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初識愁滋味(五)

這日,胤禛下了學,向師傅尋了個因頭就溜了出來,直奔戴鐸處,想和戴鐸手談幾局,討教一番。戴鐸下得一手好棋,而康熙也十分看重皇阿哥在圍棋方面的造詣,可偏偏胤禛並不精於此道,在別人讓先的時候還是會輸超過五目以上,爲此沒有少被太子,和兩位哥子嘲笑,他憋着一股氣,就想好好跟戴鐸學幾招,下次來個出其不意,讓那幾位再也笑不出來。

沒想到剛剛擺上棋局,就見年羹堯急衝衝地進了院子,看到胤禛,愣了一下,急忙跪下請安。年羹堯經常在戴鐸府上來來去去,是以家人看到也不稟告,由着他這麼進了來。

胤禛瞧了一眼剛剛起身的年羹堯,沒好氣地道:“還請什麼安啊,你這個年羹堯,早就擾了你四爺的安了。火急火燎地,又怎麼了?你好歹也是聖人門生,怎麼一點養氣的本事都沒有?”

年羹堯陪着笑道:“奴才不知道主子也在這兒,奴才的父親想讓奴才明年試着考鄉試,奴才有一道破題始終做不好,本來就是想叨擾一下戴先生,請教一二的。只是剛纔奴才半道上撿了個人,挺稀奇的,就急着進來,想向戴先生討個主意的,進來得匆忙,衝撞主子了,請主子恕罪。”

胤禛挪揄道:“唷,長出息了,居然還能半道上撿個人回來。倒是說說看,這是怎麼回事啊?”

年羹堯道:“奴才在往戴先生住處的路上,遠遠地就看到一人,頭髮散亂,衣衫零落,落魄不堪的樣子,站在筒子河邊上,看着就覺得他是有什麼事想不開,大冷的天,站那還能有什麼事?就讓年六悄悄跟上去,果然,才一眨眼,那人就跳下去了,得虧年六趕到及時,給撈了上來。一問之下,還挺有意思,這就給戴先生帶了過來,想問問看怎麼辦是好。”

胤禛笑道:“看來你不僅聖賢書現在讀的不錯,還學會了跟你主子抖包袱。既然起了頭,就不能後面沒個交待,給你主子一五一十地抖落清楚了,否則,看我怎麼罰你。”

年羹堯到底還是有些少年的心氣,當下便興高采烈道:“主子,把那人救了上來,年六和他都凍得渾身哆嗦,奴才見了,仿着上回主子救戴先生的模樣,把他們兩個帶去旁邊的一家小客棧,讓店主上成衣店買了兩身乾的讓他們換上,又給他們灌了兩壺燒刀子纔算緩過勁來。”

戴鐸這會子也笑了,道:“怨不得主子說你,你還真嘮叨上癮,平時看你一副沉穩的樣子,怎麼扯了一大篇都還是旁枝末葉的?快說正題兒!”

年羹堯咧嘴一笑,應了一聲,接着道:“問了下來,才知這位居然還是戴先生您的本家,也算是家父的同僚,現在也領着侍講學士的銜。不過,最近正好吃着冤枉官司,現下里罷了官,正候着處分呢,一時想不開,這才投了水。”

“哦?”胤禛聽到這裡,不由得有些動容,問道:“究竟是怎麼回事?”

年羹堯道:“還是奴才把那位戴先生帶上來,主子您來問吧。奴才把他留在門房裡了。”

胤禛點點頭。不一會,年羹堯便帶着一位看模樣三十多歲的中年人快步走了過來,那人果然如年羹堯所說一般,雖然長得眉宇清秀,卻愁雲緊縮,髮辮都鬆了開,下頜滿是鬍子茬,一副頹廢潦倒的樣子,穿着一件大一號的灰府綢掛麪棉袍,腳下一雙“踢死牛”的千層底鞋,這套行頭,說貴不貴,說賤不賤,像極了一個賬房先生。胤禛不由得有些好笑,明白這是年羹堯從成衣鋪中好歹弄來得。只是腹有詩書氣自華,連着長相一起,倒是看出那人的幾分讀書人的模樣來。

來到胤禛面前,那人一撂袍子,跪倒在地道:“罪臣戴梓給四阿哥請安。” 胤禛在腦海中搜索了一番,實在也想不出有這麼一號人物來,便一擡手,道:“起來吧,聽剛纔羹堯說,先生吃了些掛落,究竟怎麼回事,先生可方便與我訴說一二?”

戴梓聞言仿似動了衷腸,未曾開口,便眼角有淚掛落,胤禛不由得心中道:“怎麼這般婆婆媽媽,男子漢大丈夫,流血罷了,流什麼眼淚?”不過轉念一想:“這些個文人,風花雪月多了,也難怪,也許真的受了諾大委屈也不一定。”當下安慰道:“戴先生,不妨的,慢慢說給我聽就好,真要有冤枉,雖然胤禛現在自己未必幫得了先生,在能幫先生的人那裡遞個話還是可以的。”

聽到這話,戴鐸連忙向胤禛使眼色,暗示他不可把話說得太滿,以免惹滿帆上身,胤禛其實看到戴鐸的顏色,但話已出口,又如何能收回,只能裝做並未在意。

戴梓聽胤禛如此一說,倒是慢慢平靜了下來,道:“四阿哥千萬別稱罪臣先生,罪臣哪裡當得起。罪臣是因爲得罪了南懷仁和陳弘勳二位大人,被奪了職,目前正在家中聽候處分,聽罪臣一位在刑部的朋友說,定的是‘流放奉天’,罪臣一時想不開,才投了水。”

胤禛大吃一驚,脫口而出:“你怎麼會得罪南懷仁的?再說,他不是幾個月前已經過世了嗎?”

戴梓道:“他雖過世,可卻呈給皇上一道遺摺,其中參劾罪臣勾結東洋,罪臣冤枉啊,罪臣從來就沒有結交過任何東洋人吶,何來勾結一說?”

胤禛緊鎖了眉頭,道:“這事聽上去頗爲複雜。南懷仁深得聖眷,死後也頗得榮寵,他告你之罪可是條大罪啊。你且坐下,說得詳細些,待我們瞭解詳情之後,再做打算。”

戴梓謝過座,便娓娓道來。戴梓字文開,祖籍錢塘。父戴蒼,明末曾任監軍,擅長軍械製造,也是當時有名畫家。戴梓自幼聰敏好學,自喜於書,無所不讀,尤好兵家之言。按他自己的話說,抱經世大略,凡象緯、句股、戰陣、河渠之學,靡不究悉。

說到這裡,戴鐸便插道:“錢塘戴梓,奴才以前倒也略有耳聞,他以神童著稱,據說十一歲時就寫下‘有能匡社稷,無計退飢寒’的句子。文采高遠,久被江南士林稱頌。戴先生詩作挺勁有力,繪畫又盡採諸家所長,書法則兼有董其昌、米芾之神韻。還精通音律,曾參與纂修《律呂正義》。而且最難得他對治水也很有研究,以前河道總督于成龍就曾依據他所撰的《治河十策》修治黃河,卓有成效。另外,奴才還聽說他熟悉天文,精通算法,是一個難得的博學多才之士,所以,戴鐸頗爲佩服,只是聽說戴先生因公敘表,入朝爲官,無耐從未有幸謀面,不想今日在此地得見。”

胤禛一笑,道:“原來戴先生果非凡人!”

第99章 父子兄弟(五)第125章 暗潮洶涌(二)第312章 一波未平(二)第330章 萬壽(七)第229章 渾水(十)第29章 傷逝(三)第245章 渾水(二十六)第76章 從軍(七)第211章 驚變(七)第363章 風雲漸起(九)第49章 初識愁滋味(三)第238章 渾水(十九)第198章 風雷涌動(五)第334章 父子兄弟(四)第354章 父子兄弟(二十四)第127章 暗潮洶涌(四)第328章 萬壽(五)第255章 議儲(七)第296章 多事之秋(八)第101章 父子兄弟(七)15 家祭二第244章 渾水(二十五)12 郊迎二第280章 督撫之爭(六)第312章 一波未平(二)第357章 風雲漸起(三)第81章 出征(四)第114章 家宴(二)第192章 風雨欲來(五)第389章 問鼎(十三)第95章 又生風波(三)第309章 南山遺恨(八)第80章 出征(三)第175章 南巡(六)第370章 風雲漸起(十六)第44章 麻煩(四)第379章 問鼎(三)第171章 南巡(二)第279章 督撫之爭(五)第49章 初識愁滋味(三)第350章 父子兄弟(二十)第61章 何去何從(二)第293章 多事之秋(五)第128章 暗潮洶涌(五)第69章 何去何從(十)第42章 麻煩(二)第393章 完結篇第292章 多事之“秋”(四)第114章 家宴(二)第69章 何去何從(十)第261章 塵埃落定(四)第292章 多事之“秋”(四)第318章 一波又起(四)第133章 管中窺豹(二)第111章 嫌隙(六)第213章 驚變(九)第152章 冷暖自知(三)第345章 父子兄弟(十五)第385章 問鼎(九)第34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四)第361章 風雲漸起(七)第253章 議儲(六)第241章 渾水(二十二)第217章 驚變(十三)第181章 科舉弊案(三)第40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十)第125章 暗潮洶涌(二)第261章 塵埃落定(四)第289章 督撫之爭(十五)第321章 一波又起(七)第344章 父子兄弟(十四)第381章 問鼎(五)第363章 風雲漸起(九)第291章 多事之秋(三)第102章 父子兄弟(八)1 誕生第48章 初識愁滋味(二)第379章 問鼎(三)第233章 渾水(十四)第96章 父子兄弟(二)第265章 塵埃落定(八)第126章 暗潮洶涌(三)第278章 督撫之爭(四)第61章 何去何從(二)第242章 渾水(二十三)第317章 一波又起(三)第387章 問鼎(十一)第86章 首戰葛爾丹(二)第243章 渾水(二十四)第330章 萬壽(七)第366章 風雲漸起(十二)第343章 父子兄弟(十三)第332章 父子兄弟(二)第34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三)第242章 渾水(二十三)第118章 波瀾橫生(一)第124章 暗潮洶涌(一)第173章 南巡(四)第143章 二徵葛爾丹(十)2 在禁苑的生活
第99章 父子兄弟(五)第125章 暗潮洶涌(二)第312章 一波未平(二)第330章 萬壽(七)第229章 渾水(十)第29章 傷逝(三)第245章 渾水(二十六)第76章 從軍(七)第211章 驚變(七)第363章 風雲漸起(九)第49章 初識愁滋味(三)第238章 渾水(十九)第198章 風雷涌動(五)第334章 父子兄弟(四)第354章 父子兄弟(二十四)第127章 暗潮洶涌(四)第328章 萬壽(五)第255章 議儲(七)第296章 多事之秋(八)第101章 父子兄弟(七)15 家祭二第244章 渾水(二十五)12 郊迎二第280章 督撫之爭(六)第312章 一波未平(二)第357章 風雲漸起(三)第81章 出征(四)第114章 家宴(二)第192章 風雨欲來(五)第389章 問鼎(十三)第95章 又生風波(三)第309章 南山遺恨(八)第80章 出征(三)第175章 南巡(六)第370章 風雲漸起(十六)第44章 麻煩(四)第379章 問鼎(三)第171章 南巡(二)第279章 督撫之爭(五)第49章 初識愁滋味(三)第350章 父子兄弟(二十)第61章 何去何從(二)第293章 多事之秋(五)第128章 暗潮洶涌(五)第69章 何去何從(十)第42章 麻煩(二)第393章 完結篇第292章 多事之“秋”(四)第114章 家宴(二)第69章 何去何從(十)第261章 塵埃落定(四)第292章 多事之“秋”(四)第318章 一波又起(四)第133章 管中窺豹(二)第111章 嫌隙(六)第213章 驚變(九)第152章 冷暖自知(三)第345章 父子兄弟(十五)第385章 問鼎(九)第34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四)第361章 風雲漸起(七)第253章 議儲(六)第241章 渾水(二十二)第217章 驚變(十三)第181章 科舉弊案(三)第40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十)第125章 暗潮洶涌(二)第261章 塵埃落定(四)第289章 督撫之爭(十五)第321章 一波又起(七)第344章 父子兄弟(十四)第381章 問鼎(五)第363章 風雲漸起(九)第291章 多事之秋(三)第102章 父子兄弟(八)1 誕生第48章 初識愁滋味(二)第379章 問鼎(三)第233章 渾水(十四)第96章 父子兄弟(二)第265章 塵埃落定(八)第126章 暗潮洶涌(三)第278章 督撫之爭(四)第61章 何去何從(二)第242章 渾水(二十三)第317章 一波又起(三)第387章 問鼎(十一)第86章 首戰葛爾丹(二)第243章 渾水(二十四)第330章 萬壽(七)第366章 風雲漸起(十二)第343章 父子兄弟(十三)第332章 父子兄弟(二)第34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三)第242章 渾水(二十三)第118章 波瀾橫生(一)第124章 暗潮洶涌(一)第173章 南巡(四)第143章 二徵葛爾丹(十)2 在禁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