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 市中殺(五)

“精只香與必粟香的氣息都是極爲濃烈霸道的。”明顯憔悴了許多的元秀慢慢拈起一顆黑子放在了棋盤上,語氣帶着一種極爲漠然的漫不經心,“杜青棠平生仇家無數,你是他膝下唯一子嗣,想來自小受到的覬覦也不少,焉會毫無防備?我不相信那日你進殿時沒有察覺到迷香。”

杜拂日隨手落了一顆白子迴應,若是仔細看去,他的臉色尚且有些蒼白,然口角笑意卻很是溫潤:“的確察覺到了。”

元秀落子的手頓了一頓,定定看向了他,杜拂日毫無迴避之意,兩人對望良久,元秀方道:“你早知道大娘想要那麼做?”

“我只知道她欲對我不利。”杜拂日立刻搖頭,淡淡的道,“畢竟她是郭家養女,乃是郭家當成親生骨肉養大,對杜家懷恨並不意外,但你是文華太后嫡親血脈,我想你既然在寢殿裡,她若要殺我,至少不會將你拖下水,所以不會在珠鏡殿,想來是想給我些苦頭吃。在她回珠鏡殿前,已經知道了我與你對弈終夜之事,我想,薛娘子捨不得惱你,着落到我身上,讓她發作一番也不是什麼大事。”

他說這番話時態度平靜面無波瀾,元秀沉默片刻才道:“我實在不知道你說的是真是假。”

“當時你昏迷不醒,想是沒聽到她最後的一番話。”杜拂日沉吟着,緩緩道,“你大約不知道她當年做什麼會留在宮中做你的乳母。”

元秀皺起眉。

“薛娘子雖然只是郭家養女,但你的外祖父郭守的確是拿她當成了嫡親血脈看的,就是郭家上下也沒人拿她當外人。”杜拂日平靜道,“因此薛娘子少年時候婚姻艱難,並不是沒有郎君傾慕與她,而是因爲郭守擔心她與夫家長輩難以相處,一來郭家勢大,本就壓了許多人家一頭,二來薛娘子那個時候性格堪稱一句驕橫跋扈,偏偏以郭家的家世,尋常人家,郭守又怕只是衝着郭家權勢而來,如此才挑來挑去難以決定。”

“到後來薛娘子在神禾原上遇見了沈家郎君,兩人因賽馬終情,沈家詩書傳家,長輩最想替沈郎君娶的乃是溫柔嫺靜的大家淑女,然而薛娘子委實過於刁蠻了些,所以兩邊頗爲鬧了一場,最後阿煌大約也聽說了,郭守請了長生子出面,那沈郎君之母篤定三清,對長生子敬畏若天人,因而才同意了這門婚事……”

杜拂日說到這裡,元秀忽然冷冷一笑!

“先前,我曾託了賀夷簡打探長生子之事,他告訴我,當初外祖父曾向長生子求了兩件事,便是分辨與母后、大娘有關,大娘的是婚姻,母后的我算了算時間,應是五哥被立爲儲君之事。”元秀似笑非笑的說道,“這兩件事,雖然不知道外祖父向長生子付出了什麼代價,但是到底都成了,可如今想一想,這長生子哪裡是什麼謫仙人?分明就是一個使邪術的妖道!”

“大娘與沈家郎君的婚事起初就不順,後來成了之後也才只過了幾年的好日子?大娘的孩子還在襁褓之中,沈家郎君便因病而亡不說,連帶着大娘自己的孩子都在不久後去了!爲此大娘雖然沒有說,可我想沈家本就對大娘不甚滿意,如今見她丈夫與孩子都死了,豈有不落井下石的道理?”

“再說母后這邊——五哥雖然被立爲儲君,可是接着整個郭家都出了事,母后與八弟都身死……後來父皇寵愛六哥,五哥身爲太子卻連帶着王氏都過了數年戰戰兢兢的日子,到了先帝駕崩,這幾年勤勤懇懇,最後卻只落了一個一夕之間身敗名裂,性命委於宦奴之手的下場!”元秀用力將手中棋子丟回棋罐,冷笑,“如今我倒相信他有些門道了,若不然當初外祖父不過是尋他問了兩件事,怎麼一路遺禍到了現在?”

杜拂日淡淡的道:“你說的其實也沒錯,其實說起來,當年叔父之所以堅持要先帝下旨令郭家族沒,並非因爲叔父與郭家有什麼私仇,歸根到底,還是與此人有關。”

元秀看着他,杜拂日略一思索,道:“宮變次日清晨,你與長生子的交易,可是答允給他推.背.圖?”

對他的心思敏捷元秀早已不奇怪,只是道:“你說是長生子,可有什麼證據?”

“這件事情,沒有什麼證據不證據的,就好像當初都說郭家勾結西川節度使意圖謀反,可那些謀反的所謂證據,許多人都知道壓根就是去抄家之時由禁軍帶進去的。”杜拂日微哂,“這也是這些年來許多世家都不太願意再踩郭家的緣故,但也不願意附和太上皇爲郭家洗冤——這些人都認爲,當初郭家要麼得罪了叔父,要麼,就是勢力過盛,惹了先帝擔憂,其實這兩者都不是。”

“世家閥閱的勢力,自本朝興起科舉後,已經大爲衰退,實際上,自從本朝高宗皇帝廢棄元后,扶持武后,後來又出現了武周代唐,更是讓世家大受打擊,五姓七家裡的太原王,因其女爲高宗元后,在武週一朝,亦是戰戰兢兢,後面玄宗皇帝時安史之亂,爲向回紇借兵,肅宗皇帝允回紇入關中後可以任意擄掠,錦繡兩都,遭蒙大難,固然最可憐的是百姓,但世家在這中間受到的損失也不小,所以陸續傳到了這些年來,家聲尚在,但其實勢力早不能與開國之時比了。”杜拂日淡淡的說道,他本身就是城南杜氏子弟,開國時候名相杜如晦便是先祖之一,說起世家的勢力變遷,無疑是切身之感。

元秀神色漠然的聽着。

“當初高宗皇帝之所以廢棄王皇后,歸根到底是擔心世家勢力過大,若不加以約束,會使本朝重蹈前隋之轍——前隋之滅,雖然史書上多言隋世宗好大喜功又剛愎自用,然其時天下反軍如林,李家之所以能夠得了天下,與關中豪門放棄楊室,改爲支持李室不無關係。”如今皇室幾成傀儡,杜青棠大權在握,此刻殿中又沒有旁人,杜拂日說話也是毫不留情,緩緩道,“所以實際上,從玄宗皇帝之後,皇室最忌憚便不再是皇室,而是宦官!”

——安史之亂時,玄宗皇帝倉皇駕幸蜀地,起初叛軍氣勢如虹,唐軍一敗塗地,當時玄宗已經年老,無人主持大局,宦官李輔國便在靈州擁了太子即位,遙尊玄宗爲太上皇,這就是肅宗皇帝。後安史之亂平定,史軍殘部佔據河北,只肯遙尊長安爲首,其時李室也是十分疲憊——那也是河北三鎮的由來。

之後,李輔國自恃功勞,把持朝政,肅宗幾成傀儡,這是本朝宦官專權的由來。後面德宗皇帝將神策軍權交與宦官,更是讓宦官擁兵自重,連諸臣與衆鎮都爲之側目。而正經的李家皇族,卻一路走上了衰微之路——宦官專權自是恐懼明君,由此凡是聰慧機敏的皇子,往往都活不長,如懷宗長子英王便是個例子。

杜拂日淡然而笑:“因此郭家雖然聲勢赫赫,但實際上當時憲宗皇帝與叔父並未起疑,何況憲宗皇帝與文華太后之間頗有情份,對如今的太上皇其實也是十分喜歡的。那時候憲宗皇帝與叔父,最擔心的還是神策軍!”

元秀神色一凜!

杜拂日此言不虛!

她不覺問道:“若是如此,那麼想來先帝與杜青棠,應有假世家之手,壓制宦官之意?可爲什麼最後杜青棠卻堅持要族沒郭家?”她心思轉了一轉,皺眉,“郭家這一支,起自郭老令公,以武起家,難道他們反對皇室收回神策軍?”

“那時候如今的太上皇已經被立爲儲君,乃是郭家外孫,郭家若是反對,文華太后豈能准許?”杜拂日察覺到她態度的轉變,面上卻依舊不動聲色,“何況文華太后只有太上皇一子與阿煌你一女,若是郭家未曾被族沒,等到了豐淳時,豈有不倚重郭家的道理?”

元秀抿了抿嘴:“你說。”

“這便要提到長生子了。”杜拂日緩緩道,“十幾年前此人在關中極爲出名,就是叔父也曾慕名與他一會,實際上他對推.背.圖的興趣,長安許多人家都知道,但阿煌你也曉得,因懷宗皇帝當年沉迷丹術,致王太清亂政,所以憲宗皇帝,一反懷宗皇帝之態,對道家十分厭惡,憲宗皇帝與我的叔父,都不信鬼神之道,而偏偏長生子出山時,正是憲宗皇帝當政。其時到現在,推.背.圖都只有宮中收藏,他想要一觀,卻偏偏要與宮廷打交道。在這種情況下,長生子便只有從重臣、宗室下手,當初他與叔父第一次見面時,便毫不掩飾自己的目的。”

“然後呢?”

“此人傳說身具道法,不過道家之術我也不甚明瞭,他在長安風頭極盛那幾年,據說世家都爭相以請他登門爲榮耀。”杜拂日淡淡的笑了笑,“那時候,郭家長女在宮中爲後,膝下有嫡子,子嗣興旺,乃是長安城中數一數二的門第,聽聞了這等高人,總是動了好奇之心,這纔有了後面郭守請其爲文華太后與薛娘子襄助之事。”

元秀皺起眉:“我雖然不曾見過外祖父,但想來既然能夠爲一家之主,多半也是機敏之人,大娘出閣之事,猶可以說是那沈家郎君之母恰恰對長生子敬畏有加,所以請他出面,比旁人勸說都有效果,可是五哥立儲,卻不知道他又是用了什麼辦法?先帝明明厭惡道士,外祖父豈會連這點也不注意?”

wωω ✿ttКan ✿c o

“長生子用了什麼辦法,我也不知。不過關於如今的太上皇的儲君之位,我卻聽叔父說過,當初信王李佳之事,先帝早知文華太后冤枉,但爲着時局的緣故,只得委屈了太上皇並文華太后數年,那幾年雖然瓊王與七王陸續出生,上面並有代王、齊王長長,但先帝始終無意立儲,其實心中早已屬意太上皇。”杜拂日笑了一笑,淡淡的道。

“是什麼時局?”元秀頓時敏感的問,“那時候王太清早已伏誅,曲平之亦是新除……曲平之?曲平之除後,似乎邱逢祥並未立刻奪得神策軍權,卻不知道,是什麼樣的局勢,迫得先帝連爲一國之母洗刷冤屈都不能?況且又是誰誣陷了我的母后?”

“曲平之雖除,然餘孽尚在,若非如此,先帝早已趁機奪得軍權,焉能使其落入邱逢祥之手?”杜拂日的眼神很複雜,他若有所思的頓了一頓,方繼續道,“實際上,當時宮中除了曲平之外,尚有王太清時的老人,阿煌不妨算一算,信王殿下落水身亡、矛頭直指文華太后時,是什麼時候?”

元秀皺了皺眉,那是豐淳尚未出生的時候,豐淳生於憲宗登基不久,那時候,王太清尚且剷除,杜青棠並未出頭——因爲杜丹棘還在!

而數年光景,杜丹棘死,杜青棠乃接替其兄,受到憲宗皇帝的寵信與重用……杜丹棘……她抿了抿嘴:“你是說,王太清?”

“不錯。”杜拂日頷首,“信王之死,宮裡宮外都說是文華太后所爲,實際上,信王殿下卻是爲王太清所害,不過是爲了嫁禍於文華太后罷了!”

他沒有說王太清爲什麼要這麼做,但元秀生長宮闈,卻已經隱隱猜到了端倪:憲宗皇帝從做太子時,就是頂着王太清的謀害戰戰兢兢而過,到了懷宗皇帝駕崩,憲宗繼位,名義上他已經是帝國的所有者,但實際上,四十萬神策軍依舊掌握在王太清手中,杜家兄弟雖然皆是才幹出衆,可當時一來還年少,二來,王太清可不是邱逢祥,就是多年不問政的邱逢祥,靠着手中兵權都能夠一夜之間廢棄豐淳,何況是在整個懷宗朝都幾乎一手遮天的王太清?

在這種情況下,憲宗皇帝想要奪政,自然是要慢慢來,同樣的,在私下裡動作時,亦要考慮到瞞過王太清的耳目。可王太清也不是傻子——杜拂日先前就說過,王太清起家於郭太皇太后,而文華太后也姓郭,太皇太后去後,王太清再無節制,郭家作爲太皇太后的族人,對這個權宦必定比常人更爲了解。

文華太后當時已經爲憲宗之後,自然要站在了丈夫這邊,所以,當初憲宗親政後,文華太后爲了配合憲宗奪權,很有可能以自己皇后的身份,在後宮開始與王太清爭奪宮權,如此引起王太清的注意,以便憲宗在前朝有所作爲。

而信王之死,便是王太清對文華太后的反擊,同時也是對憲宗皇帝的試探。

在那個時候,憲宗與杜丹棘都還沒做好誅滅王太清的準備,因此文華太后的冤屈只能拖延下去,憲宗皇帝爲了矇蔽王太清,也就裝作相信了文華太后乃是謀害信王之人,從而疏遠了文華太后與豐淳。

到了王太清伏誅後,固然可以將此事明言,但堂堂皇后被冤枉,身爲帝王卻連妻子的名譽都無法維護——這樣的事情說出去,對憲宗皇帝明君、英明神武的名聲實在不好聽。自然而然,就這麼拖了過去……

第三百三十三章 靈光(一)第一百八十九章 善音第二百四十六章 真兇第四章 湖色似曾諳第二百八十四章 消息第二百零三章 田夫人第一百五十八章 套第三百三十二章 狂颮漸(七)第十一章 賀夷簡第二百三十一章 兄妹第三百五十五章 算與間(七)第一百四十章 迷神閣第三百十一章 子嗣第一百零二章 說憲宗第五十三章 王子瑕第一百一十七章 圓場第二百二十七章 駙馬初定第二百五十四章 末兒第一百五十八章 套第四百零八章 殘局(六)第三百七十九章 市中殺(十)第一百八十二章 意外的求助第一百零五章 李九郎第三百六十八章 郭十五郎(二)第二百八十二章 緣故?第三百二十一章 李復第七十九章 將以櫻桃宴第三十九章 三清殿第六十六章 譬如獅虎生來愛食肉糜第三百四十三章 家國(七)第五章 姊妹第三百四十七章 家國(十一)第十章 長安郎第三十三章 李佑第二百零六章 太乙池第一百四十四章 幸災樂禍第五十二章 封邑第三百二十章 孟破斧第十一章 賀夷簡第一百九十八章 望仙殿第一百四十五章 醉綃樓第四百零八章 殘局(六)第一百一十六章 衝突第三百十七章 再遇第二章 舊恩怨第三百五十四章 算與間(六)第一百九十二章 愚笨?第二百六十五章 古薇娘(上)第四十一章 杜家拂日第二百六十二章 蠢貨第四章 平津第七十章 寒食第二百二十一章 賽馬前事(下)第一百七十六章 山中桃花始盛開第一百五十六章 魏王第一百六十九章 石下有人第三十四章 韋坦第三百二十五章 夜色已深第一百零二章 說憲宗第六章 趙麗妃第四章 平津第二百八十四章 消息第二百六十九章 往事(續)第二百四十九章 鸚鵡記第三百二十七章 狂颮漸(二)第一百三十七章 折若木兮應徘徊第二百零九章 一果一仁第一百一十一章 小產第二百三十三章 羅美人第九十二章 百果第一枝第二百十九章 發泄第三百二十三章 驛站第六十七章 秋錦娃第一百四十七章 靈奴第五十三章 王子瑕第一百八十二章 意外的求助第一百七十五章 三人成虎第九十七章 託付第四十五章 夏侯浮白第三百七十三章 市中殺(三)第一百六十三章 下降之日第二百三十五章 昭賢太后第二百四十四章 自雨亭第二百五十二章 霍蔚(上)第三百七十八章 市中殺(九)第二百零七章 再見長生子!第三百八十六章 市中殺(十七)第五十章 新城長公主第三百九十三章 局中之局(五)第二百四十二章 算第一百二十三章 小五第二百十三章 辯解第一百四十二章 殿前交鋒(中)第三百三十一章 狂颮漸(六)第一百九十三章 沉潭……第二百六十五章 古薇娘(上)第一百七十六章 山中桃花始盛開第一百二十八章 江錯娘第二百五十八章 隻手遮天(上)?第二百九十七章 大家端午快樂喲!
第三百三十三章 靈光(一)第一百八十九章 善音第二百四十六章 真兇第四章 湖色似曾諳第二百八十四章 消息第二百零三章 田夫人第一百五十八章 套第三百三十二章 狂颮漸(七)第十一章 賀夷簡第二百三十一章 兄妹第三百五十五章 算與間(七)第一百四十章 迷神閣第三百十一章 子嗣第一百零二章 說憲宗第五十三章 王子瑕第一百一十七章 圓場第二百二十七章 駙馬初定第二百五十四章 末兒第一百五十八章 套第四百零八章 殘局(六)第三百七十九章 市中殺(十)第一百八十二章 意外的求助第一百零五章 李九郎第三百六十八章 郭十五郎(二)第二百八十二章 緣故?第三百二十一章 李復第七十九章 將以櫻桃宴第三十九章 三清殿第六十六章 譬如獅虎生來愛食肉糜第三百四十三章 家國(七)第五章 姊妹第三百四十七章 家國(十一)第十章 長安郎第三十三章 李佑第二百零六章 太乙池第一百四十四章 幸災樂禍第五十二章 封邑第三百二十章 孟破斧第十一章 賀夷簡第一百九十八章 望仙殿第一百四十五章 醉綃樓第四百零八章 殘局(六)第一百一十六章 衝突第三百十七章 再遇第二章 舊恩怨第三百五十四章 算與間(六)第一百九十二章 愚笨?第二百六十五章 古薇娘(上)第四十一章 杜家拂日第二百六十二章 蠢貨第四章 平津第七十章 寒食第二百二十一章 賽馬前事(下)第一百七十六章 山中桃花始盛開第一百五十六章 魏王第一百六十九章 石下有人第三十四章 韋坦第三百二十五章 夜色已深第一百零二章 說憲宗第六章 趙麗妃第四章 平津第二百八十四章 消息第二百六十九章 往事(續)第二百四十九章 鸚鵡記第三百二十七章 狂颮漸(二)第一百三十七章 折若木兮應徘徊第二百零九章 一果一仁第一百一十一章 小產第二百三十三章 羅美人第九十二章 百果第一枝第二百十九章 發泄第三百二十三章 驛站第六十七章 秋錦娃第一百四十七章 靈奴第五十三章 王子瑕第一百八十二章 意外的求助第一百七十五章 三人成虎第九十七章 託付第四十五章 夏侯浮白第三百七十三章 市中殺(三)第一百六十三章 下降之日第二百三十五章 昭賢太后第二百四十四章 自雨亭第二百五十二章 霍蔚(上)第三百七十八章 市中殺(九)第二百零七章 再見長生子!第三百八十六章 市中殺(十七)第五十章 新城長公主第三百九十三章 局中之局(五)第二百四十二章 算第一百二十三章 小五第二百十三章 辯解第一百四十二章 殿前交鋒(中)第三百三十一章 狂颮漸(六)第一百九十三章 沉潭……第二百六十五章 古薇娘(上)第一百七十六章 山中桃花始盛開第一百二十八章 江錯娘第二百五十八章 隻手遮天(上)?第二百九十七章 大家端午快樂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