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燕俠其人

這時候薛氏也在問燕九懷:“此話當真?”

紫閣峰上涼風習習,別院裡因爲元秀與其近侍都已經離開的關係,只留了原本看着別院的幾人以及幾個小宮女服侍薛氏,所以顯得很是空曠與安靜,這會那幾個小宮女都被薛氏打發出了院子,因此燕九懷光明正大的坐在了薛氏的下首,這位赤丸魁首倒有點兒欺軟怕硬的模樣,在薛氏面前坐得很是端正恭敬,單看坐姿,倒是看不出來他的傷勢,聞言點頭:“如何敢騙薛娘子?”

“燕俠之名我少年時候也是仰慕已久的,你既然是他的弟子,有句話說出來也不怕你笑話。”薛氏似有些感慨,“當初我比你如今更小一些時,聽說了他在劍南道上的名聲,一度想要去劍南拜師,然而兩次出跑都是纔出了長安就被父親派人抓了回去,才漸漸死了心,那時候在長安我最喜歡聽秋十六孃的琵琶,只是不想他們兩人竟然……嗯……”薛氏雖然在宮中陪伴元秀多年,措辭極爲講究,這會也不禁噎了一噎——燕俠雖然與秋十六娘有舊,但兩人之間卻未婚娶,如今秋十六娘還掌着北里平康坊里名聲赫赫的迷神閣,這兩人的關係可不容易說的好聽。

倒是燕九懷很是無所謂的道:“不過是我師父恰好遇上了,幫了秋十六娘一把,結果後來秋十六娘以身相許不成,反過來恨上了我師父,原本我師父未必會離開長安,畢竟他當時有所承諾,是實在受不住她的糾纏,才重新避到了劍南去。”

劍南燕寄北武功之高明,就是號稱河北第一高手的夏侯浮白都自承不及,薛氏對他如何幫助秋十六娘並不奇怪,卻對燕九懷感起興趣來:“燕俠既然打算離開,爲何不將你帶走?我瞧小郎君隨燕俠姓氏,想來燕俠當十分疼愛於你?”

燕九懷笑道:“這又要說到秋十六娘了,當初她擔心我師父帶着我遠走劍南,於是到處盯着我不放,後來師父一發狠,乾脆把我丟給了她,自己走了。”他這般趁着秋十六娘不在,不遺餘力的抹黑,薛氏卻皺了皺眉,然後笑了一笑——燕寄北何等身手?他強盛之時只怕弒君之事都是做得的,秋十六娘一個教坊出身的樂伎,如何攔阻得了他?

恐怕燕寄北這麼做還是故意的,至於爲什麼故意,薛氏別有深意的打量着燕九懷的輪廓,企圖找出與秋十六娘相似之處來,燕九懷一臉坦然的任她打量着,倒是一旁陪他前來的孟破斧委實看不下去,出言提醒道:“薛家姑姑你莫要被燕小郎君騙了去,他在東市待了幾年,旁的沒有學會,十句話裡有九句半似是而非倒是最拿手的,姑姑你可不要上當!”

孟破斧話才說完就被燕九懷在頭上打了個爆慄,後者面不改色道:“孟二自小在迷神閣里長大,難免染上輕浮氣息,薛娘子莫要輕看他,這回回去了,我定然要告訴孟大好生管教他。”

孟破斧捂着頭怒道:“你才撒謊!也不知道是誰整日裡拿眼睛盯着元秀公主的首飾,上一回那支赤金長簪……”他說到這裡已經被燕九懷一把捂住了嘴,若無其事道:“薛娘子你瞧,當年孟母三遷究竟是有道理的,孟二在迷神閣才待了幾年,這就學得胡言亂語起來,若非爲此,今日我也不帶他過來了,本想着讓他散散心,卻不想反而發起病來!”說話之時他手肘不易察覺的向下一用力,孟破斧立刻乖乖住了口……

不過孟破斧這麼一拆臺,薛氏的精明,多少也明白了一些,心裡不免有些失笑:“我少年時候聽過許多燕俠的事蹟,卻不想燕小郎君與燕俠倒不太像。”

薛氏從來沒有見過劍南燕寄北,這個不太像自然是指行事與爲人,而不是指長相,燕九懷很難得的露出靦腆之色,道:“我自幼長輩親眷皆故,師父後來又將我獨自留在長安,因此舉止放.浪,卻叫薛娘子笑話了。”

“燕小郎君客氣了,我倒喜歡燕小郎君這樣爽朗的小郎君。”薛氏笑了一笑,這句她倒也不全是客套,這燕九懷雖然狡黠,但薛氏確實欣賞他這樣爽朗大膽又略顯城府的郎君,便拿起了身前的帖子道,“我雖然懼夏,但拿醒神的藥物壓着,去迷神閣裡捧一回場倒也不是不能,秋十六娘從當年銷聲匿跡以來還是頭一回當衆獻藝不說,便是念着燕俠的面子也是要去的。”

她答應的爽快,燕九懷卻有點驚訝了:“薛娘子的武藝在長安都是有名的,娘子如此勞碌,我委實敬佩,只是娘子如今還做着宮裡的尚儀,又與元秀公主親近,公然去北里這樣的地方恐怕不太好吧?”

薛氏笑着睨他一眼:“燕小郎君這善解人意倒有些像傳說裡面的燕俠了,只是這也沒有什麼,我少年時候因貪聽秋十六孃的琵琶,還將長安世家子裡好幾個都打過,這件事情總不會他們全都忘記了。”

燕九懷這才明白秋十六娘當初命他過來下帖時爲何那般有信心——原來她卻是早就算到了薛氏就算懼夏也要趕去迷神閣——這樣當初元秀公主前往迷神閣之事,等於是有了一個合情合理又不損名譽的解釋!

孟破斧在旁眼珠滴溜溜的轉着,他雖然衣着普通,但生得靈秀可愛,薛氏曾有一子,奈何早逝,因此才以世家養女的身份進了宮爲元秀乳母,所以對於孩童一向喜愛,見狀便從手邊拿了一個果子給他,笑着問道:“這小郎君倒是生得機靈,你跟着燕小郎君進來,莫非是燕小郎君的弟子?”

“我若拜師,寧可去拜靖安坊的杜拂日,也好過拜燕小郎君!”孟破斧聽了立刻想也不想的回道,燕九懷聞言也不生氣,只是笑眯眯的看了他一眼,孟破斧立刻縮了縮脖子,想起來自己似乎還要陪他回迷神閣……薛氏面露詫異之色:“小郎君說的杜拂日,難道是玢國公府的那一位杜家十二郎?”

孟破斧嘖道:“不錯,薛家姑姑你不知道,杜十二郎乃是燕小郎君的師兄,上一回兩人在高……”

這回燕九懷倒沒打斷他,只是薛氏已經低聲驚訝起來:“燕小郎君與杜家原來還有這一重淵源?”她原本聽了燕寄北將燕九懷獨自丟在長安離開,算一算時間那時候燕九懷年紀可不大,就算有秋十六娘照料燕九懷的生活需用,但秋十六娘自己也不過是個脫了籍的青樓鴇母,風塵裡面迎來送往哪有當真面面俱到的道理,總是不免得罪幾個恩客,就算沒有恩客,也有同行,否則當初也不會有燕寄北救她之事了,也不知道燕寄北如何放心,原來燕寄北在長安居然也收了一個弟子,還是杜青棠之侄,這樣倒是說得過去了——杜家五房就這麼一個男嗣,杜青棠爲了侄子也要對燕九懷照拂幾分,算一算燕寄北離開的時候,還是憲宗在位,那時候杜青棠在長安可謂是翻手爲雲、覆手爲雨,有他這麼一重關係,燕寄北還有什麼不放心的?只怕燕九懷當時在長安比跟燕寄北迴劍南去還要安全些。

這麼一想,燕寄北既然教導過杜拂日,想來也在玢國公府住過的,如此說來,當初秋十六娘琵琶之技名滿長安,追求者不知其數,後來竟悄悄隱匿,就連薛氏這樣的傾慕者,也是事隔多年,幾個月前因元秀的關係才重新知道了秋十六孃的下落,這裡面未必沒有杜青棠的緣故,而杜青棠雖然當初也對秋十六孃的琵琶頗爲讚賞,不過他主持一國政事,對這些享樂遠不及薛氏上心,所以每次不過到場聽一聽,完了便走,若是沒有燕寄北這裡的一重原因,尤其聽燕九懷的意思,燕寄北離開後,他是秋十六娘撫養長大的,杜青棠自然也要對秋十六娘加以照拂……

不過薛氏還是有點兒奇怪,以杜家的財力與杜青棠當時的權勢,燕九懷何以生長北里廝混市中?薛氏與杜青棠談不上熟悉,但同爲長安望族出身,年歲雖然有差距,總也不可能完全沒機會遇見,所以她很好奇,杜青棠絕非吝嗇之人,燕寄北武藝高強、不但是杜拂日的師父,而且身在江湖,與杜青棠本質上並無衝突,他的小弟子,以杜青棠的爲人不可能不照顧,可是燕九懷若是跟着杜拂日一起在杜家習文練武、不說成爲同樣的世家子弟,有一個杜青棠親自教養的名聲,足以增添光彩了,若是燕寄北不願意燕九懷被扯入長安望族的是非之中,以杜青棠之能,爲他找個尋常富裕人家撫養也不難,何至於交給一個鴇母帶大?

卻聽燕九懷用忿忿的語氣道:“這也是家師後來離開長安的緣故,說起來都是杜老狐狸奸詐之故……”

薛氏一怔,奇道:“杜青棠怎的了?”

“他設計哄騙家師收下杜拂日。”燕九懷這麼說時眼中閃過一絲惱怒,顯然至今都是耿耿於懷,“家師因此對長安印象極壞,所以後來秋十六娘百般糾纏,便藉口此事離開了長安。”

“杜家十二郎我雖然只在他幼年時偶然瞥過一眼,但卻知道那位郎君生來箭技上面的天賦驚人,燕俠得徒如此居然並不滿意嗎?”薛氏這回是當真驚訝了,她自己就是一個好武的,因元秀天賦平平,薛氏教導起來極爲氣悶,在她想來若是教導到了杜拂日那種弟子,豈不是將遇良才之事?

然而燕九懷卻笑道:“薛娘子不知,家師並不喜歡收徒,當初收下我原是一個例外,後來到了長安,杜青棠知道家師武藝超羣,本有讓那杜拂日拜師之意,但試探之下見家師心意已訣,便想了一個損招……”

燕九懷如今在長安已經打出了赤丸魁首的名號,就是河北第一高手夏侯浮白對這個尚未及冠的少年郎也是極爲忌憚,只是燕九懷幼時卻是個體弱多病的,燕寄北此人極爲重諾,從他本爲殺手,卻因一諾而改成行俠可知!他雖然長年孤身一人往來,不喜累贅,但當時既然收了燕九懷爲徒,自然也要爲他考慮,便千里迢迢,帶着燕九懷北上長安,尋覓名醫,以求根治。

結果到了長安,師徒兩個卻因銀錢用盡,極爲困窘,原本以燕寄北的身手,銀錢本無問題,奈何他轉爲行俠後,再不肯行盜竊之事,所以極爲潦倒,偏巧遇見杜青棠,施以援手,還爲他們介紹了其時已經在太醫院中供職的耿靜齋。

不過耿靜齋在私人看病時,收費極爲高昂,燕九懷當時年紀小,病情卻不容再拖,燕寄北無可奈何之下,只得繼續欠了杜青棠一個極大的人情,所以後來杜青棠請他赴宴,雖然燕寄北明知道宴上定有內容,但還是不得不去。

於是宴上杜青棠試出他並無收徒之意,回去後不多久,便傳出重病的消息,連憲宗皇帝都驚動了,派耿靜齋親至玢國公府診治,不多時長安就傳遍了宰相積勞成疾,將不久於人世云云的消息,接着連藩鎮都派出使者星夜入長安慰問與打探消息,朝中頓時風雲突變——聽到這個消息,燕寄北自然沒有可能不親自登門探望。

他不登門還好,一登門,杜青棠便毫不客氣的將杜拂日託付給他,理由極爲充足:杜青棠一生力主削藩,對藩鎮從不假以辭色,在朝中又因先後參與了誅殺王太清、剷除曲平之,並懷宗皇帝以來逐漸崩壞的整肅朝綱等等,恩寵極盛,他活着時,倒也罷了,一旦身死,杜氏乃是長安望族,全部株連不至於,但他這一支卻是免不了的,而杜家五房統共只有杜拂日一個後嗣,杜青棠豈能放心他留在長安?

而杜拂日僅比燕九懷長九個月,何況若說保護一個人,獨來獨往身無牽累、又武藝高強的燕寄北,比杜家其他房的長輩可靠多了,這樣也不容易連累杜家其他房裡。

夢唐爲官四字,身言書判。宰相身爲百官之首,這四字尤其講究——昔年玄宗一朝,有人舉薦官吏,玄宗皇帝每每都要詢問一句“風度得如九齡否?”,蓋因玄宗朝有宰相張九齡者,風儀極佳,後雖然因與玄宗政見不同致仕,但其氣度卻依舊使玄宗皇帝念念不忘。

杜青棠身爲憲宗一朝名相,又是陪着憲宗皇帝從鬥王太清開始的,辯才極佳,這一番託付當真是演得聲淚俱下、唱作俱佳,燕寄北出身草莽,雖然草莽之中也不乏城府極深、心機百變之人,卻如何能夠與在朝中風生水起了多年、身爲宰相的杜青棠相比?當下就逆了自己的性情,允諾收下杜拂日爲徒。

於是,燕寄北這邊鬆了口,杜青棠沒過多久,便就在耿靜齋精湛的醫術下起死回生,重新精神抖擻的進宮謝恩、上朝參政去了……燕寄北性情耿直,卻不愚蠢,見狀如何猜不出其中有詐?燕寄北爲人坦蕩,既然懷疑,便再次登門質問,結果杜青棠厚顏無恥的一句——拜謝燕俠一諾千金,話裡話外扣準了燕寄北守諾的軟肋,甚至還聲稱燕寄北一句承諾救了他們叔侄二人云雲,只是這一回他的吹捧氣得燕寄北當場拂袖而去,只留了八個字——巧言令色、奸詐之徒!

燕寄北原本一腔悲壯之情預備替杜青棠揹負起撫養杜拂日的責任,孰料卻是被杜青棠看中了他言出必行的性情,狠狠陰了一把,其心情可想而知!

不過燕寄北爲人守信,他既然答應了教導杜拂日,再痛恨杜青棠的無恥,對杜拂日的指導也是極爲盡心的,而杜拂日本就天賦驚人,如此,燕寄北一等杜拂日出師,便毫不留戀的離開了長安,任憑杜青棠如何挽留,都堅持回了劍南……

第一百四十九章 九懷刃第二百五十二章 霍蔚(上)第一百五十章 樓氏第一百七十五章 三人成虎第二百五十九章 隻手遮天(下)?第五十五章 薛氏(下)第三百二十七章 狂颮漸(二)第四十一章 杜家拂日第三百九十七章 局中之局(九)第一百一十三章 杜家三郎新書《紫臺行》第二章 皇后王氏第五章 姊妹第二十八章 趙氏其人第一百七十一章 紫閣相見第三百零八章 杜不留第二百七十三章 曲江池上無關風月第三百四十八章 家國(十二)第三百七十五章 市中殺(五)第一百九十一章 翠微第三百六十一章 流火(四)第三百七十七章 市中殺(八)第四十五章 夏侯浮白第三百三十章 狂颮漸(五)第三百四十二章 家國(六)第三百八十七章 市中殺(十八)第一百六十六章 山風急雨第二百四十四章 自雨亭第八十九章 山雨之慾來第六十八章 餘地第二百十三章 辯解第一百七十三章 餘達第二百三十三章 羅美人第二百二十二章 謙謙君子第二百三十二章 貪涼?第八十八章 樂遊原第十六章 兄妹第三百零七章 和靜郡主第二百九十三章 捏造?第八章 六郎第三章 許情深第一百二十九章 潑酒第八十一章 神禾賽馬第一百零六章 李十七娘第二百四十四章 自雨亭第二十六章 滿城風雨第七十九章 將以櫻桃宴第九十章 杏花深處美人藏第二百七十九章 繡水、箏奴第二百三十章 姑嫂第二百九十一章 攤牌第二百章 師徒第四百十章 結局第八十八章 樂遊原第五十九章 心虛第二百七十一章 兒女都是債第五十六章 魏州第一百二十一章 杜十二第二百二十章 賽馬前事(上)第二百七十二章 外孫第四十九章 駙馬人選第三百三十六章 靈光(四)第一百六十八章 將離第四百零九章 殘局(七)第三百十二章 回宮第一百三十三章 魏絳之功,何其懦也?第二百零一章 奏章底稿第二章 皇后王氏第三百二十二章 言第一百二十八章 江錯娘第四百零四章 殘局(二)第二百四十九章 鸚鵡記第一百三十六章 飄風驟雨驚颯颯第三百三十六章 靈光(四)第二百七十七章 韓王第三百十五章 北里繁華第四十一章 杜家拂日第一百一十五章 杜七第二百六十五章 古薇娘(上)第二百二十三章 回宮第三百十章 衛王李鑫第一百二十八章 江錯娘第三百四十三章 家國(七)第一百二十五章 巧遇?第三百七十三章 市中殺(三)第三百三十三章 靈光(一)第二百二十九章 未雨綢繆第二百六十七章 古薇娘(下)第三百三十九章 家國(三)第一百六十四章 罅隙漸第二十四章 師如意第一百三十五章 豐淳第三百三十六章 靈光(四)第三百九十六章 局中之局(八)第二百九十九章 錯誤第一百六十六章 山風急雨第四百零八章 殘局(六)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十娘第三百七十六章 市中殺(六)
第一百四十九章 九懷刃第二百五十二章 霍蔚(上)第一百五十章 樓氏第一百七十五章 三人成虎第二百五十九章 隻手遮天(下)?第五十五章 薛氏(下)第三百二十七章 狂颮漸(二)第四十一章 杜家拂日第三百九十七章 局中之局(九)第一百一十三章 杜家三郎新書《紫臺行》第二章 皇后王氏第五章 姊妹第二十八章 趙氏其人第一百七十一章 紫閣相見第三百零八章 杜不留第二百七十三章 曲江池上無關風月第三百四十八章 家國(十二)第三百七十五章 市中殺(五)第一百九十一章 翠微第三百六十一章 流火(四)第三百七十七章 市中殺(八)第四十五章 夏侯浮白第三百三十章 狂颮漸(五)第三百四十二章 家國(六)第三百八十七章 市中殺(十八)第一百六十六章 山風急雨第二百四十四章 自雨亭第八十九章 山雨之慾來第六十八章 餘地第二百十三章 辯解第一百七十三章 餘達第二百三十三章 羅美人第二百二十二章 謙謙君子第二百三十二章 貪涼?第八十八章 樂遊原第十六章 兄妹第三百零七章 和靜郡主第二百九十三章 捏造?第八章 六郎第三章 許情深第一百二十九章 潑酒第八十一章 神禾賽馬第一百零六章 李十七娘第二百四十四章 自雨亭第二十六章 滿城風雨第七十九章 將以櫻桃宴第九十章 杏花深處美人藏第二百七十九章 繡水、箏奴第二百三十章 姑嫂第二百九十一章 攤牌第二百章 師徒第四百十章 結局第八十八章 樂遊原第五十九章 心虛第二百七十一章 兒女都是債第五十六章 魏州第一百二十一章 杜十二第二百二十章 賽馬前事(上)第二百七十二章 外孫第四十九章 駙馬人選第三百三十六章 靈光(四)第一百六十八章 將離第四百零九章 殘局(七)第三百十二章 回宮第一百三十三章 魏絳之功,何其懦也?第二百零一章 奏章底稿第二章 皇后王氏第三百二十二章 言第一百二十八章 江錯娘第四百零四章 殘局(二)第二百四十九章 鸚鵡記第一百三十六章 飄風驟雨驚颯颯第三百三十六章 靈光(四)第二百七十七章 韓王第三百十五章 北里繁華第四十一章 杜家拂日第一百一十五章 杜七第二百六十五章 古薇娘(上)第二百二十三章 回宮第三百十章 衛王李鑫第一百二十八章 江錯娘第三百四十三章 家國(七)第一百二十五章 巧遇?第三百七十三章 市中殺(三)第三百三十三章 靈光(一)第二百二十九章 未雨綢繆第二百六十七章 古薇娘(下)第三百三十九章 家國(三)第一百六十四章 罅隙漸第二十四章 師如意第一百三十五章 豐淳第三百三十六章 靈光(四)第三百九十六章 局中之局(八)第二百九十九章 錯誤第一百六十六章 山風急雨第四百零八章 殘局(六)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十娘第三百七十六章 市中殺(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