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八阿哥(一)

胤禛和裕親王剛剛辦完差事,正欲回大營繳旨,沒走出一個時辰,就被飛馬趕來的侍衛通知說,皇上已經得知圖海的消息了,命裕親王暫回府第,四阿哥回宮候命。而且兩人也從傳旨的侍衛處聽說,正如裕親王所料,皇上聽到圖海病逝的消息之後萬分悲痛,諭隨侍的羣臣道:“朕從此失一股肱矣。”而且宣佈即行起駕回京,要親自爲圖海致祭。同時,下旨賜圖海諡號文襄,贈太子太保,一等忠達公,並配享太廟,同時又命以圖海嫡子諾敏承繼一等公爵位,封散佚大臣。此等哀榮,自熙朝伊始,無人能及。

胤禛聽到這個消息,也是感慨良多。賢能如圖海,得兩代帝王恩寵如圖海,圖海一生傳奇無數,自筆帖式(八品官佐,幾乎就是不入流)一路登天,從侍講拔殿閣大學士,數日之間,超遷十數級,如此隆遇,只有現在的上書房大臣高士其的一日七遷能與之比肩。但即便如此,在宦海沉浮20餘載中,也曾兩起兩落,甚至一度身陷囹圄而今日不知明朝之事。他的命運,完全掌握在皇帝的隻字片語之間,想來也是可憐。

這還算是幸運的,這次征討吳逆的另一大功臣,周昌周培公,在康熙郊迎圖海後的第二天奉召入宮,朝野普遍以爲,以培公功勳,仿清初范文程例,封精奇尼哈番(伯爵),最不濟也能授以督撫,開牙建府。不想,一番奏對下來,竟是隻升了兩級,授了個三品四川布政使的官位,而且限期三月之內必須離京赴任。衆人無不大跌眼鏡,胤禛卻大約可以明白康熙的用意。

圖海的功勳彪炳,朝野推崇備至。從某種情形看,也有功高鎮主的趨勢。如果重用周培公,抑或任周培公以地方督撫有督軍之職,則圖海即便沒有結黨之心,其黨自成矣。而且周培公還是未入旗的漢人,先帝罪己詔中有近漢臣一說,如果重賞周培公,也可能激起朝中滿洲親貴的非議。出於這幾種考慮,康熙便使周培公遠離京畿,赴四川,任藩司之職。這個職位,雖屬地方大員,但上有總督,巡撫監督,且沒有兵權,即便有風吹草動,一張詔書便能解決問題。

胤禛爲周培公扼腕不止,他知道,正是因爲壯志無處得報,周培公壯年之際便抑鬱而亡,雖說康熙惋惜之餘也是給與身後諸多哀榮,但是人已經亡故,即便再多榮耀,又有什麼用呢?人才在的時候時候只是利用之,而不懂得珍惜和保護,纔會有如周培公一樣的悲劇。清代如此,現代社會這樣的例子也不少啊,胤禛心中感嘆道。

裕親王瞧着胤禛已經怔忡了好一會兒了,以爲這位小阿哥還沉溺剛纔在圖海致祭時的情緒當中,於是便道:“老四,別想太多,傷神。”

胤禛搖搖頭,心中所想無法對人明言,只能掩飾道:“侄兒是思念皇額娘了。”

裕親王笑笑,道:“這也難怪,這次你離家已有數日了,你額娘一定也記掛着你呢。我這就送你回宮去。”

福全把胤禛送回宮後便自行回府不提。

胤禛回到鍾淬宮,剛和佟貴妃見了禮,佟貴妃還沒來得及好好看看自己才風塵僕僕趕回來的養子,副總管太監高羣就氣急敗壞地闖了進來,伏在地上道:“主子娘娘,出大事了。”

佟貴妃嗔道:“什麼事這麼火急火燎的,連規矩也不懂了,見了四爺也不問安?你幾十年的差白當了?”

高羣暗叫一聲糟糕,這位四爺年紀雖小,可是不好惹,而且現在聖眷正隆呢。規規矩矩請了安之後,纔回稟佟貴妃道:“主子,奴才剛纔慌了神,這是該死。不過,宮裡出了大事了。”

佟貴妃皺了皺眉頭,道:“出了什麼事,說得明白些。”說着,示意胤禛在旁邊炕上坐下。

高羣道:“辛者庫宮人衛氏,私自與人通姦,10個月前生了一個小賤種,留在宮內,昨日惠妃娘娘丟失了一些細軟,主子命在大內之中普查,聽到她房中有嬰兒哭泣聲,纔在她房中找到那個小東西,拷問之下,她竟是不說。”

佟貴妃眉頭皺得更緊,道:“是不是和哪個侍衛做了此等苟且之事?”

高羣答道:“奴才也有這個懷疑,只是她就是咬緊牙關不說,奴才想請主子示下,該如何處理呢?”

佟貴妃考慮了片刻,問道:“以往這等腌臢,按規矩是怎麼處理的?”

高羣答道:“辛者庫人,本就是皇家旗奴,碰到這等不守規矩之人,拉出去杖斃,那個孽種丟到外面去喂狗也就是了。”

胤禛聞言一驚,他了解一些清三代的歷史,尤其對康熙朝的諸王奪嫡有興趣,在他的印象之中,有一個人,一個很重要的人物,和辛者庫大有關係。

佟貴妃也大有不忍,道:“如此處置,是不是有點太過了?”

高羣一臉媚笑道:“主子,不是奴才多嘴啊,皇上現在正恩寵着主子,後宮中的地位,主子也是獨一份的,連後宮之事,皇上行前也特別囑咐讓主子代理。主子心善,奴才知道,可是主子日後必有上位中宮的一日,掌管後宮,這可是需要雷霆手腕啊。”

佟貴妃怒道:“你個奴才,真是越活越回去了,這種事也能胡說的?當心皇上聽到了,立刻就讓敬事房先把你給活活烤了。”

高羣還是一副諂媚的樣子:“奴才曉得的,這不也就在主子面前嚼嚼舌頭,主子一向心疼奴才。”

佟貴妃道:“你還說嘴?我看你真是該掌嘴了。”

高羣悻悻地終於閉了嘴。

這時,胤禛插話道:“皇額娘,孩兒有些話想和皇額娘您單獨說。”說罷,冷冷看了高羣一眼。

高羣倒也識相,乖乖地退了出去。

胤禛道:“皇額娘,兒臣覺得剛纔高羣所說之事大有蹊蹺。”

佟貴妃有些驚奇地望着胤禛,問道:“有何蹊蹺?”

第225章 渾水(六)第137章 二徵葛爾丹(四)第55章 初識愁滋味(九)第206章 驚變(二)第49章 初識愁滋味(三)第348章 父子兄弟(十八)第70章 從軍(一)第157章 洗三(二)第239章 渾水(二十)第266章 塵埃落定(九)第130章 暗潮洶涌(七)第111章 嫌隙(六)第120章 波瀾橫生(三)第108章 嫌隙(三)6 反思第299章 多事之秋(十一)第329章 萬壽(六)第47章 初識愁滋味(一)第28章 傷逝(二)第148章 二徵葛爾丹(十五)第380章 問鼎(四)第261章 塵埃落定(四)第199章 風雷涌動(六)第201章 風雷涌動(八)第381章 問鼎(五)第328章 萬壽(五)第156章 洗三第307章 南山遺恨(六)第150章 冷暖自知(一)第1節 我來了 布魯塞爾第100章 父子兄弟(六)第88章 首戰葛爾丹(四)第385章 問鼎(九)第342章 父子兄弟(十二)第193章 風雨欲來(六)第181章 科舉弊案(三)第315章 一波又起(一)第113章 家宴(一)第193章 風雨欲來(六)第115章 家宴(三)第45章 麻煩(五)第177章 南巡(八)第297章 多事之秋(九)第346章 父子兄弟(十六)第42章 麻煩(二)第204章 風雷涌動(十一)第96章 父子兄弟(一)第251章 議儲(四)第393章 完結篇第128章 暗潮洶涌(五)第188章 風雨欲來(一)第309章 南山遺恨(八)第291章 多事之秋(三)第346章 父子兄弟(十六)第58章 誰言寸草心(二)第266章 塵埃落定(九)4 修行第201章 風雷涌動(八)第124章 暗潮洶涌(一)第240章 渾水(二十一)第280章 督撫之爭(六)第39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九)第340章 父子兄弟(十)第181章 科舉弊案(三)15 家祭二1 誕生第51章 初識愁滋味(五)第363章 風雲漸起(九)第106章 嫌隙(一)4 修行第341章 父子兄弟(十一)第53章 初識愁滋味(七)第253章 議儲(六)第303章 南山遺恨(二)第188章 風雨欲來(一)第247章 渾水(二十八)第156章 洗三第319章 一波又起(五)第222章 渾水(三)第347章 父子兄弟(十七)第332章 父子兄弟(三)第300章 多事之秋(十二)第180章 科舉弊案(二)5 諍臣第338章 父子兄弟(八)第166章 國事家事(四)第73章 從軍(四)第142章 二徵葛爾丹(九)第329章 萬壽(六)第271章 塵埃落定(十四)第126章 暗潮洶涌(三)第186章 又逢傷心事第188章 風雨欲來(一)14 家祭一第353章 父子兄弟(二十三)第282章 督撫之爭(八)第54章 初識愁滋味(八)第151章 冷暖自知(二)第180章 科舉弊案(二)第350章 父子兄弟(二十)
第225章 渾水(六)第137章 二徵葛爾丹(四)第55章 初識愁滋味(九)第206章 驚變(二)第49章 初識愁滋味(三)第348章 父子兄弟(十八)第70章 從軍(一)第157章 洗三(二)第239章 渾水(二十)第266章 塵埃落定(九)第130章 暗潮洶涌(七)第111章 嫌隙(六)第120章 波瀾橫生(三)第108章 嫌隙(三)6 反思第299章 多事之秋(十一)第329章 萬壽(六)第47章 初識愁滋味(一)第28章 傷逝(二)第148章 二徵葛爾丹(十五)第380章 問鼎(四)第261章 塵埃落定(四)第199章 風雷涌動(六)第201章 風雷涌動(八)第381章 問鼎(五)第328章 萬壽(五)第156章 洗三第307章 南山遺恨(六)第150章 冷暖自知(一)第1節 我來了 布魯塞爾第100章 父子兄弟(六)第88章 首戰葛爾丹(四)第385章 問鼎(九)第342章 父子兄弟(十二)第193章 風雨欲來(六)第181章 科舉弊案(三)第315章 一波又起(一)第113章 家宴(一)第193章 風雨欲來(六)第115章 家宴(三)第45章 麻煩(五)第177章 南巡(八)第297章 多事之秋(九)第346章 父子兄弟(十六)第42章 麻煩(二)第204章 風雷涌動(十一)第96章 父子兄弟(一)第251章 議儲(四)第393章 完結篇第128章 暗潮洶涌(五)第188章 風雨欲來(一)第309章 南山遺恨(八)第291章 多事之秋(三)第346章 父子兄弟(十六)第58章 誰言寸草心(二)第266章 塵埃落定(九)4 修行第201章 風雷涌動(八)第124章 暗潮洶涌(一)第240章 渾水(二十一)第280章 督撫之爭(六)第39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九)第340章 父子兄弟(十)第181章 科舉弊案(三)15 家祭二1 誕生第51章 初識愁滋味(五)第363章 風雲漸起(九)第106章 嫌隙(一)4 修行第341章 父子兄弟(十一)第53章 初識愁滋味(七)第253章 議儲(六)第303章 南山遺恨(二)第188章 風雨欲來(一)第247章 渾水(二十八)第156章 洗三第319章 一波又起(五)第222章 渾水(三)第347章 父子兄弟(十七)第332章 父子兄弟(三)第300章 多事之秋(十二)第180章 科舉弊案(二)5 諍臣第338章 父子兄弟(八)第166章 國事家事(四)第73章 從軍(四)第142章 二徵葛爾丹(九)第329章 萬壽(六)第271章 塵埃落定(十四)第126章 暗潮洶涌(三)第186章 又逢傷心事第188章 風雨欲來(一)14 家祭一第353章 父子兄弟(二十三)第282章 督撫之爭(八)第54章 初識愁滋味(八)第151章 冷暖自知(二)第180章 科舉弊案(二)第350章 父子兄弟(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