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二徵葛爾丹(十四)

沒等胤禛說完,大阿哥胤禔便連聲反對道:“四弟此議似乎太過輕率。中路爲免打草驚蛇,將士恨不能把馬嘴都封起來,走了一月有餘,眼見着終於摸到那廝的眼前了,如此大張旗鼓,豈不前功盡棄?再者,豎起天子旗,若是葛爾丹知皇阿瑪在此,破釜沉舟引兵來攻便如何是好?”胤祉也露出些懷疑的神色。

胤禛面上掛着淡淡的笑容,道:“大哥是我等一衆兄弟之中最知兵之人。大哥以爲我軍、葛爾丹軍駐營地勢如何?”

胤禔不假思索答道:“我營駐北孟那蘭山東,葛爾丹駐山麓西坡,中間除數座山峰外,還隔了克魯倫河,兩營俱擇取地勢高處紮營,均是易守難攻。”說到此處,胤禔徒然住了嘴,他意識到爲什麼胤禛顯得如此胸有成竹。胤禛算準了不論葛爾丹是攻是守,本方都已立於不敗之地。康熙的中路軍營盤,最突前的部分,山道狹窄,且路上足足設了數千具的拒馬鹿角,依山夯土而建的箭樓每兩百步一處,前鋒營、護軍營爲左右兩翼,中間則是內外火器營。足足一百門子母炮,超過五千支蟠腸鳥槍。若是葛爾丹真的強攻,由於地勢所限,必然只能棄馬步戰,如此一來,威力便減了大半不止。此刻內外火器營,子母炮、鳥槍便一齊開火,就算對方真有羅剎鳥槍兵相助,只怕再如此猛烈的炮火之下也是死傷慘重。更何況,按照胤禛之前的分析,葛爾丹關於援軍的說辭不過是虛張聲勢,照實數來算,至多三萬人而已,極有可能一見代表康熙親政的天子纛旗,便會倉皇西去。此時只需命一將在追擊之時稍用些策略,便可將葛爾丹部徹底裝入由中、西、東三路軍做成的口袋之中。既便葛爾丹不出戰,而是選擇龜縮營中,那便可待到東西兩路迫近之後,便行合圍之策。

康熙早就想到了此節,便道:“朕意亦是如此。不戰而屈葛爾丹之兵,朕之所願也。你們說,遣誰爲使最是妥當?”

這一回,當胤禛說出年羹堯的名字之後,不光是在場的皇阿哥,便是康熙也覺得匪夷所思,眉頭微挑,重複道:“年羹堯?”胤禔平素和胤禛還算相合,知道年羹堯是何許人,胤禔卻對這個名字陌生的緊,便將探究的目光投向胤祉,胤祉無奈,只好輕聲道:“是個舉人,漢軍旗,在四弟的佐領之下。”

康熙耳力甚好,聽見之後,便狠狠瞪了胤祉一眼,頓時將胤祉嚇得再不敢多言。

胤禛還是不緊不慢,道:“兒臣也知道年羹堯不過只是一個舉人,照道理,不用說出使蒙古部,便是作爲隨員也不夠資格。”

大阿哥聽聞此人只是一介舉子,還是漢軍旗人,早就露出幾分不屑,此時輕笑一聲,道:“莫不是年某人是三頭六臂的力士,或者是能舌戰羣儒的再生諸葛?”

胤禛聽出大阿哥言中的嘲諷之意,卻不反駁,只賣了個關子,笑應道:“年羹堯雖說自幼習武,不過身體比旁人強健些而已,比之營中武將,差得還遠。四書五經都讀過,也算能言善道,但十個年羹堯也不及孔明一分。”

康熙此時拉下臉來,只道:“在朕面前,你們兩個還輕佻說嘴?莫不是以爲朕會念着爾等那些個微功,就不捨得施軍法不成?”

胤禛這時也不敢再放浪,老老實實道:“正因爲年羹堯目下在朝廷之中什麼差使都沒有,才最適合前往葛爾丹處。一來,可以進一步打壓葛爾丹的氣焰。指明他不過是天朝一藩屬部落小臣而已。以他這種身份,也只當得一個舉子前去傳旨。第二,讓葛爾丹更加摸不清我軍的虛實。遣年羹堯前去,便是體現朝廷的輕蔑之意,會使得葛爾丹堅信,如此的安排是因爲我軍強大非常,且已然勝券在握,而他在皇阿瑪眼裡,不過是一隻擋車螳臂而已。”

言及至此,康熙眼中露出一抹興奮,點頭道:“此議甚妙。”想了一想,復又問道:“年羹堯本人可願前往?”

胤禛一撩袍褂,單膝跪地,道:“年羹堯願立軍令狀。兒臣也願爲其擔保。”

康熙微微搖搖頭,道:“軍令狀還是免了罷。朕便給你們一個機會,只是莫要辜負了朕,辜負了你們自己纔是。倘若年羹堯能功成身退,朕日後必有大用的。”

胤禛興沖沖地叩首回道:“兒臣代年羹堯謝過皇阿瑪。”

康熙頷首笑道:“先別急。等朕恩賞之時再謝不遲。”然後,吩咐身旁的侍候太監去傳年羹堯,接着又將胤禔、胤祉兩兄弟打發了出去。

胤禔纔出帳子,便滿腹醋意的對胤祉抱怨道:“老三,你可是聽見了,皇阿瑪說以後要大用年羹堯。他算是個什麼東西?給爺提鞋都不配的舉子而已。”

胤祉雖說此刻心中也是酸溜溜的,卻不願在大阿哥面前表現出來,便淡淡道:“大哥,不是弟弟站在老四一邊,小弟我只是說句大實話而已,就算皇阿瑪以後恩賞年羹堯,那也是人家用性命換來的。您說是不是這個理兒?”

胤禔冷笑了一聲,道:“其實他得不得賞,也跟咱爺們扯不上邊兒,不過是個芝麻綠豆點地前程。倒是皇阿瑪真是喜愛老四的緊,方纔你也見了,楞生地不讓老四立這個軍令狀,還不是怕萬一不成事,老四這邊都不了場?”

胤祉聞言愈發反感,便也語中含刺,道:“那麼照大哥的意思該怎麼做?讓老四簽了軍令狀,若是年羹堯失意而回,或者被葛爾丹殺了,咱們就把四弟在轅門口行了軍法?大哥若是下得了狠手,此時不妨就去找皇阿瑪再說說。小弟另有要事在身,恕不奉陪了!”說完,撇下胤禔便匆匆走了,留下被堵得啞口無言的胤禔,呆呆立在原地。

第380章 問鼎(四)第242章 渾水(二十三)第220章 混水(一)第315章 一波又起(一)第371章 風雲漸起(十七)第110章 嫌隙(五)7 成長第273章 塵埃落定(十六)第314章 一波未平(四)第45章 麻煩(五)第168章 封爵(一)第19章 圍獵(三)第90章 首戰葛爾丹(六)第227章 渾水(八)第100章 父子兄弟(六)第338章 父子兄弟(八)第240章 渾水(二十一)第247章 渾水(二十八)第326章 萬壽(三)第97章 父子兄弟(三)第279章 督撫之爭(五)第195章 風雷涌動(二)旅歐雜記布魯塞爾一第113章 家宴(一)第110章 嫌隙(五)第18章 圍獵(二)第255章 議儲(七)4 修行第41章 麻煩(一)第315章 一波又起(一)第183章 科舉弊案(五)第150章 冷暖自知(一)第240章 渾水(二十一)第42章 麻煩(二)第140章 二徵葛爾丹(七)9 喜訊一第120章 波瀾橫生(三)第393章 完結篇第124章 暗潮洶涌(一)第233章 渾水(十四)第130章 暗潮洶涌(七)第113章 家宴(一)第210章 驚變(六)第63章 何去何從(四)第119章 波瀾橫生(二)第170章 南巡(一)26 兄弟三第380章 問鼎(四)第389章 問鼎(十三)第202章 風雷涌動(九)第112章 歷史軌跡第356章 風雲漸起(二)第300章 多事之秋(十二)第190章 風雨欲來(三)第161章 河務(四)第201章 風雷涌動(八)第372章 風雲漸起(十八)第73章 從軍(四)第231章 渾水(十二)第250章 議儲(三)第178章 南巡(九)第293章 多事之秋(五)第331章 父子兄弟(一)6 反思1 誕生第287章 督撫之爭(十三)第258章 塵埃落定(一)第271章 塵埃落定(十四)第1節 我來了 布魯塞爾第101章 父子兄弟(七)第256章 議儲(八)第93章 又生風波(一)第365章 風雲漸起(十一)第221章 渾水(二)第104章 父子兄弟(十)第289章 督撫之爭(十五)第221章 渾水(二)第55章 初識愁滋味(九)第390章 問鼎(十四)第40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十)第74章 從軍(五)第50章 初識愁滋味(四)第312章 一波未平(二)第90章 首戰葛爾丹(六)第243章 渾水(二十四)第281章 督撫之爭(七)第310章 一波未平(一)第152章 冷暖自知(三)第312章 一波未平(二)第97章 父子兄弟(三)5 諍臣第126章 暗潮洶涌(三)第108章 嫌隙(三)第157章 洗三(二)第101章 父子兄弟(七)第278章 督撫之爭(四)第185章 科舉弊案(七)第40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十)第171章 南巡(二)
第380章 問鼎(四)第242章 渾水(二十三)第220章 混水(一)第315章 一波又起(一)第371章 風雲漸起(十七)第110章 嫌隙(五)7 成長第273章 塵埃落定(十六)第314章 一波未平(四)第45章 麻煩(五)第168章 封爵(一)第19章 圍獵(三)第90章 首戰葛爾丹(六)第227章 渾水(八)第100章 父子兄弟(六)第338章 父子兄弟(八)第240章 渾水(二十一)第247章 渾水(二十八)第326章 萬壽(三)第97章 父子兄弟(三)第279章 督撫之爭(五)第195章 風雷涌動(二)旅歐雜記布魯塞爾一第113章 家宴(一)第110章 嫌隙(五)第18章 圍獵(二)第255章 議儲(七)4 修行第41章 麻煩(一)第315章 一波又起(一)第183章 科舉弊案(五)第150章 冷暖自知(一)第240章 渾水(二十一)第42章 麻煩(二)第140章 二徵葛爾丹(七)9 喜訊一第120章 波瀾橫生(三)第393章 完結篇第124章 暗潮洶涌(一)第233章 渾水(十四)第130章 暗潮洶涌(七)第113章 家宴(一)第210章 驚變(六)第63章 何去何從(四)第119章 波瀾橫生(二)第170章 南巡(一)26 兄弟三第380章 問鼎(四)第389章 問鼎(十三)第202章 風雷涌動(九)第112章 歷史軌跡第356章 風雲漸起(二)第300章 多事之秋(十二)第190章 風雨欲來(三)第161章 河務(四)第201章 風雷涌動(八)第372章 風雲漸起(十八)第73章 從軍(四)第231章 渾水(十二)第250章 議儲(三)第178章 南巡(九)第293章 多事之秋(五)第331章 父子兄弟(一)6 反思1 誕生第287章 督撫之爭(十三)第258章 塵埃落定(一)第271章 塵埃落定(十四)第1節 我來了 布魯塞爾第101章 父子兄弟(七)第256章 議儲(八)第93章 又生風波(一)第365章 風雲漸起(十一)第221章 渾水(二)第104章 父子兄弟(十)第289章 督撫之爭(十五)第221章 渾水(二)第55章 初識愁滋味(九)第390章 問鼎(十四)第40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十)第74章 從軍(五)第50章 初識愁滋味(四)第312章 一波未平(二)第90章 首戰葛爾丹(六)第243章 渾水(二十四)第281章 督撫之爭(七)第310章 一波未平(一)第152章 冷暖自知(三)第312章 一波未平(二)第97章 父子兄弟(三)5 諍臣第126章 暗潮洶涌(三)第108章 嫌隙(三)第157章 洗三(二)第101章 父子兄弟(七)第278章 督撫之爭(四)第185章 科舉弊案(七)第40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十)第171章 南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