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渾水(十四)

乾清宮東暖閣裡一片肅靜,候在外間的顧問行,朝裡偷偷瞧了一眼動靜兒,心裡不由擔了驚怕。李光地在康熙目光的迫視下,只是頓首:“臣是一時情急,口不擇言,可臣斷不敢做危言主上之想……。”

康熙看了眼李光地花白的頭髮,嘆了一聲,有些心灰意懶:“罷了,朕同你君臣這麼些年,你的品性朕都知道,不是邀名的人,請罪的話就不必說了。”略一停,康熙又看着李光地道:“朕召你來只是想問問,今日在朝上你當着一殿大臣,要朕‘徐爲處置’,似有旁的意思?”

李光地聞言很是遲疑了一發,他乃一介漢臣,如何敢貿然參與這場風波?擺箇中庸的立場,總是不會錯的。這便有了今日朝上那番“臣觀史冊之上,廢立其事代代皆有,並非皇上聖德有失,臣請皇上平怒觀理,徐爲處置,但使聖躬有萬年之安,綿延國祚萬世之固,便不足以玷聖明。”的話。

“旁的意思?”李光地跪在腳踏旁,暗自思度了一番,俯首道:“臣的心思,皇上洞察入微。帳殿夜警一事,大體情形當不至有差,可這要緊之處,臣想,此事當中未必就無一謬誤,皇上信這些全是二阿哥所爲麼?不若再加詳查。”

康熙微微闔了目,心下一陣悵然,默了半晌,才冷冷道:“他必然是鬼物附了體,亂了心智。不是犯了瘋疾,又怎會做出這等喪心病狂之事?”康熙這話說來,倒更像是自正心意。

聽話聽音,李光地侍奉君側近三十年,如何聽不出來康熙這番話裡透着的心意?太子鬼物憑附,連着數次明諭都是如此,可見主上的處置不是不忍,而是落在一個“不願信”上頭呵……

想及這裡,李光地心下實是一凜。方纔原不過就是順着康熙的意思往下說,現下倒真有些心驚了,莫不是覺着自己是個保太子的意思?可話既是出了口,這個時候便也只能是繼續說下去,恭敬回道:“皇上,臣不過是個臣子之軀,鬼物之類尚不敢冒犯,何況二阿哥天潢貴胄?從來尊則驕,安則肆,二阿哥亦是如此,居儲位數十載,驕肆日漸,乃至神智日昏。不說二阿哥,便是常人也是這個理,始則偷安,繼而惡正。倘長久以惡爲習,善言聽了便是如芒刺在背,行事狂悖顛倒,心智既亂,又與鬼物亂了心智何異?”只是曉得了康熙的意思,李光地多少添了幾分心安,話也說的越發沉靜了。

康熙思慮着李光地所言,眉頭皺了皺,目光更是深邃,叫了起,話裡卻半是首肯半是慨嘆地透着煩亂:“你這話說的很是,朕觀胤礽平素所爲,便是如此。卻不知這個瘋疾能否治得好,朕對他總是存了指望的。”

“照依性理之學精義,養心之道便在清心寡慾,寧靜滌神,所謂平旦之氣益生,則本心之明漸著。”李光地立在一側只說了半句,先還猶豫着,待見着康熙頷首,面上的倦怠之色逐漸消散了些,才稍有釋然,又補上一句:“臣以爲,二阿哥處徐徐調治,方是天下之福。”

內間康熙頻頻頷首,外頭顧問行卻是犯了難,四阿哥胤禛,九阿哥胤禟聯袂而至請見,瞧着一個板着臉孔心事重重,另一個卻是眉間帶笑透着蹊蹺。兩人聽着李光地在內,倒也沒說什麼,只靜靜跪侯在外。等了一柱香的功夫,李光地才退了出來,見着兩名皇子,先是一愣,繼而躬下身去就要施禮,因着李光地是老臣,又是素來得了聖眷,與康熙“名爲君臣,義同朋友”,胤禛側身只受一半,九阿哥搶前一步,一把扶住了,笑道:“老李這是做甚,論起來,你常爲咱們講經筵,雖沒有上-書房師傅的名兒,卻有師傅之實。咱們怎麼受得起你的禮?”李光地朝堂沉淫幾十年,心思早就跟水晶似的,胤禟如此賣好是什麼來由豈有不知的理?手上輕輕一掙,眼睛有意無意瞟了東暖,溫煦一笑,道:“四貝勒,九貝子,臣還有些公務,就不礙着兩位爺覲見聖駕了。”胤禟略有些尷尬,心裡暗道:“這隻老狐狸。”面上卻只是笑,目送李光地而去。回過頭來,正巧迎上胤禛目光,當下一凜,胤禛卻沒說什麼,只是將手一讓,示意一同入內。

東暖之內,康熙聽了胤禟奏告,似乎再也坐不住了,起身在閣內急轉了幾圈,方纔駐了步子,直視二人道:“胤礽他…他果然是這麼說得?”胤禟與胤禛一併叩下頭去,道:“是,兒臣們皆親耳所聞。”康熙面上似悲似喜,好一會,才又道:“這樁事,你們奏得對,奏得好呵。”胤禟偷眼看了看胤禛,見胤禛並不作聲,便道:“回皇阿瑪的話,兒臣無非是懂得侍君以誠這四個字,既是曉得二哥這話是要緊的,自然應該奏聞與皇阿瑪知曉,此臣道也,是以兒臣不敢居功。只是……。”

“唔?”康熙聽着前語,頗有點讚許之意,突然聞着這轉折之辭,不由生出些疑。“說下去。”康熙淡淡道。“是”胤禟又叩了個頭,道:“兒臣還請皇阿瑪赦了兒臣與四哥違旨之罪。”“違旨?”康熙之疑愈重,口氣中帶出些不豫,“與朕說明白些,你等所違究竟何旨。”胤禛聽到此間,已知胤禟無非是在給胤禔上眼藥,內裡鄙夷之極,卻又不便在此時分說什麼,只是做了個悶嘴葫蘆。胤禟面上露出委屈之色,道:“二哥鎖鏈纏身,神色淒涼,哭奏此語,求兒臣等上奏與聞。其時大哥也在當場,立時傳了皇阿瑪口諭,廢太子所言一律不得再奏。兒臣等有違皇阿瑪旨意……。”聽胤礽淒涼,康熙眸中似曾有水色一現,瞬即便被兩叢火焰取代,冷冷一笑,道:“好麼,胤禔倒是忠臣孝子,朕的每一句話,他都果真記得這般清楚。”深深看了胤禟一眼,拿起案上一方宜興琺琅盒綠石硯道:“你做的好,朕這方硯賞了你。往後多讀書,讀書方能守禮,才懂做人。你跪安罷。”本來聽了那幾句話,胤禟怎麼都覺得當中有訓誡之意,可手中接了硯臺,心裡卻止不住的歡喜,怕失儀,生生面上斂了笑,只剩了恭謹,行了跪安禮退去。

康熙轉向了胤禛,看了他良久,方纔道:“胤礽處,你要留心看護。鎖鏈……,原是怕他癲狂,這才鎖他,眼下既然他已有幾分清明,便去了罷。”胤禛點頭應了。康熙此時才顯得分外黯然,默了一陣,又問:“胤祥現下如何?”胤禛只覺喉頭有些哽咽,強自按捺了,方道:“回皇阿瑪話,暫押於宗人府內,說是腿上癰瘡比前時更甚。”康熙垂下眼瞼,道:“你去尋個太醫給他診治。朕有些乏了,你也跪安罷。”胤禛叩了頭,多少有些怏怏地看了眼康熙,見康熙又擺了擺手,只得無奈退下。

第137章 二徵葛爾丹(四)第293章 多事之秋(五)第185章 科舉弊案(七)第384章 問鼎(八)第257章 議儲(九)第38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八)第181章 科舉弊案(三)第175章 南巡(六)第129章 暗潮洶涌(六)第40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十)8 裕親王第61章 何去何從(二)第228章 渾水(九)第201章 風雷涌動(八)第273章 塵埃落定(十六)第123章 波瀾橫生(六)第304章 南山遺恨(三)第180章 科舉弊案(二)第97章 父子兄弟(三)第260章 塵埃落定(三)第345章 父子兄弟(十五)第245章 渾水(二十六)第235章 渾水(十六)第304章 南山遺恨(三)第361章 風雲漸起(七)第373章 風雲漸起(十九)第267章 塵埃落定(十)第202章 風雷涌動(九)4 修行第105章 父子兄弟(十一)第379章 問鼎(三)第371章 風雲漸起(十七)第312章 一波未平(二)第77章 從軍(八)第291章 多事之秋(三)第134章 二徵葛爾丹(一)第124章 暗潮洶涌(一)第198章 風雷涌動(五)第294章 多事之秋(六)第369章 風雲漸起(十五)第68章 何去何從(九)第272章 塵埃落定(十五)第321章 一波又起(七)第365章 風雲漸起(十一)第389章 問鼎(十三)第89章 首戰葛爾丹(五)第203章 風雷涌動(十)第48章 初識愁滋味(二)第95章 又生風波(三)第145章 二徵葛爾丹(十二)第284章 督撫之爭(十)第110章 嫌隙(五)第336章 父子兄弟(六)8 裕親王第196章 風雷涌動(三)第118章 波瀾橫生(一)4 修行第38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八)2 在禁苑的生活第33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一)第329章 萬壽(六)8 裕親王第199章 風雷涌動(六)第98章 父子兄弟(四)第339章 父子兄弟(九)2 在禁苑的生活第363章 風雲漸起(九)第302章 南山遺恨(一)第335章 父子兄弟(五)第56章 初識愁滋味(十)第251章 議儲(四)第277章 督撫之爭(三)第117章 家宴(五)第135章 二徵葛爾丹(二)第247章 渾水(二十八)第193章 風雨欲來(六)第19章 圍獵(三)第89章 首戰葛爾丹(五)1 誕生第34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二)第190章 風雨欲來(三)第308章 南山遺恨(七)第213章 驚變(九)第227章 渾水(八)第385章 問鼎(九)第298章 多事之秋(十)第53章 初識愁滋味(七)第112章 歷史軌跡6 反思第42章 麻煩(二)第313章 一波未平(三)第305章 南山遺恨(四)第357章 風雲漸起(三)第312章 一波未平(二)第246章 渾水(二十七)第313章 一波未平(三)第269章 塵埃落定(十二)第140章 二徵葛爾丹(七)第292章 多事之“秋”(四)第37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七)
第137章 二徵葛爾丹(四)第293章 多事之秋(五)第185章 科舉弊案(七)第384章 問鼎(八)第257章 議儲(九)第38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八)第181章 科舉弊案(三)第175章 南巡(六)第129章 暗潮洶涌(六)第40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十)8 裕親王第61章 何去何從(二)第228章 渾水(九)第201章 風雷涌動(八)第273章 塵埃落定(十六)第123章 波瀾橫生(六)第304章 南山遺恨(三)第180章 科舉弊案(二)第97章 父子兄弟(三)第260章 塵埃落定(三)第345章 父子兄弟(十五)第245章 渾水(二十六)第235章 渾水(十六)第304章 南山遺恨(三)第361章 風雲漸起(七)第373章 風雲漸起(十九)第267章 塵埃落定(十)第202章 風雷涌動(九)4 修行第105章 父子兄弟(十一)第379章 問鼎(三)第371章 風雲漸起(十七)第312章 一波未平(二)第77章 從軍(八)第291章 多事之秋(三)第134章 二徵葛爾丹(一)第124章 暗潮洶涌(一)第198章 風雷涌動(五)第294章 多事之秋(六)第369章 風雲漸起(十五)第68章 何去何從(九)第272章 塵埃落定(十五)第321章 一波又起(七)第365章 風雲漸起(十一)第389章 問鼎(十三)第89章 首戰葛爾丹(五)第203章 風雷涌動(十)第48章 初識愁滋味(二)第95章 又生風波(三)第145章 二徵葛爾丹(十二)第284章 督撫之爭(十)第110章 嫌隙(五)第336章 父子兄弟(六)8 裕親王第196章 風雷涌動(三)第118章 波瀾橫生(一)4 修行第38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八)2 在禁苑的生活第33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一)第329章 萬壽(六)8 裕親王第199章 風雷涌動(六)第98章 父子兄弟(四)第339章 父子兄弟(九)2 在禁苑的生活第363章 風雲漸起(九)第302章 南山遺恨(一)第335章 父子兄弟(五)第56章 初識愁滋味(十)第251章 議儲(四)第277章 督撫之爭(三)第117章 家宴(五)第135章 二徵葛爾丹(二)第247章 渾水(二十八)第193章 風雨欲來(六)第19章 圍獵(三)第89章 首戰葛爾丹(五)1 誕生第34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二)第190章 風雨欲來(三)第308章 南山遺恨(七)第213章 驚變(九)第227章 渾水(八)第385章 問鼎(九)第298章 多事之秋(十)第53章 初識愁滋味(七)第112章 歷史軌跡6 反思第42章 麻煩(二)第313章 一波未平(三)第305章 南山遺恨(四)第357章 風雲漸起(三)第312章 一波未平(二)第246章 渾水(二十七)第313章 一波未平(三)第269章 塵埃落定(十二)第140章 二徵葛爾丹(七)第292章 多事之“秋”(四)第37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