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風雲漸起(二十二)

“臣知錯。”胤禛自覺字字句句都戳在他心上要害處,言中之意也是不容他辯,年羹堯默了一刻,心中初是幾分無奈苦笑,旋而卻是被幾分凜惕惶然取代,當即朝他躬身告了罪,肅然道,“臣自知往日多有狂妄張揚之處,如今正是時局關鍵之處,斷不敢恣意妄行,有負主子夙昔教導。王爺若說羹堯有自外的心思,羹堯斷乎不敢——”

胤禛留他在此說話,本意原不在此,此刻聽他如此說了,便也就趁便揭過這一篇去,示意了他坐下,另與他開門見山問道,“你後面幾封寄信到京,我全看了,事關蔡珽其人,我因沒見着他,倒不很清楚,回頭有空再一一問你。你此次來熱河陛見,是你自己的意思?即見着皇上,奏了些什麼,皇上對你可有什麼說辭沒有?”

年羹堯前見他一句遞一句地呲得自己,原想着爲之前孟光祖的事就不能輕易過了這關去的,只是不料倒又有後頭那些推心置腹很爲了自己的話,更有些摸不準他的性兒,這會子聽他這麼問,方纔略安下心,既說到正經事兒上頭,年羹堯兩手扶在膝上,正坐了回道,“皇上登極六十年大慶,爲進京陛見述職的事,我原上摺子同請奏過好幾回,皇上皆以兩路戰事在哏節上而未準,這一次,正逢着拉里大捷,我因能卸了軍中的差事才得以奉召前來。皇上擢升我做川陝總督的事,王爺已知道了,只是奏對間另有些話,我覺着皇上用意頗深,原說這回若見不着王爺,也要派家人寄信去與王爺具細情由的。”

“這怎麼說?”胤禛不經心地緊抿了脣,面無表情地才又望着年羹堯道。

“臣在御前獨對兩三個時辰,皇上只是問及西北戰事情形和大將軍王在軍前處置的鈞令,期間皇上雖很有些勸勉的話,但除允了我對屬員依功議敘的一份摺子,卻並未再說其他,嘉賞之辭更是一句也沒有。只是在末了,皇上隨口一句,說臣跟對了主子……”年羹堯頓了一頓,望着胤禛,忽然拱手凝重道,“臣斗膽揣測聖意,皇上像是屬意主子承繼大統。”

胤禛心中驀地一動,單望了年羹堯一眼,便又沉吟着問道,“好好的,怎麼說到這上頭來了?”這一問,倒又讓年羹堯想起前日白日間陛見的情形來,他於康熙真格是一腔實心誠意的敬畏感慕,思及那話裡的勉慰之情,是何等一番君臣恩遇,當下動了動嘴脣,帶出來的言語也是異常鄭重,“臣才德微薄,處事上更不乏張致之處,然此心此行,皆在皇上聖明洞鑑之中,卻得聖意一再優容。皇上言臣往昔呈折中,除卻對川省地方的庶務見識,也盡透着想建功業的心思,此番令臣領兵與延信二路會剿,也是端看臣才具一二的用意。皇上後又論及各省前後督撫才具品性、出身經歷等,更一再諭臣要用心顧念四爺——”說話間,年羹堯已是看了胤禛,心誠意切地道,“皇上原話,‘該有的禮數心意都要有,忠順仁敬,慎身修永,方是爲臣之道’,臣初以爲是皇上誡臣不可恃功倨傲,便回說臣自知淺薄,四爺是臣的主子,也有寄信時常告誡,皇上卻又一時慨然,然後便說了這話,臣離宮之後,思量再三,只覺得皇上並不是隨意說說的。”

年羹堯這此論,並非無的放矢,箇中含義,他與胤禛是最清楚不過。也正如年羹堯所言,他向日所得聖眷最優,密摺往來中,康熙更將年羹堯視若子侄一般,這份寵遇直羨煞旁人,無論是他此前在成都時頂着朝廷處置兩江督撫互劾的風聲,與前總督殷泰互生齟齬,還是後頭與孟光祖私相授受,頂多也不過一個革職留任的處分,並沒有更多的責難。年羹堯自己也明白,往日因他那自傲的脾性,君前也不肯輕易以奴才自居,康熙固然知道此事,也由得他去,甚或胤禛有時說他的不是處,康熙言語中直透着寵溺着爲他回寰,然而此番陛見,康熙卻並不似往日一般贊他的好處,反是明誡於他,箇中深意自是不言而喻的。

胤禛思量一發,自也明白此間首尾,暗自欣喜之餘,方見年羹堯格外誠摯,也是不由讚賞道,“此事若由別人來說,我絕然不信。你見識端正,斷不至輕言一事,我信得及你。”這話說來,胤禛面色已是愈見和煦,只是那深擰的眉峰上透着內裡深思,胤禛一時停了口,看着年羹堯問道,“你倒說說,如今這情勢,真就到了‘今日’、‘異日’的地步了麼?”聞言,年羹堯立時拱手接道,“臣不是不知好歹之人,宮府之恩,臣無一日敢或忘。”及此,二人方纔將適才屋中剩餘的那一點不睦掃了個乾淨,年羹堯端坐在炕沿上,也自鬆了鬆顏色,便又衝着胤禛一欠身道,“如今這情勢,臣也有些想頭,說來與四爺分辨看看。”

見胤禛頷首應了,年羹堯略整了整思緒,如是想着便道,“皇上龍體雖顯健碩,但終究也是古稀老人了,這一旦之事總是未測……聖慮深遠,由此一節觀之,皇上當爲四爺做了預備也未定。不過話雖如此說,十四爺如今聲勢頗大,又與八爺九爺交情不淺,外任督撫之中也多有看好十四爺之人,四爺還當多加留心,臣在外,至於京中情形便不甚明瞭了。只是皇上既有明旨令十四爺年底回京,四爺屆時可再看看。”

“嗯,此事再看。”胤禛默默點了點頭,稍一思索,倒又想起一事來,不由問道,“你前回寄信來說,他們既然能明着往軍前找你,那別處督撫衙門也少不得他們活動了,雖說人心未必真向着他們,你也仍須爲我留意着。”

“嗻,羹堯省得。”

胤禛吁了一口氣,方想起案上的釅茶來,順手端過湊到脣邊,卻發覺早已是冷的透透的了,只得得就手將那茶盞子撴了案上,“說說那個蔡鋌吧,你親去見他,他可怎麼說?”

“我明是爲着四爺去說他的,他自不肯得罪了這頭,只同我一味打太極,一徑裡說不合時宜,須待來日。他雖不明說,我也看得出來,如今爲着升禮部的事,他是斷不願輕易惹人口舌錯了前程的。”

“這倒難得了,他一個再四請不來的,肯同你說這個。”胤禛一直爲着前事着惱,當下聽見如此說,可知這就是個不能全始全終、真有氣節的人,鼻腔裡‘哼’地一聲就道,“就沒跟你說什麼‘皇子宜毓德春華,不可結交外臣’的話?”

“這——”年羹堯初教他一噎,想起胤禛前有回寄信與他說起,去內務府交託差事,竟爲一小小員外郎所拒之事,繼而不禁笑道,“四爺大量,怎會與鄂爾泰一般計較?同年之中,也嘗聞他賦性剛直之名。只是我觀蔡珽,斷不是這樣耿介之人,在這變通一道上,足可以爲鄂爾泰之師了。蔡若璞這樣玲瓏又有心的人,但聽見什麼風聲,定會來登寶殿、拜真佛的。”

第319章 一波又起(五)第135章 二徵葛爾丹(二)第189章 風雨欲來(二)第296章 多事之秋(八)第288章 督撫之爭(十四)第273章 塵埃落定(十六)第345章 父子兄弟(十五)第54章 初識愁滋味(八)第248章 議儲(一)第125章 暗潮洶涌(二)2 在禁苑的生活第344章 父子兄弟(十四)第207章 驚變(三)第67章 何去何從(八)第280章 督撫之爭(六)第231章 渾水(十二)7 成長第369章 風雲漸起(十五)第185章 科舉弊案(七)第130章 暗潮洶涌(七)第196章 風雷涌動(三)第293章 多事之秋(五)第304章 南山遺恨(三)第238章 渾水(十九)第250章 議儲(三)第261章 塵埃落定(四)第362章 風雲漸起(八)第81章 出征(四)第62章 何去何從(三)第304章 南山遺恨(三)第168章 封爵(一)第144章 二徵葛爾丹(十一)第176章 南巡(七)第322章 一波又起(八)第38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八)第183章 科舉弊案(五)第165章 國事家事(三)第305章 南山遺恨(四)第210章 驚變(六)第152章 冷暖自知(三)第17章 圍獵(一)第71章 從軍(二)第309章 南山遺恨(八)第128章 暗潮洶涌(五)第127章 暗潮洶涌(四)第294章 多事之秋(六)第303章 南山遺恨(二)第220章 混水(一)第150章 冷暖自知(一)第70章 從軍(一)第79章 出征(二)第210章 驚變(六)第71章 從軍(二)第372章 風雲漸起(十八)第340章 父子兄弟(十)第106章 嫌隙(一)第346章 父子兄弟(十六)第245章 渾水(二十六)第220章 混水(一)第329章 萬壽(六)第68章 何去何從(九)第113章 家宴(一)第384章 問鼎(八)第348章 父子兄弟(十八)第78章 出征(一)第355章 風雲漸起(一)第377章 問鼎(一)第244章 渾水(二十五)第176章 南巡(七)第270章 塵埃落定(十三)第345章 父子兄弟(十五)第81章 出征(四)第339章 父子兄弟(九)第332章 父子兄弟(二)第350章 父子兄弟(二十)第308章 南山遺恨(七)第111章 嫌隙(六)第34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四)第390章 問鼎(十四)第316章 一波又起(二)第339章 父子兄弟(九)第128章 暗潮洶涌(五)第322章 一波又起(八)第84章 出征(七)第109章 嫌隙(四)第74章 從軍(五)第184章 科舉弊案(六)第56章 初識愁滋味(十)第56章 初識愁滋味(十)第137章 二徵葛爾丹(四)第135章 二徵葛爾丹(二)第219章 驚變(十五)第199章 風雷涌動(六)第123章 波瀾橫生(六)第110章 嫌隙(五)第352章 父子兄弟(二十二)第173章 南巡(四)第96章 父子兄弟(二)第156章 洗三第190章 風雨欲來(三)
第319章 一波又起(五)第135章 二徵葛爾丹(二)第189章 風雨欲來(二)第296章 多事之秋(八)第288章 督撫之爭(十四)第273章 塵埃落定(十六)第345章 父子兄弟(十五)第54章 初識愁滋味(八)第248章 議儲(一)第125章 暗潮洶涌(二)2 在禁苑的生活第344章 父子兄弟(十四)第207章 驚變(三)第67章 何去何從(八)第280章 督撫之爭(六)第231章 渾水(十二)7 成長第369章 風雲漸起(十五)第185章 科舉弊案(七)第130章 暗潮洶涌(七)第196章 風雷涌動(三)第293章 多事之秋(五)第304章 南山遺恨(三)第238章 渾水(十九)第250章 議儲(三)第261章 塵埃落定(四)第362章 風雲漸起(八)第81章 出征(四)第62章 何去何從(三)第304章 南山遺恨(三)第168章 封爵(一)第144章 二徵葛爾丹(十一)第176章 南巡(七)第322章 一波又起(八)第38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八)第183章 科舉弊案(五)第165章 國事家事(三)第305章 南山遺恨(四)第210章 驚變(六)第152章 冷暖自知(三)第17章 圍獵(一)第71章 從軍(二)第309章 南山遺恨(八)第128章 暗潮洶涌(五)第127章 暗潮洶涌(四)第294章 多事之秋(六)第303章 南山遺恨(二)第220章 混水(一)第150章 冷暖自知(一)第70章 從軍(一)第79章 出征(二)第210章 驚變(六)第71章 從軍(二)第372章 風雲漸起(十八)第340章 父子兄弟(十)第106章 嫌隙(一)第346章 父子兄弟(十六)第245章 渾水(二十六)第220章 混水(一)第329章 萬壽(六)第68章 何去何從(九)第113章 家宴(一)第384章 問鼎(八)第348章 父子兄弟(十八)第78章 出征(一)第355章 風雲漸起(一)第377章 問鼎(一)第244章 渾水(二十五)第176章 南巡(七)第270章 塵埃落定(十三)第345章 父子兄弟(十五)第81章 出征(四)第339章 父子兄弟(九)第332章 父子兄弟(二)第350章 父子兄弟(二十)第308章 南山遺恨(七)第111章 嫌隙(六)第34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四)第390章 問鼎(十四)第316章 一波又起(二)第339章 父子兄弟(九)第128章 暗潮洶涌(五)第322章 一波又起(八)第84章 出征(七)第109章 嫌隙(四)第74章 從軍(五)第184章 科舉弊案(六)第56章 初識愁滋味(十)第56章 初識愁滋味(十)第137章 二徵葛爾丹(四)第135章 二徵葛爾丹(二)第219章 驚變(十五)第199章 風雷涌動(六)第123章 波瀾橫生(六)第110章 嫌隙(五)第352章 父子兄弟(二十二)第173章 南巡(四)第96章 父子兄弟(二)第156章 洗三第190章 風雨欲來(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