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曲三闕

夜曲三闕

好在知府大人早等着將我介紹給其他倆位客人,不必再與廉王公子周旋。別忘記了收藏本小說章節,京城來客,還有一位蒙恆中郎將,有一位戶部盧度盧侍郎,竟然全是四品的大員。

招呼過了,李大人湊過來問我,“剛纔聽知府大人說起,蘇公子的一幅畫,竟是要賣到千金以上?”

我笑笑,沒否認。當面承認顯得太不知好歹,可銀子都收了……難道還裝假不成。

“確實如此,只要白蓮公子願意下筆,我們都是割肉奉上啊。”葛右軍粗着嗓門插過來。

“葛右軍又取笑小生了。”

我曾給這位引退的將軍畫過一幅肖像一幅戰馬,收了他兩千兩百金,他倒是豪爽,見人就說我割了他的肉。

“那豈不是與陳荀風大人的丹青同價?”李仲恭咂嘴,“我在朝中與陳大人也算熟識,陳大人成名已久,蘇公子卻是翩翩少年,真是長江後浪推前浪啊。”

“陳大人水墨山水,天下聞名,蘇鵲的拙作怎敢與陳大人比肩……李大人有所不知,”我笑道,“小可所擅,乃是肖像,肖像本是量身定做,因此才賣得好些。”

李大人張大了嘴巴,紅臉也見白了些。

我看着心中好笑,本來圖畫山水地位勝過肖像,寫意勝過工筆,偏偏我一張人臉繪就要賣到千金以上,難怪他吃驚。若是他知道我剛給小郡主的那幅賣了三千金,郡王還巴巴的來付,不知道要擺出什麼臉色?

半晌,他訕訕道,“仲恭日後一定找個機會,好好參詳蘇公子的大作。”

“李大人太客氣了,只要李大人喜歡,蘇鵲他日必將拙作親手奉上。”

郡王那邊說完話,此時過來,滿臉笑意的宣佈,“今日正好蘇公子,張公子都在,幾位大人有耳福了!”

“哦?”李仲恭疑道。

知府大人馬上爲他解釋,“本城張公子的琴,蘇公子的洞簫,都是風雅的名物啊。”

我露出謙虛的笑容,轉頭去看被郡王拉過來的張之庭,他臉上有一點無奈。

“幾位大人,四公子,張公子家學淵源,名師名琴,乃是當世絕技。如他願意,蘇鵲願爲伴奏,獻曲一首。”

張之庭是我朋友,性格很好,被我卑鄙的隆重推出,也只是埋怨的瞥了我一眼。

那幾人頓時來了興趣。

盧侍郎首先上前,遲疑片刻問了一句:“公子姓張,莫不是張柳升張樂卿的高徒?”

“正是家父。”張之庭拱手作答。

“啊……”

“哎呀……”

驚歎如預料中響起。

他的父親在世時,天下七絃,不做第二人想。

先帝平庸,在位時卻出了幾位名臣,這張柳升時任宮廷樂師,便是其中之一。可他性格也怪,在朝中待了幾年便嫌厭煩,對先帝的封賞是毫不在意,最後兀自掛冠,行遊天下,不知所蹤。

“原來是樂卿公子!”盧度撫須感嘆。

李仲恭深深感慨,拉住張之庭的手,“想不到今晚,竟能見到柳升名曲傳人!”

那一位四公子,看看張之庭,也露出感興趣的眼神。

我便安然退後,讓他們上去圍着張之庭問長問短。

我這一退,正好站在了長史大人旁邊,長史大人年高老謀,眯眼笑看我,眼神中說着,好你個小蘇,生生把張公子賣了。

我也笑回一眼,那意思再明顯不過,誰叫張大公子當年要做那該死的“鵲橋”詩,我報仇,而已。

可惜報仇得逞的喜悅沒持續多久,擡琴的取簫的都回來了,對琴聖後人的搭訕自然結束。場中撤了一張桌子,留出丈餘的空地。張之庭和幾位大人客氣幾句,瀟灑落坐,略略調音,擡頭看我,我便走過去站在他身旁。

“離人思。”

他說,我點頭,舉蕭在脣邊,低首閉眼。

行雲流水般的琴音響起,滿室無聲。在座的大多是見識過張之庭的名音的,早定神要一飽耳福,而那幾位上賓,聞聲都是一怔,繼而是難掩的驚奇。

我卻知道,他們聽到的琴音已算遲滯。張之庭不喜勉強獻藝,若只和友人閒時作曲,那琴音之美妙,才叫高山流水,天籟之音。

兩下琴簫糾纏,細細密密,扣人心魄,到□處,琴音卻戛然而止,只剩我送出的簫音未絕,如泣如訴,像是呼喚,像是惋惜,琴音卻再不起和,簫音始終空靈,一派落寞,意猶未盡,乃至悽悽而收。

滿堂寂寥,情重的客人眼中,已經帶上薄霧。

難相覓,勸相守。張柳升的密曲,其實就是這六個字。

我放下竹簫,看向張之庭,他向我一笑。

他在送我,我要離開廣平。

我頓了頓,點了下首曲子,“紅衣。”

張之庭點頭,手下加勁,將一張木琴撥的兵器一般,錚錚有聲,曲中一派金戈鐵馬,萬軍奔騰。

這首曲子描繪的是本朝開國名將齊炎的故事。當年齊炎奉命進攻叛軍孤城鳳城,一場血戰,死傷無數。終於齊將軍歸來,他的妻子史紅英一身紅衣,站在高高的城樓上迎接他凱旋,紅顏英姿,十里可見,一時傳爲美談。張之庭的父親極喜歡這段傳奇,便將此事譜曲。曲分兩闕,前半琴擬沙場,激烈悲愴,後半簫喻佳人,深情厚誼,撫平將士受創的心,兩音對比鮮明又相互呼應,是張柳升最負盛名的傳世名曲之一。

我選這首曲,也是向張之庭致意,一送一迎,還他前曲情誼。

不過當簫舉到脣邊,趕在他的琴音給我留出的餘裕中插上,便要聚精會神,不敢分心作片刻遐想。史紅英傳世巾幗,一襲紅衣,萬般柔情,雖有柳升妙曲,要描畫出那燦然一幕,亦要全力施爲。

簫音繚繞,在琴聲協鳴之下娓娓而終。放下竹管,涼風一吹,簌簌發冷,才知道自己額角早已沁出細細汗珠。

張之庭離我近,此時看我額角便笑。他撫琴一向是用上八分功力,悠然自得,從不像我有這般竭力的時候。

慚愧啊。不過和得這般勉強,樂卿公子倒是一向容忍。記得初識時,他還問我畫金已足何必勉強獻藝,我當時心情好,興口一頂高帽送上,說我並未折身獻藝,爲樂卿公子伴奏,乃是與有榮焉——結果這人從此將我引爲知音,弄得至今我滿心愧疚,總覺得好像騙了他。

張之庭笑了我一會,轉頭去看滿場無聲的賓客,略一思索。

“月泉。”

他選了一首輕鬆而適於今夜的曲子。剛纔兩曲兩人相互致意,雖然看不出來,其實卻是自娛自樂,全不顧旁人。張之庭雖清高,卻爲人厚道,他總要給滿場賓客專留一首。

他挑的這首月泉,描繪月下流水的美景,自然愜意,簫琴都不賣弄,只是極柔和送出佳音,聽的人舒服,演奏的人也輕鬆。

一曲終了,終於有人喝彩。

所謂曲高和寡,前兩首雖妙,客人情動,卻不懂如何叫好,也不敢肆意叫好,一片啞場。聽了這月泉,都像是回過神來一般,不住的擊掌稱道。

張子庭長身而起,做了個揖。

一線珠聯赤子之心大小閒人張之庭番外清風轉眼送雲煙忠義難爲二假成一雙春信有期二所謂機緣荊棘草芒忠義難爲一長夜未央冬夜春風赤子之心佳人無雙冬夜春風落子不悔宴設鴻門且祝東風二內裡乾坤昔不可追英明主君亂是今朝一死去活來投石探路古剎故人尋常冬狩二景元覺番外一今朝有夢與明年上還如清真一線生機煮豆燃萁昭然灼然風生水起江左四俊緣是緣來他山之石一且祝東風二風月生歌一何往何從權宜之計二夢醒時分燈會迷局寒露美人蒲柳松柏一螳蟬黃雀一子謂何求莽莽風雲蒲柳松柏二俯首天闕十里迎夫螳蟬黃雀二一線珠聯名貴公子無悔執途一箭雙鵰一君子已矣仲春初桃二相剋相生煮豆燃萁慷慨浮生所謂機緣宴設鴻門李代桃僵去者昨日春信有期一莽莽風雲景元覺番外一今朝有夢與明年下子夜奇談相剋相生張之庭番外清風轉眼送雲煙何故夭夭一難得糊塗大小閒人莽莽風雲良宵玉引春信有期一瑜不佩玉咫尺天涯以進爲退二冰釋前嫌蒲柳松柏一誰與丹心咫尺天涯人海道情二一線生機大小閒人竹本無心競染風流來日方長靜水深流二長夜未央十里迎夫君子已矣碧海青天莽莽風雲平生抱負良宵玉引子夜奇談人海道情二落子不悔冬夜春風
一線珠聯赤子之心大小閒人張之庭番外清風轉眼送雲煙忠義難爲二假成一雙春信有期二所謂機緣荊棘草芒忠義難爲一長夜未央冬夜春風赤子之心佳人無雙冬夜春風落子不悔宴設鴻門且祝東風二內裡乾坤昔不可追英明主君亂是今朝一死去活來投石探路古剎故人尋常冬狩二景元覺番外一今朝有夢與明年上還如清真一線生機煮豆燃萁昭然灼然風生水起江左四俊緣是緣來他山之石一且祝東風二風月生歌一何往何從權宜之計二夢醒時分燈會迷局寒露美人蒲柳松柏一螳蟬黃雀一子謂何求莽莽風雲蒲柳松柏二俯首天闕十里迎夫螳蟬黃雀二一線珠聯名貴公子無悔執途一箭雙鵰一君子已矣仲春初桃二相剋相生煮豆燃萁慷慨浮生所謂機緣宴設鴻門李代桃僵去者昨日春信有期一莽莽風雲景元覺番外一今朝有夢與明年下子夜奇談相剋相生張之庭番外清風轉眼送雲煙何故夭夭一難得糊塗大小閒人莽莽風雲良宵玉引春信有期一瑜不佩玉咫尺天涯以進爲退二冰釋前嫌蒲柳松柏一誰與丹心咫尺天涯人海道情二一線生機大小閒人竹本無心競染風流來日方長靜水深流二長夜未央十里迎夫君子已矣碧海青天莽莽風雲平生抱負良宵玉引子夜奇談人海道情二落子不悔冬夜春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