反常,樑師都求援的書信送去許久,竟也不見援軍的蹤跡,原來問題出在此處。

樑師都能盤踞朔方多年,靠的便是突厥人的扶持,可若是沒有突厥援軍,樑師都光憑自己,想要守住朔方城無異於天方夜譚。

劉蘭成看着樑洛仁已然動心的樣子,從懷中取出了一封密信,交到了樑洛仁的手中:“榮華富貴公唾手可得,何必跟隨樑師都做那胡人走狗!”

第四十一章 鳳求凰第四十五章 渤海郡王第三章 長樂公主第二十九章 納吾肉孜節第二十九章 騙城第四章 賢王李恪第六十四章 皇后昏迷第十四章 恩蔭第四十八章 還國受阻第九章 拒親第十章 年號貞觀第六十五章 皇后病危第二十八章 彈壓第二十六章 苦肉戲第四十二章 夜談第七十一章 裡衣第七十五章 杜如晦第五十三章 月仙回揚第八十六章 大漠遇襲第六十五章 江上第二章 再見楊恭仁第七十四章 勢變第二十二章 李靖之憂第七章 考較第二十二章 名劍配名士第四十三章 溫彥博病危第三十八章 三英聚涼州第六章 分封第二十九章 騙城第四十八章 魏王李泰第十章 收局第八十二章 老奴第二十一章 搏殺第三章 西平邊患第四章 易爵第三十五章 誅首惡第十六章 漠北再遇第六十二章 長孫衝拜府第三十二章 比試第十一章 奉茶第五十六章 設局第四十一章 康蘇密的絕境第二十七章 便橋之盟第十五章 之官右驍衛第十七章 親事府第七十一章 文水縣第四十一章 女兒謀第四十七章 回揚第四十六章 孫思邈第四十二章 機會第四十一章 斷腿第八十四章 賭約第二章 上元燈會第二十九章 諾真水之戰第三十四章 慌不擇路第四十九章 宴後第四十一章 木秀於林第十四章 拉攏第十七章 急招第三十一章 校場第三十七章 訴情第六十七章 流放第五十七章 草原內亂第四十七章 回揚第一章 白虹貫日第四十一章 鳳求凰第五十章 李家父子第六十八章 李恪牧羊第一章 接風第四十二章 挾恩攏突厥第四十章 換帥之議第五十五章 禁中奏對第八章 婚成第三十四章 題字第八十九章 胭脂湖第二十二章 名劍配名士第十七章 急招第二章 拒辱第二十二章 仙娘之憂第二十一章 夜渡鬱督軍山第三十四章 福星第四十二章 夜談第五十二章 道士第八十章 武士彠第四十五章 太子家令第六章 石室第二十八章 護駕第二十三章 人情第五十六章 設局第三十八章 三英聚涼州第二十八章 釋懷第二十八章 頡利病危第七十三章 撤離第五十一章 鬱督軍山第十章 請辭第十三章 召見第五十二章 薛仁貴第六十六章 尚書李績第四十五章 三席第四十九章 放糧
第四十一章 鳳求凰第四十五章 渤海郡王第三章 長樂公主第二十九章 納吾肉孜節第二十九章 騙城第四章 賢王李恪第六十四章 皇后昏迷第十四章 恩蔭第四十八章 還國受阻第九章 拒親第十章 年號貞觀第六十五章 皇后病危第二十八章 彈壓第二十六章 苦肉戲第四十二章 夜談第七十一章 裡衣第七十五章 杜如晦第五十三章 月仙回揚第八十六章 大漠遇襲第六十五章 江上第二章 再見楊恭仁第七十四章 勢變第二十二章 李靖之憂第七章 考較第二十二章 名劍配名士第四十三章 溫彥博病危第三十八章 三英聚涼州第六章 分封第二十九章 騙城第四十八章 魏王李泰第十章 收局第八十二章 老奴第二十一章 搏殺第三章 西平邊患第四章 易爵第三十五章 誅首惡第十六章 漠北再遇第六十二章 長孫衝拜府第三十二章 比試第十一章 奉茶第五十六章 設局第四十一章 康蘇密的絕境第二十七章 便橋之盟第十五章 之官右驍衛第十七章 親事府第七十一章 文水縣第四十一章 女兒謀第四十七章 回揚第四十六章 孫思邈第四十二章 機會第四十一章 斷腿第八十四章 賭約第二章 上元燈會第二十九章 諾真水之戰第三十四章 慌不擇路第四十九章 宴後第四十一章 木秀於林第十四章 拉攏第十七章 急招第三十一章 校場第三十七章 訴情第六十七章 流放第五十七章 草原內亂第四十七章 回揚第一章 白虹貫日第四十一章 鳳求凰第五十章 李家父子第六十八章 李恪牧羊第一章 接風第四十二章 挾恩攏突厥第四十章 換帥之議第五十五章 禁中奏對第八章 婚成第三十四章 題字第八十九章 胭脂湖第二十二章 名劍配名士第十七章 急招第二章 拒辱第二十二章 仙娘之憂第二十一章 夜渡鬱督軍山第三十四章 福星第四十二章 夜談第五十二章 道士第八十章 武士彠第四十五章 太子家令第六章 石室第二十八章 護駕第二十三章 人情第五十六章 設局第三十八章 三英聚涼州第二十八章 釋懷第二十八章 頡利病危第七十三章 撤離第五十一章 鬱督軍山第十章 請辭第十三章 召見第五十二章 薛仁貴第六十六章 尚書李績第四十五章 三席第四十九章 放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