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陽古城的興衰

“晉陽”之名久矣。據《世本》記載,相傳夏禹曾初都晉陽,後遷平陽(今山西臨汾)、安邑(今山西夏縣)。“晉陽”是春秋晉國趙氏家族的封地。趙氏始於周穆王時期,造父受封於今山西省洪洞縣趙城,以食邑趙爲氏。趙氏傳到春秋時的趙夙開始仕晉,爲獻公之御。公元前661年,以功受封耿大夫。其子趙衰,隨晉文公重耳在外流亡19年。晉文公歸國執政後,趙衰任上軍佐,趙氏開始入卿之列。從此,趙盾、趙朔、趙武、趙成、趙簡子、趙襄子等七世,均爲晉國執政卿,歷文公、襄公、靈公等十一公,前後執掌晉國政事達180多年。我們所講的晉陽城,是指晉定公時期執政的正卿趙鞅(簡子)於春秋晚期,即公元前500年——公元前497年建築的晉陽城(今山西省太原市晉源區古城營村一帶),到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宋滅北漢,晉陽城被毀,歷時1500多年。晉陽城是我國著名的古都之一,城址現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公元前453年,韓、趙、魏滅知伯後,晉公室已名存實亡,三家分晉已成定局,晉陽開始成爲趙國的初都。這時,趙簡子已不在世,由其次子趙毋恤(襄子)繼承卿位。趙國在晉陽建都53年,後遷中牟(今河南鶴壁)、邯鄲(今河北邯鄲)。之後,晉陽城先後爲秦太原郡(秦襄王三年置、“太原”之名始於此),西漢韓國、代國、幷州刺史部(漢武帝時置,太原稱“幷州”始於此),三國魏與西晉太原國,後趙太原郡、幷州刺史,北魏、東西魏太原郡,北齊別都,隋代太原郡,唐代北都(北京),五代十國時期後唐、後晉、後漢、北漢等國(郡)的治所或發跡處。

晉陽在歷史上曾發生過許多重大事件,如著名的韓、趙、魏滅知伯的“晉陽之戰”,導致三家分晉,爲春秋與戰國的分界線;漢文帝劉恆“龍潛”晉陽16年;高歡以晉陽爲基地,征戰四方,創建北齊政權;李淵、李世民父子晉陽起兵,建立大唐。晉陽無論在政治或軍事戰略上,都在我國古代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董安於築晉陽城

晉陽城所在的太原盆地四面環山,中間低平,汾河貫中而過,土地肥沃,人口集中,經濟發達,是理想的城建之所。其北緣有一大型湖泊,方圓20餘里,名叫“晉澤”。還有晉水(晉祠之水)與汾水交匯,晉陽城就位於這個交匯處。

晉定公十二年(公元前500年),趙簡子命家臣董安於(時任晉陽宰)、尹鐸主持,當地頭人王成爲總管,開始修築晉陽城,至定公十五年(公元前497年)竣工,歷時三年。城周長4裡,青石砌基,夾版夯土築牆,牆內加荻、蒿、楚(類似蘆葦、野草、荊條之類植物),使其堅固。牆基厚丈餘,高4丈。城四周各開一門,青銅龍飾城門。城四周開挖壕溝,猶如一道護城屏障。城內有宮室、家廟、糧庫等。宮室建築的柱子均爲銅鑄(見《史記·趙世家》《戰國策·趙策》)。晉陽城牆體內爲什麼要加荻、蒿、楚之類的植物?宮室柱子爲什麼要銅鑄?一方面是爲了堅固,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爲了備戰。當時晉國規定,卿大夫不允許擁有武器,否則,要犯滅族之罪。但爲了防備不測,趙簡子和他的家臣就想出了上述辦法,一旦有人攻打晉陽,楚等荊條之類植物,可以做箭桿,銅柱溶化後可以做箭頭。晉陽城先後在董安於、尹鐸多年苦心經營下,變成了趙氏穩固的根據地。

晉陽城修築後,在三家分晉前的40多年中,發生過兩次大的戰爭。第一次是城建成後的當年,趙簡子命邯鄲大夫趙午將他征伐衛國時,衛國進貢晉國的500名奴隸由邯鄲遷往晉陽,趙午答應,但很快又反悔,被趙簡子捕到晉陽殺害。趙午之子趙稷夥同他的舅父中行氏(寅)及中行氏的姻親範氏(吉射)發兵圍攻趙簡子在國都“絳”(即“新田”,今山西侯馬市)的官邸,趙簡子被迫北走晉陽。於是晉卿魏、韓、知氏三家聯兵抗拒範、中行氏,復請趙簡子回“絳”執政。《史記·趙世家》記載這個事件時說:“孔子聞趙簡子不請晉君而執邯鄲午保晉陽,故書《春秋》曰:‘趙鞅以晉陽畔(叛)”。後來把這個記載作爲晉陽城創建年代的依據。

晉陽第二次之戰,發生在晉出公二十二年(公元前453年)。這時趙簡子已不在世,其次子趙襄子列爲卿,晉國由知伯執政。據《戰國策·趙策》記載,知伯向韓、魏兩家各要“萬家之邑”地,兩家如數給了他。又派人向趙襄子要藺、皋狼之地(均在今山西離石境內),襄子不給。於是知伯勾結韓康子、魏桓子攻打晉陽。知伯攻城三月不下,又從晉祠懸甕山下開渠(今知伯渠),引晉水(一說汾水或汾、晉二水)灌晉陽,“城不浸者三版”。就是說,水淹城牆只留下上面的三版了,城牆也不倒塌,可見晉陽城的堅固。知伯攻打晉陽三年也沒攻破,但也使得“城中巢居而處,懸釜而飲,財食將盡,士卒病羸”。這時,趙襄子有些動搖,“欲以城下”,問他的謀士張孟談該如何辦?張孟談說:“臣聞之,亡不能存,危不能安”,他願去見韓、魏,說服他們倒戈。於是張孟談潛行出城,遊說韓、魏,申明“脣亡齒寒”的歷史教訓。韓、魏爲了保全自己的利益,同意反戈,共滅知氏。按照約定,先殺了知伯守堤的士卒,毀堤決水反灌知伯軍營地,造成知軍大亂,韓、魏軍從兩翼包抄夾擊,大敗知伯軍。知氏從此而亡,韓、趙、魏三家盡分其地。

晉陽城的續建與被毀

晉陽城經過“晉陽之戰”三年的水浸,到西晉時的700餘年間,城池已嚴重毀壞,西晉進行了建城以來的第一次大規模修繕和擴建。《讀史方輿紀要·都邑記》:“太原舊城,晉幷州刺史劉琨築,高四丈,週二十七裡。”修繕和擴建工程開始於西晉永嘉元年(307年),經一年的時間,工程告竣。擴建後的晉陽城,比原來“週四裡”擴大了將近七倍。擴城之後,又開始“建府朝,造市獄”,在城中大興土木。商賈得市,農人復耕,城中倒塌的衙署、寺廟、百姓住房都陸續得到修復重建,成爲“雞犬之音復相接矣”的都市。

北齊自神武帝高歡於北魏孝武帝太昌元年(532年)任命大丞相,在晉陽建大丞相府開始,歷文宣帝高洋、廢帝高殷、孝昭帝高演、武成帝高湛、後主高緯、幼主高恆等七帝,共計45年的時間裡,一直把晉陽作爲高齊的根據地(別都)爭奪天下。七位帝王,除武成帝外,有五位都即帝位於晉陽,一位崩於晉陽(高歡),可見晉陽在高齊時所處的重要地位。

高歡經營晉陽幾十年,營建了不少宮室建築,有的在歷史上享有盛名。北魏太昌元年(532年),高歡在平定爾朱兆幷州叛亂之後,“以晉陽四塞乃建大丞相府而定居焉”。這是高齊在晉陽建的第一座宮室。東魏武定三年(545年),“神武(高歡)請於幷州置晉陽宮,以處配口”。晉陽宮後來陸續建有宣光殿、建始殿、嘉福殿、仁壽殿、德陽堂、宣德殿、聖壽殿、修文殿等,形成一個龐大的宮殿羣。《新唐書·地理志二十九》記載:“晉陽宮,在都(唐代北都)之西北。宮城週二千五百二十步,崇四丈八尺。”北齊天統三年(567年),後主高緯在晉陽建大明殿(城)。天統五年(569年),高緯“詔以幷州尚書省爲大基聖寺,晉祠爲大崇皇寺”。承光元年(577年),幼主高恆“又於晉陽起十二院,壯麗逾於鄴下(北齊都城,今河北臨漳縣)。所愛不怕數毀而又復。夜則以火照作,寒則以湯爲泥,百工困窮,無時休息。鑿晉陽西山爲大佛像,一夜燃油萬盆,光照宮內。又爲胡昭儀起大慈寺,未成,改爲穆皇后大寶林寺。窮極工巧,運石填泉,勞資億計,人牛死者不可勝紀。”(《北齊書》)

北齊在晉陽營建的宮室、雕像及十二院,除西山大佛尚殘存有遺蹟外,其他均蕩然無存。西山大佛始鑿於北齊文宣帝高洋天保二年(551年),完成於幼主高恆承光元年(577年),歷時26年。像爲坐姿,依山開鑿,高約66米,比四川樂山大佛早162年,是世界上現存時代最早的石刻大佛。大佛所在地爲太原西南蒙山開化寺。隋文帝時爲大佛建閣,寺改額“淨明”。唐武德三年(620年),高祖李淵巡幸晉陽,仍復名“開化寺”。顯慶五年(660年),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巡幸晉陽時,贈一件碩大無比的袈裟。元末因戰火,寺毀閣傾。之後,佛頭風化脫落,從此大佛被湮沒。

晉陽是李淵、李世民父子起兵反隋,建立大唐的策源地,他們登基後仍不忘晉陽的恩澤,不僅李淵、李世民、李治、武則天、李隆基等先後回晉陽“探視”,安撫晉陽起兵時的老部下或遺屬,以及八十歲以上的老人,而且大規模營建晉陽城。同時,於天授元年(690年),武則天把晉陽定爲北都,與國都西安、東都洛陽齊名。還把晉陽、太原二縣列爲“京六縣”,提高其級別,直屬京都管轄。天寶元年(742年)改爲北京,上元二年(761年),唐肅宗複稱北都。

唐貞觀十一年(637年),由幷州大都督長史李勣主持,在晉陽城的對岸,即汾河東岸建東城,南北長八里半,東西寬6裡,與西岸晉陽城大小差不多。同時,因東城“赤井苦,不可飲,……李勣架汾(在汾水上築渡漕)引晉水入東城,以甘民食,謂之晉渠”。(《新唐書·地理志二十九》)

武則天時,命幷州刺史崔神慶在汾河上架橋建中城(《新唐書·地理志二十九》“北都”註釋),將西岸的晉陽城與東岸李勣建的東城聯結爲一座大城,東西長12裡,南北寬8裡多,周長40多裡。有城門24座。城內外有壯麗的宮殿、倉城、苑囿、柏堂、起義堂、受瑞壇、講武臺(飛閣)、宴賓廳、山亭等。有多處寺觀寶塔。城中有供商家、作坊、居民等使用居住的“坊裡”。汾水從城下穿過,可行舟捕魚,一派繁榮景象。這是晉陽城擴展規模最大、最興盛的時代。唐代滅亡後,原晉陽城的唐北都成爲五代十國時期北漢的都城(十國中唯一在北方的國家),直至晉陽城被毀。

宋代建立後,吸取唐五代時的歷史教訓,下令摧毀一部分鞭長莫及的州郡城池和小國都,以防地方割據勢力憑藉險固捲土重來。五代後周及宋太祖趙匡胤曾數次攻打晉陽城,均未攻下。太宗趙光義即位後,再次“議徵太原”,於太平興國三年(978年),太宗親征太原,由檢校太師曹彬、宣徽南院使潘美等從徵。太平興國四年(979年),夏州李繼筠乞師所部助討北漢。同年四月,嵐州行營與北漢軍交戰,破之。當月,太宗趙光義到達太原,駐蹕汾東行營,詔諭北漢主劉繼元投降。劉不肯,督諸將發機石攻城。同年五月,攻打城西南,遂陷羊馬城,浮獲北漢宣徽使範超,斬於纛旗之下。當月又攻城西北,騎師郭萬超投降。接着城被攻破,北漢平。太宗攻下晉陽城後,命祠部郎中劉保勳知太原府。將幷州降爲一般州,移治榆次縣,改名新幷州。趙光義作“平晉詩”。繼而在晉陽城附近臨時築新城,將晉陽城內餘民盡遷新城,然後放火燒燬了晉陽城。趙光義作“平晉記”,並將其行營改爲平晉寺,將“平晉記”刻寺中。同時,諭旨《禁燬晉陽城詔》:“太原本維藩鎮,蓋以山川險固,城壘高深,致使奸臣賊子違天抗命,因其悖逆,詿誤軍民,今既蕩平,議須更改,當令衆庶,永保安寧。”(《宋會要輯稿》)晉陽城被火燒了,趙光義還不放心,又於第二年即太平興國五年(980年)四月“壅汾河、晉祠水灌太原,墮其故城”。既火燒,又水灌,晉陽城就被徹底毀滅了。

潘美築太原新城

宋太平興國七年(982年),宣徽南院使、都部署判幷州加同平章事潘美率部駐守太原城北三交鎮(今太原尖草坪區十里鋪),開始在唐明鎮(今太原市區西南部)擴建太原新城。在舊街四周砌築圍牆,形成城中之城,當時稱“子城”。子城中建有官衙、倉庫、監獄等。並將在榆次的新幷州移治唐明鎮(《宋史·太宗本紀》)。官衙在子城中心的唐明鎮后街,此處原有一座晉文公廟(今山西省人民政府駐地,即辛亥革命後的督軍府)。新城中,故晉陽城著名的北齊十二院、唐代巨剎法相寺及商號、匠戶等,先後得到恢復和重建。爲了便於軍事上的防禦,街道修成了“丁”字街。

太原新城周長十里又二百七十步,築四門,東門“朝曦”,西門“金肅”,南門“開遠”,北門“懷德”。當時太原新城的大致範圍是,東起今兒童公園(海子邊)、橋頭街、國師街一帶,西至水西門,北起後小河,南達起鳳街。即今日五一路以西、新建路以東、東西緝虎營街以南、迎澤大街以北這樣一片地方。

明洪武九年(1376年),晉王朱棡(朱元璋三子)的岳父、永平侯謝成主持對太原城進行擴建,主要是在宋代城的基礎上向東、南、北三面擴展。城牆夯築,外包以磚石,環以大壕。城周長二十四里。正德、嘉靖年間,先後對城牆進行了加固修繕,將城牆加高加厚,高三丈五尺,厚二丈。周長仍爲二十四里。開八門,東“宜春”“迎暉”;南“迎澤”“承恩”(民國元年改首義門);西“振武”“阜成”;北“鎮遠”“拱極”。城上四角建有角樓各一座、小樓九十二座、敵臺三十二座,十分雄偉壯觀。可惜,除“拱極”門及附近一段城牆近年復建外,其它城池建築均已不存在。■

四十四章 交待第八章 察奸四十二章 對決八十章 死決六十七章 穴攻二十九章 過年第八章 追思第十章 奪位二十七章 賣刀三十章 佛血十三章 理財四十九章 攻守二十一章 王佐第二十章 奪軍四十四章 伏兵十四章 蜃樓五十五章 傳信八十三章 轉戰十六章 爭城第六章 冬至三十七章 頓兵三十八章 借道二十五章 奪位四十二章 冷箭二十四章 冷暖四十章 生意二十二章 和親二十九章 覆巢第一章 西行十六章 女史邀第四章 進酒第九章 宮變二十六章 暗流參考戰史:突然的打擊-閃擊奧斯陸楔子三十六章 內應七十二章 棄國七十六章 斬姬六十五章 復仇十七章 君臣際第五章 冰釋四十三章 擁立十六章 爭城第十二章 示警七十一章 迫降六十四章 海議第二章 蜀營商品房就是現代的官鹽第二章 華夏七十八章 焚城第七章 風折草第八章 黃袍八十五章 晉陽四十章 權衡二十二章 天時六十章 巡城二十三章 國策第九章 四絕二十一章 王佐二十二章 穀雨二十四章 禁軍十九章 共富貴二十三章 歸義八十六章 節鎮第十二章 示警二十二章 國賊第十章 誅心五十二章 野戰三十四章 拓跋三十五章 降將四十一章 騎軍四十三章 慶功三十六章 內應二十三章 和親(下)第二章 制度二十九章 覆巢第九章 四絕三十一章 毀城第十八章 誤解五十章 食肉三十章 英雄四十三章 擁立十六章 女史邀第十六章 雄心四十八章 常州六十章 巡城二十九章 覆巢三十一章 奴隸二十八章 瓊琚四十章 權衡八十六章 節鎮二十一章 報怨三十章 完卵第一章 白馬二十七章 故人宋代茶政二十章 爭短長第一章 嵐州十四章 半日閒四十四章 大旗
四十四章 交待第八章 察奸四十二章 對決八十章 死決六十七章 穴攻二十九章 過年第八章 追思第十章 奪位二十七章 賣刀三十章 佛血十三章 理財四十九章 攻守二十一章 王佐第二十章 奪軍四十四章 伏兵十四章 蜃樓五十五章 傳信八十三章 轉戰十六章 爭城第六章 冬至三十七章 頓兵三十八章 借道二十五章 奪位四十二章 冷箭二十四章 冷暖四十章 生意二十二章 和親二十九章 覆巢第一章 西行十六章 女史邀第四章 進酒第九章 宮變二十六章 暗流參考戰史:突然的打擊-閃擊奧斯陸楔子三十六章 內應七十二章 棄國七十六章 斬姬六十五章 復仇十七章 君臣際第五章 冰釋四十三章 擁立十六章 爭城第十二章 示警七十一章 迫降六十四章 海議第二章 蜀營商品房就是現代的官鹽第二章 華夏七十八章 焚城第七章 風折草第八章 黃袍八十五章 晉陽四十章 權衡二十二章 天時六十章 巡城二十三章 國策第九章 四絕二十一章 王佐二十二章 穀雨二十四章 禁軍十九章 共富貴二十三章 歸義八十六章 節鎮第十二章 示警二十二章 國賊第十章 誅心五十二章 野戰三十四章 拓跋三十五章 降將四十一章 騎軍四十三章 慶功三十六章 內應二十三章 和親(下)第二章 制度二十九章 覆巢第九章 四絕三十一章 毀城第十八章 誤解五十章 食肉三十章 英雄四十三章 擁立十六章 女史邀第十六章 雄心四十八章 常州六十章 巡城二十九章 覆巢三十一章 奴隸二十八章 瓊琚四十章 權衡八十六章 節鎮二十一章 報怨三十章 完卵第一章 白馬二十七章 故人宋代茶政二十章 爭短長第一章 嵐州十四章 半日閒四十四章 大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