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溫言安慰,巧救臘梅

六月天,暑意漸重,窗外濃蔭裡,已經是一片蟬聲。

大長公主並沒有午睡的習慣,這時正坐在後/庭廊子裡,與宋嬤嬤玩着雙陸棋,

已經連下五局,宋嬤嬤在丟了四局的“劣勢”下,似乎纔有些時來運轉,在這一局,佔據了明顯的優勢,立在一側扇風的玲瓏看得津津有味,甚至沒注意旖景與冬雨往這邊走來,倒是宋嬤嬤率先看見了冬雨兩眼紅腫的模樣,心下微驚,手就抖了一抖,兩顆骰子落下,現出了兩個一點。

“公主,五娘來了。”宋嬤嬤依然不動聲色。

大長公主便笑:“景丫頭來得倒巧,合該我賴了這把必輸之局。”

宋嬤嬤便愁眉苦臉地說道:“可憐奴婢已經輸了三百文,還想趁着這把翻身,挽回一些損失呢,五娘倒是來得真夠巧的。”

“瞧瞧你這小氣模樣,罷了,我可憐你,還你百八十文吧,免得你耿耿於懷。”大長公主開懷大笑,當真讓小丫鬟數了錢幣出來給宋嬤嬤,便讓撤了棋盤,端上幾碗在水井裡湃着的鮮果漿來。

宋嬤嬤佯作沒注意冬雨的哭喪模樣,先起身對旖景見了禮,沉着臉斥責孫女兒:“這會子正熱,怎麼由着五娘頂着日頭來?該讓婆子備個肩與的。”

“嬤嬤快別責怪冬雨了,原是我堅持要走來的,才睡了午覺,身上懶得緊,走走也好醒神。”旖景連忙替冬雨求情,一張小臉笑得陽光燦爛,衝大長公主道了萬福,就挨着坐在一側:“今日冬雨可受了委屈,實在也是因爲她一片孝心,不忍嬤嬤受那流言蜚語的污篾……都怪我一時疏忽了,沒管好院子裡的下人,也讓她們隨着旁人嚼牙,還誤會了冬雨。”

說完,臉上的笑容便斂了一些,有些愧意地看着宋嬤嬤:“只是丫鬟們閒着無事,議論了幾句,我也不好罰她們,讓冬雨受了委屈,嬤嬤疼我,還請原諒則個。”

宋嬤嬤聽得滿頭霧水,心裡的弦也緊了一緊,當然不敢拿大,連忙告罪:“五娘這是哪裡話,丫鬟們絆幾句嘴也是常事,算得了什麼委屈,老奴可不敢有半分怨氣。”便拿眼睛直瞅冬雨,隱含凌厲。

冬雨其實一路之上,也很有些忐忑。

早先她與夏柯幾個爭執,一時忍不住惱火與委屈,在旖景面前狠狠哭訴了一場,想求着旖景責罰了夏柯幾個,也好爲祖母正名,依她想來,五娘再怎麼喜歡夏柯,卻是純孝之人,祖母又是太夫人面前第一得臉人,就是看在這一點,責罰幾句那些沒長眼的刁奴也是理所應當。

不想五娘只是對她溫言撫慰,笑着說那些丫鬟不過是人云亦云,讓她別把那些閒話放在心上,和那些嘴碎的一般計較,她自然是滿心不服。

不過五娘又說要來遠瑛堂,這次竟然舍了那幾個一等丫鬟,單單讓她隨着,一路過來,又是勸慰不斷,還說她受了委屈,特意帶她來讓宋嬤嬤安慰安慰。

冬雨心頭倒覺得妥帖了,怨氣消了一半兒,不免也有些擔憂。

這時她也意識到自己這次又急躁了,沒沉住氣,生怕祖母責怪。

這不果然,祖母的目光甚爲嚴厲……冬雨心虛地垂眸,一雙小手下意識地擺弄着裙子上繫着的緞帶,抿着嘴脣,恢復了乖巧的模樣。

大長公主瞪了旖景一眼……自從春暮那事之後,孫女兒分明就對阿宋有些芥蒂,前次丫鬟晉等的事兒,也是拿住了阿宋的謙辭,順便提拔了夏柯,這些個小手段瞞得住別人可瞞不住她。今兒個怎麼會這麼體貼,爲着底下奴婢的一些瑣事,頂着日頭過來,專程與阿宋致歉?也不知那顆七竅玲瓏心,又是在盤算什麼。

儘管心裡頭跟明鏡似的,大長公主還是順着旖景的話說了下去:“看看冬雨,哭得兩眼跟水蜜桃似的,着實是受了委屈,好孩子,快別憋着,有什麼委屈儘管說給我聽,讓我來評評理兒,若真是那些人的錯兒,當罰還是要罰的。”

這一下,別說冬雨有些着慌,就連宋嬤嬤也是心頭一緊。

其實那些個閒話,宋嬤嬤自然是一早就知道了,儘管心裡窩火……自己威風凜凜,難免會引那些賤婢眼紅,別看往常一個兩個都上趕着巴結,到底有些妒嫉,這才藉着臘梅的由頭私下裡議論,可嘴長在別人身上,她也有些無奈,難道還能爲了這點子事去公主面前說嘴不成?連律法都還有刑不罰衆一說呢,更何況國公府裡。

再說大長公主的性情,宋嬤嬤自然瞭如指掌,只怕是讓她知道自己苛刻奴婢,心裡也會不喜,更不可能爲了自己去責罰衆人了。

不過心懷饒幸,想到在遠瑛堂,那些丫鬟忌憚自己,不敢公然在公主面前嚼牙,等幾日一過,這些傳言就慢慢散了。不想冬雨這丫頭竟然這般沉不住氣,居然是她驚動了五娘,還鬧到了遠瑛堂來!

宋嬤嬤心裡焦灼,可一時也沒有辦法,見冬雨默不吭聲,只得將那張長臉又沉了一沉:“實在是不知規矩,往日我的教導都被你當成耳邊風不成?什麼事也敢煩擾主子。”正想着斥責幾句,將事情抹了過去……

“阿宋,冬雨畢竟還是個孩子,心裡頭既有委屈,還是別噎着的好,你也太嚴厲了些。”大長公主緩緩一笑,又面向冬雨:“好孩子,別聽你祖母的,她不心疼你,還有我替你作主呢。”

冬雨也是無可奈何,微微擡眸,見五娘與大長公主都是滿面關切,兩雙眼睛都盯着自己,實在是矇混不過去,方纔用細如蚊蠅的聲音,草草將那場爭執說了一回,自然隱瞞了自己惱怒之下,口不擇言怒斥五月她們非議主子的話。

旖景微睨明眸,瞧見宋嬤嬤鐵青了面色,心裡着實解氣,其實冬雨就算沒鬧這麼一出,她也會想辦法讓這些議論傳到祖母耳裡,不過有冬雨“協助”,倒省了她一場麻煩。

先讓臘梅立功,把忠勇的名聲傳開,再將宋嬤嬤苛待奴婢的事情抖露出來,一番安排,不過是爲了不露痕跡地讓祖母得知這事,給宋嬤嬤施壓,看她以後還敢不敢動輒毒打家奴。其實要達到這個目的大可不必這麼複雜,難的不過是要隱藏自己,不讓宋嬤嬤察覺到自己對她的戒備與芥蒂。

一切順利,這次又是她小贏一局。

大長公主聽了事情始末,臉上的祥和便寡淡了下來,微擡鳳目,掃了宋嬤嬤一眼。

宋嬤嬤立即警醒,咳了一聲:“就是爲了這些芝麻綠豆的事兒,你就敢煩勞主子?真是不知規矩。”

冬雨便噤了聲兒,把臉埋了下去,心裡的悔意繞青了腸子。

旖景卻是滿面歉意:“嬤嬤,這我可得說句公道話,若不是冬雨一心爲您着想,也犯不着爲這幾句閒話就與旁人絆嘴,原本是我過意不去,纔想讓她跟我過來散散,也好教你們祖孫說說貼心話,消了心裡的委屈,這下可好,反累得冬雨又受了一場斥責,越發讓我過意不去了。”

宋嬤嬤連忙緩了緩面色,笑着安慰旖景:“五娘心善,一意爲冬雨着想,老奴心裡感激不已,不過冬雨年少無知,就該好生約束,五娘也別太慣着她。”

這算什麼呀,對她的“慣”以後還多着呢,旖景心裡奚落一句,卻回以婉然一笑:“原本我早有打算,讓冬雨專管書房的事兒,那日一提,轉頭竟又忘記了,可巧今日冬雨受了委屈,合該用這事兒來彌補,祖母,您看可好?”

大長公主自然不會否定:“上回就說綠卿苑的事情由你自個兒處置,我可不願再操這閒心。”

宋嬤嬤這會子卻開心不起來,恭恭敬敬地道了謝,又聽旖景笑着囑咐冬雨,說以後就別再沾手那些笨重的活兒,打理好書房就成,終究還是狠狠瞪了冬雨兩眼:“五娘對你這般照顧,不過是看在我一張老臉的份上,你可得仔細當差,以後可別再輕挑胡鬧,莫看着五娘寬和,就學着那些不知好歹的刁奴那般張揚。”

大長公主似乎才略微緩和了不愉的神色,淡淡一笑,對宋嬤嬤說道:“好了,你們祖孫也去一旁說說話,也好讓我與景丫頭敘敘天倫。”

宋嬤嬤見大長公主沒有追問臘梅的事兒,方纔鬆了一口氣,領着冬雨出了後/庭,玲瓏自是度出太夫人的心意,先是打發了一旁的小丫鬟,自己也遠遠避在一側,那樣的距離,就算有順風耳,也聽不到兩個主子的言談。

大長公主這才真心實意地笑了出來,伸出保養得宜有若脂玉的手指,戳了戳旖景略微有些細汗,卻顯得越發晶亮的額頭:“你這丫頭,今日耍這麼一場猴戲,又是爲了哪般?”

旖景也不再裝模作樣,笑得分外燦爛:“我就知道瞞不住祖母……實在是聽了那些議論,爲臘梅糾心得很,孫女兒私下問了夏柯,她家不是與宋嬤嬤親家住在同一個院兒裡嗎,因此也認得臘梅,據她說那些話原也不假,宋嬤嬤待家中奴婢實在有些……嚴厲太過,臘梅的姐姐就是被打斷了肋骨,也得不到救治,就這麼沒了性命。我起初也不信的,還疑惑着若真是如此,臘梅怎麼忍得住,若換作是我,乾脆跑去官衙敲狀鼓,也得爲姐姐申冤。”

大長公主挑了挑眉:“你這麼以爲?”

旖景一嘆:“後來轉念一想,才知道我把事情想得太簡單了,她們姐妹是宋嬤嬤的家奴,就算受了責打,也沒有觸犯律法,官府哪裡會受告……再說,這奴婢告主,若非主家謀逆大罪,奴婢就得先受杖刑,多數就被活活打死了,還怎麼申冤。”

這丫頭竟然還研究起律法來?真真是性情大變,大長公主心下驚異,忍不住又挑了挑眉,卻見旖景滿面肅然:“我只是覺得,祖母與母親都是待下寬和,與人爲善,家裡下人就算當罰,也多不會遭打,更遑論不問青紅皁白地把人往死裡折磨,那位臘梅姑娘一心護主,甚至不懼盜賊以匕相脅,可見是個忠勇的,往常又能犯什麼大錯?卻屢遭責打,委實太可憐了些,我知道宋嬤嬤是祖母身邊兒得重的,故而也將她當作長輩,不敢指責,但心裡實在不忍,這才藉着冬雨鬧這一場,好讓祖母得知了這事兒,祖母一貫心善,定會約束着宋嬤嬤吧?”

說完,微仰着一張小臉,兩隻烏黑明亮的眼眸可憐兮兮地盯着大長公主。

看着孫女兒有若玉蘭花般明麗的容顏,脂粉未施,清新秀雅,那柔長有若翎羽的烏睫,被廊外的豔陽鍍上一層亮金,越發顯出明眸清澈。年方十二,分明稚弱,可已經有了同齡人遠遠不及地周密心計,卻還維持着稚子的真誠善良,這一剎那,忽然驚覺歲月無聲地飛逝。

大長公主想起當年的自己。

曾幾何時,也是隻知母親膝下撒嬌乞寵的幼稚孩童,哪裡料到最險惡的事,會於一夕之間無聲無息地發生,記憶裡永不曾忘卻的那個秋夜,下着一場溫柔的細雨,仿若銀針撒落烏瓦,綿綿細聲,伴着她繽紛的夢境,逐漸往深。卻忽然被焦急地喚醒,睜眼便是母親驚惶的臉,以及紗窗外隱隱晃動的火光,不知是不是雨已經停了,還是遠遠傳來的兵戈相擊掩蓋了雨聲。

那一夜,是她童年的倉促終結。

生死一線,才與母親兄長逃離兇境,緊跟着是險象叢生的千里逃亡,從此遠離,她所熟悉的一切。

又倉促地走進了烽火連天的歲月,走進了她的豆蔻年華。

第一次用手中的利匕,果斷地刺入敵人的胸膛,她永遠記得那雙驚恐而不敢置信地眼睛,在須臾之間,變得死寂。那一年,她也是十二歲。

被她殺死的人,是東明朝廷安插的一個奸細。

無意之間聽到他與幾個下人密謀,要毒殺父親,於是不待這場陰謀展開,便由她親手終結。

似乎也就是從那一日起,她覺得自己有了保護親人的能力,開始籌建飛鳳部,並向父親請命,馳騁疆場,用手中的鐵劍金戈,征服這錦繡河山。

一切尚還歷歷在目,可時光卻已悄然擦肩。

父母兄長已經長眠於那威嚴而冰冷的皇陵裡,就連曾與自己並肩馳騁的少年,也再不會伴她看春暖花開,雪中紅梅。

轟轟烈烈還是靜默無名,都逃不過生死兩字。

就像有人不可避免地老去,有人不可避免地成長。

大長公主微微一笑,溫暖的掌心撫過旖景錦緞一般地髮絲,這一剎的安慰由心而發:“這事是阿宋太過了些,我會警告着她。”

旖景如釋重負:“這樣,孫女兒就徹底放心了。”說完,便乾脆蹲下身去,捏着兩個粉拳,討好地替祖母捶起膝蓋來。

“你這丫頭……”大長公主滿是寵溺,搖了搖頭:“其實你心裡也有疑問吧,自從阿宋算計春暮那事,我看得出來你對她心有芥蒂,這次又知道她待家奴那般兇狠,怎麼不讓我好生教訓她一場?”

原來,祖母一直看在眼裡……旖景略有些心虛,盤算了一陣才說:“孫女兒是有些氣宋嬤嬤,因爲春暮侍候了這麼多年,與我情同姐妹,宋嬤嬤怎會不知,還算計到她的身上,我心裡自是有些怨氣,可由己度人,嬤嬤她何嘗不是在祖母身邊侍候多年,祖母一定是不捨得重責她的,孫女兒實在不想祖母爲難。”

大長公主一嘆,目光看向庭內蓬勃地草木、碧樹,思緒尚還有些遊離,隔了好一陣才說:“阿宋自從少女時就跟着我,不僅僅是盡心侍奉,還與我馳騁疆場,這大隆的錦繡江山,也有她的一份功勞,那些日子,纔是實實在在的驚險萬分,有好幾次,生死不過就是一線之間,我與她雖爲主僕,卻實實在在是同歷了艱險、有生死之交,故而,有的事情,雖說也知道她做得不對,但到底不算什麼大過,我也就不作理會。”

旖景默默聽着,心裡也十分感慨。

她能夠理解祖母對宋嬤嬤的寬縱,畢竟是宋嬤嬤善於僞裝,矇蔽了祖母。祖母雖是一代巾幗英雄,目光如炬,卻不是冷血狠毒之人,她以誠待人,又怎能料到身邊出生入死之人其實早含禍心。

所以,旖景越發想不明白,宋嬤嬤究竟是懷有什麼怨恨,又想要達到什麼目的。

這些謎底,定要一一解開,否則即使讓宋嬤嬤得到應有的下場,祖母只怕也會心懷不忍。

“孫女兒省得,因此祖母也別憂心,孫女兒不會爲難宋嬤嬤的。”嘴上卻如此說到,旖景半垂眼瞼,盡掩眸子裡滲出的堅決。

而在另一處,宋嬤嬤與冬雨這對祖孫之間,在這個下午卻沒有這般溫言軟語,一個厲顏斥責,一個悔恨不已,於是冬雨又哭了一場,眼睛更腫成了熟透的水密桃,當聽說五娘讓她同回綠卿苑,竟然有種鬆了口氣、如釋重負的心情。

宋嬤嬤也不輕鬆,纔回大長公主跟前兒,就被一句話驚得目瞪口呆。

“你家裡那個丫鬟,明兒個帶她進來給我瞧瞧。”大長公主端着茶碗,淡淡一句。

宋嬤嬤只覺得朗朗晴天,一下子陰雲密佈,還有一線銀靂,在陰霾後若隱若現,她原本還饒幸着大長公主沒有追究,矇混過關,卻不想事情始終是揭不過去。

好在大長公主到底給她留了幾分顏面,剛纔在五娘與冬雨面前沒有當面斥責。

宋嬤嬤不及多想,雙腿一屈,長跪下去:“奴婢知罪……臘梅原本粗笨,奴婢又不耐煩細細教導,急躁起來,對她多有責打,是奴婢太嚴厲了些,竟然不知道她骨子如此忠勇,錯待了她的耿耿忠心。”

大長公主鳳目微微一垂,看見宋嬤嬤已經染白的雙鬢,心裡始終不忍,微微閉目:“那麼,臘梅的姐姐也是因爲粗笨受不得教,才被生生打死?”

宋嬤嬤冷汗直冒,她素知大長公主憐貧惜弱,最是容不得那仗勢欺人之輩,故而,在衛國公府,宋嬤嬤從不敢對底下僕婦動手,但臘梅姐妹是她的私奴……

她本就易怒多躁,在國公府尚且能夠隱忍,一回私家,就全然無忌,萬萬料不到事情竟然演變成這樣,讓大長公主知道了她的劣跡,宋嬤嬤心裡一急,便是滿眼老淚,連連叩首:“奴婢不敢狡辯,當初臘梅姐姐因着對阿輻……奴婢最恨那心思不純之輩,盛怒之下,手就重了一些……事後奴婢也後悔不已,公主就恕了奴婢一回吧。”

既然後悔,何故還要那般苛待臘梅?大長公主搖了搖頭,卻終於還是不忍:“既然過了的事,再提也是無益,可你要謹記於心,這事今後萬不可再爲,還有臘梅,如此忠婢,姐姐又是因你而亡,你今後可得好好補償她。”

宋嬤嬤自是不敢有個“不”字。

又隔了一陣,大長公主還是摞下一句:“明日讓臘梅進來吧,讓我瞧瞧這麼忠直的丫鬟,究竟是個什麼模樣。”

跪在地上的宋嬤嬤頓時面如死灰。

第六百六十四章 城禁解除,永別西樑第七百四十三章 繾綣懷憂,病勢日沉第五百四十七章 唱唸到位,主角忽改第五十章 反輸爲贏,酒肉結交第七百章 忐忑被棄,入宮勸諫第兩百六十章 陰霾驟生,有客遠來第八十五章 天下至尊,奈何良薄第六百九十八章 皇后勁敵,頗有內秀第四百一十二章 皇子相助,美人知恩第八十六章 一事變遷,混亂全局第五百三十七章 晴空如洗,惡浪暗來第二十一章 一見牽心,盤算姻緣第七十一章 盛夏一日,再往佛寺第一百九十七章 一個誤會,或生事故第七百二十七章 鴻門宴近,鬥志昂揚第四十三章 故作懵懂,擢升櫻桃第三百四十七章 依計施策,天降良緣第兩百五十一章 再訪喬縣,攻心爲上第三百零五章 策動前夕,偶然偷窺第六百章 臨別之遺,除夕時察第兩百五十一章 再訪喬縣,攻心爲上第兩百零八章 各人城府,深淺不一第兩百六十一章 相隔十里,恨不能見第一百五十五章 厚顏如是,無可奈何第三百零一章 解劍待縛,聽之任之第四百二十四章 暗置屋宅,是爲何因第七百六十八章 窮途末路,拼死一搏第七百二十四章 不依禮數,你待如何第一百三十二章 所願並非,一心一意第七百二十五章 諸多拆臺,接連拂袖第一百二十二章 據實相告,哭笑不得第五百二十章 拒絕妥協,公主駕到第一百二十五章 淑女心情,慈父懷抱第四百九十三章 抉擇不易,無奈而爲第四十七章 心有靈犀?緣何如此第四百六十二章 如願以償,雲裡霧裡第七百一十章 顯王示意,子若跪地第五百七十二章 恩怨勾消,清算開始第兩百八十四章 兩地不同,一樣月色第七百三十七章 妄度人心,敗勢如山第兩百四十章 闌珊之處,曾住何人第四百六十二章 如願以償,雲裡霧裡第四百九十章 鴆殺李氏,遷怒旖景第七百六十二章 蘇公出徵,大君來使第六百三十五章 神醫衛曦,再見故友第五百四十二章 家宴認親,虞湘婚事第三百三十五章 狹隘狠毒,虞棟夫妻第三百四十五章 計議已定,直言不諱第兩百零五章 又是宮宴,暗涌潮生第五百零七章 諸子弒母?人倫悲劇第兩百三十七章 儲君無能,實爲隱患第一百七十四章 又生命案,二爺休妻第四百一十七章 挑事生非?遠遠不算第三百三十五章 狹隘狠毒,虞棟夫妻第四百五十四章 初見端倪,終究難測第三百二十四章 施計試探,莫名好友第一百四十一章 原來驚喜,恭賀芳辰第一百三十三章 步步緊逼,欲揭真相第六百八十五章 隱瞞後着,暫且袖手第三百六十九章 猖狂姑姪,“可憐”婢女第五百六十一章 期盼入宮,衛昭之願第五十三章 重返舊地,苦辣酸甜第三十一章 存心試探,初明隱情第兩百四十六章 疑似“呷醋”,劫後重逢第六百五十七章 艱難決斷,依計而行第七百二十八章 舊怨在心,扭曲人生第七百四十五章 不幸病重,太后歹意第六百一十四章 暫時“和諧”,苦無良策第一百九十章 要論禍根,無非絕情第四百八十九章 本該投繯,未知命運第六百八十七章 不在情深,只望互利第兩百三十六章 或有紕漏,不及詳察第三百九十三章 良策蠢策?各有見解第六章 抽絲剝繭,計量初成第五百一十一章 最高長輩,登門問罪第兩百八十六章 以身犯險,無可選擇第兩百六十二章 他鄉遇故,才知音訊第六百四十四章 分崩離析,果遭“天遣”第一百八十九章 尚未成行,再發兇案第六百一十二章 實情相告,夏柯恍悟第兩百四十章 闌珊之處,曾住何人第一百七十七章 人生短暫,盡力一次第七百四十一章 “反旗”高舉,開誠佈公第兩百章 所謂慈母,蹊蹺內情第七百七十章 大變在即,許氏施令第四百九十五章 秦妃挑釁,旖景不忍第四百七十七章 如此“扭轉”,未知禍福第三百零二章 佳人及笄,玉佩爲贈第兩百一十八章 亦假亦真,打情罵俏第三百四十九章 意外收穫,知情之人第五百二十七章 比棋招親,突降豔福第七百零五章 你來我往,鬧劇開鑼第五百三十七章 晴空如洗,惡浪暗來第七百七十八章 黃氏收場,故事未完第兩百五十八章 朝中風雲,城裡變幻第四章 夢時夢醒,愧疚如山第五十九章 甄氏阿茉,董氏阿音第六百一十二章 實情相告,夏柯恍悟第六百零一章 留書提醒,事實真相第四百七十九章 雖動殺意,仍有顧忌
第六百六十四章 城禁解除,永別西樑第七百四十三章 繾綣懷憂,病勢日沉第五百四十七章 唱唸到位,主角忽改第五十章 反輸爲贏,酒肉結交第七百章 忐忑被棄,入宮勸諫第兩百六十章 陰霾驟生,有客遠來第八十五章 天下至尊,奈何良薄第六百九十八章 皇后勁敵,頗有內秀第四百一十二章 皇子相助,美人知恩第八十六章 一事變遷,混亂全局第五百三十七章 晴空如洗,惡浪暗來第二十一章 一見牽心,盤算姻緣第七十一章 盛夏一日,再往佛寺第一百九十七章 一個誤會,或生事故第七百二十七章 鴻門宴近,鬥志昂揚第四十三章 故作懵懂,擢升櫻桃第三百四十七章 依計施策,天降良緣第兩百五十一章 再訪喬縣,攻心爲上第三百零五章 策動前夕,偶然偷窺第六百章 臨別之遺,除夕時察第兩百五十一章 再訪喬縣,攻心爲上第兩百零八章 各人城府,深淺不一第兩百六十一章 相隔十里,恨不能見第一百五十五章 厚顏如是,無可奈何第三百零一章 解劍待縛,聽之任之第四百二十四章 暗置屋宅,是爲何因第七百六十八章 窮途末路,拼死一搏第七百二十四章 不依禮數,你待如何第一百三十二章 所願並非,一心一意第七百二十五章 諸多拆臺,接連拂袖第一百二十二章 據實相告,哭笑不得第五百二十章 拒絕妥協,公主駕到第一百二十五章 淑女心情,慈父懷抱第四百九十三章 抉擇不易,無奈而爲第四十七章 心有靈犀?緣何如此第四百六十二章 如願以償,雲裡霧裡第七百一十章 顯王示意,子若跪地第五百七十二章 恩怨勾消,清算開始第兩百八十四章 兩地不同,一樣月色第七百三十七章 妄度人心,敗勢如山第兩百四十章 闌珊之處,曾住何人第四百六十二章 如願以償,雲裡霧裡第四百九十章 鴆殺李氏,遷怒旖景第七百六十二章 蘇公出徵,大君來使第六百三十五章 神醫衛曦,再見故友第五百四十二章 家宴認親,虞湘婚事第三百三十五章 狹隘狠毒,虞棟夫妻第三百四十五章 計議已定,直言不諱第兩百零五章 又是宮宴,暗涌潮生第五百零七章 諸子弒母?人倫悲劇第兩百三十七章 儲君無能,實爲隱患第一百七十四章 又生命案,二爺休妻第四百一十七章 挑事生非?遠遠不算第三百三十五章 狹隘狠毒,虞棟夫妻第四百五十四章 初見端倪,終究難測第三百二十四章 施計試探,莫名好友第一百四十一章 原來驚喜,恭賀芳辰第一百三十三章 步步緊逼,欲揭真相第六百八十五章 隱瞞後着,暫且袖手第三百六十九章 猖狂姑姪,“可憐”婢女第五百六十一章 期盼入宮,衛昭之願第五十三章 重返舊地,苦辣酸甜第三十一章 存心試探,初明隱情第兩百四十六章 疑似“呷醋”,劫後重逢第六百五十七章 艱難決斷,依計而行第七百二十八章 舊怨在心,扭曲人生第七百四十五章 不幸病重,太后歹意第六百一十四章 暫時“和諧”,苦無良策第一百九十章 要論禍根,無非絕情第四百八十九章 本該投繯,未知命運第六百八十七章 不在情深,只望互利第兩百三十六章 或有紕漏,不及詳察第三百九十三章 良策蠢策?各有見解第六章 抽絲剝繭,計量初成第五百一十一章 最高長輩,登門問罪第兩百八十六章 以身犯險,無可選擇第兩百六十二章 他鄉遇故,才知音訊第六百四十四章 分崩離析,果遭“天遣”第一百八十九章 尚未成行,再發兇案第六百一十二章 實情相告,夏柯恍悟第兩百四十章 闌珊之處,曾住何人第一百七十七章 人生短暫,盡力一次第七百四十一章 “反旗”高舉,開誠佈公第兩百章 所謂慈母,蹊蹺內情第七百七十章 大變在即,許氏施令第四百九十五章 秦妃挑釁,旖景不忍第四百七十七章 如此“扭轉”,未知禍福第三百零二章 佳人及笄,玉佩爲贈第兩百一十八章 亦假亦真,打情罵俏第三百四十九章 意外收穫,知情之人第五百二十七章 比棋招親,突降豔福第七百零五章 你來我往,鬧劇開鑼第五百三十七章 晴空如洗,惡浪暗來第七百七十八章 黃氏收場,故事未完第兩百五十八章 朝中風雲,城裡變幻第四章 夢時夢醒,愧疚如山第五十九章 甄氏阿茉,董氏阿音第六百一十二章 實情相告,夏柯恍悟第六百零一章 留書提醒,事實真相第四百七十九章 雖動殺意,仍有顧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