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回 我有一個夢想

啓七年的春天,北京城顯得比往年更熱鬧一些,皇會試,還有國士大會,都吸引了大量的目光,而在國士大會順利閉幕的那一天,一份從遼東送來的戰報,無爲這次大會劃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

這一次是復遼軍主動發起的進攻,建奴此前雖然也沒有遭受太大的損失,就算是湯站堡一戰失利,損失也不過萬餘,骨幹力量尚在。只不過最近幾年以來,一方面建奴佔領了瀋陽、遼陽等遼東大城,雖然算不上大明繁華之地,但是同建奴原來的遊牧生活相比,城市無更加舒服,而復遼軍也一直沒有攻出來,這就使得建奴在遼東有一個相對安逸的生存環境。

所謂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可能建奴的首領都不會知道,進入遼瀋以後,建奴的軍隊素質,其實是在下降的。

建奴人口基數不足,職業軍隊的數量並不多,多數是靠戰時的臨時徵召,從青壯人口中抽調,因而受到的影響更大,很多青壯成爲了奴隸主,想要保持從前的戰鬥力,顯然不可能。

歷史上,建奴在攻佔遼瀋以後,似乎並沒有出現戰鬥力急速下降的情況,直到入關以後,八旗兵才很快墮落。

實際上,同樣的也是存在的,只不過歷史上的建奴在戰場上不斷獲勝,所以戰士能夠在戰場上得到鍛鍊,並且士氣高漲,何況建奴的戰鬥力雖然不如從前生猛,根底還在,總要比那時候的明軍強很多。

Wшw ⊙TтkΛ n ⊙¢ ○

此外不可否認努爾哈赤,以後來的皇太極,都是一代人傑重要的是他們有進取之心,所以建奴依然能夠在戰場上不斷贏得勝利。

而在這時空建奴佔領遼瀋以後,生存環境得到改善,然而復遼軍雖然很少出擊,無法威脅到遼陽和瀋陽,但是防禦做得很好奴無法像過去那樣,通過劫掠明軍佔領的地區,獲得必要的補給。

復遼軍也並非歷史上的明軍,在險堡之戰以後,特別是李彥回京,由駱養性執掌遼東軍事以後始有意識地跟建奴對耗,這就使得建奴對明軍佔領地區的襲擾,甚至不能像之前那樣,就算徒勞無功,也能夠從容撤退在他們的每一次出擊,都可能遭到明軍的迎頭痛擊,付出慘重代價。

這就使得建奴的士氣心態開始發生變化果說之前建奴靠着一場又一場的勝利,逐步確立了對明軍的心理優勢然而心中對大明文化,不管是物質還是精神方面的璀璨文明比較仰慕,嚮往;那麼隨着軍事上出現困境,在他們的心中,又重新出現了對大明的那種敬畏。

畢竟。女真曾經屬於大明統轄。相對建奴地人口。人口規模達到上億地大明。無疑是個龐然大物。讓人生畏。

一方面。是建奴從遊牧漁獵向地生活方式演變。另一方面。建奴無法通過戰爭獲得補給。就使得他不能總是抽調青壯進行軍事行動。大量地建奴青壯成爲農田主。使喚漢人進行耕種。甚至直接成爲種地地農民。久而久之。建奴軍隊地戰鬥力就在不斷下降。

天啓七年春天。正是萬物更生、草長鶯飛地季節。也是農民開始播種地時候。剛剛經過了權力鬥爭。還沒緩過勁來地建奴。在冬季發起地襲擾失敗以後。這次居然沒有進行類似地嘗試。反倒是復遼軍按捺不住。主動發起進攻。在西線攻取了海州。東線攻佔了鳳凰城。兩戰皆捷。

建奴本來就不擅長守城。而復遼軍地火器部隊。又最擅長守城和攻城。如此對壘。沒有想到復遼軍會主動出擊地建奴。自然是吃了大虧。連續丟失多個戰略要地。

與過去明軍地作戰方式不同。復遼軍在攻取這些地方以後。並不是築城堅守。而只是就地紮營。弄一些簡單地工事。好像等着建奴找上去似地。

事實上建奴在這個時候。要想動員大量地人丁發起攻擊。復遼軍也有足夠地時間反應。何況駱養性地戰略目地就是對耗。建奴顯然耗不起。承受能力要差很多。

遼東戰場的形勢,可以說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捷報傳到京城,自然是人人振奮,李彥微微一笑,也由衷地感到高興,如今外部環境穩定,是該進行內部建設的時候了。

在新的內閣當中,李彥成爲僅次於孫承宗的內閣次輔,他的地位要比從前更高,不過分管的還只是兵部和工部,在內閣中,東林勢力更大,進入核心的共和社成員,也就只有他本人同王國興而已,不過申湛然、夏熙等中堅力量也有所收穫,最讓李彥滿意的,還是通過明算科的科考,選拔了一些新式人才,成爲基層辦事的吏員。

明算科雖然不起眼,李彥卻非常重視,

從全國選拔、吸引這方面的人才,還是打通了一條以讓華夏系培養的新學人才,通過明算考試,進入傳統的官僚體系,雖然說他們都還只是最基本的吏,而不能夠做官,不過這些基層的小吏,有的時候也會非常重要,畢竟,他們是直接做事的。

成爲內閣次輔以後,李彥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爲新城的學院區剪綵揭牌,幾所學院,包括華夏書院、華夏工學院、大明格物學院,都趁着這段時間,開始招收學員,情況最好的就是華夏書院,有很多今科落榜的考生,準備在京城讀書三年,準備下一次的會試,華夏書院無疑是個很不錯的選擇。

此外,明算科的重開,也吸引了很多人前來參加,李彥雖然像大量任用,不過恐怕會遭到非議,故而選拔優秀者任用爲吏,而落榜者,則可以進入華夏工學院,或者大明格物學院學習,李彥的打算,是通過學院的教育以後,再將這些人放到合適的位置上,給予任用。

此外,幾所學校還在報刊上刊登廣告,面向全國招收學員,因爲廣告做得,加上華夏書院的號召力也挺強;而工學院、格物學院的待遇也很優厚,故而吸引了不少的學員前來求學,據李之藻報告,三所學院加起來,學員人數超過五千,雖然說其中有一部分是華夏工場這邊組織過來“委培”的,不過這樣的規模,放在這個時代,也算是規模空前了。

三所學院呈品字形分佈,新式建築錯落有致,雖然說都是追求速度的產物,外形倒也不算太差,而且從它們身上,李彥有一種熟悉的感覺。

在學院中心位的廣場上,匯聚了大量的學生,還有聞訊而來的百姓,因爲內閣次輔李彥將要在這裡做一次演講。

做這次演講,是李彥在國士會結束之時就有的想法,他本來是想在大會上做的,不過因爲孫承宗纔是首輔,他沒有身份和立場去做這樣的演講,故而還是決定放到現在,在學區做一次演講,將他的理念傳給這些年輕的學子,也傳給天下人。

“我有一夢……”站在高高的講壇上,看着下面人頭攢動,李彥幾乎是吼着說道,饒是如此,在人羣的後面,還是聽不到他的聲音。

李彥突然笑了笑:“我現在最大的夢;,就是能有一種工具,可以讓我的聲音變得,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能聽到我的聲音……”

“我還夢想有一種工具,以讓不在這裡的人,也能夠聽到我的聲音,甚至那些在遼東的士兵,如果他們能夠聽到,我要對他們說一聲:沒有你們,我們就不能在國內安靜地生活,你們辛苦了……”

下面發出掌聲,還有笑聲,後面的人然聽不到,也在拼命鼓掌,畢竟,之前從來沒有一個大學士,會如此近距離地同他們講話,而且是如此地和藹可親。

“如果有這樣的工具,我就能很便地同大家說話,所謂聖人教化,也能夠很方便地讓大家都知道。”在這樣一個時代,凡是都要和儒學、聖人聯繫起來,會少很多的阻力。

“大家可能會覺得,這樣的夢想似乎不太可能會實現,然而本官覺得,它們終將實現,若是不信,咱們可以等着瞧,或許有生之年,便能夠看到……”

接着,李彥大談特談技術進步的重要意義,通常會包括兩點,一是實用性的價值,簡單來說,就是讓生活變得更美好;其二便是社會價值,也是能夠宣傳教化,讓聖人之道大行於天下,後者的存在,顯然也很重要。

李彥認爲,技術可以讓大明變得越來越好,而要實現技術上的進步,就需要更多的人爲之努力,這就是華夏書院、華夏工學院同大明皇家格物院存在的價值。

“我有一個夢想,可以讓大明每一個百姓,都能吃飽、穿暖,所謂衣食足而知禮儀,如此大道必將行於天下……”

“我有一個夢想,可以讓大明每一個百姓,都能夠進學堂,有書讀,成爲有知識、有理想、知禮儀的好國民……”

“我有一個夢想,大明的海船能夠到達世界上的任何地方,帶去聖人的教化,大明的威儀……”

“我有一個夢想……”

(全書完)

P:到這裡結束,不知道大家感覺如何,稍後會寫個完本感言,詳細說說完本這回事。簡單來說,這本書中後期並非草根想寫的那個故事了,可能大家也會看得累,雖然寫得有些偏了,草根還是很努力地將這個故事寫完了,總而言之,感謝所有看完,或者看過這本書的人,謝謝大家。

【……第二六一回 我有一個夢想 文字更新最快……】@!!

()

第216回 後路第89回 辦報可行性第90章 報紙發行第155回 夜間挖城第106回 輪番大戰第120回 再論遼東第14回 去青樓第118回 機器藍第148回 戰守之策第257回 舉子第7回 寡 婦第50回 特務頭子第15回 裝腔作勢第184回 發行紙鈔第237回 建設第132回 請戰遼東第137回 攻取金州(下)第201回 血色戰場第20回 助陽第138回 金州攻略第16回 才子第81回 酒樓開張第183回 加官進爵第156回 攻取復州第256回 節後第145回 血色戰場第132回 請戰遼東第131回 工廠投產第2401回 內監第192回 治理結構第168回 廣寧潰敗第75回 滿城飛紙第221回 表決第15回 裝腔作勢第212回 相迎第28回 絕境第172回 戰情發展第190回 全新局面第22回 銀錢第141回 戰爭準備第260回 新內閣第237回 建設第218回 前夜第91回 名動天下第204回 一戰功成第163回 登萊練兵第62回 生產效率第66回 木工作坊第141回 戰爭準備第34回 徐光啓發癲第234回 輿論第88回 水田灌溉第117回 殺傷策第128回 大辦工廠第175回 雙城戰記第239回 辯論第50回 特務頭子第202回 潰兵如潮第104回 欲練兵第50回 特務頭子第210回 針對第103回 玩也是文化第81回 酒樓開張第142回 兵臨城下第176回 銅牆鐵壁第49集 針鋒相對第72回 不如創業第169回 誘敵出城第114回 移宮爭執第83回 新的征程第104回 欲練兵第147回 難以置信第81回 酒樓開張第48回 致命缺陷第180回 工事專家第212回 相迎第125回 食品問題第97回 進軍京城第92回 發行渠道第229回 放權第1回 騙子第73回 創業想法第69回 路遇老農第125回 食品問題第145回 血色戰場第67回 軸承計劃第40回 狹路相逢第260回 新內閣第234回 輿論第86回 水車有害?第135回 攻取金州(上)第42回 聞香教民第44回 大殺四方第115回 魏進忠!李進忠!第260回 新內閣第245回 屯墾第214回 問罪第230回 內閣第91回 名動天下第206回 計議
第216回 後路第89回 辦報可行性第90章 報紙發行第155回 夜間挖城第106回 輪番大戰第120回 再論遼東第14回 去青樓第118回 機器藍第148回 戰守之策第257回 舉子第7回 寡 婦第50回 特務頭子第15回 裝腔作勢第184回 發行紙鈔第237回 建設第132回 請戰遼東第137回 攻取金州(下)第201回 血色戰場第20回 助陽第138回 金州攻略第16回 才子第81回 酒樓開張第183回 加官進爵第156回 攻取復州第256回 節後第145回 血色戰場第132回 請戰遼東第131回 工廠投產第2401回 內監第192回 治理結構第168回 廣寧潰敗第75回 滿城飛紙第221回 表決第15回 裝腔作勢第212回 相迎第28回 絕境第172回 戰情發展第190回 全新局面第22回 銀錢第141回 戰爭準備第260回 新內閣第237回 建設第218回 前夜第91回 名動天下第204回 一戰功成第163回 登萊練兵第62回 生產效率第66回 木工作坊第141回 戰爭準備第34回 徐光啓發癲第234回 輿論第88回 水田灌溉第117回 殺傷策第128回 大辦工廠第175回 雙城戰記第239回 辯論第50回 特務頭子第202回 潰兵如潮第104回 欲練兵第50回 特務頭子第210回 針對第103回 玩也是文化第81回 酒樓開張第142回 兵臨城下第176回 銅牆鐵壁第49集 針鋒相對第72回 不如創業第169回 誘敵出城第114回 移宮爭執第83回 新的征程第104回 欲練兵第147回 難以置信第81回 酒樓開張第48回 致命缺陷第180回 工事專家第212回 相迎第125回 食品問題第97回 進軍京城第92回 發行渠道第229回 放權第1回 騙子第73回 創業想法第69回 路遇老農第125回 食品問題第145回 血色戰場第67回 軸承計劃第40回 狹路相逢第260回 新內閣第234回 輿論第86回 水車有害?第135回 攻取金州(上)第42回 聞香教民第44回 大殺四方第115回 魏進忠!李進忠!第260回 新內閣第245回 屯墾第214回 問罪第230回 內閣第91回 名動天下第206回 計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