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諍臣

5.諍臣

幾乎是與此同時,上書房中,康熙和顧八代也發生着一場爭論。康熙看着這位臉色已經慘白卻還是踞地跪諍的臣子,心中既好氣又好笑:“文起,朕問你,朕只是把四阿哥送去大名寺修身養性,怎麼就成了朕效法梁武帝了呢?”

聽到康熙近似責問的語氣,顧八代十指用力地的叩着地上的金磚縫,正色道:“皇上御伋以來,循世祖之道,尊儒以安天下世子之心,循禮教,使天下萬民不再視我滿洲如狄夷。皇上聖明如斯,應知得天下之心,才能得天下。梁武帝,立佛而廢政,君王所不取,皇上切不能不以此爲鑑啊。”

聽顧八代把自己與昏庸之君梁武帝相提並論,就算康熙有再好的修養,也不免怒火頓生,康熙眉頭緊鎖,冷冷地問道:“你是在指責朕立佛而廢政?”

顧八代聞言心中一凜,卻還是頭皮一硬,說道:“奴才不敢。但是皇上送四阿哥去大名寺修行,奴才以爲不妥。”

康熙眼中寒光一閃,道:“朕倒是弄糊塗了,什麼時候有規矩說臣子可以管君父的家事了?”

顧八代這時擡起頭,聲音低沉,卻十分堅定:“天子無家事。”

康熙聞言又一陣冷笑:“好一個天子無家事。朕問你,是不是朕委了你侍講,讓你做四阿哥的啓蒙師傅,你就覺得晉身有道,準備着爲四阿哥的將來打算了?”

顧八代垂頭聽着這誅心之言,半晌沒有言語,再擡起頭來,已然是黯然淚下。

康熙見狀心下也是一陣悽然。

顧八代哽咽幾乎不能言語:“皇上,奴才受祖上恩蔭,自小就在世祖駕前聽用,後蒙皇上厚恩,簡拔奴才立於朝堂之上,而後又委以啓蒙皇子的重任,奴才即便萬死不能報一分。奴才除了盡心教導,豈能有任何非分之想?”

看到這裡,康熙不由也動了感情,道:“文起不必多心,朕沒有疑你的意思。只是,朕不明白,何以送四阿哥修行之事會引起你這諸多聯想?”

顧八代稍稍平復了一下心緒,道:“皇上以爲這是小事,其實不然,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皇上雖然只是送四阿哥去修行,衆朝臣,甚至全天下人卻會說,皇上重佛法而輕禮教,子侄不學儒學這一立身根本,卻整日青燈古佛。還有,”顧八代說到這裡卻又欲言又止。

康熙擺擺手,道:“不要有什麼顧忌,今天就你我君臣兩個,朕不會因此而罪你。”

顧八代叩首以謝,道:“皇上的上諭中,言陳四阿哥深肖世祖章皇帝,然而朝野一直議論,以爲世祖遁世而殉佛非我大清之福。”說到這裡,顧八代只是深深叩頭,卻不再言語。

上書房中一片寂靜,康熙注視着眼前這位臣子,良久,說道:“文起,你還是隻肯對朕講一半啊。這份上諭一出,一部分人可能會認爲,朕無非循先帝舊例,從而對朕的舉動不以爲然。可還有一部分朝臣難免會擅度聖意,以爲朕屬意四阿哥,如此,必定引起儲君變更議論。這便是你不敢對朕說出來的。是不是?”

顧八代頓首道:“皇上聖明。奴才不是不敢說,而是作爲臣子,奴才不該、也不便對立儲之事妄作評論,此事,當是主子乾綱獨斷纔是。”

康熙不禁微笑,反問道:“那爲什麼對四阿哥修行一事朕就不能乾綱獨斷了呢?”

顧八代坦然道:“皇上既然下旨奴才教導四阿哥,奴才就要盡本分,奴才希望四阿哥能好好習讀聖賢之書。”

康熙笑道:“你啊,算是今天讓你主子領教了什麼叫諍臣了。但是朕一言九鼎,不能朝令夕改,也罷,朕就爲四阿哥在大名寺找一名替身和尚,也算是替四阿哥在寺內修行。你還是做你的試講學士,好好的督導胤禛,他天資聰穎,但觀其文章,確有些個奇思怪想,有偏正道。朕要他帶髮修行,本就是要磋磨他的心性,如此一來,只能由你這個師傅負責了。”

顧八代大喜,道:“奴才領旨,奴才一定不負皇上重託。”康熙擺擺手,叫進一名當值的太監,要他們把四阿哥帶來上書房。

不多一會,胤禛隨着太監進來,腳步簌簌有聲,見了康熙,打下馬蹄袖行禮問安:“兒臣恭請皇阿瑪聖安。”

康熙叫了聲“伊立。”(滿語:起來),正準備吩咐胤禛給顧八代行禮,胤禛已經搶先一步,單膝跪地道:“胤禛給師傅請安。”

顧八代有點慌了手腳,以前在無逸齋之時,每次他都迎出門外,就是怕四阿哥給他行禮,怕壞了規矩,不像這次,胤禛動作太快,自己沒有攔着,連忙道:“四爺快起,奴才當不得的。”

康熙心中暗暗稱讚胤禛知禮,口中卻說:“文起,就受着吧。以後這就是規矩,凡是皇子進學,一律向師傅行請安禮,太子也不例外。”

顧八代只好側身受了一禮。

康熙待禮畢之後,對胤禛說道:“朕本來要你出宮去大名寺修行,意在歷練,我愛新覺羅子孫,不能象前明諸王一般,只知酒肉財寶。你志向頗高,但阿瑪不想讓你做一個紙上談兵的趙括,你要懂得阿瑪的心思。”

胤禛垂頭答道:“兒臣知道了。”

康熙展顏一笑,道:“你知道什麼?不過,朕的話說得深了。明天,你去南書房,顧師傅會給你解釋給你聽。”

胤禛聞言,心中大樂:“看情形,這代表康熙多半改主意了,自己終於可以不用出家做和尚。考其根源,康熙心意變換,勢必和自己這位顧師傅有關。看起來,此人倒是自己未來可以依靠的臂助。”

wωw ●тTk an ●C〇

第253章 議儲(六)第315章 一波又起(一)第249章 議儲(二)第74章 從軍(五)第168章 封爵(一)第167章 國事家事(五)第169章 封爵(二)第46章 麻煩(六)第189章 風雨欲來(二)第192章 風雨欲來(五)第327章 萬壽(四)第340章 父子兄弟(十)第117章 家宴(五)第273章 塵埃落定(十六)第285章 督撫之爭(十一)第292章 多事之“秋”(四)第317章 一波又起(三)第274章 塵埃落定(十七)第108章 嫌隙(三)第355章 風雲漸起(一)第389章 問鼎(十三)第24章 兄弟(二)第225章 渾水(六)第343章 父子兄弟(十三)第276章 督撫之爭(二)第18章 圍獵(二)第47章 初識愁滋味(一)第113章 家宴(一)第344章 父子兄弟(十四)第222章 渾水(三)第71章 從軍(二)第310章 一波未平(一)第336章 父子兄弟(六)第174章 南巡(五)第378章 問鼎(二)第383章 問鼎(七)第372章 風雲漸起(十八)第38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八)第105章 父子兄弟(十一)第154章 冷暖自知(五)第234章 渾水(十五)第381章 問鼎(五)第361章 風雲漸起(七)第129章 暗潮洶涌(六)第67章 何去何從(八)第203章 風雷涌動(十)第85章 首戰葛爾丹(一)第212章 驚變(八)第246章 渾水(二十七)第373章 風雲漸起(十九)第199章 風雷涌動(六)第276章 督撫之爭(二)第160章 河務(三)第37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七)第358章 風雲漸起(四)2 在禁苑的生活第310章 一波未平(一)第81章 出征(四)第148章 二徵葛爾丹(十五)第267章 塵埃落定(十)第37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七)第145章 二徵葛爾丹(十二)第364章 風雲漸起(十)第70章 從軍(一)第250章 議儲(三)第302章 南山遺恨(一)第105章 父子兄弟(十一)第121章 波瀾橫生(四)第244章 渾水(二十五)第232章 渾水(十三)第325章 萬壽(二)第387章 問鼎(十一)第296章 多事之秋(八)第117章 家宴(五)第178章 南巡(九)第48章 初識愁滋味(二)第371章 風雲漸起(十七)第248章 議儲(一)第245章 渾水(二十六)第117章 家宴(五)第257章 議儲(九)第59章 誰言寸草心(三)第244章 渾水(二十五)第75章 從軍(六)第361章 風雲漸起(七)第54章 初識愁滋味(八)第314章 一波未平(四)第278章 督撫之爭(四)10 喜訊二第63章 何去何從(四)第175章 南巡(六)第353章 父子兄弟(二十三)第182章 科舉弊案(四)第322章 一波又起(八)第201章 風雷涌動(八)第128章 暗潮洶涌(五)第331章 父子兄弟(一)第285章 督撫之爭(十一)第202章 風雷涌動(九)第390章 問鼎(十四)
第253章 議儲(六)第315章 一波又起(一)第249章 議儲(二)第74章 從軍(五)第168章 封爵(一)第167章 國事家事(五)第169章 封爵(二)第46章 麻煩(六)第189章 風雨欲來(二)第192章 風雨欲來(五)第327章 萬壽(四)第340章 父子兄弟(十)第117章 家宴(五)第273章 塵埃落定(十六)第285章 督撫之爭(十一)第292章 多事之“秋”(四)第317章 一波又起(三)第274章 塵埃落定(十七)第108章 嫌隙(三)第355章 風雲漸起(一)第389章 問鼎(十三)第24章 兄弟(二)第225章 渾水(六)第343章 父子兄弟(十三)第276章 督撫之爭(二)第18章 圍獵(二)第47章 初識愁滋味(一)第113章 家宴(一)第344章 父子兄弟(十四)第222章 渾水(三)第71章 從軍(二)第310章 一波未平(一)第336章 父子兄弟(六)第174章 南巡(五)第378章 問鼎(二)第383章 問鼎(七)第372章 風雲漸起(十八)第38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八)第105章 父子兄弟(十一)第154章 冷暖自知(五)第234章 渾水(十五)第381章 問鼎(五)第361章 風雲漸起(七)第129章 暗潮洶涌(六)第67章 何去何從(八)第203章 風雷涌動(十)第85章 首戰葛爾丹(一)第212章 驚變(八)第246章 渾水(二十七)第373章 風雲漸起(十九)第199章 風雷涌動(六)第276章 督撫之爭(二)第160章 河務(三)第37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七)第358章 風雲漸起(四)2 在禁苑的生活第310章 一波未平(一)第81章 出征(四)第148章 二徵葛爾丹(十五)第267章 塵埃落定(十)第37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七)第145章 二徵葛爾丹(十二)第364章 風雲漸起(十)第70章 從軍(一)第250章 議儲(三)第302章 南山遺恨(一)第105章 父子兄弟(十一)第121章 波瀾橫生(四)第244章 渾水(二十五)第232章 渾水(十三)第325章 萬壽(二)第387章 問鼎(十一)第296章 多事之秋(八)第117章 家宴(五)第178章 南巡(九)第48章 初識愁滋味(二)第371章 風雲漸起(十七)第248章 議儲(一)第245章 渾水(二十六)第117章 家宴(五)第257章 議儲(九)第59章 誰言寸草心(三)第244章 渾水(二十五)第75章 從軍(六)第361章 風雲漸起(七)第54章 初識愁滋味(八)第314章 一波未平(四)第278章 督撫之爭(四)10 喜訊二第63章 何去何從(四)第175章 南巡(六)第353章 父子兄弟(二十三)第182章 科舉弊案(四)第322章 一波又起(八)第201章 風雷涌動(八)第128章 暗潮洶涌(五)第331章 父子兄弟(一)第285章 督撫之爭(十一)第202章 風雷涌動(九)第390章 問鼎(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