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才昏君陳叔寶
陳叔寶平定了弟弟陳叔陵的叛亂,順利登上皇位,成了南朝最後一個皇帝。
陳叔寶在歷史上十分有名,他的出名,是因爲才華和昏聵並存。陳叔寶的才華,僅僅是表現在文學和音樂方面,而對於治國理政,他卻是昏庸無能,致使南陳滅亡。所以,陳叔寶屬於亡國之君。
《陳書》記載,陳叔寶和弟弟陳叔陵,少年時期有着同樣的經歷,都在北朝當人質八年,但性格卻截然不同。陳叔寶性情溫和,有些文弱,待人友善,喜歡文學,所以,人們都很喜歡他。
陳叔寶是陳宣帝的嫡長子,母親是皇后柳敬言。柳敬言出身名門,母親是梁武帝蕭衍的女兒。柳敬言美麗賢惠,溫柔大方,陳叔寶的性格,大多是受她的影響。陳宣帝很寵愛柳敬言,登基後封她爲皇后,立陳叔寶爲皇太子。
陳叔寶當了太子以後,拜名儒周弘正爲師,學習《論語》、《孝經》等儒學經典,也學習文學。陳叔寶學習很用功,通曉四書五經,尤其對詩賦產生了濃厚興趣。
陳叔寶喜歡交結文人,許多文士成了他的座上賓。當時太子府經常舉辦文學宴,學士們聚在一起,寫詩作賦,談文論經,好不熱鬧。後來,太子府形成了文學團體,主要成員有江總、孔範等三十多人。這些文人,對陳叔寶後來執政產生了很大影響。
公元582年,陳叔寶繼承帝位。四弟陳叔堅救主有大功,被任命爲驃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輔佐朝廷。蕭摩訶平叛有功,提升爲車騎將軍、南徐州刺史,封爲綏遠公。陳叔寶還將陳叔陵家中數萬錢財,悉數賞賜給陳叔堅和蕭摩訶。陳叔寶做的還是很到位的。
陳叔寶由於被砍傷了脖頸,在承香殿中養傷,不能處理政務,朝中之事,全都委託給了陳叔堅。陳叔堅當時二十七八歲,年富力強,精力旺盛,他兢兢業業,把朝政處理得有條不紊,遇有大事,就請太后柳敬言決斷。不過,陳叔堅有些專橫,不善於協調關係,得罪了一些人,有些人對他心懷不滿。
陳叔寶傷愈後,有人對他說,陳叔堅權勢過重,如果勢力大了,恐怕會危及皇權。陳叔寶性格上最大的缺陷,就是耳朵根子軟,沒有主見,他覺得有道理,便讓陳叔堅去擔任江州刺史,不在朝中輔政了。
陳叔堅無故被貶黜外任,十分不滿,同時心裡也不安寧,於是向日月祭祀以求福。有人報告了陳叔寶,說陳叔堅怨恨皇上,用巫術詛咒皇上早死。陳叔寶聽了大怒,召陳叔堅入宮,打算賜死。
陳叔堅不慌不忙地對陳叔寶說:“我死之後,必然會見到二哥陳叔陵,希望陛下給我一道聖旨,讓我在九泉之下去責備他。”
陳叔寶聽了,想起他的救命大恩,當初如果沒有陳叔堅,他早就死了,還用得着詛咒嗎?因此,陳叔寶不僅沒有賜死陳叔堅,反而繼續重用他。陳叔堅一直活到隋朝時期,才壽終正寢。
陳叔寶飽讀儒學之書,懂得一些治國安民的道理,他即位不久,就連續頒發詔令,要求各級官員勤政愛民,愛惜民力,撫卹百姓,還要求各地推薦治國之賢才。陳叔寶喜歡大赦天下,以顯示他的仁義,他在位只有七年,卻搞了十次大赦,大概是歷史上大赦天下最多的皇帝。
陳叔寶雖然懂得一些治國安民道理,也做過一些表面文章,但卻沒有采取具體措施加以落實,因爲他的興趣,不在治國理政上,而是在文學方面。陳叔寶在歷代皇帝中,是很有才氣的,他寫詩譜曲,吹拉彈唱,樣樣精通。皇帝喜歡文學,不愛理政,而宰相江總及一班大臣,也是如此,這就十分危險了。
江總是南朝著名文學家,才華橫溢,名氣很大,與陳叔寶關係密切,陳叔寶讓他總領朝政。江總也是酷愛文學,他不理政務,整天與一幫大臣和學者們研究詩文。
陳叔寶與大臣們在一起的時候,很少商議國家大事,而是吟詩作賦,飲酒作樂。君臣如此不務正業,自然是政務荒廢,法紀鬆弛,朝綱紊亂,國家日益衰落。
陳叔寶在文學方面的才華,是公認的,他寫的詩,講究音律,委婉動聽,譜上曲子,就是一首美妙的歌曲,便於傳唱。陳叔寶寫的《玉樹後庭花》,風靡全國,廣泛傳唱,流傳至今。唐代詩人杜牧,寫了著名的一首詩:“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陳叔寶在文學上還富有創意,他把樂府詩進行改造,創作出不同於前人的作品。樂府詩源於民間,陳叔寶和他的一班文人們,把文人創作和民間詩歌結合起來,意境優美,生動傳神,形成了新的風格,後人稱之爲宮體詩,也叫豔情詩。
陳叔寶留存下來的詩歌,有近百首,三分之二都是這種宮體豔詩。這傾注了他多大的心血啊,哪裡還顧得上治國理政呢?由於宮體豔詩主要反映宮廷生活,沒有多大的積極意義,而且陳叔寶是亡國之君,所以,人們把它稱爲靡靡之音,或者叫做亡國之音。
陳叔寶的宰相江總,也是創作宮體豔詩的高手,流傳下來一百多首。他的詩歌,韻律優美,浮豔靡麗,多是爲統治者淫樂助興之作,因而在歷史上名聲不佳。
就在陳叔寶當皇帝時期,北方已經統一。楊堅建立起了隋朝,勢力強盛,正在磨刀霍霍,準備攻打南陳,統一全國。而陳叔寶等人卻不知危險,依舊沉湎於酒色和詩樂之中,南陳豈能不亡?
陳叔寶不僅喜歡文學,還喜歡美女,他最寵愛的,是一個叫張麗華的妃子。張麗華在歷史上也十分有名,那麼,她是個什麼人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