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太后兩次臨朝稱制
文成帝是個頗有作爲的皇帝,但趕不上他的妻子馮太后。馮太后是中國歷史上傑出的女政治家和改革家,在皇帝年少的情況下,她兩次主持朝政,穩定了北魏局面,並進行一系列改革,推動了經濟社會發展。
《魏書》記載,馮太后是河北冀州人,出身於北燕皇族。北燕是漢族人建立的政權,馮太后的爺爺當過北燕皇帝。馮太后的父親叫馮朗,他娶了朝鮮人王氏爲妻,生了一個女兒,就是大名鼎鼎的馮太后。
馮太后年幼的時候,突然飛來橫禍。北魏滅掉了北燕,父親馮朗被殺,馮太后沒入宮中,成了婢女。幸虧後宮的馮昭儀,是馮太后的姑媽,像母親一樣撫養教育她。馮太后十二歲那年,被文成帝看中,選她做了貴人,三年之後,被封爲皇后。馮太后因禍得福,苦盡甜來了。
馮太后美貌聰慧,富有心計,她與文成帝的感情非常好,皇后的地位始終沒有動搖。遺憾的是,馮太后沒有孩子。後來,李貴人爲文成帝生了長子拓跋弘,文成帝十分高興,兩歲時就立他爲太子,但卻賜死了李貴人,而把拓跋弘交給了馮太后撫養。
馮太后精心撫養幼子長大,視如已出。拓跋弘十二歲時,文成帝不幸病逝。馮太后當時只有二十五歲,她經受不住如此沉重的打擊,悲痛欲絕,哭得死去活來。文成帝死後第三天,按照習俗,要將他生前用過的衣服器具燒掉。大臣和嬪妃們都圍在火堆周圍,痛哭哀嚎,哭聲震天。
突然,馮太后一面高聲悲叫着,一面縱身撲向熊熊燃燒的烈火。馮太后是悲哀過度,不想活了,她要爲文成帝殉情。人們都驚呆了,等回過神來,趕緊衝上去,從烈火中把她救了出來。馮太后已經昏死過去了,很久才甦醒過來。馮太后的義舉,得到人們的敬佩和讚譽。
文成帝死了,皇太子拓跋弘繼位,是爲獻文帝。獻文帝年少,馮太后臨朝稱制,撐起了北魏江山。當時,朝中有個權臣,名叫乙渾,擔任車騎大將軍。乙渾是鮮卑貴族,很有勢力,手中又有兵權,他見太后年輕、皇帝年少,便產生了篡位野心。乙渾利用手中的權力,大肆排除異已,擅殺大臣,爲他篡位清除障礙,在不長的時間內,就殺害了多位大臣,百官震悚。
面對乙渾的兇殘,年少的獻文帝沒有辦法,只好在馮太后那裡哭泣。馮太后卻胸有韜略,她不僅沒有制止乙渾,反而提升乙渾爲太尉,後又封他爲丞相、太原王,朝中之事,都由他來決斷。乙渾不把孤兒寡母放在眼裡,洋洋得意。
馮太后一面麻痹乙渾,一面進行秘密佈置,等到時機成熟,突然下令,捕殺乙渾,夷滅三族。自認爲大權在握的乙渾,還沒弄明白是怎麼回事,就身首異處了。此舉表現了馮太后機敏善斷的政治才幹和果敢強硬的政治手腕,使百官感到震驚和賓服。
馮太后臨朝稱制,繼續實行文成帝的寬和政策,注意緩和各方面的矛盾。她重視對各級官吏的選拔,不論出身,不管是什麼民族,只要有才幹,都予以重用。馮太后生活節儉,沒有華麗的裝飾,膳食也很簡單,原先的食譜減掉了十之八九。在馮太后的治理下,北魏詳和穩定。
不過,馮太后畢竟還很年輕,耐不住守寡的寂寞,再加上少數民族在這方面不太在意,所以,馮太后有一些男寵,被後人所詬病。
公元467年,獻文帝的妃子李夫人,生下一個兒子,取名拓跋宏。拓跋宏長得白白胖胖,全身潔白如玉,馮太后十分喜歡。馮太后恢復了母性,決定親自扶養這個小孫子,不再臨朝,而由已經十四歲的獻文帝親政。不過,朝中大事,馮太后仍然時常過問。
獻文帝聰明睿智,機敏穎悟,博學多才,既喜歡文學,也喜歡玄學和佛學。他親政以後,與馮太后在治國理念和方式上逐漸產生了矛盾。獻文帝特別不滿意馮太后的不檢點行爲,藉故處死了她最喜歡的男寵李弈,惹得馮太后大怒。
公元476年,獻文帝不明不白地死了,年僅二十三歲。對獻文帝的離奇死亡,《魏書》和《北史》都記載說,當時有些人議論是馮太后乾的,但沒有真憑實據。
獻文帝死的時候,繼位的拓跋宏只有十歲,被稱爲孝文帝。馮太后以太皇太后的身份,第二次臨朝稱制。馮太后足智多謀,能行大事,手段強硬,獨攬大權,有着很高的威望。
馮太后是漢人,對漢文化十分熟悉,她學習漢人的治國經驗,對北魏進行了一系列改革,連年推出改革措施,給北魏社會帶來重大變化,也爲後來孝文帝推行漢化奠定了基礎。
馮太后首先改革了北魏的婚姻制度。鮮卑族長期實行近親結婚,婚姻比較混亂。公元483年,馮太后下令,禁止“一族之婚,同姓之娶”,同族之間不準通婚。這項改革,減少了近親結婚帶來的危害,提高了人口質量,也對鮮卑人的風俗產生了重大影響。
第二年,馮太后頒發詔書,對官員俸祿制度進行改革。北魏建國以來,官吏皆無俸祿,全靠貪污、掠奪和皇帝賞賜來獲取財富,這顯然是不行的。馮太后仿照漢人政權,對官吏按照等級確定了俸祿。官吏有了俸祿,就禁止他們貪污掠奪。這項改革,對北魏政權影響極大。
第三年,馮太后頒佈了“均田令”,使大批無地農民獲得了土地,極大地促進了生產力發展,也使北魏由落後的經濟結構逐步轉向了先進的封建化經濟結構。這項改革,不僅對北魏,對後來的中國社會,影響也十分深遠。
第四年,馮太后又對地方基層組織進行了改革,實施“三長制”,按照漢朝的什伍組織形式,規定五家爲一鄰,五鄰爲一里,五里爲一黨,鄰、裡、黨各設一長,合稱三長。這樣,北魏建立起了比較完善的地方基層組織,大大增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力。
馮太后還尊崇儒學,興辦教育。禁止卜筮,大力推進鮮卑族的漢化進程。北魏能夠長期稱雄於北方,馮太后功不可沒。
馮太后在政治上是個鐵腕人物,在性格上具有多樣性。她對政敵殺伐果斷,毫不手軟,在平時卻仁慈和善,並不暴虐。有一次,馮太后生病,廚師給她端上一碗米粥,卻不料米粥中有一隻壁虎,相當噁心。
侍奉一旁的孝文帝大怒,要嚴懲廚師。馮太后卻笑着擺擺手,讓廚師重新做了一碗,對廚師沒有任何責罰。馮太后生氣的時候,對身邊侍從也進行處罰,但從不記仇,事情一過,依然親近如故,所以,人們對她都很忠誠和敬畏。
公元490年,馮太后病逝,終年四十九歲。馮太后臨終留下遺言,要求喪事從儉,陵內不設明器,不置素帳、縵茵、瓷瓦之物。孝文帝對馮太后去世異常悲痛,五天水米不進,三年不食酒肉。
馮太后死後,孝文帝繼承了她的遺志,繼續推行漢化改革,而且力度更大、範圍更廣、影響更加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