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五章 拜別

所謂冷瘴,乃是這時代對高原反應的一種別稱。大唐軍隊屢次受挫於大非川,烏海以南,很大程度便是這冷瘴所致。常年活動在海拔一千多米的唐軍,在海拔兩千多米的河湟地區與吐蕃人交戰佔據壓倒優勢,但一旦進入海拔三千米以上的大非川以南地區,卻被習慣高原生活得吐蕃人屢屢擊敗,不得不說,高原是上天賜給吐蕃人的坦然屏障,同樣,高原使吐蕃人繁殖效率低下,一直到近代都只有幾百萬的人口規模,唐代以後再沒有對中原形成過威脅,而是選擇了向中原朝廷歸順臣服。

當着衆將的面,陳德將冷瘴產生的原因簡單介紹幾句,羅佑通和林宏連連點頭。

“我走之後,各軍當合力將河西之地的殘敵餘燼掃蕩乾淨,然後大力招攬關中漢人西進屯墾,參照嵐州竟土之法分給土地,定居耕種三年後授予地契。”佈置完各軍遠期的作戰方向後,陳德緩緩將話題轉到理政方面,“馳獵軍治鄯州,錦帆軍治涼州,驃騎軍治靈州,練銳軍治沙州、瓜州,白羽軍治夏州,練銳軍治甘州、肅州。各州城內的居民,從事商業的列籍爲商民。”

陳德頓了一頓,走到大幅的西北各軍州地圖跟前,河西之地形如蝶蛹,安西軍將從這裡振翅而飛,掀動風潮。他指着地圖上隴山以西,直至蔥嶺,撒馬爾罕的大片地區,沉聲道:“雖然軍號安西,但是朔方、河西、隴右、安西、北庭這萬里之地,都是我軍將要馳騁的戰場,吾離開這段時日,諸君姑且狠狠選練兵馬,打磨爪牙,日後自有用武之地!”

於伏仁軌和羅佑通不自覺的相互看了一眼,從對方眼中都讀到了熱切之情。鄯州現在尚且在吐蕃人手裡,夏州更是党項拓跋氏的腹心之地,但這兩州更是襟帶山河的要害之地,與其將治所在瓜州,肅州這樣的內地,還不如在更廣闊的地方施展拳腳。佔據了這兩州,就可以像辛古收服草原部落一般,收服吐蕃部族和党項人,將來的成就,又何止一軍指揮使。

“城裡的商戶們頗爲狡詐,軍士們每天打熬力氣,和這些奸商鬥心眼可是爲難。”辛古頗有些感慨的嘆道,現在每個軍都分到一座大城,讓原先在嵐州時便對商戶分外頭疼的軍士治理城池,確實有些強人所難。當然,這是在軍士們不用橫刀講道理的情況下。

“這個好辦,”陳德見各軍指揮使都面露難色,笑道,“吾有個省事的法子,將城內有頭臉的大商戶都組織起來,讓他們成立一個商會,城裡修橋補路之類的事情都交給商會維持去。再將城內所有商鋪造冊登記,按照大小位置、歲入多少,給每個商鋪覈定一個稅額,這個叫做商鋪稅。城內的商戶,每口人一年上交價值一貫的錢物,這個叫人頭稅。這兩稅稅額定好後,每年由商會代收來交給軍府便成。作爲交換,城裡一切事務,由商民推舉的護民官同商會共同商量着辦吧,這個叫商民自治。等於是商戶們出錢向我安西軍買了自治權,同時也接受我安西軍的保護。”

“如此甚好,可是,若是兩稅稅額太高,商戶們肯答應嗎?”李斯沉吟道,他是料理過一段民政的,深知市民討價還價能力的可怕。“無妨,我軍定製商鋪稅,大致按照城中商鋪一年所入十中稅二來定,人頭稅不得擅自增加。”陳德擔心將領們擅自增加人頭稅,着重強調道,商鋪稅在某種程度上有調節貧富差距的作用,而人頭稅的作用則相反,“幾年以後,這些商戶給我們交上來的賦稅,肯定會比朝廷從前的稅款豐厚得多。”陳德頗爲自信地肯定道。現在安西軍已經完全控制了河西走廊,雖然無法想象擁有城市自治權的商人們將如何創造貿易財富,但少了官府管制,胥吏刁難,商業經濟的活力肯定會比朝廷管制下要好。想到此處,陳德又補充了一句:“各軍不必駐屯城內,只在城池旁邊另擇險要之處,設立堡壘安置大軍。軍府不得經商營利,違者開革。”

“難道州城就完全交給那些商戶們自己管治嗎?”於伏仁軌有些不解地反問道。

“當然不是,軍府要在城內設立刑事裁判所,任命州官和捕快,專事糾察干犯刑律之事。還有,讓各正教教門長老設置宗教裁判所,防止有人妖言惑衆。讓商民們自己成立商事裁判所,不涉及刑律一切糾紛讓他們自己仲裁去。李斯你再籌建一個巡迴商事裁判所,巡視各城,專門審理商民官司。各城商民可以選擇在本城的商事裁判所解決糾紛,還是在巡迴裁判所解決。”陳德看衆將都仔細記下來了裁判所的安排,這些將領在嵐州已經有許多處置糾紛的經驗,心知這個事情非比尋常,若是設置失當的話,軍政長官就會有滿腦袋官司纏身。“還有,從現在開始,各城裁判所就要積累成例法。”陳德想了想補充道。

就這樣,連續十數日,陳德彷彿嘮叨的唐僧一樣向各軍指揮使交代了治理地方的各項事務,對這些半輩子都在沙場上滾爬的軍將而言,種種商戶和蔭戶自治架構,確實最大限度的將他們從繁瑣的民政事務中解脫出來,躺着收錢的事情誰都願意。而對於那些安西軍統治之下的子民來說,“自治”這兩個字的意義,要很久很久以後,才品嚐得出那酸澀中帶着甜美的味道。

朝廷的旨意很快下來,不知是趙炅還是趙普的手筆,反正是大大地褒揚了陳德所部的赤膽忠心,欽賜各軍旗號,並宣佈了陳德改鎮安西節度使,觀察甘肅涼靈四州。看來,朝廷對陳德的知情識趣還是比較滿意的。如果他能迅速起身入朝的話,朝廷就會更加滿意了。東線大戰在即,董遵誨奉命將靈州城移交給安西軍,自己率領城中兩千禁軍,一路護送安西軍節度使陳德入京。自從旨意宣佈後,董遵誨已經派人來催促過陳德好幾次,彷彿擔心陳德賴在河西不走一般。

陳德原有的親衛已經分派到各軍中充當骨幹,此番入京所攜帶的,乃是新編六軍過程中選拔出來的三百牙兵。承影營校尉張仲曜有獻河西的大功,卻不能得授軍指揮使,陳德對他心有歉疚,正巧需要一個熟悉汴梁朝廷情況的軍官爲副,便任命他兼任了牙軍營校尉,以示信重。這樣一來,衆將反而要向張仲曜道賀了。一切都準備停當後,便與董遵誨約定了吉日啓程。而擔心党項拓跋氏發難的白羽軍欲早日回到地斤澤,出發更在陳德之前。

這天早晨,但聞三聲門響,陳德沉聲道:“進來。”一見卻是於伏仁軌一臉肅容的立於門口,拱手道:“白羽軍今日返回地斤澤,仁軌特來向大人道別。”

陳德笑道:“待會吾和衆將還要相送白羽子弟,於伏將軍豈不是要道別兩次。”話音未落,臉上笑容卻收斂起來,原來一身戎裝的於伏仁軌進門之後,居然推金山、倒玉~柱地跪倒在地,重重叩下三個響頭。

“男兒膝下有黃金,於伏將軍,你這是作甚!”見平日裡素來崖岸自高的於伏仁軌居然說跪便跪,陳德不覺有些失措,還來不及伸手去扶,於伏仁軌已經立起身來,看着陳德,沉聲道:“大人爲相救全軍眷屬,親身赴險,此恩此義,仁軌粉身難報。此去經年,兵戰兇危,只怕未必有機會向大人行跪拜大禮,仁軌便莽撞一次了,此去成敗不論,此心追隨大人,仁軌九死無悔。”原來白羽軍所在形勢乃諸軍中最爲險惡的,於伏仁軌此番回去於党項諸部周旋,亦未必有必勝的把握,兼且陳德本人身在汴梁虎口,爲了不留將來遺憾,索性先行了臣子的跪拜大禮,以示追隨決心。

白羽軍走後兩日,終於到了陳德本人出發的日子。黃曆上寫着大利西方,忌作竈,宜出行。

聽張仲曜相請出行,陳德推開門出來一看,不知何時,院落中已經整整齊齊站滿了百夫長以上的軍官,不知何時聚集到陳德的院中,見陳德出來,同時讓開一條道路,在各軍指揮使的口令下向陳德行以軍禮。見陳德投來探詢和斥責的目光,張仲曜頗爲尷尬地解釋道:“大人不欲張揚,屬下知之,可總得讓兄弟們表表心意。”

陳德伸手拍拍他的肩膀,什麼也沒有說,院落中兩百多條漢子,個個身姿挺立如槍,辛古、李斯、羅佑通、林宏都在其內,他們投來的目光中滿是忠誠和熱切,讓原本平靜的陳德也不禁心潮起伏,他整了整頭盔,將肩頭的猩紅大氅拉直,啪的一聲,向這兩百多個忠心的部屬還以軍禮,大聲道:“諸君各自努力,待陳德歸來,與諸君一同開拓萬里河山!”不知送別的軍官有沒有聽懂這句突然涌到腦海裡的話,陳德邁步走下臺階,緩緩從百夫長的人叢中走過,對每一個百夫長他都真正用目光致意,最後走出了這片院落。此間作別之後,安西軍各路豪傑將分赴各方開疆拓土,沙場角勝,來年再聚時,不知會少了哪幾個兄弟。陳德心頭不禁陡然涌上一絲傷感,旋即將這股愁緒壓了下去,只餘滿腔滾燙的豪情,大步邁出門去。

目送着陳德的背影,彷彿對自己說話,李斯用低沉而堅定的聲音道:“大人一定會回來的。”此時此刻,位居軍主高位的李斯居然覺得心頭空空蕩蕩地不盡踏實,彷彿長久以來一棵遮風擋雨的大樹蔭庇突然不在了,又彷彿在茫茫草原上失卻了方向一般心慌意亂。“原來指揮使大人在我等心中的分量竟然如此之重。”李斯暗暗嘆道,也許正是爲了擔心朝廷發現這一點,大人才禁止部屬們出營相送吧。

外面,一百五十牙軍牽着馬匹,列成嚴整的方隊肅然而立,親衛將陳德所乘的一匹白馬牽了過來,在陳德上馬之後,大家纔在百夫長的命令下,以統一的動作翻身上馬。

爲了不讓朝廷低估自己對部屬的控制能力,陳德特意要求軍指揮使以下的軍官都不要送他出營,徑自帶着三百牙軍及輜重,來到靈州城下與董遵誨會合啓程之處。

安西四鎮尚紅,是故前朝有“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之句。陳德身後牙軍撐起六面猩紅大旗迎風獵獵飛舞。董遵誨已然等得有些心焦,見陳德只率領三百隨行軍士前來,送行將領一個也無,他也自高自大起來,心道,一個赴闕軟禁的節度使,囚徒一般的人物,倒不宜將他禮遇得太高。一直待陳德騎馬行至面前,董遵誨仍然高踞馬上,大聲道:“陳節度叫老將好等,若是諸事停當,吾等這邊出發吧。”

陳德仍然沉浸在適才送別的氣氛中,他人高馬高,就這麼雙手搭着馬繮,居高臨下地看董遵誨,一語未發,直看得他心裡發毛。董遵誨不知他有何用意,再看陳德身後三百虎賁之士,個個對自己怒目而視,不禁汗流浹背,暗暗罵了自己一聲,當面這可是手握數萬精兵,經略西域萬里的安西節度使,自己怎地妄自尊大起來。陳德只這麼沉默地看着,他便自己翻身下馬,按照下官參見上官的禮數,拱手道:“下官董遵誨奉皇命護送陳節度赴闕,諸事已然準備停當,可否出發?”

陳德淡淡地看了一眼,彷彿大山一樣的無形的威壓撲面而來,見董遵誨有些心虛地側頭避過他的目光,方纔沉聲道:“走吧。”輕踢馬腹,那剛馴服不久的白馬不滿的嘶鳴一聲,向東奔去,三百衛士擎着大旗緊緊跟隨在後。董遵誨立在原地愣了一愣,方纔悻悻地帶領兩千禁軍跟着,彷彿真的是保鏢護衛一般。

遠處,安西軍營壘高聳的望樓上,辛古、李斯、羅佑通、林宏等人翹首東看,直到陳德大軍消失於天際,依然矗立良久。

第六卷“春風不度玉門關”到此結束。下一卷“笑談渴飲匈奴血”敬請觀賞。

三十三章 邀戰宋軍在江南的屠城二十六章 唏噓四十二章 夜襲八十二章 問策第九章 小寒宋軍在江南的屠城第四章 救死三十八章 借道第五章 冤枉二十二章 和親五十五章 傳信二十三章 背水十三章 風燭二十二章 和親三十九章 驟雨第二章 北風惡四十四章 交待六十三章 折現晉陽古城的興衰七十六章 斬姬三十三章 鼎成四十章 生意三十五章 龍升五十一章 棄城第八章 生產第六章 陪審四十章 逗撓六十四章 降否十三章 新年第十八章 誤解二十七章 謗書十八章 同仇第九章 稅吏第五章 讓國十五章 異族二十八章 整軍十一章 商賈古代商路的財富四十章 逗撓六十五章 復仇八十六章 節鎮四十二章 冷箭第二章 制度二十六章 先生第九章 四絕三十四章 變化三十章 承影第三章 相府古代的爆炸性武器,爆破城牆第二章 華夏二十章 強弩十七章 君臣際三十四章 迎戰第三章 重逢第一章 大國三十九章 城下二十五章 王侁二十三章 國策一 家國天下十二章 商幫第八章 黃袍十八章 癡人語三十四章 聲勢四十五章 根基七十六章 斬姬十三章 新年十五章 圍獵四十五章 根基第十章 誅心第十七章 流言草原絲綢之路二十三章 辱使六十五章 復仇三十九章 心腹五十四章 驚聞第四章 進酒二十六章 詞祭二十三章 和親(下)宋代茶政第九章 四絕二十五章 薪火21章中藤甲的創意來源—唐代的複合盔甲三十四章 迫和四十章 權衡十六章 譁變第三章 大比四十二章 對決第七章 風折草第二十章 奪軍二十三章 文戰第十四章 先知第八章 追思四十四章 交待二十五章 王侁八十八章 雨中三十三章 邀戰三十章 承影第三章 相府五十二章 野戰
三十三章 邀戰宋軍在江南的屠城二十六章 唏噓四十二章 夜襲八十二章 問策第九章 小寒宋軍在江南的屠城第四章 救死三十八章 借道第五章 冤枉二十二章 和親五十五章 傳信二十三章 背水十三章 風燭二十二章 和親三十九章 驟雨第二章 北風惡四十四章 交待六十三章 折現晉陽古城的興衰七十六章 斬姬三十三章 鼎成四十章 生意三十五章 龍升五十一章 棄城第八章 生產第六章 陪審四十章 逗撓六十四章 降否十三章 新年第十八章 誤解二十七章 謗書十八章 同仇第九章 稅吏第五章 讓國十五章 異族二十八章 整軍十一章 商賈古代商路的財富四十章 逗撓六十五章 復仇八十六章 節鎮四十二章 冷箭第二章 制度二十六章 先生第九章 四絕三十四章 變化三十章 承影第三章 相府古代的爆炸性武器,爆破城牆第二章 華夏二十章 強弩十七章 君臣際三十四章 迎戰第三章 重逢第一章 大國三十九章 城下二十五章 王侁二十三章 國策一 家國天下十二章 商幫第八章 黃袍十八章 癡人語三十四章 聲勢四十五章 根基七十六章 斬姬十三章 新年十五章 圍獵四十五章 根基第十章 誅心第十七章 流言草原絲綢之路二十三章 辱使六十五章 復仇三十九章 心腹五十四章 驚聞第四章 進酒二十六章 詞祭二十三章 和親(下)宋代茶政第九章 四絕二十五章 薪火21章中藤甲的創意來源—唐代的複合盔甲三十四章 迫和四十章 權衡十六章 譁變第三章 大比四十二章 對決第七章 風折草第二十章 奪軍二十三章 文戰第十四章 先知第八章 追思四十四章 交待二十五章 王侁八十八章 雨中三十三章 邀戰三十章 承影第三章 相府五十二章 野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