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回 私宴

看天啓六年即將過去,李彥也變得更加忙碌,有很多隻能在遼南一隅之地推行、嘗試,受到條件和環境的限制,所能造成的影響,畢竟有限。

如今大權在握,雖然還要受到很多限制,卻可以嘗試做更多的事情,其影響也並非遼南一隅所能夠比的。

修路、治河、屯墾、整編軍隊、發展工商業、興辦書院和報社,這些實務,都在李彥的親自過問下,呈現出不同以往的局面,或熱熱鬧鬧,或悄無聲息地紛紛興起,雖說眼下都還很稚嫩,卻像播下的種子,已然生根發芽,只要小心呵護,創造良好的環境,定然能夠茁壯成長,從而改變華夏的面貌,以及另外一個時空裡,曾經經歷過的歷史。

朝野內外,雖然還是有很多不和諧的聲音,也有很多的阻力,但是在一些務實官員的支持下,很多事情還是能夠順利展開,李彥也用不同的方式,逐步展開自己的新政藍圖。

京城內外的一些動向,通過整編後的錦衣衛南北鎮撫司,源源不斷地彙集到李彥這裡,有些苗頭,讓他非常擔心。

眼看着就要過,李彥就邀請在京的復遼系核心成員,王國興、包有才、夏熙、劉文炳、宋鍾國、石柱國等人一起吃飯:“除夕、春節,大家怕是都會有自己的事情,咱們也就趁着這個時候聚一聚,遼東回來以後樣的機會倒是越來越少了。”

其實就算在遼東的時候,家能夠坐到一起的機會也非常少,不過大家似乎都能聽明白李彥話裡的意思,笑着附和,說些吉利的拜年話。

年前隨着京、京衛的整編逐步完成,這些新建營陸續開往山海關、廣寧,而從遼西前後抽調五個營的老兵充實京師的防衛。春節過後的兩三個月裡,遼東天寒地凍,也不宜動兵,正好藉助這個機會,進行重新部署,以便在春夏時候遼東用兵。

除了北直隸一帶的京營、京衛,軍整編比較快的還是登萊、山東的衛所旗兵,那邊由遼南直接派人過去接手因爲之前就有所滲透,現在有內閣、兵部、五軍都督府的號令,進行起來要比京城這裡還要順利。

如果將天下看作棋盤,棋的中心無就是京師這邊北直隸、遼東、山東這些地方,又是關鍵之中的關鍵。

李手上能用地棋子就那麼多。既要加強京師這邊地力量。又不能削弱遼東。還要以遼東爲核心。輻射周圍地方籌起來。確實比較困難雖然說大夥兒這時候還能聚在京城。說不定什麼時候會給外派到地方上面去。

於今天能夠坐在這裡地人。基本上都是李彥這個系統地核心人員家都有相同地追求。並且利益一致。只有兩個人比較特殊:一個是李彥地老部下石柱國;還有就是現在、也是原來地錦衣衛都指揮使駱思恭。

駱思恭可以說在思想上同他們都有些格格不入。雖然因爲駱養性地緣故。駱思恭也算是徹底綁上覆遼系這輛戰車。對於李彥地做法。也都能積極配合。說到理解和支持。那就遠不及石柱國了。

石柱國地情況也比較特殊。在思想乃至華夏社地運作上。石柱國總是儘量保持自身地獨立性。但是對李彥地各種舉措。又總是能夠積極配合。並大力支持。

事實上。石柱國地這種狀態。纔是李彥最爲欣賞和贊同地。這就是他想到地個體獨立性和羣體一致性地最佳模板。不過在當前地情況下。如果強調獨立性。一致性就很難保證。有地時候。他不能不採取某種形式上地獨裁。以確保這個羣體地凝聚力。不至於分崩離析。

總而言之。不過是石柱國。還是駱思恭。抑或是其他人。此時都能夠全心全意圍繞着李彥。齊心協力做事。這就是李彥想要地。

“自從咱們提兵入京都,殺了權傾一時的魏忠賢,時至今日,當初定下的藍圖,尚且剛剛勾勒出邊邊角角,李某這杯酒,要敬大家,讓我們繼續攜手,爭取早日畫出完整的藍圖來!”李彥端起酒杯,鄭重地向大家敬了一下。可以說在李彥的影響下,這個羣體是如今大明最有理想和目標的一個羣體,而且和這個時代,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大人所做,乃千秋萬代之功業,我等定當誓死追隨!”宋鍾國第一個站出來表決心,他對此總是最爲熱切。

李彥看了宋鍾國一眼,擺擺手示意他先坐下來:“今個兒乃是私宴,不過咱們這些人

+一起不談國事,似乎也不可能,大家都隨意些,有麼,不必太拘束。”

在座諸人當中,李彥的年紀無最小,不過以他今時今日的地位和權勢,言談舉止當中,自然有一種難以言喻的威勢在裡面。何況大家都是見過場面的人,知道其中的度應該如何把握,當下席上的氣氛略微一鬆,恭謹中又略帶隨意,說話倒是自然了很多。

以宋鍾國爲首,閒聊中先是說起新政之後,京城和大明所發生的變化,以此來讚頌李彥的功績,這些話李彥聽得多了,不過聽在耳中,還是會覺得很舒服。

“這些事情,都不是我李彥一個人做出來的,”李彥呵呵笑道:“而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結果,青史之上,肯定會有大家的名字,來,讓我們爲了共同的藍圖,再乾一杯。”

衆人轟然應諾,酒桌上的氣氛加熱烈。

石柱國微微笑端起酒杯:“大人,石某此前從來沒有想過,能夠在報紙上暢所欲言,在這裡,某代天下讀書人敬大人一杯。”

李彥端起酒杯,同石柱國了一下,在遼東這麼些年,他倒是將酒量練出來了。

“有大人在,石長自然能夠在報紙上暢所欲言,”宋鍾國似笑非笑地看了石柱國一眼,意味深長地說了一句。

石柱國回頭看向宋鍾國,兩人的在空中相遇,都毫不示弱。

“這一點,石某深有體會!”石國微微一笑,便不再說話。

宋國自然能夠聽出這句話的意思,不由會心地一笑:“那我可就等着,看看石社長如何維護言論的自由了。”

然同屬於一個羣體,相互之間也會有親疏之分,不過這並不影響大家爲了共同的目標,而一起努力。

劉文炳在旁邊陰陰笑了笑:“老宋你等着看石社長,可還有人等着看咱們的笑話呢!”

李彥看了包有才一眼,其實底下的保守派官員和士紳的運作,看樣子大家都知道了,而且現在京城內外有種傳言,說是李彥打算對天下士紳徵稅,使得反對派的力量愈發龐大。

“還是有很多人支持大人的!”夏熙笑着說道,夏氏家族的生意如今做得很大,有很多商家富戶都通過夏氏的關係,與夏熙保持着聯繫,如果說那些守着土地的大地主不願意看到李彥的新政,那麼這些經商的商人富戶,則希望李彥的“重工商主義”能夠在全國推行。

晚明的工商業已經比較發達,雖然人們置辦產業的時候,還是以土地爲第一選擇,不過士紳中經商的人也越來越多。而在李彥的影響,這一現象變得更加成熟,這部分人的勢力絕不容小窺。

李彥聽了就點點頭:“春節過後,事情會很多,第一次的國士推選,無相當重要。”

李彥最近也在琢磨這件事,要想讓未來的國士院成爲自己的助力,而不是助力,就希望更多開明的士紳能夠得到推選,這就需要好好的運作組織。

“我有一個想法,”李彥猶豫了一下,還是決定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這畢竟也是他想要做到的事情,雖然現在看來,阻力會比較的大。

“士大夫有句話,叫君子羣而不黨,此前倒從未有人說過自己是黨,哪怕閹黨也是,不過閹黨和東林、東林和三黨,其鬥爭又是非常慘烈,也不知道這是黨?非黨?”

“現在外面有人說咱們是遼東黨,不知道大家覺得,我們是黨?非黨?”

宋鍾國笑了笑道:“要按他們的標準,咱們肯定是黨了。”

李彥點了點頭:“我們有共同的目標,而且做出決定以後,大家都需要遵從,可謂步調一致,說實話,咱們要比東林、閹黨更像是結黨,事實上也是如此,不過我們結黨爲公,並非爲私,無論在遼東還是京城,我們的所作所爲,應該說成績還是很顯著的。”

衆人有的沉思不語,有的凝望着李彥,都全神貫注地聽着,知道李彥一定是有了重大的決定。

“咱們是公黨,不是私黨,有些人口頭上說不結黨,私底下卻給自己謀私利,說一套、做一套!”劉文炳陰陰笑道。

宋鍾國也笑着說道:“有人的地方,就會有幫派,說是不結黨,其實卻無法避免,好比明年會試,就有一幫同年、同門,講的是私誼,營的也是私利。”(,)

【……】@!!

()

第2402回 格物院第100回 機器時代第172回 戰情發展第214回 問罪第7回 寡 婦第42回 聞香教民第15回 裝腔作勢第36回 風雨欲來第13回 番薯第112回 製造火器第195回 後方籌謀第140回 戰略爭端第204回 一戰功成第193回 秋季攻勢第180回 工事專家第181回 遼南鐵壁第16回 才子第58回 等分制尺第139回 金州防線第252回 風雪夜第23回 尾行第126回 新官上任第211回 進城第214回 問罪第223回 皇權第154回 兩隻烏龜第118回 機器藍第188回 遼西戰守第182回 挫敗建奴第247回 對手第40回 狹路相逢第183回 加官進爵第142回 兵臨城下第178回 長槍如林第122回 大練新軍第96回 招商大會第106回 輪番大戰第8回 黃 韭第132回 請戰遼東第207回 對策第18回 論兵第45回 負天下人第211回 進城第15回 裝腔作勢第146回 大獲全勝第6回 後 臺第149回 敵退我進第149回 敵退我進第106回 輪番大戰第90章 報紙發行第111回 新政展望第177回 鏖兵大蟲河第79回 酒樓遭遇第103回 玩也是文化第213回 交鋒第78回 妙計退婚第233回 憲政第200回 空前激烈第174回 決戰遼南第162回 出訪登萊第143回 炮兵初戰第56回 精密製造第55回 彈簧彈子鎖第35回 黃金菜大賣第47回 拜訪徐光啓第16回 才子第226回 匕現第40回 狹路相逢第21回 紅顏第53回 鎮撫要人第218回 前夜第184回 發行紙鈔第2403回 新城第236回 整編第68回 人才路線第71回 皇孫來訪第244回 水利第51回 當堂論辯第94章 華容道第137回 攻取金州(下)第252回 風雪夜第46回 人命值幾個錢第50回 特務頭子第176回 銅牆鐵壁第69回 路遇老農第12回 小 弟第47回 拜訪徐光啓第77回 二丫的婚事第206回 計議第41回 獻策釀酒第13回 番薯第193回 秋季攻勢第19回 海外第212回 相迎第250章 政黨第33回 天價番薯第5回 單挑第203回 強硬對決第29回 施恩第24回 休妻索娉
第2402回 格物院第100回 機器時代第172回 戰情發展第214回 問罪第7回 寡 婦第42回 聞香教民第15回 裝腔作勢第36回 風雨欲來第13回 番薯第112回 製造火器第195回 後方籌謀第140回 戰略爭端第204回 一戰功成第193回 秋季攻勢第180回 工事專家第181回 遼南鐵壁第16回 才子第58回 等分制尺第139回 金州防線第252回 風雪夜第23回 尾行第126回 新官上任第211回 進城第214回 問罪第223回 皇權第154回 兩隻烏龜第118回 機器藍第188回 遼西戰守第182回 挫敗建奴第247回 對手第40回 狹路相逢第183回 加官進爵第142回 兵臨城下第178回 長槍如林第122回 大練新軍第96回 招商大會第106回 輪番大戰第8回 黃 韭第132回 請戰遼東第207回 對策第18回 論兵第45回 負天下人第211回 進城第15回 裝腔作勢第146回 大獲全勝第6回 後 臺第149回 敵退我進第149回 敵退我進第106回 輪番大戰第90章 報紙發行第111回 新政展望第177回 鏖兵大蟲河第79回 酒樓遭遇第103回 玩也是文化第213回 交鋒第78回 妙計退婚第233回 憲政第200回 空前激烈第174回 決戰遼南第162回 出訪登萊第143回 炮兵初戰第56回 精密製造第55回 彈簧彈子鎖第35回 黃金菜大賣第47回 拜訪徐光啓第16回 才子第226回 匕現第40回 狹路相逢第21回 紅顏第53回 鎮撫要人第218回 前夜第184回 發行紙鈔第2403回 新城第236回 整編第68回 人才路線第71回 皇孫來訪第244回 水利第51回 當堂論辯第94章 華容道第137回 攻取金州(下)第252回 風雪夜第46回 人命值幾個錢第50回 特務頭子第176回 銅牆鐵壁第69回 路遇老農第12回 小 弟第47回 拜訪徐光啓第77回 二丫的婚事第206回 計議第41回 獻策釀酒第13回 番薯第193回 秋季攻勢第19回 海外第212回 相迎第250章 政黨第33回 天價番薯第5回 單挑第203回 強硬對決第29回 施恩第24回 休妻索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