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依舊

江山依舊

吟風賞月月常在,指點江山山還同。如果喜歡本小說,請推薦給您的朋友,至今安好?

……

我分明是坐在聞哥的身邊,執着聞哥的手,低聲說話。可是我的心思,卻神奇的慢慢飄遠,彷彿靈魂中的某一點悟性,受到寶殿佛法高深的點化,一瞬間,暫且擁有越出俗庸之外的力量。

甚至,能迴盪在空空的殿閣中,俯首低看,冷眼無言。

聞哥站起身子,在佛案後的寺人櫥櫃小几上尋了又尋,終於尋到一壺水,給自己倒了杯茶。

這個即使身處泥淖也是優雅尊貴的人,端起粗糙的陶杯,仰脖一股腦灌入喉中。末了,果然微噎一下,咳出了聲。

匆匆掩口的袖擺,遮不住臉龐的嗆紅。

“……哥。”

我自蒲團上站起來,話說得多了,嗓子有些暗啞。

盼舉忘憂酒,飲盡人間愁。

一杯粗茶,又豈能盡情。

“過來,”聞哥緩緩停了壓抑的咳嗽,垂下月白的衣袖,細長的一雙鳳目,隱隱含着嗆出的水光。他向我招手,“來。”

盤腿坐得久了,腳步躑躅。

於是最後落入一個久違溫暖的懷抱時,能感到即刻的放鬆。

唉。

wWW .ttκд n .C〇

我聽見聞哥胸腹起伏,發出微弱的嘆息。長長,幽幽,好似替他護着的人,把多年積累的委屈一句嘆去。

可我並不委屈。

或者說,委屈的人不是我。奔波勞碌,以致英年早逝的師傅;半生銘志,寧願耗盡心血的周肅夫。放棄愛人,選擇孤老京城的陳荀風;虧欠母親,又追隨母親而去的父親……

誰不比我更有資格委屈?

孰是孰非,誰錯誰對。在所謂慷慨的正道大義前,在綿長糾葛的歲月長河裡,一點點私人的愛恨情仇,早已飄散成煙,湮滅不見。

“……我今日才明白,當年,周肅夫爲什麼幹冒逆臣賊子的萬世罵名,也要背棄遺旨,奉四弟登上帝位。”

聞哥低沉的嘆。

是的。

範師傅幾次說起。當年先帝摔傷湯泉宮,彌留前,曾召集隨侍大臣,欲傳位明王。當時在側的隨侍大臣有四位,周肅夫,付梓基,吳煥,範楚雲,據說全部誓奉這句話。

只可惜他們四人還沒回京宣旨,琿王已經連夜擁兵自重,自立登基。他三日血洗京城,吳煥膽小懦弱,付梓基稱病避禍,範師傅找上齊府齊家卻道不摻公室之亂,不得已周肅夫安排周後和兩宮太妃聯合下手毒殺琿王,即時會同廉王擁立景元覺登基。爾後付梓基,吳煥審時度勢,擁新帝未多一言。待聞哥回京後當堂對峙,付、吳二人見大勢已成,自身地位穩固,不僅堅不承認先帝有傳位一說,反而上表,奏請分封明王領地離京,範師傅獨臂難支……聞哥失勢。一年後,途徑廣平,再後來……揀了白氏遺孤一名。

我把頭埋在聞哥的胸膛裡,平板堅韌的衣料質地,磨颳着臉上的肌膚,生出絲微的痛。可是,即使這般,也好過擡首受冷風的吹弄。

……事關上位,周肅夫,他怎又會說。

在多年迷茫等待的仕途之後,在近乎垂垂老矣的悲哀中,終於出現改換天下的機會,他怎會放過?在他們自以爲是的謀劃,生生葬送了妹妹周君蘭一輩子幸福之後,她唯一的兒子,他又怎會吝嗇?

他雷霆手段,他背信棄義,他再不回頭。

“……你能理解麼,蘇大人。”

竹林裡陳荀風問我。

“那時,也許,留在這的人,都已經偏執成狂了……”

這是一個結。

把所有人都繞進去,纏得死死的結。

我掙脫聞哥的懷抱,緩緩屈膝,跪在滿布塵埃的地面。

懷中雖然溫暖,卻不該我久戀。

我將額頭抵在他的鞋面上。以這樣一種比跪拜佛祖還卑微的姿態,比跪拜先祖還虔誠的動作,深深叩首。

知了事實之後,是前所未有的疲憊。堅持了那麼多年的是與非,一經消散,像抽空同身體早融爲一體的意念與力氣,留下一個失魂落魄的洞。

伏身一叩,既是悼念,也是挽不回。

是將我也說不清的情緒,傾瀉給最親,最近的人。

古剎寶殿,靜悄悄……靜悄悄。

直到很久之後,有一隻手揉上了我的頭。

輕慢而溫柔,一圈,一圈,留下一點掌心的熱度。

“鵲兒,我高興你可以放下。這不是背叛,是屬於你的解脫。我很高興……”聞哥的話音響在頭頂,低徊慢誦,像是入密的梵音,“我一直希望,你眼中的澄澈,只用來收瞰大地秀麗,飽覽碧空如洗,始終不染半點污濁的,照映世間白雲蒼狗。”

低着頭的我,望不見他的表情,只是那話音的間隔,太過悠長,好似每一個字,都是費去全力,才得以說出。

“可是,我已經停不下來。鵲兒,我停不下來。”

……對不起。

“還有那麼多人,一直跟着我。他們追隨的,已不單單是我這個人,而是……”

對不起。

我是如此自私,我是如此任性。

你待我恩重如山,你使我獨享安康,可是我到了今時今日,仍只顧着自己的愛恨,只顧着自己,從死結裡脫身出來。

“我需要給自己,給他們一個交待。”

苦澀的淚水,不停在眼眶裡打轉。

我明明是濫用你的縱容,可是……你爲什麼毫不阻攔。

“我很高興……爲你高興。至少,至少你,不用……”

爲什麼,毫不阻攔!

回家的時候,雨已經停了。天色依舊暗沉,天邊烏雲壓頂,像是隨時都會再降暴雨的樣子。

一頭鑽入三進,路上與拾翠擦肩而過,她好像被我狼狽的面目驚到,急着要說什麼,卻被我揮揮手退開,闔上了後院的門。

喘一口大氣。

在屋裡掬水洗了把臉,雨後空氣窒悶,難減心中煩躁,便想去內書房尋口茶喝下,降降肺腑火氣。

內書房即是池中水榭,被我挪動幾件原先傢俱,改造而成。與前面接人談事書房不同,藏書藏畫,是後院中私人舒適所在。

如若心情不佳,最宜躲入此處。

推門待進,手僵在半道。

蘆葦翠鳥的屏風移了位置,露出原先屋中躺椅一角——只見一隻皁靴耷拉下地,長腿大刺刺攤着,在我的躺椅上橫陳。

我原地舉手發怔,片刻之後,輕手輕腳繞過去看個究竟。

果然。

大概是貪涼,把躺椅一直推到窗下,好吹着水上涼風酣睡。

髮髻不曾散去,睡得歪斜到了腦後。衣衫不曾解脫,敞懷袒出大片肌膚。另一隻鞋也不曾脫掉,卻蹬得躺椅上的一層薄褥全皺了起來,隱約有些斑斑灰漬。

一時之間……

也不知是該笑還是該嘆。

我闔上眼,吸一口氣。

心緒本來起伏振盪,纔想要避人揭過,卻見着這個事主。唯恐更難壓抑,可是又奇異的,對着這毫無防備的倒頭睡容,把心頭一把躁動的火氣漸漸抹平,呼吸也盡力放得輕微,深怕一個響動,會耽誤這份恬淡難得的寧靜。

愣了一會,我提氣到櫥櫃間,取下一牀小憩用的軟被。踮着腳尖,走到躺椅前展開,輕輕蓋在他的身上。

窗外溼潤的風捎着傍晚的涼意,吹得久了,醒來怕會頭痛。

不過,這種婆媽的擔心落在我的身上,也是少有。

檢討一番,定定站了。看眼下不速之客的睡容,與那白日案桌之上的顧盼風采,又有微妙不同。

此刻,斜飛的劍眉減了幾分英氣,多了幾分放鬆的平順。狹長的鳳目斂去眸中精明,只留下兩道優美的長睫,下面有勞碌後些微的青影。挺拔的鼻樑依舊是固執的平直,脣上和頜下,卻冒出一點點胡荏的蹤跡,泄露其人本質上,疏於打理的惰性。

待我發現前,指尖已碰上他的臉頰。

……

溫熱,有點粗糙的觸感。

恍然一驚,急忙縮手——好在此人仍舊沉眠黑甜鄉中,沒有醒來的跡象。

我卻被自己唬到了。無聲撫了幾下胸口,回過神來,立時決意還是早早離去,留這一處地方暫且供客人作罷。

轉身,腕上卻是一緊。

“……我想你的味道。”

我站着,身形微晃。面上定是黑了幾分,多少可以自怨自艾的情愁,眼下也是消散於無形。

……想我就想我了,還什麼味道。

“陛下,我是走錯家宅了?”

回頭,我對着那個黑眼睛晶晶亮的人,微笑。

“不是。”

景元覺搖頭,胳膊肘撐着半身仰起,牽人的手上同時用了力道,將我扯得踉蹌兩步,倒回去,“你所見的不過一個哀傷,疲憊,無處可去,以致誤闖空門的失意人罷了……這位好心的公子,不願收留在下一宿嗎?”

我恁多大心思,也哧一聲笑出口。

瞧那挑起的眉毛,瞧那彎起的眼睛,瞧那不由自主翹起的嘴角——

我好似看見一隻人形的狐狸,向我招搖着他碩大的尾巴。

周肅夫死了。

雖然突然,我能理解,景元覺爲何出現在我家中。

周肅夫對於他的意義,深刻而又複雜,卻不可辯駁的厚重。

也許,比之於皇子公主衆多、無暇一一過問的先帝,孃家這位冷酷、嚴厲、偏執、陰鷙的舅舅,是更貼近父親的存在。

我漸漸斂了笑。摸摸景元覺的臉,看見他不出意外的,垂下眼眸。

心裡有一些感動,也有一絲悲憐。還有一點點真切的喜悅,喜悅他將我的地方,當做稍憩的港灣。

“喝水麼?”

我將這些心思藏掖妥當,換一個話題問他。

景元覺分明是聽見了,卻也不應答。只仰頭微眯縫了眼,將嘴巴緩緩張開。見我一時怔愣在那兒未曾動作,紅豔的舌尖象徵的卷出一點,又縮了回去。

等着。

我咯噔一下嚥了口口水,嗓子眼裡着實堵得慌。費了些力氣忍住自個憐惜白眼狼的悔悟,回身在屋裡桌上尋了尋,捻了一粒今早拾翠新洗的葡萄,塞進他的口中。

景元覺勾着嘴角,大模大樣嚼吧嚼吧,一扭頭,把葡萄皮和兩粒籽吐在我的掌中,很是受用的闔目咂嘴,舔了舔脣。

我一把甩進旁邊的痰盂裡,笑眯眯問他,“可甜?”

景元覺呵呵低笑起來,一會兒,張開那雙眸光璀璨的眼瞧我,“蘇鵲,偶爾賢惠一回,用不着咬牙切齒罷。”

我搖首,確定自己笑得萬分無害,充滿了纏綿的情意,“哪的話,還有整整一盆,喜歡的話,剝給你吃?”

景元覺聽着,斜睨的眼睛慢慢撐圓,又眯縫成一線,他哈哈大笑,坐起身一手掐住我的臉頰,“要是真的吃了……我好怕自己噎死。”

我哼了一聲算作回答。

此人左搖右晃,等那放浪的笑聲漸漸小下去,又撫上了自己平坦的肚腩,“蘇鵲,我要吃飯,這裡頭叫喚。”

心裡不禁想起那句話,正所謂伺候人的活不是普通人能幹的,而伺候人上人的福差,恐怕人都不能幹。

因而從院子裡出來,看見中庭裡那個着了便裝閒閒望天的熟人時,我的怨氣就不打一處來,“大總管!你帶來的人說要吃飯!”

還好中庭裡沒有旁人。劉玉回頭眼角抽是抽,卻還是先給我鞠了一躬,“大人,您再說一遍?”

我瞪着他,手指往廚房戳了戳。他自然會意,“奴才這就過去知會。不過事先沒有準備,怕是也變出不多少花樣,還請爺和大人擔待。大人可還有什麼別的吩咐?”

我使勁搖頭,巴望着他速速解決,別給我這小家小院的添事。想想,又覺得這主僕二人恁的囂張,心有莫大不甘,於是問他,“你們怎麼進的我家?”

劉玉答得極暢快。

“呦,大人忘了。你那廚子張媽,以前宮裡溜溜的老把式,她那柴房邊上,不正巧有個後門?”

哦。

敢情,你們早算計好了。也好,這下,也不用擔心飲食不乾淨的問題了,隨便請吃,吃不了兜着走也行。

我揮揮手,讓他趕緊讓我眼不見爲淨。沒想到劉玉走了兩步,又轉回來,“蘇大人,外頭什麼事,有奴才呢。”

他巴巴的瞅我,好似有什麼話沒說完。

我最見不得人這樣。站着安生等他,讓他繼續,省得憋着不說,害兩人難受。

劉玉躊躇半刻,果然又小聲開了口,“安賢侯沒了,爺心裡不好受。”

暮色裡他一雙豆子眼紅通通的,像是紅豆羹中,加了兩顆黑米元宵。“大人別怪奴才多嘴,奴才跟了爺那麼多年,大事不懂得一二,可自家的主子,他跟誰在一塊的時候開心,奴才這雙濁眼,不會看錯。”

他衝我拜了一拜。起身時頭也不擡,轉身一路小跑去廚房。

大內總管夥同前御廚把式,折騰出一桌好菜好酒,與那“怕是也變不出多少花樣”的自謙之語,毫無相關。

飯菜送上石桌,正是日暮西山。順手將院裡廊下的瓜燈點了,遠遠看去,一片忽淺忽深的黃暈,伴着樹影婆娑,水光粼粼,倒是一派朦朧意境。

景元覺坐在池邊,用饅頭招呼錦鯉。他錦衣玉食養大的人,不知道飢飽八分的道理,手上有的就樂呵呵往下面倒,看得我忍了半天,實在沒能忍住,“別餵了……吃多了明天翻肚子。”

“呃。”他倒知納諫,乖乖收了手。又指着池子問,“喜歡麼?”

“嗯。”

景元覺笑起來,拍了拍手,弄掉掌上的碎渣。“我就知道,整座宮裡你最喜歡,就數一座太液池。”

我就覺得血噌噌的順着頸子往上冒。他這話,說得準確無誤,我喜歡南方的湖山景緻,也喜歡宮裡那一大片精雕細造的太液池。可是,他卻不知道,我常常站在太液池邊發愣,一愣就是半天,是每每風吹着走神,想起當初、當初湖水映照宮燈、暖光合抱於對岸的夜晚……

“咳。”

我尷尬的扭頭咳了一聲,把桌上滿滿的酒杯遞給景元覺,心中決意,絕不能叫他知曉這其中的隱情。“盼舉忘憂酒,飲盡人間愁……來。”

景元覺聽着這用來掩飾的句子,卻挑起一邊的眉頭,揚了嘴角,“說得好。”

兩隻玉杯碰撞,發出悅耳的脆聲。

醇酒下肚,留下沿途辛辣的熱度。我伸袖擦擦嘴角,垂手卻看到景元覺倒轉杯口,望着我殷殷而笑,“收留我一宿?”

得,您今兒就在這老賴了。

心聲甫出,我還沒有來得及接口,外院似乎起了喧譁。我們兩人凝神看去,內院的拱門“轟”一聲被人推開,伴着劉玉那種特有的尖叫。

“喲!王、王爺!”

又是一位不速之客來訪。

我不動聲色自景元覺身邊走開兩步,找了一處下風口站住,感覺還坐在石凳上的人立時眼露不滿,剜了我一眼。

定襄王一陣風似的衝到我們面前,臉拉長得像能垂到地上。“陛下!要不是在宮裡逮到蒙恆,叫我上哪找,您還在這兒悠閒喝酒!”

景元覺微微坐正了身形,伸了兩個指頭,示意他先坐下。定襄王又跳了回腳,大概已是認命,端起桌上的酒壺狠狠灌了幾口,“噗——”的吐出口長氣。

“消息已經得到證實了。”他望了我一眼,轉頭正經和景元覺說起話來,“說安閒侯到了廣陵郡,望江三日不渡,夜宿客棧,突發痱病而逝。半個時辰前,周子賀給救醒,本來已經安排他明日出城奔喪,但他不聽勸阻,已經帶着家人出城去了。”

景元覺指尖敲打着石桌,這是他陷入思考時的習慣。

“付梓基那邊怎麼說?”

“付家的眼線目前還沒有異動報來,其它的眼線……”

後面他們又說了一會,可是我自從聽見那句“望江三日不渡”起,就心神飄遠,一直飄到遙遙江左舊地,聽不清他們的說話了。

腦中只回想着景元覺的敲擊聲,一下一下,規律而肅穆。

江山依舊,人難長久。

自古相聚是難求,青史離散方多書。到了這個時候,我心中隱隱覺得,自己對周肅夫的怨恨,大概已經和梟雄隕落的惋惜一樣多,一樣難以言說。

等我回過神來,景元覺和定襄王都望着我,看似在徵求我的意見。

“什麼?”

景元覺撐上了額頭。

頓了一頓,他開口道,“蘇鵲,我要助周家一次。惠恬公主一直有心修佛,之前應我出使北狄誘敵,結果死了狄王,加了個未亡人的名頭,不宜再嫁官宦人家。如此一來,我欠她一處帶發清修的歸宿。”

我站在那裡,思考他話裡話外的意思。稍刻,只覺酒勁過去寒風一吹,心中恍然,“你要將她下嫁周子賀?”

“只是形式上的婚姻。周子賀回京定要申請丁憂,在那之前,以撫慰的名目舉行個納聘儀式,便可拖過孝期。”定襄王插口解釋,“周肅夫已死,再打壓周家對我們並沒有好處。何況,既然之前的悖逆是周肅夫故意爲之,也確實……咳,總之過猶不及,現在再次合作,對雙方都好。”

我點頭,心中明白他說的道理,可是這種賜婚的做法確實使我滿心疲憊,什麼也不想再管,只說,“須得問過周子賀纔好。”

“他早年喪偶,目前只有兩位如夫人,雖說略微委屈了惠恬金枝玉葉,但惠恬畢竟也是二次出嫁,沒什麼不妥。”

定襄王口快,將一番道理說得清楚。

待他說完,景元覺卻望着我略微搖頭,低低解釋,“是關乎周家利益的事,我料周子賀定不會拒絕。”

我明瞭他的意思,周子賀一直都在做這樣的事。

“這事要是能這樣收尾,倒也是個圓滿。”定襄王滿意我們這麼快就已經達成一致,“四兩撥千斤,一點不虧本。”

景元覺沉着臉不知在想些什麼,沒有吭聲。

論理說,定襄王這句話說得並不算尖酸。可是我聽着,大概由於心裡墊了別的情緒,總生出一絲刻薄的感覺來,因此也沒有接話。

定襄王見我們都不發聲,站那有些發窘。

他等了一會,也不敢催促景元覺表態。待目光轉到我身上,忽然一拍掌,笑嘻嘻道,“我看這事的提頭人,就由蘇大人來做是正好。你瞧,當初惠恬出嫁是蘇大人保的媒,所謂送佛送到西,蘇大人自然要把好事辦到底,把我這堂妹穩妥嫁了纔好。”

我尚有顧慮,沒有答話。見景元勝一直等着,答他,“此事不急於一時,周子賀一去一回,至少也要過大半個月才能回來。”

定襄王卻是個急性子,又轉頭去問景元覺,“陛下意思如何?”

景元覺根本未曾作答。他面色不善的站起來,向外院方向一指,“朕意,事都說完了,你怎麼還不走?”

定襄王走得和來時一樣倉皇。

我送他出去,他在門口停了停,小聲同我抱怨,“陛下哪兒都好,就是好個省勁的法門,凡事只用七分力氣。如今周肅夫沒了,安邦定國、開疆拓土的責任是再也推脫不掉,他不得不洗心革面,心裡憋火。”

這倒是個真敢說話的。我聽完這番妙論,忍不住唬臉,揶揄他一句,“王爺這麼說,不怕冠上妄議尊上的帽子?”

“不,不,不。”定襄王這時倒收回了幾分瀟灑王爺的氣度,退後一步抽出把扇子搖啊搖,點頜輕笑,“您瞧,您是那種吹枕邊風的人嗎?不能啊。”

這傢伙。

我還沒來得及言語招呼他一巴掌,他急急一拱手泥鰍似的鑽了出去,“告辭告辭,有客不送!”

站在後院門口,擡腳進去前,我有些猶豫。

忽的就不知道,該以怎樣的面目進去面對景元覺了。

噩耗之後,世人都以爲他該當慶幸。即使是劉玉、定襄王這樣的身邊人,也只能作以自己的解釋,或以爲傷心難過,或以爲火氣熊熊,不能琢磨如一。

其實人的心思複雜深奧,就像河底看似靜謐的水,哪知道何時潮波浮動過,又哪些暗流將至洶涌。肉眼凡胎所見,一條最終匯成的河流,已經是種包糅。

我想我也不會全懂。

“站在那裡幹什麼?”

回神,看到景元覺已經站在面前,向我身後張望一眼,臉上全是等得不耐煩的怨言,“那小子走了?”

我無奈的望天。

“你這麼說話,他怎麼敢不走。”

他卻是一笑,毫無悔改的意思,“你還沒有答話,今夜收留我嗎?”

偏着頭,攤着手,帶着點紈絝子弟的風流。

我也跟着笑起來。

突然像是醍醐灌頂,好生明瞭。大概,能不能懂並不多麼重要,重要的,倒是……這樣的時候,我在河水中央。也可以txt全集下載到本地閱讀。

他山之石一何往何從投石探路福至心靈長夜未央贈君慧劍子謂何求名貴公子悠悠我心一景元覺番外縱是眷眷無窮期良宵玉引還如清真靜水深流一宴設鴻門一切苦厄王府夜對一線生機權宜之計二尋常冬狩一王府夜對蒲柳松柏二寒露美人昭然灼然景元覺番外一今朝有夢與明年上不翔則已碧海青天何往何從番外南燕飛渡了無痕落子不悔慷慨浮生去者昨日古剎故人春信有期二不翔則已瑜不佩玉赤子之心青雲平步子謂何求報應不爽長夜未央難得糊塗一線珠聯江左四俊還如清真江左四俊春信有期一忠義難爲一十里迎夫權宜之計二三分一龍人海道情二難得糊塗靜水深流二北地白蓮子謂何求螳蟬黃雀二子謂何求春信有期二北地白蓮靜水深流二白璧其瑕春信有期一無悔執途來日方長水亭話醉俯首天闕以進爲退一君子已矣燈會迷局四國之爭競染風流昭然灼然仲春初桃二石上生花仲春初桃二莽莽風雲亂是今朝一莽莽風雲番外南燕飛渡了無痕名貴公子螳蟬黃雀一三分一龍無悔執途水亭話醉且祝東風一四國之爭風生水起蒲柳松柏一何故夭夭一似是而非螳蟬黃雀二塗山有盜來日方長佳人無雙假成一雙福至心靈瑜不佩玉蒲柳松柏一
他山之石一何往何從投石探路福至心靈長夜未央贈君慧劍子謂何求名貴公子悠悠我心一景元覺番外縱是眷眷無窮期良宵玉引還如清真靜水深流一宴設鴻門一切苦厄王府夜對一線生機權宜之計二尋常冬狩一王府夜對蒲柳松柏二寒露美人昭然灼然景元覺番外一今朝有夢與明年上不翔則已碧海青天何往何從番外南燕飛渡了無痕落子不悔慷慨浮生去者昨日古剎故人春信有期二不翔則已瑜不佩玉赤子之心青雲平步子謂何求報應不爽長夜未央難得糊塗一線珠聯江左四俊還如清真江左四俊春信有期一忠義難爲一十里迎夫權宜之計二三分一龍人海道情二難得糊塗靜水深流二北地白蓮子謂何求螳蟬黃雀二子謂何求春信有期二北地白蓮靜水深流二白璧其瑕春信有期一無悔執途來日方長水亭話醉俯首天闕以進爲退一君子已矣燈會迷局四國之爭競染風流昭然灼然仲春初桃二石上生花仲春初桃二莽莽風雲亂是今朝一莽莽風雲番外南燕飛渡了無痕名貴公子螳蟬黃雀一三分一龍無悔執途水亭話醉且祝東風一四國之爭風生水起蒲柳松柏一何故夭夭一似是而非螳蟬黃雀二塗山有盜來日方長佳人無雙假成一雙福至心靈瑜不佩玉蒲柳松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