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道滄桑

人道滄桑

四月初,時雨時晴,轉眼便是清明。

這一天無朝無議,宮裡有傳統的儀式。皇帝需淨身體,持素齋,和百官代表在宗廟禮敬先祖之後,獨宿千佛山明堂,夜思先人。

去女色當然也是臨節須守的清規之一。只不知道早晨賴在臣子牀上的人,算不算犯了這一條戒律。

迷糊中聽見景元覺下牀穿衣的聲音。動靜不大,身體周圍變冷的感覺卻讓人不情願的清醒起來。撐開眼轉頭,看到窗外還未曾露白,星光黯淡,不見一絲的晨光。

“這麼早……”

大概纔是五更罷。

“吵到你了?”

低頭,是還帶着漱口茶香氣的問候,景元覺繫着腰帶,略帶歉意的俯身,“得早些回去,今天要上山。”

埋在被子裡,我點了下頭。

自然是知道的。他總是入夜裡來,黎明前離開。帶着三兩侍衛,穿着暗色常服,不聲不響,行色匆匆。

因爲……強勢如此人者,掌握了宮中各處的關節,凡事先有冠冕堂皇的名頭,也不能一手遮天。得維護自個的身份,便要小心人多口雜。

我小聲嘀咕,“那麼辛苦……”

何必來呢。

只不過擠作一處相擁而眠,有時還根本睡死,不知他來回。

“不算辛苦。”

時辰尚早,景元覺坐在牀邊稍歇,揉麪似的在我臉上摸來摸去。忽然又牽起一邊的嘴角,湊過來在眼角親了下,“心疼我呢?”

哼。

我投以一記白眼,轉向另一側。

景元覺笑了聲,手卻沒離開,揉了會夜裡睡皺的耳朵,又在我耳垂上一拽,“比不上你,四品大員不上山,這兒賴牀好睡。”

本想回頭瞪他,後來想想,此人不過嘴壞心軟,我應有些大肚量。

便默默看他出去。看他站在門口揮手招來侍衛,再披着星光,丟下一晃刺眼的笑,親手合上房門。人影從窗外悄然滑過……怏怏閉上了眼。

下午無事,在宮裡走了走。

天青有云,暖風低拂。路過太液池的時候,見着湖邊的一圈柳樹都抽枝冒芽,畫出蔥蔥郁郁的綠色,底下栽種的花卉,爭奇鬥豔開作一堆……才感覺春意之濃,不知不覺就染了大地。

щщщ ⊕ttКan ⊕¢〇

站在湖邊的水閣上,能看見低風的波動掠過湖面,蕩起一圈圈輕淺的漣漪,不斷擴大,消融在彼岸。

“傾城春暖有晴天,花紅柳綠亂眼前。呵……不知寒食何處千樹雪,得來梨開香滿園?”

搖頭晃腦的吟罷,我負手站在那裡,瞅着一目湖光水色,作遠眺清高狀。等了一會,卻沒有人答話。

只得回頭,眼巴巴望着隨我來的公公和侍衛。

若然前幾日那張貼在藍底、一石驚起千波瀾的紙條是他們其中的一人所爲……那麼我給了他有所表示的機會。

卻個個垂手肅立,眼望地面,沒有動靜。

默嘆一口氣。

沒那麼好破解。

“你們,誰知道哪裡有梨花開。”

古琦苑,玉壺庭,楓竹林,洗心潭。

午後散步,在皇宮內苑多少尋常難以近得的地方都緩步走了一遭,以踏青爲名,探訪清麗高雅的雪樹銀花。

考較腳力的事,直走到腿痠腳軟。最後纔是在一處叫藏忻園的小地方,見到幾株算不上最好的瑩白高枝。之下,有一棵尚在沉眠的桂木。

棠梨花映木樨樹……

待看到園子中央那一堆樹林掩映後的疊砌假山時,更釋然。

我的請求是人之常情,道理也很充分。

每逢清明思故人。

父母雙亡的人子,在這個夜晚難以成眠,升起想爲他們盡點孝心的衝動,並不過分。父母大人遠遠葬在北邑,趕不到墓前的兒子想借藏忻園一塊風水寶地,在母親最喜歡的梨花樹下,薄備酒水燭紙,稍事祭奠一下,沒什麼大不妥。

月來一直善受招待的貴客,一點小小的任性,手下理當滿足。

見星光寂寥,月白如紙。

……

對面是座算不上宏偉的假山。五丈寬闊,一丈高低,中間有個人高的洞口,黑黢黢的對着梨木桂樹。

正應了那句:月朗星稀望山門。

裹一件黑色的錦袍,我歪歪坐在蒲團上,任由衣角覆落青青草尖,沾了夜晚的露氣。眼中噙淚,目光發直,呆呆望着面前幾盤水果和酒水,少刻裡,不加掩飾的數次長嗟短嘆。

“抱歉,深夜讓你們出來準備這些,這麼麻煩……”

有人回曰不敢。

我當做沒有聽見,自顧嚥下了聲梗咽。

“生死兩茫茫,歲月何匆匆啊……”

“當時一別,膝下不孝,一晃將近十年。這些年一個人慣了……多少話藏在心裡,無人訴說,也不知,你們能否聽見……”

擡起袖子,我抹了下眼睛。

“如若天上有靈,今夜就下來看看孩兒。哪怕只得一會,讓不孝子,好好磕一個頭罷……”

聲音低微,卻清晰難掩悽楚。最後幾句,是頓了又頓。轉頭時,面上着實透露着不想見人的願望。“接下來的事,蘇鵲一人就好,小公公和幾位侍衛大人,你們……”

他們互相看了幾眼,退開數步。然後又在我持續的注視下,退出了小院的門。

我便收了聲音,在樹下靜靜等候起來。

新月彎彎,像一把窄細的銀勾,勾破黑沉的天幕,遙遙浮在星河一側。夜風起兮,微涼中吐着幽幽的梨棠芬芳,在身邊輕巧的打着圈。

些許的梨花瓣落,小瓢般,鋪在蒲團的四周。

一盞茶,兩盞茶。

一刻。

我悄身退到了木樨樹後,壓低了一根枝條,拿在手裡把玩。眼睛看着無人暗處,耳朵留神聽着周遭的聲音,一片花落,或是一嗡蟲鳴。

庭園一派安靜。只有燃着的淚燭,發出噼啪、噼啪的聲音,隨即又散在風中。

又過了一會,遠處傳來鐘樓的鼓聲,兩下,又半。

二更中了。

鬆開了手中的桂枝,看着它彈回高處,輕微的晃了晃。

今夜,怕是不會來了。

有些遺憾。弄出這番動靜,是豁出去的膽大,冒險來此,卻沒有收穫,難免讓人失望。但我又知道,身處深宮,本來諸多禁忌,凡事不由得自己。那遞條子的人物,既然有將消息送到我眼底的神通,就會有近我身旁的機會。

急也不急在一時半刻。

心念定了,便要出來收拾殘局。

樹下臨時搭建的供桌,就是擡來的一張矮几,上面緊緊湊湊的地方,擺着燭臺瓜果,舀了一壺水酒。

此時月光雲後隱卻,桌上火燭將盡。一點如豆光亮,隨風飄忽,照着覆了幾瓣梨花的供果,旁邊空置的酒水,皆是無人問津。

……倒真有些應景的淒涼。

我苦笑了一下,俯身將杯中酒水潑散。

父母高堂,就當是不孝兒子,借花獻佛了吧。

起身時忽察一記呼氣。

那當口恰好陣風颳過,將殘存的燭光吹滅,一瞬落了滿眼的黑暗。什麼也看不到,反倒讓那本該輕微的聲音重重入了耳。

我聽到疾步走來的踏草聲。

向着我。

聲聲快,步步亂。

少時修習的功法似乎全在這場大病中散去,使我於原地不能動彈,又或者那奔來的人有着某種奇異的熟悉,使我安心立定不作退卻。

是上了年紀的女聲,帶着壓抑的驚喜和悲切。

“小侯爺……”

身體凜然一震。

那突然而至的軀體帶着激動的顫抖,將我撲住。不知是在夜風裡待得太久僵了身體,還是衝過來的舉動用了來人太多的勇氣,一經接觸,兩人的分量就沉重壓在左胳膊上,全然超出承受,拽着我一齊往地下坐去。

一起倒在蒲團上,依然緊抓着不放。半邊屁股挨着地上的露水,使我冷得一個哆嗦,又來不及挪開。

“真不敢相信,小侯爺,小侯爺……”

眼睛漸漸適應了黑暗。藉着月光,打量起語無倫次的人。

是個宮娥。看裝束,比一般的宮娥身份要高,身形略胖,上了些年紀。也許是領班宮女一類的女官……卻不是我認識的面孔。

不論過去或現在。

確認了這一點,我低低咳一聲,將她推開。

“您認錯了。”

清楚不帶感情的否認,用力的推卻,明顯讓她楞了一下。

“不會……”她重新發聲,略微發福的圓臉依稀顯露出惶恐和受傷的表情。“不會的,老奴不會認錯……”

堅定又決然。豁出去般摳着左手腕,疼得我幾像裂開。

再一次在記憶裡苦苦搜索。這樣的神情和稱道讓我覺得熟悉,可印象中,又確實想不起這個人。幼時的片段雖然久遠,可拜天生的好記性所賜,身邊人的音容笑貌,至今都歷歷在目。

沒等能想個明白,身前的老婦人鬆開手,忽的膝行退後兩步,在草地上一伏,就地行起叩首大禮來。

“老奴管素娥,原是太長公主貼身俾女,太長公主遠嫁南方時,因爲染疾未能隨侍……先帝年間,老奴見過回京的公主和駙馬……建通元年,建通元年老奴也見過小侯爺……”

她“哇”的一聲哭了出來。即使立即捂了口,那突然一瞬的聲音還是使得我緊張得站起來,迅速向門口看了看。

庭院深深,草木依舊。沒什麼動靜。

“……管紅姑是你什麼人?”

我深吸一口氣。

這句話脫口,若有什麼陷阱在前面等着,就是傻乎乎的不請自入。可如今熱血上頭,情急之下,已顧不得那許多。

老宮娥哭得太厲害,說話的聲音斷斷續續,着實不易聽清。“老奴的姊姊啊……當年,姊姊跟着公主嫁去了南方……伺候公主和小侯爺……”

是了。

我記起了。

其實不是那麼容易忘記。那位像老母雞一樣護仔,總在挨訓後偷送飯來的紅姑。那位做得一手好針線,卻愛好給少爺扮作女裝的嬤嬤。

……那位流着淚念天不公,又不得不在喃喃中閉眼的婦人。

她們有着五分相似的臉龐和身形,是以最開始,就迷惑了我的眼。

“小侯爺……您的眉眼,就和公主年輕時一模一樣……那天液池邊,老奴簡直不敢相信,您還活着,您真的還活着……”

夜風大了些。

一天梨花,仍舊漫漫飄落,雪片般穿過身旁的低枝,靜靜落到地上,衣上,發上。突然間又想起了那句詩。

棠梨花映木樨樹。

白梨,金枝。是誰良於弄墨,想出這麼絕妙的比擬,點我來此。

清明思冥時。

無聲嘆息一句,環顧四周後,我伸了手去攙扶她。“沒有小侯爺,莫再這樣稱呼。先起來吧。”

浪費了太多的時間,必須在他人起疑之前結束這場談話,我們沒有多少剩下。

月光照不到的假山石後,沒有感懷過去的閒餘,只有匆忙的交談,急切的詢問。

抽噎和安慰中,知道了幾件要緊的事。

她的身份大概屬實。和當年紅姑嬤嬤一樣樸實的人,記着當年的恩情,爲舊主和牽連的胞姊憤怒傷心,還未曾熟識,就連帶着替我落起淚來。

識得了那紙詩句的造詣,就在意料之中,是聞哥爲此番相見牽線搭橋。

早幾月前範師傅曾提過的一個知情宮人,就是她。那時範師傅威逼我的誘餌,卻也是聞哥早作的探訪,想安排相見,不想事情不斷,這位老女官又對前來接洽的人總有戒心,不信藏頭藏尾的陌生人會和故人有關——直到那天太液池畔一場騷亂中,親眼見着了我。

用她的話說,瘋掉的太后認錯了背影,而她,就算燒成灰也不會認錯那付和母親十足相似的眉眼。

我閉着眼苦笑。想當年的小宮俾,如今卻貴爲長泰宮裡爲太后掌事的二等女官,這一樁,卻是意料之外了。

“少爺……”多少次更正之後,這位管嬤嬤終於換了另一個堅持的稱呼,抓着我的手老淚縱橫,大滴落在手背上,“爲什麼回來?您換了身份,做了大官,是……”

我知道她要說什麼,卻伸手捂住了她的口,沒讓她繼續說下去。

“嬤嬤,嬤嬤,嬤嬤……”

低聲幾乎耳語。

每喊一聲,就拍一下她的手背。我在黑暗裡低頭,笑得溫柔,“……你會爲我,保守秘密的吧?”

爲了難以啓齒的目的,也會卑鄙如斯。

沒錯,我會。

管嬤嬤晃了一下,驚疑不定的開了口。“少爺……您要做什麼?天……您不能啊!太危險了,這怎麼行……”

的確。

十年一劍的謀劃和臥薪嚐膽的復仇,纔是理所當然。

……哪裡會像我這般不肖,得過且過,遊蕩世間。

老嬤嬤深吸了一口氣。

“少爺,無論您要做什麼,老奴都幫您。可是您千萬,不能拿自己去冒險……公主她就您這麼一個,就您這麼一個了……”

……我只得苦笑。

可嘆就算遊蕩世間,也會害人擔心。

低聲安撫,卻得來更多老人家的淚水。自己傷心之處,無論旁人作何陳情作何表白,她也無法聽進去,只沉浸在過去的記憶裡,泣不成聲。“老天,這是怎麼了!怎麼能,怎麼忍心讓少爺回這裡……”

是啊,是啊。

我也有同問。

我曾是如此的痛恨這裡。

這一座這片廣袤的土地上,最宏偉,最壯麗,最莊嚴,也最冷酷,最陰暗,最可怖的殿羣。

我的母親於此出生。

也於此,死去。

“嬤嬤,”我打斷她抽噎的聲音空洞蒼白,就像假山外那一刀病色的月鉤,“我想求你……爲我打探一件事。”

……

那是整座院裡最好的廂房。

絲竹捲簾,工繡布幔,清一色黃花梨木,端麗古雅。

主人坐在裡屋,從不輕易見人。雖然常常能跑進去,趴在她的腿上得些稀罕的果脯,爹進去的時候,卻要在外間先行施禮,等候允准。

我喚她娘,同旁的孩童一樣。爹卻不同旁的男人一樣喚她夫人、娘子,他的是公主,有時還加上殿下。他每日早晚一次,必定前去問候,問她休息是否正常,飲食是否妥當,身體是否安好。如果這時我恰在娘膝上,便能看見,她的臉龐稍微紅一紅。

小時不懂事,會看着這樣的情景咯咯的笑,後來被爹請去吃了頓竹筍炒肉,學會什麼叫作知趣二字。

於是便懂得,凡是捱打捱罵的事,不如先跑去找娘求饒,因爲只要她發話,爹再火大,惟有罷手一條。

可是後來的慘痛證明,除非要死要活的關節,娘不會爲我開口,她規規矩矩、附同夫言,頂多事後,拿果子糕糖來哄,拿瓶瓶罐罐來塗。

wωω◆ тtkan◆ ¢Ο

再來就學了乖。曉得事實上只要是爹開口的事,無論是興建學堂、搶救古籍還是疏河搭橋,她都無二議。稍待片刻的功夫,她變戲法似的打開那屋子裡靠牆的那幾口沉箱,捧出黃燦燦的珍寶,便什麼疑難雜症,都能藥到病除。

爹常爲此在外慨嘆,大概覺得自己總佔便宜,霸如強盜。他倒不知道,娘每每在他開口請求之後,會在榻上挪來挪去,笑得格外甜羞。

……

我以爲這些是我獨享的秘密,要深藏在心底,決不輕易告訴他們,總要等到大來才能說事,好好、好好笑話。

但機會稍縱即逝。

……

睜開眼睛,對牆嘆了口氣。前半夜翻來覆去大半晌才闔的眼,後半夜睡着睡着又醒來。這樣下去,很快便能見着明天的日出了……

翻個身,想再會一次周公,閉眼,再睜。

再閉眼,再睜。

不對!

此時此刻,應該在城外五十里,在千佛山高廟的佛堂內,在高祖太宗的畫像下,在整隊禁衛的守衛中——

不是這黎明前的暗淡夜色裡,一道模糊的黑影。

我不知道……究竟是我沒有醒來,還是眼前是幻影了。

湊得近些,看見被子隆起的陰影,現出一個側臥的人形,面衝着裡,髮髻鬆鬆綁在頭上,露了肩頭,伸了一隻胳膊在外,發出輕微的鼻息聲。

坦誠的肌膚在朦朧的天光下,現着青銅般幽暗的光澤,像殿門外棲息的吼獸,沉靜,遮掩着氣勢。

又沒有穿着上衣。位尊身貴的人,盡喜歡學皁隸打着赤膊入睡,喜歡作販夫露一隻胳膊在外,墊高樣,打橫壓在枕下。

這些孩子氣的習慣,如今也瞭解泰半。

因爲,我們是這麼近,這麼的近。

近到一尺對臥,溫熱的氣息打在臉上,一縷一縷,拉散我的神智。近到一伸手臂,就能觸碰到脖頸上跳動的脈搏,感受對方生命息息的流淌。

這麼近。

只要,用那麼一點力……

忽然他毫無徵兆的睜開眼——

渾圓的黑瞳,嵌在大片泛青的眼白中,天旋地轉的一剎那,兩點點漆倒轉翻升,變成居高臨下。

左手一瞬被反剪在臉旁,手腕如同上了箍,痛得我說不出話來。

他的右手卻掏在枕頭下,只聽見“啌——”一聲脆響,驟然停止的呼吸裡,也知道那是利刃出鞘的聲音!

等、等等——

心底在大吼,嘴裡卻叫不出一個字,這,根本不是我認識的景元覺!黑暗裡分明的殺意,在繃緊的全身每一寸肌膚上,冷酷、決然,沒有一點的猶豫!

寒光忽閃,冰冷的刀刃碰到脖子那一刻,已經徹底癱軟。

罷了,罷了!

……

一柱香。

沒有想象中的疼痛落下來。

劇烈的心跳裡,壓抑着嚥了口口水,感受它順着嗓子眼,緩緩滑到胃裡……

脖子還好端端的在。

默唸三下。再睜開眼寒光已經不見,只有一個模糊不清的人影,對着我,低垂着頭,默默雙手動作。很慢,極慢。

刀在鞘口試了有三次,插了進去。

然後,人影慢慢伏了下來,趴在我身邊。一隻手臂摸索着搭上胸膛,冰涼的觸感使我全身一震,“啊——”

“不叫!不要叫……”景元覺的低聲帶了濃厚的鼻音,捂住我的口。“沒事,沒事的……”

感覺他又把匕首塞回了枕下,往裡挪了挪,貼過來。“……睡了。”

……

怎麼還睡的着!

剛纔有一瞬間,嚇得我三魂去了七魄,差點丟人尿了褲子,現在脖子上還飆着涼颼颼的冷意,後怕得抖個不停,他竟然迷迷糊糊丟下幾個字,就埋頭在我肩上,要重新睡了?

“陛、下!”

我終於忍耐不住,使勁將他推開。

“嗯……嗯。”

眼皮慢慢掀開,反覆幾次,停留在固定的寬度。這回倒像是清醒了些。“蘇鵲……你怎的這麼些汗?”

是啊,我夜半發癲,一身的冷汗。

折騰這麼些時候,外頭天光都漸漸明瞭。

景元覺對着我,不知想什麼,眉頭不高興的皺起來,在半昏半明的陰影裡,顯得更加深黯。“你脖子上?”

他的手伸了過來,碰到的地方,讓我稍覺溼漉。

“——怎麼回事!”被子霍然掀開,他怒視着我,我無奈的看着他。

究竟是怎樣的環境,養出這樣時刻防備的人。

隱隱心疼,又無法訴說。

過了半柱香。景元覺伸手去摸枕下,然後回頭,愣了愣。

“蘇鵲,這……”

我搖頭。知道他不是故意,也並不想接受他的歉意。睡着的人不過是自然而然的反應,而剛纔起碼有那麼一瞬,心存歹意的人,是我。

這真是一個混亂的夜晚。

“怎麼就能回來?”

我轉開話題。

“……那邊不要緊。”景元覺還有些楞,剛睡醒的聲音帶着特有的嘶啞,“外人看不見,明天一早,派個身形差不多的人進轎就行了……”

所以,趕着回來了嗎?

不。

不要這樣。

他沒有說下去,有些不忍的盯着我的脖子。“抱歉,我……”

“……如果換做別人,會住不了手吧?”

這會逼我如此天真的,問出膩味入骨的話。

“不會。”景元覺忽然搖頭,朝我輕輕笑了起來,一掃先前的沉重,甚至還帶着一抹得色,“……別人哪會留牀。”

呃……

如此說來,脖上的疤,倒是榮譽的象徵了。

晨光初明的時候,萬物尚未甦醒。只有清清淡淡的光,裹在早動的人身上。裹着溫熱細膩的舌尖,埋頭在頸上纏綿。

推不開,也許是不想推開。

帶着一點點的刺痛,和更多的、太多的,溫柔包容。看着他頭頂的旋在眼前輕晃,散落烏黑的發,好似一眼漩渦,攪動胸口某處地方,拉人沉陷。

不……

聽不見無聲的吶喊。

這會逼我留戀這樣的時光。會逼我無可救藥的想留下來,想多維持哪怕一點這樣的時光。可是……

這也是奢望。

作者有話要說:關於第四卷,有幾句話要說。

一,這是終結卷

二,有BUG直接拍磚

三,絕不是BE,要有耐心和愛

謝謝大家

注:傾城春暖有晴天,花紅柳綠亂眼前。寒食何處千樹雪,得來梨開香滿園——囫圇改自唐王表《清明日登城春望寄大夫使君》。原詩爲:

春城閒望愛晴天,何處風光不眼前。寒食花開千樹雪,清明日出萬家煙。興來促席唯同舍,醉後狂歌盡少年。聞說鶯啼卻惆悵,詩成不見謝臨川。

插入書籤

慷慨浮生昔不可追難得糊塗競染風流宴設鴻門難得糊塗內裡乾坤良宵玉引咫尺天涯江左四俊不翔則已名貴公子以進爲退一人海道情一亂是今朝一何故夭夭二且祝東風二赤子之心大小閒人同室操戈青雲平步福至心靈冬夜春風瑜不佩玉冰釋前嫌王府夜對夢醒時分蒲柳松柏一冬夜春風螳蟬黃雀二一箭雙鵰一似是而非人海道情一煮豆燃萁咫尺天涯莽莽風雲英明主君景元覺番外一今朝有夢與明年上冰釋前嫌景元覺番外縱是眷眷無窮期知音難尋子謂何求君子已矣塗山有盜不翔則已以進爲退二咫尺天涯去者昨日來日方長江左四俊權宜之計二白璧其瑕景元覺番外一今朝有夢與明年上投石探路冬夜春風昔不可追權宜之計一靜水深流二落子不悔水亭話醉一箭雙鵰一尋常冬狩一真作假時贈君慧劍悠悠我心一靜水深流一寒露美人荊棘草芒蒲柳松柏一無悔執途人海道情一報應不爽蒲柳松柏一風月生歌一忠義難爲二何故夭夭一螳蟬黃雀二仲春初桃二誰與丹心景元覺番外縱是眷眷無窮期君子已矣一箭雙鵰一冰釋前嫌人道滄桑權宜之計一冬夜春風來日方長難得糊塗靜水深流一風生水起權宜之計二曲道制衡青雲平步人道滄桑一箭雙鵰二古剎故人靜水深流二去者昨日青雲平步忠義難爲二
慷慨浮生昔不可追難得糊塗競染風流宴設鴻門難得糊塗內裡乾坤良宵玉引咫尺天涯江左四俊不翔則已名貴公子以進爲退一人海道情一亂是今朝一何故夭夭二且祝東風二赤子之心大小閒人同室操戈青雲平步福至心靈冬夜春風瑜不佩玉冰釋前嫌王府夜對夢醒時分蒲柳松柏一冬夜春風螳蟬黃雀二一箭雙鵰一似是而非人海道情一煮豆燃萁咫尺天涯莽莽風雲英明主君景元覺番外一今朝有夢與明年上冰釋前嫌景元覺番外縱是眷眷無窮期知音難尋子謂何求君子已矣塗山有盜不翔則已以進爲退二咫尺天涯去者昨日來日方長江左四俊權宜之計二白璧其瑕景元覺番外一今朝有夢與明年上投石探路冬夜春風昔不可追權宜之計一靜水深流二落子不悔水亭話醉一箭雙鵰一尋常冬狩一真作假時贈君慧劍悠悠我心一靜水深流一寒露美人荊棘草芒蒲柳松柏一無悔執途人海道情一報應不爽蒲柳松柏一風月生歌一忠義難爲二何故夭夭一螳蟬黃雀二仲春初桃二誰與丹心景元覺番外縱是眷眷無窮期君子已矣一箭雙鵰一冰釋前嫌人道滄桑權宜之計一冬夜春風來日方長難得糊塗靜水深流一風生水起權宜之計二曲道制衡青雲平步人道滄桑一箭雙鵰二古剎故人靜水深流二去者昨日青雲平步忠義難爲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