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波瀾橫生(四)

李衛一行出京城,經直隸,在山東入水路,饒是緊趕慢趕,也走了近一月纔算來到揚州。此時接近年關,江南之地,雖是繁華的緊,寒風之中,也有了些蕭瑟的意味。顧不得欣賞瘦西湖的雪景,只稍稍在客棧之中擦了把臉,李明順就領着李衛,帶上胤禛的名札一路直奔御史衙門,胤禛派來護衛的兩人也便尾隨着跟了過去。

讓李衛先在一旁的茶館之中歇着,李明順撣了撣身上的微塵,向衙門口走去,擡步剛上兩階臺階,就被守門的差官攔住了。見李明順衣冠齊整,難別貴賤,那差官還算客氣,問道:“先生有何事?”

李明順從懷中掏出名札,雙手遞上,道:“草民李明順,家公子拜見都老爺。草民還帶來了四阿哥的手札。”

差官卻並不接札子,繼續問道:“尋御史大人何事?”

李明順有些怔住了,道:“我家有冤情,求都老爺爲我家主人申冤!”

差官面上神情略有些僵硬,道:“既是案子,爲什麼不遞狀子擊鼓進衙門?倒弄這套玄虛?御史大人有命,本衙門乃朝廷律法之公器,非效命權貴私人之所。四阿哥,也不成!”

李明順沒想到會碰這一鼻子灰,不知所措地道:“差大哥,不是草民不想遞狀子,實在是內中諸多隱情。”

差官有些不耐煩,揮揮手道:“你還是回去吧,大人不會見你的。若是我等放了你進去,只怕弟兄們的屁股都要開花了。”

李明順無奈,只好怏怏地退了回來。李衛進了江蘇,人更是活泛了許多,此刻見李明順緊鎖了眉頭,便仔細問明瞭狀況,隨後歪着腦袋想了一發,道:“我去試試。”

李明順知道李衛鬼點子最多,也不阻攔,道:“若是不成,只怕得勞煩四爺的人了。”

李衛齜着牙笑道:“這點小事,不用。看山人自有妙計!”說罷,問李明順拿了幾兩銀子,轉身就進了旁邊的成衣鋪。再出來時,上好羊羔皮的巴圖魯背心換成了一件普通藍布襖,帽子也換了一頂素布面帽。李衛笑嘻嘻地問李明順拿過了札子,大大咧咧地揣在懷裡,然後叫過胤禛派來的護衛之一,阿布凱,小聲道:“大個子,借你用一用。你等會就只管繃着一張黑臉,旁得什麼都別說,成嗎?”

阿布凱早得了胤禛的指令,一路以李家二人爲尊,此刻自然滿口答應,心裡也想看看這個不足十歲的小傢伙到底葫蘆裡面賣的什麼藥。

李衛拿過一個包袱,遞給阿布凱,一搖一晃的往衙門走去,阿布凱自然貼身緊緊地跟從。到了衙門口,二人自然也被差官攔住,李衛小嘴一咧,居然嚎啕大哭起來:“放我進去,我要尋我的表姑父!表姑父,你快出來看看吧,你這可憐的表侄兒可是遭了大難了!”

這一哭,可把守門的差官嚇了一跳,連忙問道:“怎麼着,你是誰家的孩童,怎麼在這裡哭起來了?這可不是你玩耍的地方,當心大老爺生氣,問你一個藐視公堂!”

不想李衛哭得更兇,指了指阿布凱,聲音更是震天響,道:“我能是誰家的孩子?裡面的施大老爺就是我表姑父!我家遭了難,娘和爹都過世了,討債的現在還跟在身後呢!我反正也沒地方去了,我表姑父要是不管我,我,哇!”李衛一邊說,一邊想起了受冤過世的父親,乾嚎也就於是真的變成了淚水滂沱。

差官頓時不知該怎麼纔好,一表三千里,指不定御史真有這一門親。而且雖然施世綸之父是靖海侯施琅,也算家門顯赫,但他們一家清廉是出了名的,冒認他家的親戚也落不着什麼好去。再說,這小孩這麼哭鬧,已經開始引得路過的行人紛紛駐足,若是傳揚出去,說御史大人不管窮親戚,只怕施大人青天名聲不保。差官琢磨至此,也很是撓頭,便道:“也罷,小少爺,你先別哭了。我就去給大人傳報一聲。”

李衛非但沒有住嘴,反而哭得越發猛烈,道:“你就是不讓我進去,我要見我表姑父。表姑!你快來看看吧,有人欺負你侄兒!”

這一下,連施世綸的夫人也被牽扯在內。差官也是無奈,想想一個孩童,就算錯放入內也不爲大錯,總比任由他在此地哭叫強,便牽了他手道:“行了行了,我的小爺,怕了你還不成?我帶你見施大人去。”

這一下,李衛纔算收住了聲。直把跟在後面的阿布凱看得一愣一愣,想要跟着進去,卻被另一名差官攔住了,冷冷道:“你就在此地候着!”

過了大半個時辰,衙門中出來了幾名差役,將阿布凱,李明順和另一名護衛章吉也請入了後衙。兩人被引入了廳堂,一人端坐在正中的太師椅上,李明順一眼望去,只見這人三角眼,倒掛眉,雖神情端莊,卻天生一副滑稽相,便知此人正是“十不全”。李明順環顧四周,卻不見李衛,不由得心中一驚。

施世綸見狀,笑道:“無須多慮,你家小公子有些倦困,本官讓他在側室之中稍歇,此刻只怕正酣睡着呢。”

聽到這話,李明順才稍稍放下心來,撲通一聲跪在當地,道:“草民求十大青天爲家主人做主!”

施世綸站起身來,走到他身旁,道:“請起。李衛這孩子雖小,心眼着實活絡。若是爾等只憑着四爺的札子,只怕真的是進不來。這小鬼靈精唱了這麼一出,竟把本官這御史府折騰的雞飛狗跳。也罷,本官即請了你們來,就說明本官接了這案子。只是,本官醜話須說在頭裡,你們這屬於民告官,若是證實誣告,罪過可是不輕。即便有四爺爲你們說話,本官亦不放縱。你可想清楚了!”前面一些話還是和風細雨,最後一句卻是語氣甚厲。

李明順重重點了點頭,道:“都老爺,只要是家主人奇冤得雪,即便要了草民這顆腦袋去,草民也沒有半句怨言。”

這時,施世綸纔算露出些笑臉,道:“好。你便將此事來龍去脈,仔仔細細說與本官聽。”然後,看着阿布凱,章吉道:“你二人既是四爺府的,本官就不留你們了,免得給四爺惹了麻煩。四爺的札子本官看了,必盡力勘查這件案子,請四爺不必掛心。另代世綸向四爺問安。”說罷,一揮手,居然就要端茶送客!

第266章 塵埃落定(九)第184章 科舉弊案(六)第347章 父子兄弟(十七)第272章 塵埃落定(十五)第192章 風雨欲來(五)第100章 父子兄弟(六)第334章 父子兄弟(四)第271章 塵埃落定(十四)第216章 驚變(十二)第225章 渾水(六)第169章 封爵(二)第93章 又生風波(一)第43章 麻煩(三)第299章 多事之秋(十一)第35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五)第145章 二徵葛爾丹(十二)第152章 冷暖自知(三)第163章 國事家事(一)第75章 從軍(六)第58章 誰言寸草心(二)第195章 風雷涌動(二)第54章 初識愁滋味(八)第72章 從軍(三)第218章 驚變(十四)第56章 初識愁滋味(十)第366章 風雲漸起(十二)第177章 南巡(八)第75章 從軍(六)第329章 萬壽(六)第94章 又生風波(二)第73章 從軍(四)第268章 塵埃落定(十一)第125章 暗潮洶涌(二)第69章 何去何從(十)第167章 國事家事(五)第40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十)第362章 風雲漸起(八)第375章 風雲漸起(二十一)第149章 二徵葛爾丹(十六)第213章 驚變(九)5 諍臣第174章 南巡(五)第350章 父子兄弟(二十)第368章 風雲漸起(十四)第31章 八阿哥(二)第271章 塵埃落定(十四)第209章 驚變(五)第340章 父子兄弟(十)第122章 波瀾橫生(五)第38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八)第241章 渾水(二十二)第108章 嫌隙(三)第339章 父子兄弟(九)第46章 麻煩(六)第293章 多事之秋(五)第337章 父子兄弟(七)第206章 驚變(二)第54章 初識愁滋味(八)第185章 科舉弊案(七)第316章 一波又起(二)第28章 傷逝(二)第341章 父子兄弟(十一)第142章 二徵葛爾丹(九)第235章 渾水(十六)第263章 塵埃落定(六)第52章 初識愁滋味(六)第50章 初識愁滋味(四)第257章 議儲(九)第335章 父子兄弟(五)第108章 嫌隙(三)第28章 傷逝(二)第371章 風雲漸起(十七)第353章 父子兄弟(二十三)第52章 初識愁滋味(六)第203章 風雷涌動(十)第284章 督撫之爭(十)第63章 何去何從(四)第286章 督撫之爭(十二)第336章 父子兄弟(六)第208章 驚變(四)第23章 兄弟(一)第368章 風雲漸起(十四)第160章 河務(三)第128章 暗潮洶涌(五)14 家祭一第323章 一波又起(九)第224章 渾水(五)第165章 國事家事(三)第40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十)第98章 父子兄弟(四)第310章 一波未平(一)第136章 二徵葛爾丹(三)第33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一)第363章 風雲漸起(九)第228章 渾水(九)第59章 誰言寸草心(三)第113章 家宴(一)第114章 家宴(二)第35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五)第247章 渾水(二十八)
第266章 塵埃落定(九)第184章 科舉弊案(六)第347章 父子兄弟(十七)第272章 塵埃落定(十五)第192章 風雨欲來(五)第100章 父子兄弟(六)第334章 父子兄弟(四)第271章 塵埃落定(十四)第216章 驚變(十二)第225章 渾水(六)第169章 封爵(二)第93章 又生風波(一)第43章 麻煩(三)第299章 多事之秋(十一)第35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五)第145章 二徵葛爾丹(十二)第152章 冷暖自知(三)第163章 國事家事(一)第75章 從軍(六)第58章 誰言寸草心(二)第195章 風雷涌動(二)第54章 初識愁滋味(八)第72章 從軍(三)第218章 驚變(十四)第56章 初識愁滋味(十)第366章 風雲漸起(十二)第177章 南巡(八)第75章 從軍(六)第329章 萬壽(六)第94章 又生風波(二)第73章 從軍(四)第268章 塵埃落定(十一)第125章 暗潮洶涌(二)第69章 何去何從(十)第167章 國事家事(五)第40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十)第362章 風雲漸起(八)第375章 風雲漸起(二十一)第149章 二徵葛爾丹(十六)第213章 驚變(九)5 諍臣第174章 南巡(五)第350章 父子兄弟(二十)第368章 風雲漸起(十四)第31章 八阿哥(二)第271章 塵埃落定(十四)第209章 驚變(五)第340章 父子兄弟(十)第122章 波瀾橫生(五)第38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八)第241章 渾水(二十二)第108章 嫌隙(三)第339章 父子兄弟(九)第46章 麻煩(六)第293章 多事之秋(五)第337章 父子兄弟(七)第206章 驚變(二)第54章 初識愁滋味(八)第185章 科舉弊案(七)第316章 一波又起(二)第28章 傷逝(二)第341章 父子兄弟(十一)第142章 二徵葛爾丹(九)第235章 渾水(十六)第263章 塵埃落定(六)第52章 初識愁滋味(六)第50章 初識愁滋味(四)第257章 議儲(九)第335章 父子兄弟(五)第108章 嫌隙(三)第28章 傷逝(二)第371章 風雲漸起(十七)第353章 父子兄弟(二十三)第52章 初識愁滋味(六)第203章 風雷涌動(十)第284章 督撫之爭(十)第63章 何去何從(四)第286章 督撫之爭(十二)第336章 父子兄弟(六)第208章 驚變(四)第23章 兄弟(一)第368章 風雲漸起(十四)第160章 河務(三)第128章 暗潮洶涌(五)14 家祭一第323章 一波又起(九)第224章 渾水(五)第165章 國事家事(三)第40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十)第98章 父子兄弟(四)第310章 一波未平(一)第136章 二徵葛爾丹(三)第33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一)第363章 風雲漸起(九)第228章 渾水(九)第59章 誰言寸草心(三)第113章 家宴(一)第114章 家宴(二)第35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五)第247章 渾水(二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