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暗潮洶涌(三)

目送着胤禛離開,康熙這才半轉向馬齊皺眉道:“到底是什麼事,朕的兒子面前也不便說?”

馬齊這時也苦着臉道:“皇上明鑑,奴才今天接着一樁案子,棘手的緊。奴才怕……。”

康熙有些失笑,道:“你平時看着老成持重,怎麼今日卻是亂了方寸的模樣?既任着左都御史,循着大清律便是。莫不是牽出什麼厲害人物了,還要到朕這裡尋個庇護?”

看着馬齊憂色愈濃,康熙不免也變得沉重,聯繫到剛纔面前這位臣子的欲言又止,問道:“莫非此案涉及四阿哥?”

馬齊搖了搖頭,康熙心中沒來由的一陣輕快,半斥半笑道:“不打緊,就算牽出皇公貴胄,總有律法爲上。膽子恁小,怎麼擔得差事!”

馬齊這時囁嚅道:“奴才怕是,此案一出,要牽動國本!”

這句話,聲音雖輕,落入康熙耳中,卻字字如雷鳴一般。話說得隱晦,但康熙明白,此事必然涉及太子。太子爲儲君,未來山河之所繫,除此之外,還能有什麼事情會動搖國本!

康熙肅着臉,道:“你說得明白些。”

聽着康熙的語氣中隱隱有雷霆之音,馬齊便撿着緊要之處,把整樁事情細細地說了一遍。

康熙聽罷,好一陣沒有言語,半晌,才強笑道:“還道是多大的事。你說,怎麼處置?”

猜到康熙必有此一問,馬齊在進宮之前就想了一路。他雖然私下裡斷定太子就是幕後指使,可畢竟不敢輕易說出口去。就算不爲自己禍福而計,富察一族的性命卻不由他不考慮。因而,馬齊於方纔敘述之時,只對王冀琛的供詞刻意輕描淡寫了一番,如此可保進退都有轉圜餘地。此時便回道:“奴才以爲,此案徐州州縣兩級草菅人命是肯定坐實了的。王冀琛許是爲了自己脫罪而攀污太子。但奴才思量,此事若是傳揚出去,朝野議論紛紛之餘,必然有損太子威名。所以,奴才不敢妄加置喙。”

其實不論馬齊說得是什麼,康熙此時一個字都沒聽進去。他心底如同刀絞一般。自從上次太子侍疾毫無悲慼之色,父子倆個就有所芥蒂。這幾年,康熙口中雖不明言,內裡卻存着疑問:到底太子是不是還稍存君父之念?此番李崟含冤而亡,而王冀琛一口咬定是太子遣人指使,康熙的疑心就更重了幾分。

康熙隨手拿過馬齊附上的卷宗,其間記載:王冀琛等由監生直放實缺知州,知縣,未經吏部引見。這就更是證明了此事與太子的關聯。否則,依照常例,監生多隻領些候補的差使,哪有平步而至從五品知州的先例?即便欽命簡拔,也須得經由吏部引見,皇帝親自廷訓之後才能赴任。而這兩人的放缺,恰好就尋了康熙南巡,太子監國的空檔。康熙前腳離京,後腳兩人便放了差。但兩人又沒有即刻赴任,卻是待康熙離開江南以後,纔算姍姍而至。若不是刻意安排,天底下還有如此湊巧的事情不成?

總是有萬般怒火,康熙面上卻不動聲色,輕輕地放下案卷,道:“豐縣知縣蘇成普,無故冤人致死,事後又百般抵賴,着實可惡。斬監候。王冀琛,下屬草菅人命卻失察無爲在先,事發污攀太子於後,本因殺之,念其頗有悔意,且從輕發落,發往黑龍江交黑龍江將軍看守,遇赦不赦。”

馬齊聞言一凜,他本以爲,康熙必然會誅了兩人,就此把這件事湮沒了去,卻沒想到,居然把王冀琛留了活口下來。難道康熙要藉着此人留一個憑據,讓太子得個教訓?抑或是,他不敢再想下去。

康熙微微輕嘆,道:“馬齊啊,自從你祖父哈什屯起,富察氏就跟着愛新覺羅一族,東征西戰,立下功勞無數。更可貴之處,在於富察一族,由汝祖至汝父,自始至終,都以忠誠二字爲立身之本。而今,以你今日所爲,朕可見汝祖、父之風,甚是欣慰。朕不必多囑咐你什麼,好好辦差就是。”

馬齊自然聽得出這話中之音,慌忙叩首,道:“奴才一家蒙受皇上恩寵至深,自當奮力報效,死而後已。”

康熙點了點頭,道:“朕信得及你。你等一下便去傳旨,施世倫施政有方,即刻調江寧知府。”頓了一頓,康熙接着道:“最近邊境多事,朕和葛爾丹之間必有一戰。朕有意二次親征,糧草之事便是成敗關鍵。湘北(李天馥,時任戶部尚書)新近喪母,才上了摺子要守制。朕思量下來,你素來仔細,又能實心任事,你去戶部,朕才放心。”

短短几句話,竟是把所有涉及此事之人都調了開來。馬齊心中明白,嘴上卻不敢多說什麼,只是叩首敬謝天恩。

待馬齊告退,康熙立刻喚來了李德全,命他速去傳皇四子胤禛前來。李德全心底納悶,不由就多了句嘴,道:“主子,天晚了,宮門快下鑰了。奴才……。”話還沒說完,康熙已經一掌狠狠劈在他臉上,打得李德全一個趔趄。康熙的面色陰沉的嚇人,怒聲斥道:“狗才!怕是朕寵你太過,你便越發沒有上下,什麼時候輪得到你來教訓朕?”

李德全嚇得伏在地上,瑟瑟發抖,再不敢多言一句。伺候康熙這許多年,李德全深知康熙的脾性,此時越做辯解,情勢越是糟糕,倒不如拼命叩頭,反而康熙可能高擡貴手。果然,看到李德全的狼狽樣,康熙面色稍有緩和,道:“滾出去辦你的差。半個時辰,找不到四阿哥,不消朕多說,你自己去淨事房領死!”

李德全這才稍稍安了心,領了皇命,急不迭地往外跑,匆匆往西六所的方向尋去,心底一直求着滿天神佛:大慈大悲的佛祖菩薩保佑,四阿哥千萬還沒出宮,四阿哥啊,您可得多在十三阿哥那兒說會話,要是您老回了府,奴才這條小命可就沒嘍!”想着想着,差點被自己的腳步給絆了一跤。

第163章 國事家事(一)第261章 塵埃落定(四)第157章 洗三(二)第380章 問鼎(四)第139章 二徵葛爾丹(六)第103章 父子兄弟(九)第260章 塵埃落定(三)6 反思第350章 父子兄弟(二十)第55章 初識愁滋味(九)第72章 從軍(三)第109章 嫌隙(四)第302章 南山遺恨(一)第196章 風雷涌動(三)1 誕生第278章 督撫之爭(四)第382章 問鼎(六)第120章 波瀾橫生(三)第352章 父子兄弟(二十二)第204章 風雷涌動(十一)第163章 國事家事(一)第62章 何去何從(三)第288章 督撫之爭(十四)旅歐雜記布魯塞爾一第125章 暗潮洶涌(二)第224章 渾水(五)第285章 督撫之爭(十一)第199章 風雷涌動(六)第24章 兄弟(二)第177章 南巡(八)第252章 議儲(五)第297章 多事之秋(九)第178章 南巡(九)第54章 初識愁滋味(八)第312章 一波未平(二)第165章 國事家事(三)第55章 初識愁滋味(九)第81章 出征(四)第378章 問鼎(二)4 修行第269章 塵埃落定(十二)第84章 出征(七)第110章 嫌隙(五)第350章 父子兄弟(二十)第263章 塵埃落定(六)第184章 科舉弊案(六)第104章 父子兄弟(十)第341章 父子兄弟(十一)第266章 塵埃落定(九)第374章 風雲漸起(二十)第380章 問鼎(四)第171章 南巡(二)第60章 何去何從(一)第40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十)第365章 風雲漸起(十一)第100章 父子兄弟(六)第65章 何去何從(六)第118章 波瀾橫生(一)第174章 南巡(五)第169章 封爵(二)第150章 冷暖自知(一)第96章 父子兄弟(一)第166章 國事家事(四)第183章 科舉弊案(五)第322章 一波又起(八)第230章 渾水(十一)8 裕親王第300章 多事之秋(十二)第242章 渾水(二十三)第36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六)第129章 暗潮洶涌(六)第165章 國事家事(三)第299章 多事之秋(十一)第236章 渾水(十七)第115章 家宴(三)第241章 渾水(二十二)第84章 出征(七)第39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九)第248章 議儲(一)第239章 渾水(二十)16 家祭三第195章 風雷涌動(二)第91章 首戰葛爾丹(七)第150章 冷暖自知(一)第373章 風雲漸起(十九)第359章 風雲漸起(五)第285章 督撫之爭(十一)第23章 兄弟(一)第279章 督撫之爭(五)第385章 問鼎(九)第284章 督撫之爭(十)第34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四)第373章 風雲漸起(十九)第282章 督撫之爭(八)第300章 多事之秋(十二)第142章 二徵葛爾丹(九)第37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七)第223章 渾水(四)第302章 南山遺恨(一)第104章 父子兄弟(十)
第163章 國事家事(一)第261章 塵埃落定(四)第157章 洗三(二)第380章 問鼎(四)第139章 二徵葛爾丹(六)第103章 父子兄弟(九)第260章 塵埃落定(三)6 反思第350章 父子兄弟(二十)第55章 初識愁滋味(九)第72章 從軍(三)第109章 嫌隙(四)第302章 南山遺恨(一)第196章 風雷涌動(三)1 誕生第278章 督撫之爭(四)第382章 問鼎(六)第120章 波瀾橫生(三)第352章 父子兄弟(二十二)第204章 風雷涌動(十一)第163章 國事家事(一)第62章 何去何從(三)第288章 督撫之爭(十四)旅歐雜記布魯塞爾一第125章 暗潮洶涌(二)第224章 渾水(五)第285章 督撫之爭(十一)第199章 風雷涌動(六)第24章 兄弟(二)第177章 南巡(八)第252章 議儲(五)第297章 多事之秋(九)第178章 南巡(九)第54章 初識愁滋味(八)第312章 一波未平(二)第165章 國事家事(三)第55章 初識愁滋味(九)第81章 出征(四)第378章 問鼎(二)4 修行第269章 塵埃落定(十二)第84章 出征(七)第110章 嫌隙(五)第350章 父子兄弟(二十)第263章 塵埃落定(六)第184章 科舉弊案(六)第104章 父子兄弟(十)第341章 父子兄弟(十一)第266章 塵埃落定(九)第374章 風雲漸起(二十)第380章 問鼎(四)第171章 南巡(二)第60章 何去何從(一)第40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十)第365章 風雲漸起(十一)第100章 父子兄弟(六)第65章 何去何從(六)第118章 波瀾橫生(一)第174章 南巡(五)第169章 封爵(二)第150章 冷暖自知(一)第96章 父子兄弟(一)第166章 國事家事(四)第183章 科舉弊案(五)第322章 一波又起(八)第230章 渾水(十一)8 裕親王第300章 多事之秋(十二)第242章 渾水(二十三)第36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六)第129章 暗潮洶涌(六)第165章 國事家事(三)第299章 多事之秋(十一)第236章 渾水(十七)第115章 家宴(三)第241章 渾水(二十二)第84章 出征(七)第39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九)第248章 議儲(一)第239章 渾水(二十)16 家祭三第195章 風雷涌動(二)第91章 首戰葛爾丹(七)第150章 冷暖自知(一)第373章 風雲漸起(十九)第359章 風雲漸起(五)第285章 督撫之爭(十一)第23章 兄弟(一)第279章 督撫之爭(五)第385章 問鼎(九)第284章 督撫之爭(十)第34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四)第373章 風雲漸起(十九)第282章 督撫之爭(八)第300章 多事之秋(十二)第142章 二徵葛爾丹(九)第37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七)第223章 渾水(四)第302章 南山遺恨(一)第104章 父子兄弟(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