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萬善尼寺(上)

魏叔玢又穿戴上長帷帽,騎馬隨在柴瓔珞身邊,出千金觀所在的光德坊西門,沿景矅門大街一路往北,恍恍惚惚地,行過嘈雜西市的東牆外,與醴泉坊出來往皇宮送水的水車同行一陣,進佈政坊西門。

她一度以爲又要往佈政坊祆祠去,但領路的柴瓔珞在坊內十字街口轉向東,在一座不大的宅院門外駐路,命跟從奴婢:“去叩門,說我來了。”

奴婢依命去敲叩門環,魏叔玢也停馬候着,剛覺得這座宅院眼熟,那兩扇木門吱呀一聲開了,一個清秀少年自己走出來,向柴瓔珞一揖:

“上真師萬福。”

員外散騎侍郎楊愍,字政道,隋煬帝楊廣唯一在世的親孫子。

日前魏叔玢與柴瓔珞出禁苑去火祆祠的路上,曾與他偶遇,跟着他主僕一路見他進佈政坊這宅子來。此刻想起,恍若隔世。

二女也均下馬,柴瓔珞向楊愍回禮問候。清秀少年臉上帶有苦澀求懇:

“昨日那邊傳訊,家祖母實是身子不好。年老又持齋食素,禁不起折騰,更戒七情六慾喜怒哀樂侵擾,上真師發發慈悲……”

“該說的,昨日我也跟楊侍郎當面講明瞭。”柴瓔珞打斷他,“一則敕命是主上親頒,事關軍國大政,二則裡頭還干礙着吳王的身家性命。楊侍郎知道,貧道從孫真人習學醫道多年,於鍼砭湯藥也微有心得,平素侍奉長孫皇后,中宮都不嫌棄貧道的。蕭老夫人身子不好,想必也不會堅拒貧道請安探問。”

看來他們二人前兩天爲此已經爭執過了。楊愍嘆息一聲,也不再多話,命家下人牽出坐騎,自己認鐙上馬,前頭領路騎行。

過了兩個街口,剛剛聞到東北輔興坊裡傳出的胡麻餅香氣,柴瓔珞便說聲“到了”。魏叔玢勒馬定睛一看,楊愍駐馬下鞍處,是街口西北休祥坊牆上開着的一處大門,也很眼熟。

對了,那天她們路上看見楊愍時,他正是從這座大門出來。門內飛樓起閣重檐立塔,好大一片房子,而且大門直接對主街而開,不似尋常宅第只能對坊內開門,這是三品以上高官纔能有的恩遇。

魏叔玢自己家,在父親前年升任門下省首長侍中一職後,敕命工部派官匠去給她家修葺宅院,才改了對街開門,不必再繞平康坊裡出入。這休祥坊地近宮城和北城門,本也多住皇親貴戚,想必這座大宅也是哪位高官國戚的產業,前隋蕭皇后纔來此居住……再想想,難道是蕭後的同母弟、當今太子少傅、宋國公蕭瑀的住所?

“這是萬善尼寺。”柴瓔珞一邊下馬一邊說。

……好吧。魏叔玢也緊跟着她下馬,提裙走入寺門。楊愍在前,熟門熟路進了前院,與迎上來的知客尼低聲說話。

這院落極大,正中立一高三百尺、繞匝百步的佛塔,是最壯觀的中心建築,幾座大殿都在塔後,兩側院落的重檐浮圖也都被映襯得低小了。魏叔玢也隨母親去過不少京中寺觀行香拜祭,知道這等佈局年代古早,不是近年來新立的寺廟樣式。再看四周屋宇,雖間架軒敞,但柱殘瓦缺破舊寥落,一派年久失修狀,唯有院西牆邊一片杏樹林花開正豔,勢若噴火蒸霞。

萬善尼寺……好象這寺名,也聽誰說過似的。

寺中來往尼姑不少,年紀都偏大,眼見全是五十以上的中老年緇衣女子。有兩三個極老的尼姑被扶持着,在陽光下拄杖走步,均眉目端正神態漠然,倒不似尋常年老出家人那等面黃肌瘦萎靡不振。正與楊愍交談的知客尼看着已經年過六十了,光頭戴僧帽,臉上有不少皺紋,卻仍給人容貌娟秀的印象,想必年輕時是大美女。

知客尼聽楊愍說幾句話,便不住搖頭。楊愍回頭看看柴魏二女,又低聲說了一陣,那知客尼方纔嘆一口氣,輕聲道:“我去問問……檀越等請到居士房坐地稍等。”

楊愍顯然經常來此,也不等寺尼帶路,伸手向柴瓔珞一比劃,自帶了二女及從人往東走去。柴瓔珞在他身邊突然問了一句:

“那知客比丘,俗家可是複姓司馬?”

楊愍腳步一頓,淡然回道:“下官不知,也未曾詢問過——這是茶堂,上真師請進。”

寺廟的茶堂是接待外客之處,座席茶水具備。堂中有沙彌尼當直伏侍,倒入陶碗中奉上的卻是白水,想是見來客爲北人,料定她們喝不慣茗茶。楊愍請柴瓔珞坐了,自己不便陪坐,走到堂門口前站立望等,也不願意與她攀談的樣子。

魏叔玢捺不住好奇心,悄聲問:“瓔姐,你爲什麼問那知客比丘的俗家姓?你認得她嗎?”

柴瓔珞也悄聲回到:“我日前派人來打聽過,來人被她轟走了,卻識得她長相,說看着象……北周靜帝皇后。”

北周靜帝皇后。

魏叔玢張大了嘴,一時驚得忘了合上。

她明白這萬善尼寺是什麼地方了。那還是去年她和蘇令妤在紫虛觀女學社裡,議論東宮選妃等事時,蘇令妤感慨着講給她聽的。

五十多年前,吞併高齊、統一長江以北的英主周武帝宇文邕病逝,其子周宣帝宇文贇是出了名的昏淫暴虐,即位不滿一年就下詔退位當太上皇,將自己八歲的兒子宇文衍扶上皇位,後稱周靜帝。五個月後,又爲靜帝納柱國、滎陽公司馬消難之女令姬爲皇后,其時司馬令姬也不過十歲出頭。

又過一年,太上皇宇文贇縱慾過度病逝,大權落入他岳父隨國公楊堅手中。皇后父司馬消難畏懼楊堅權勢,擁衆投奔南陳,楊堅以此爲藉口廢司馬皇后爲庶人。他輔佐外孫靜帝不到一年,又廢帝自立,改國號爲隋,北周由此亡國。

北周末帝宇文衍又活了三個月不到,九歲暴斃。他的小皇后,自然從無過肌膚之親的,以庶人身份回本家幽居,長到二十餘歲妙齡,經由她原本的婆母、北周太后、隋樂平公主楊麗華作媒央準,嫁與司隸刺史李丹爲妻。

此後幾十年間,司馬令姬生兒育女、相夫教子、恪盡婦道,卻始終鬱郁在心。她畢竟是做過天下母的人,雖然當時並不懂事,後來長大了,看着在隋做個御史類小官的丈夫卑躬屈膝忙碌鑽營,總是意難平。後來楊隋也亡了國,她的兒女都長大成人各自生業,這司馬令姬一日忽說夢到觀世音菩薩點化,堅要出家爲尼,而且指定要到這萬善尼寺來禮佛度餘生。

第十二章祆祠之夜第十六章塵埃不見咸陽橋(上)第九章玉指環第二十章君前談情說愛(下)第二十三章選擇弒君殺父第十章十七長公主駙馬(上)第十七章附註:第三十五章太子大亂鬥(下)第四章翠雲峰望樓(上)第二十四章誰家子弟誰家院(下)第四章慕容氏混血王子第六章叔侄圖窮匕見(上)第三十一章楊信之的身份(上)第十六章一隻叫“阿豚”的猛獸第十一章魏徵欲斬龍第五章平生首殺(下)第三十三章王子們又要造反(下)第十二章鐵塔映幡竿第十五章魏叔玢勒索借貸(上)第五章平生首殺(下)第二十章君前談情說愛(上)第十三章附註:第三十七章投生帝王家(上)第一章附註:第十章十七長公主駙馬(下)第十六章平陽長公主駙馬第十七章半路殺出程咬金(下)第十章天家父子兄弟第六章李元軌殉葬(上)第十九章女道士的仙丹第十六章塵埃不見咸陽橋(上)第十四章李元吉遺孀第三十二章假父假母(上)第十七章懷春少女的筆跡第二十二章新入宮的魏妃(下)第五章平生首殺(下)第二十章君前談情說愛(上)第四章附註:第五章附註:第一章魏叔玢賣友(上)第二十二章感業寺大火第三十八章皇帝持刀強(上)第十五章魏叔玢勒索借貸(下)第十八章大唐親王投井(上)第七章前隋蕭皇后第三十九章列女傳屏風美人(上)第六章叔侄圖窮匕見(下)第三十四章吐谷渾遺孤的掙扎(下)第二十六章冤家路窄(上)第四十五章尾章(5)第一章魏叔玢賣友(下)第二十七章套馬的漢子(上)第二十八章楊家有女(下)第二十章君前談情說愛(下)第二十五章李元軌束手(上)第十九章君前討價還價(下)第十五章魏叔玢勒索借貸(上)第八章附註:第十五章魏叔玢勒索借貸(上)第四十五章尾章(5)第十九章君前討價還價(下)第十七章傳說中的和親第二章紫虛觀情事(下)第十一章枉自相逢未嫁時(下)第二章人間不如意事(上)第三十七章投生帝王家(下)第十五章附註:第二十章忽夢少年事(上)第十六章塵埃不見咸陽橋(下)第三章李元軌的出路(上)第七章前隋蕭皇后第十四章李元吉遺孀第十四章十年前的東宮毒酒案第十六章平陽長公主駙馬第三十一章太上皇山陵崩(下)第八章大唐親王入贅蕃邦(下)第十八章大唐親王投井(下)第二十六章冤家路窄(上)第十三章附註:第七章開疆拓土休養生息(上)第十四章雙心壺第四十章真兇(上)第八章薩保康蘇密第二十四章龍馬鎏金壺(下)第二十七章萬善尼寺(上)第三十三章王子們又要造反(下)第十六章塵埃不見咸陽橋(下)第二十五章尹德妃第九章咸陽渡西市(上)第十一章趙王妃第十六章附註:第十八章大唐親王投井(上)第三十一章太上皇山陵崩(下)第十一章枉自相逢未嫁時(下)第五章失蹤的豹奴第二十四章誰家子弟誰家院(下)第二十四章誰家子弟誰家院(下)第一章魏叔玢定親(上)第十三章塵世樊籠(上)
第十二章祆祠之夜第十六章塵埃不見咸陽橋(上)第九章玉指環第二十章君前談情說愛(下)第二十三章選擇弒君殺父第十章十七長公主駙馬(上)第十七章附註:第三十五章太子大亂鬥(下)第四章翠雲峰望樓(上)第二十四章誰家子弟誰家院(下)第四章慕容氏混血王子第六章叔侄圖窮匕見(上)第三十一章楊信之的身份(上)第十六章一隻叫“阿豚”的猛獸第十一章魏徵欲斬龍第五章平生首殺(下)第三十三章王子們又要造反(下)第十二章鐵塔映幡竿第十五章魏叔玢勒索借貸(上)第五章平生首殺(下)第二十章君前談情說愛(上)第十三章附註:第三十七章投生帝王家(上)第一章附註:第十章十七長公主駙馬(下)第十六章平陽長公主駙馬第十七章半路殺出程咬金(下)第十章天家父子兄弟第六章李元軌殉葬(上)第十九章女道士的仙丹第十六章塵埃不見咸陽橋(上)第十四章李元吉遺孀第三十二章假父假母(上)第十七章懷春少女的筆跡第二十二章新入宮的魏妃(下)第五章平生首殺(下)第二十章君前談情說愛(上)第四章附註:第五章附註:第一章魏叔玢賣友(上)第二十二章感業寺大火第三十八章皇帝持刀強(上)第十五章魏叔玢勒索借貸(下)第十八章大唐親王投井(上)第七章前隋蕭皇后第三十九章列女傳屏風美人(上)第六章叔侄圖窮匕見(下)第三十四章吐谷渾遺孤的掙扎(下)第二十六章冤家路窄(上)第四十五章尾章(5)第一章魏叔玢賣友(下)第二十七章套馬的漢子(上)第二十八章楊家有女(下)第二十章君前談情說愛(下)第二十五章李元軌束手(上)第十九章君前討價還價(下)第十五章魏叔玢勒索借貸(上)第八章附註:第十五章魏叔玢勒索借貸(上)第四十五章尾章(5)第十九章君前討價還價(下)第十七章傳說中的和親第二章紫虛觀情事(下)第十一章枉自相逢未嫁時(下)第二章人間不如意事(上)第三十七章投生帝王家(下)第十五章附註:第二十章忽夢少年事(上)第十六章塵埃不見咸陽橋(下)第三章李元軌的出路(上)第七章前隋蕭皇后第十四章李元吉遺孀第十四章十年前的東宮毒酒案第十六章平陽長公主駙馬第三十一章太上皇山陵崩(下)第八章大唐親王入贅蕃邦(下)第十八章大唐親王投井(下)第二十六章冤家路窄(上)第十三章附註:第七章開疆拓土休養生息(上)第十四章雙心壺第四十章真兇(上)第八章薩保康蘇密第二十四章龍馬鎏金壺(下)第二十七章萬善尼寺(上)第三十三章王子們又要造反(下)第十六章塵埃不見咸陽橋(下)第二十五章尹德妃第九章咸陽渡西市(上)第十一章趙王妃第十六章附註:第十八章大唐親王投井(上)第三十一章太上皇山陵崩(下)第十一章枉自相逢未嫁時(下)第五章失蹤的豹奴第二十四章誰家子弟誰家院(下)第二十四章誰家子弟誰家院(下)第一章魏叔玢定親(上)第十三章塵世樊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