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蟬黃雀二

螳蟬黃雀[二]

總是淅淅瀝瀝的雨聲,聽着這音,似乎就在檐下,似乎就在耳畔,時大時小,不斷不絕,彷彿愈漲愈高的滔滔大水,壓在人的心頭上,堵得人難過,吵得人無法安眠……

醒來了。別忘記了收藏本小說章節,

沒忙着睜眼,因爲嘴裡極不舒服的感覺,脖子後面難過的脹痛,身子搖晃的顛簸,都在提醒迅速轉到現時的處境。

手腕和腳踝都被繩子絞了。口裡大概是被塞了麻核一般的東西,又酸又漲,每積攢了一定津水不得不奮力嚥下……難捱的痛苦。

眯起眼睛,露出一道細縫。這是一家馬車裡。不,不是馬車……終於適應了黑暗,這與其說是馬車,不如說是載貨的牛車罷。和捆成麻花一樣的我零散堆作一山的,是成匹的布帛和毛毯。

看樣子是藏妥了,沒有旁人看着。索性凝起目力,我向着頭頂唯一微亮的地方瞅,是隱約的星光罷……靜靜灑下來,露出薄稀的皎光。只可惜窗子太高,我也不能輕易拱動身子,去看一看外面真正的情景。

究竟在什麼地方……

自那之後,換到了什麼時辰?

……只覺得腹內飢腸轆轆,口乾舌燥,頭昏眼花,鼻子不知是受了火藥的刺激尚存餘澀,還是圈在羊絨棉絹裡不習慣,癢得難耐。

正在默默尋思,外面突然傳來光亮,駭然閉上眼睛,就聽見有人搬動面前布帛後探頭進來的聲音。

“……不會被壓死吧?”

“胡說,哪這麼容易!”鼻端有人試探鼻息的微癢,然後消失。“瞧,好好暈着呢。”

合着眼睛,我在肚裡鄙薄的搖頭。看來無論大膽劫持我的歹徒是誰,也是人手有限,沒能個個精明如斯啊。

“要不再好敲一下,防止他出城醒來……”

……

我的心裡一片稍涼。

然後是嘰裡咕嚕一陣聽不懂的對話。雖然壓低了聲不大分清,也聽出不是京城周邊的語言,只不知到底是哪一座山頭的刁民,如此晦澀難懂。

“好了!”

突然有人插入,喝斷了車外的商量,頓時四鄰一片安靜。接着有人搬動布帛擴大了面前的空隔,一隻手撐住我下巴,心裡方一緊張,一隻涼物就捱上了口鼻之間。

這般醇膩的味道……

是麻藥。

清晨時分,車子平安通過了京城西門。

口裡有麻核,身上有繩索,夾壓在布帛之中,如何能站起呼救。眼睜睜,我就由着這輛牛車馱着,隨着出京前往洛水救災的龐大車隊,施施然穿過了高大的城牆。

心裡是難得的平靜,不做無謂的掙扎,出了城,再相機行事也罷。只是仰躺在布匹間,滿腦疑慮昇華,反反覆覆回想的,盡是剛纔的麻藥。雖然及時屏息,並沒有吸入多少,但那上好的藥粉味道,錯不了……還有那些惱人的霹靂彈……

軍裡的東西。

那一句“好了”,也陰魂不散的徘徊在耳邊,越重複,重複……越透着說不出的悚然。

睡睡醒醒,不知過了多久,車子停下。外間的風從車窗吹來,帶着青草的味道,大概是在一處迎風野地。

“弄下來。”

有人指揮道。車廂的後門便被人打開,吭哧吭哧一陣搬運布匹的忙碌後,我閉着眼睛,老實給人拽了出來。

換上一輛輕便馬車。那些人倒也行動迅速,不到一炷香的功夫,將原先藏匿在不知是何處的東西架上了馬匹和車架,掉了一個方向,踏過山林幾畝,很快就在遠離官道的坑窪小路上飛馳。

一路顛簸,新馬車上的棉墊並不算厚軟,不能阻止腦殼一次次磕在下面木板上硬碰硬的痛楚。抿緊的眼皮,一顛一落中,也常有被掀開的危急。

我在心裡斟酌,末了嘆了一口氣。醒不是昏,總是無法在明眼人前裝得長久,何況在布匹中困得久了,身子麻得要抽搐,腹內又空虛,幾乎前胸貼後背,早是忍不住五臟廟要求祭品的呼喊了。

從不遠處平緩的呼吸聽來,這車廂裡除了被捆成一團的我,還有一個人。

故意咳了一聲,我悠悠睜開眼睛。

盯着單腳屈膝而座的人,看了一會兒——

提醒自己依次露出親切、迷惑、不解和憤怒的表情,我最後費力的鼓着嘴巴,掙扎着示意,要求他弄掉這該死的麻核。

說完全不震驚是假的,即使剛纔的說話已經提前泄露了天機,真正確認的時刻,除了失望和痛心,我找不到別的情緒。

卻不能把這些表現出來。

“……蘇大人有什麼話,過了扈榆再說不遲。”

面前人不做聲的瞥了我一會,收回目光,轉向一邊。他胖胖的圓臉上,是人前從未見過的精沉。

好你個李仲恭!

輕車快馬,很快掠過了京郊扈榆縣城的邊界,完全背轉了本該前往洛水救災的路線。

終於在一個道口的急迂之後,李仲恭放下了車簾,似乎是鬆了一口氣,俯下身來,摳出我嘴裡的麻核。

甫一出口,我來不及鬆弛漲澀的腮幫,舒緩嘶啞的嗓子,“呸……咳,你這是何故,李大人!”

他蹲在面前細細端詳着我的面色,沒有立即說話。

我的面色大概還過得去吧。希望能順了意,讓臉上的神情看起來緊張、激動、又帶了藏不住的怯懦和恐懼……

“蘇大人,”李仲恭最終吐了一口氣倒回去,揭開簾子,將一直攥在手心的麻核拋出去,隨意的在褲腳上抹了一下,拍拍手掌坐定。“你說……李某這是作何?”

我搖了搖頭,兩眼憤恨的看着他。

“以這般倉皇的速度,不外是在臨危出逃……”

李仲恭變了臉色僵坐一剎,卻立時又回覆了平靜,望着我,又是那番深入端詳的目光,“蘇大人既然是被劫之虜,就要有安生的自覺,是也不是?”

我瞪着他無語。

這個人不是朝裡那個跟在周肅夫後面,臉上總掛着笑,逢人先問三聲好的吏部侍郎,甚至,也不是我在廣平城裡見到的那個滿面油光,大腹便便,喜歡哼哈作態的莽夫了。

也或許現在這份平陽落虎似的正經、提防和疏然,纔是真的他。

“臨危出逃——”李仲恭重複了一遍,扭頭撩開簾子又看了一下,轉回頭來,臉色在車廂的顛簸中明暗不定,“太小看我了吧,蘇大人。”

我將扭成麻花狀的身子儘量平攤下來,和他對望。這捆着的時間一久,四肢徹麻,再不動,怕是要廢了。

“不是……李大人自然是前面好些天,就有了準備。甚至在命人動手要殺蘇某之前,大人就向皇上請旨,要出京賑災,爲那可憐的洛水饑民添一份力了,我說的對不對?”

“哼……你倒聰明。”

李仲恭從鼻子裡哼了一聲,馬車正一個大顛,將他的哼聲,抖成一個奇異的長音節。

我索性平了面色,直視着他。

“蘇某不過仗着記憶好些,哪裡談得上聰明。說起來,李大人……”

權衡一下,故意停住話頭。

“什麼!”

他果然不耐煩起來。

“今是什麼日子了?”

李仲恭頓了一下,量是告訴我我這條死魚也翻不出什麼浪花來,沉聲道,“初五!”

……已然初五了。

選在初三劫人,初五出城,留一天給景元覺封城,卻不能阻了大隊賑災物資出發的時間太久,日子定是經過算計的。我並不好問他。

他自然也沒有透露更多信息的打算。

“大人,如果沒記錯的話……你是自動請命去馳援洛水災民的罷。”

我便只有主動開口。

“不知李大人可曾想過……救災雖然事大,和親豈小?蘇某一名堂堂四品官員奉着皇差,送親在即,居然於自家府內強行被擄,如此驚人之事,如此緊急之時,城界九門齊閉,嚴令徹查京內——爲什麼皇上……毫不猶豫依然讓你救水?”

李仲恭的臉色一霎那變了數變。

卻是依舊端坐磐石。

“蘇大人何必多慮,難道李某就不能說是焦慮焚心,夜不能寐,恨不能早一刻趕往災區,是故脫離糧草輜重,先行一步?”

“是了……”我點頭附和道,“李大人既不是臨危出逃,自然設計良多,早想好了遁途,萬無一失。”

說罷笑眯眯的看着他。

“——你!”

他反應過來轟然站起,矮小的車廂裡容不下這突然龐大的身軀,危險的震了一下。惹得前面趕車的隨從驚慌的喊了一聲“籲——”

讓我在掀簾的一瞬間看見了外面的人物。

兩輛車,六匹馬。

不算前面可能打尖的先頭,人數並不多。

“該死!”

就聽到李仲恭一句與身份不相符的髒話,肚子上捱了不輕的一踹。

我立刻翻過身去縮成一團,靠邊瑟縮。是真的疼啊……雖然划算。

等到捱過了半晌,肚子裡絞痛平復,車子再次停住。李仲恭自己跳下車去,也不管我。外頭進來兩個從人,一邊一個把我扛了出來,架上其中一個的肩頭。

看清了薄暮時分的天空,倒吊的天地接合處,呈現出一種紫中帶桃的麗色,煙雲火灼,像是鑲了金邊的飄帶,蕩在柔色的幕面上。

耳邊聽到潺潺的水聲,波濤拍岸的低和。

身下人腳步不覺蹣跚,像是踏上了隨波起伏的浮橋,然後是縱身一躍的高度。

我突然在無風的暮色中打了個激靈——之前說到扈榆的時候還未曾多心,以爲只是繞路避過追兵,現在竟然踏上了燕川東西向的外河道……

——難道,不是往北去的嗎?

一條燕川古道,湯湯東逝。像春季暴雨過後的每一條河流,它一面呈現出入海前的渾濁晦色,一面由着落下的樹葉打着卷,在不足十丈暗流湍急的河面上起伏。放眼望去,岸間水漲沒了淺窪的閒田,來去船渡皆少,這一條作了貨運打扮的舊船,怕是要冒充那些爲了生計,勉強在雨季下水的船運。

能看的闊景很快不見,給卸貨一般丟在了狹窄潮溼的下艙地上,我倚着柱子坐起來,對着蹲在我面前的李仲恭,默不作聲。

後來他作了個開船的手勢,背後的從人登了梯子上去,果然聽着了升帆槳動的呼喊,不一會,船身搖晃起來。

李仲恭坐在旁人拿來的軟墊上,我盤了膝,儘量端正的坐在溼漉的地板上。兩人之間,只頭頂一尺見方的天井投下些黯淡的天光,再無其他的明亮,以看清對方的面目。

他沉默了一會兒,像是終於耐不住艙底的沉悶似的,壓抑了聲音開口,“舟行緩慢,暗艙簡陋無趣,蘇大人——就沒什麼想說的嗎?”

是的,有。

可是我看着他,慢慢,搖了搖頭。

李仲恭嘆了一口氣。

“到了這般田地……還真當自己有身份,能撐着,就過了……賢弟,是不是?”

再一聲“賢弟”,卻聽得渾身雞皮疙瘩直冒,恨不能結成一顆顆珠實,滾到地上,滾出嘀嗒嗒的響。

“李大人想從蘇鵲這得到什麼,但說無妨。”

他在對面呵呵的乾笑起來。老鴉般的音色,抖動的肥碩軀體,震得船艙的木板,發出咯呀硌呀的異聲。

“果然是聰明人……”等終於笑完了,李仲恭一手撫上了肚腩,“早知蘇大人不是無用書生,今日才見兩般顏色,人前人後,儒弱倨傲,難怪,能得到他的重用……”

他這一個“他”字出來,是話中的嘲諷都顧不上,我心裡陡然沉下。若是說之前還有什麼僥倖的想法,還有什麼天真的希望,此時都稀里嘩啦的碎在了地上,落了空……自古臣奉天恩,一日爲下,縱是百般不敬,也不至直呼主君稱謂,何況作旁人喚稱——除非早不將那人,當作了主上。

“李大人。”

也罷,今日既然開惡,日盡未必善終。我又何必再作姿勢?罷了……

罷了!乾脆都撕破臉露出本來面目,正好僞善逢上虛假,小人爭鋒相對——就掙扎着從繩索中擠出一個指頭,在他面前豎起,晃晃。“既然落在了大人手裡,又想要活命,那大人無論想從蘇鵲這知道什麼,都沒什麼不可以……一千兩,一個問題。”

“你說什麼!”

李仲恭暴喝一句。在低矮的牀艙裡站起半個身步上前來,“你在和我討價還價?”

我靠坐在柱子上等他吼完。等頭頂上不明所以的侍從們探下來頭來張望,又在他的奮力的揮臂下迅速消失,才又開口。

“李大人,莫說您不是正捲了府上所有的細軟出逃,就是隨手抓了幾票,咳……”

我咳了一聲自個打斷,頓了一頓,儘量和善了語氣,重又笑眯眯的看他,“此刻雖屈居艙底,與耗子、蟑螂、蘇鵲這等階下囚徒爲伍,也該是沒有百萬也有數十萬的身價……咳,區區一千兩一個問題,不至是爲難您吧?”

李仲恭怒極反笑,忽的靠近,將一張猙獰的大臉湊到我的面前,“呵,蘇鵲,蘇大人……你以爲你有什麼資格,和我講價?”

悄悄撇開頭,避過他濁重的怒氣,我擡手在額上敲了敲。放下,壓了聲,一字一句的低道,“……只這上面兒還有些價值,除此之外,蘇鵲小命一條,不勞惦記——想來想去,就還得好好利用這最後的籌碼。”

李仲恭就蹲在那裡盯着,不足一尺的距離,能看見那一雙眼睛似乎在黑暗裡燃出火來,卻最終退了回去,低沉的,輕鬆的開了口。

“何必說這些……畢竟稱兄道弟一場,若不是沒有別的辦法,愚兄也不想鬧到今天這個份上。不如,就權且交替着,像往常那樣聊聊天,愚兄答一個問題,換賢弟解一個問題,可好?”

“好啊……”

我允首道。真是個狡詐的老頭子。我豈不知你說了什麼秘密都是無所謂,因爲最後只要把我一刀殺了,扔下這滔滔燕川,就一了百了……死人又去哪裡告密。

“只可惜蘇某沒什麼想問李大人的。大人若是捨不得區區幾千兩銀子,要不然,在下閉口,大家都落得個清靜上路,可好?”

“你!”他又要暴怒起來,卻頓了一頓,手扶上了我的肩膀,再次換成了滲人的微笑,“常言道,寧做餓死鬼,不投糊塗胎……難道,李某這兒就真沒什麼讓蘇大人感興趣的事?”

“其實,也是有的。”

夜色已經完全降下,沒有點燈的船艙一片昏暗,越發看不清近在咫尺的人臉。船速緩而行不綴,離京城越來越遠。艙裡這般對峙着,估摸着李仲恭的耐心將要耗盡,我的體力又漸不濟,再不爭取,處境只怕要越來越危險。

“一直有些疑問,若是能得李大人親自解答,蘇某必定死而無憾。”撐着眼睛觀察到他臉上稍縱即逝的驚喜,我歇了一刻,凝了幾分力氣在丹田。

“尚書令周大人近來稱病在家……”

見李仲恭起了好奇,我緩緩開口。

“洛水賑災沒能啓用他老人家的方案,只調撥了他老人家不少的門人,周大人大概憂國憂民,情急之下,不免就傷了身……朝人皆知,李大人待尚書令如父如友,定有上門拜會,不知是如何說明皇上的本意,勸周大人排遣一二的?”

李仲恭鬆開了鉗制我肩膀的手,向後退了退。

我無聲莞爾。

“兵部公函處、中書省出件臺衙這兩處地方,本來常容人走動說話,最近卻突然因爲賑災和親的緣由,作風神秘、低調,說什麼慎重避接外客……李大人是否和蘇鵲一樣,覺得有些無聊?”

不去觀察黑暗裡對方的臉色,我自顧自的說下去。

“兩國和親在即,京裡治安不好,竟然出現像行刺蘇鵲這等朝廷四品大員無法無天的事——所以京畿衛理當加強管理,以百人方隊並便衣小民在各位大人的府邸周圍巡視、暗訪,防止一切心懷不軌的宵小,危害我京中安定,傷害我朝中大員……您說對不對?”

感覺對面的呼吸陡然沉重起來。

“哦,聽聞李大人居家,以豢養鴿子爲樂,又不忍其久居籠中失了靈性,便常使其自由來往。最近卻添了煩憂……是不是多事之秋,一向聰慧的鴿子,找不着回家的路?”

沉重的呼吸戛然而止,一刻千斤凝重的寂靜。

擡頭,看了看隱約露出星光的窗口,約是戌時了。河水的溼氣讓人覺得四肢寒涼,後悔三天前貪涼的傍晚,沒有多批一件外衣。

“大人……一邊是倚靠無門,一邊是送不出手,煩惱啊……煩惱北邊等候的朋友漸漸露出了不耐的本性,京裡的上下同仁,又隱約猜忌的緊?”

“啪”——

清脆的巴掌大力的落在左臉上,我和潮溼發黴的地板,親密的膩在一起。

“住嘴!你知道什麼!”

“你知道什麼?你個黃口小兒!你懂什麼!”

是不知道,是不懂。

貼着柱子慢慢坐起來,我舉袖在嘴邊上擦了擦。望着那頭黑暗裡的困獸,發出冷笑。

“我是不懂……一個叛徒,勾結狄人的奸佞,究竟有什麼苦楚?”

“哈……”

他忽的陰森森的大笑起來,在狹窄的船艙裡,震得一陣柱搖板晃。

“火把!”

天窗打開,有人沿着梯子將火把遞下,燃亮了底艙的油燈,忽然明亮起來的艙室,讓人眼前一片眩暈。

火光下,李仲恭的臉色明暗不定,聲音似是強抑了恨意,“還記不記得初次見面,你那番‘文武兼備、中流砥柱、國之棟樑’的溢美之詞,蘇大人?”

……當時廣平郡王府裡甫一見面送上的馬屁,如今回想,字字叫人羞赫。

“不錯,雖然你未必真心,但正如你當時所說,我李仲恭曾在遠離中原的那片荒地上出生入死數十載,爲國立下汗馬功勞……”

他“呼喇”一把扯開繁複的衣襬,蠻橫的拽出皮靴裡的褲腳——左腿腳踝之上、膝蓋之下,令人不忍目睹的猙獰舊痕,翻摺斑駁、銼骨連筋。

“我浴血征戰的時候,我有家不還的時候,我一步步從隨軍馬伕升到中府折衝都尉、親勳翊衛羽林中郎將、上都護府副都護、歸德將軍的時候——你在哪裡?根本不曾遭遇過家國背叛的小子,哪裡有什麼立場教訓我!”

我什麼也沒有說,只冷麪的看着,看着他跳躥的咆哮。

“暄兆元年遭敵圍困,戰至無兵無卒,孤身不見後援——被俘。呵,是我情願的嗎?不顧遍體鱗傷、帶着他們擄人的捕獸夾子費盡千辛萬苦逃回來,乃至毀了一條上馬作戰的腿……得到了什麼?我得到了什麼?歸來俘虜的恥辱,不能帶兵的將軍位子……哼,武散官的三品虛銜,在家賦閒等死的真職!”

李仲恭的聲音大到刺得人耳痛,不由蜷起身子,避開那咄咄逼人的怒火。

“我是投了周肅夫,因爲除了投靠他之外,再沒有別的出路!從來不曾官場沉浮,哪曉得朝中人人結黨營私、早就無底深暗!我是收了北狄的好處,定期向他們報送情報,因爲除了這一樣之外,再沒有別的良途!從來就顧着賣命不曾替自己斂財,半截身子都埋入黃土,才發現連棺材錢都沒有攢下,難道還不該替自己打算?”

“咳……”

忍不住喉頭的癢澀,我咳出聲。一番慷慨陳詞被人貿然打斷,李仲恭突然就沒了音,他喘着氣,死死盯住我的臉,像是緊張的等待,我要說出的下文。

沒好氣的撇過眼去。其實,哪有什麼好說。他的舊事我也曾聽聞,確實曲折,也有些感人,只是……

憶起去年秋天,和聞哥在寺裡夜會,當時談及朝中可能的奸細,曾作了幾度大膽的猜測,終於今日,得了其人的自認……

又想起不久前弘文殿裡的中午,抓住景元覺的袖子,抖着手,示那人以軟。邊境失利連連,終於不能坐等。賭咒發誓的保證,留下夠格內商的半百人羣,便總有一個發現的機會……那時景元覺的眼光始終掙扎,卻最終,站在了帝王的角度,同意了這個大膽的謀劃。

餘光看見他傷痕累累的小腿,在燈火的映襯下,皮肉外翻,青紫淤痕,更顯猙獰可怖。

不免同情起這個一腔憤慨的人來。若是不急着對我出手,若不是匆忙擄我出城……哪怕是,能跟着真正救災的隊伍再多行進些時日,離京城遠些,再遠些,就還不定什麼時候能夠被人發現……只可惜,既然是心中有鬼,又怎能安得下心,按耐個一時半刻。

於是只不過布了個局,就急不可待的跳將進來。

“咳咳……”

壓不住的咳嗽,打破了沉默的僵局。我不得不扭過頭來,正視還在等待的人。在心底,低聲爲他嘆息。

“我還是不懂……爲什麼有人不能流芳百世,就要遺臭萬年。”也可以txt全集下載到本地閱讀。

知音難尋煮豆燃萁他山之石二一線珠聯亂是今朝一一箭雙鵰二知音難尋一線生機他山之石一福至心靈子謂何求以進爲退一仲春初桃一春信有期一佳人無雙春信有期二三分一龍誰與丹心難得糊塗人海道情一江山依舊良宵玉引君子已矣俯首天闕張之庭番外清風轉眼送雲煙人海道情一報應不爽緣是緣來忠義難爲二一切苦厄不翔則已強扭之瓜仲春初桃二慷慨浮生昔不可追投石探路四國之爭寒露美人景元覺番外一今朝有夢與明年上尋常冬狩二螳蟬黃雀二冬夜春風悠悠我心一還如清真何故夭夭一江左四俊莽莽風雲咫尺天涯尋常冬狩二不翔則已相剋相生昔不可追白璧其瑕人海道情二所謂機緣景元覺番外一今朝有夢與明年上平生抱負無悔執途古剎故人福至心靈塗山有盜螳蟬黃雀一蒲柳松柏一景元覺番外一今朝有夢與明年上忠義難爲二落子不悔一箭雙鵰一水亭話醉春信有期一蒲柳松柏一風月生歌一風月生歌二良宵玉引冰釋前嫌一箭雙鵰二三分一龍赤子之心死去活來不翔則已春信有期二權宜之計一一線珠聯螳蟬黃雀一蒲柳松柏二子謂何求咫尺天涯緣是緣來螳蟬黃雀一石上生花風月生歌一慷慨浮生所謂機緣來日方長亂是今朝一悠悠我心二冰釋前嫌他山之石一強扭之瓜
知音難尋煮豆燃萁他山之石二一線珠聯亂是今朝一一箭雙鵰二知音難尋一線生機他山之石一福至心靈子謂何求以進爲退一仲春初桃一春信有期一佳人無雙春信有期二三分一龍誰與丹心難得糊塗人海道情一江山依舊良宵玉引君子已矣俯首天闕張之庭番外清風轉眼送雲煙人海道情一報應不爽緣是緣來忠義難爲二一切苦厄不翔則已強扭之瓜仲春初桃二慷慨浮生昔不可追投石探路四國之爭寒露美人景元覺番外一今朝有夢與明年上尋常冬狩二螳蟬黃雀二冬夜春風悠悠我心一還如清真何故夭夭一江左四俊莽莽風雲咫尺天涯尋常冬狩二不翔則已相剋相生昔不可追白璧其瑕人海道情二所謂機緣景元覺番外一今朝有夢與明年上平生抱負無悔執途古剎故人福至心靈塗山有盜螳蟬黃雀一蒲柳松柏一景元覺番外一今朝有夢與明年上忠義難爲二落子不悔一箭雙鵰一水亭話醉春信有期一蒲柳松柏一風月生歌一風月生歌二良宵玉引冰釋前嫌一箭雙鵰二三分一龍赤子之心死去活來不翔則已春信有期二權宜之計一一線珠聯螳蟬黃雀一蒲柳松柏二子謂何求咫尺天涯緣是緣來螳蟬黃雀一石上生花風月生歌一慷慨浮生所謂機緣來日方長亂是今朝一悠悠我心二冰釋前嫌他山之石一強扭之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