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老唐當官

“這五層加起來,足有三四丈高了,僭越了,僭越了!”

朱由崧說道:“什麼僭越了,這是鍊鐵的,又不是給人住的,再說了,這是皇家的鍊鐵爐,誰敢說皇家的東西僭越了!”

此時老唐纔想起來,自己現在已經不是給王家做事了,而是給大明朝老朱家做事了,僭越自然是沒問題了。

僭越的問題處理之後,幾個老漢也在老唐的介紹之下,研究起這個現代化高爐,其中一個姓孫的老漢,點了點頭說道:“殿下,這爐頂上好像還要裝石灰、白雲石、螢石這些東西,這是要做什麼?”

這上面的設計雖然看的新奇,不過根據他們多年的鍊鐵經驗,也能夠推測出來有什麼用,而且這上面的一些設計也給他們一種茅塞頓開的感覺,如果再讓他們設計鍊鐵爐,肯定比以前設計得好。

這讓他們看朱由崧和朱由校哥倆的目光也有些不同了,原本就算是官員在他們面前,談到這鍊鐵的事情,那還得靠他們,不過這哥倆在鍊鐵上面似乎比他們更加精通,這就讓他們不得不收回了原本有些輕視的態度。

高爐的其他地方還好說,但是從爐頂投入造渣溶劑,也就是那些石灰、白雲石和螢石之類的東西,這就讓他們搞不懂了,自古鍊鐵可就沒聽說過這種方法。

朱由崧笑道:“這是獨門秘方,如果使用這種方法鍊鐵,練出來的生鐵不會太脆,就算是跟兩廣海南那裡出來的優質精鐵也不遑多讓!”

衆人大譁,誰都知道,南方特別是廣南之地,出產的鐵礦品位高,出鐵要比他們北方的礦石容易得多,而且南方缺少煤礦,森林資源卻不少,因此廣泛使用木炭鍊鐵了,因此那些南方出產的精鐵一向要比他們北方質量好,北方的工匠也曾經研習過人家的鍊鐵方式,卻發現實際上南方人的鍊鐵方式還不如他們北方,但是就是人家有大量森林還有高品質的鐵礦石,所以他們能夠練出好鐵老,這是他們沒辦法學的。

這次突然聽到朱由崧說能夠練出跟南方一樣的好鐵來,他們能不驚訝嗎?

幾個老漢對這個秘方自然感興趣,不禁慫恿着老唐向朱由崧問個清楚,剛剛看起來,這位殿下對老唐這個假蠻夷倒是挺感興趣的。

老唐自己心裡也是癢得跟百爪撓心一樣,鎖芯把心一橫,向朱由崧問道:“殿下,這究竟是爲何?這石灰、白雲石和螢石之間是不是有些特別的分量配置!”

朱由崧笑道:“這分量並不重要,如果找不到白雲石螢石這些東西,就算是光用石灰也行,至於爲什麼,其實也簡單,在鐵礦煤礦附近,你們是不是經常能夠碰到一些硫磺和磷礦?”

這些老漢一個個伸着腦袋,點了點頭說道:“是啊,不但有硫磷,還有一些白雲石螢石之類的東西,不過以前都不值錢,只是扔出去完事,現在才知道,這東西居然能夠當那個‘造渣溶劑’。”

朱由崧笑道:“這些硫磷別看開採出來能夠賺不少錢,但是他們粉碎成粉末,摻雜在礦石和煤炭當中,然後煉出的鐵裡面也有這些東西,這就使得煉出的鐵裡面含着這些東西了,硫磷若是摻入鐵中,肯定是會讓鐵變脆的,如果你們不信,等會弄出個幾塊生鐵來,你們把硫粉灑進裡面,看看跟原來的生鐵相比,究竟會不會變脆!那些石灰之類的東西,能夠把鐵裡面的硫磷吸收,降低了這些雜誌,鐵質自然就變好了!”

孫老漢笑着恭維道:“殿下說的自然是沒錯,我們根本不需要試驗!”

“哎!這可不行,要是我說的是錯的呢?這次鍊鐵可不是一斤兩斤的煉,而是上萬萬斤的規模,要是一個不好,都煉成廢鐵,那可就不好了,你們不能人云亦云,什麼事情都要自己試過,一點都不能馬虎,知道了嗎?等會這裡的事完,你們還是去試試!”

幾個老漢連忙肅然聽命,老唐此時的問題就更多了,他不禁問道:“殿下,如果加入這些造渣溶劑,對爐牆和爐磚的危害可不小,而且殿下的鍊鐵爐造得又高又大,對爐磚的壓力也就大了,就算是燒得再結實恐怕也很難抵擋這些東西的沖刷和撞擊,要是弄不好,三天兩頭就得大修!”

朱由崧點點頭說道:“這是當然,不過也不是沒辦法,我已經派錦衣衛到定窯那裡請了幾位燒瓷器的老師傅,到時候他們用燒瓷器的辦法燒出來的爐磚,絕對能夠滿足你們的要求,還有什麼事情就一併說出來吧!”

唐老漢說道:“殿下,這爐殼可是鐵做的吧,這麼大的一個爐子得用不少鐵板吧!要是照做也能做得出來,不過這外面好像是鐵板做的,我們能有足夠的鐵板嗎?”

朱由崧笑道:“爐殼可不是鐵板,而且實打實的精鋼板材!我打算造一個大型的軋鋼機,專門生產這種鋼材!”

“全鋼的?”不光是那些老漢,就連稍微懂行的朱由校和徐光啓也被嚇住了,現在可不是後世那種鋼材滿天飛的時代,現在的鍊鋼技術,就連坩堝鍊鋼都沒有出現,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大部分都還在使用炒鋼、灌鋼,這些方法大部分都是小規模的煉製,特別是那種百鍊鋼需要的人工繁複之極,鋼材的價格幾乎跟同等重量的白銀相差不遠,這樣一個十多米高的小高爐,如果真的全用鋼材外殼,要是購買的話,朝廷撥下來的兩百萬兩白銀還不一定足夠。

徐光啓原本一直在旁邊聽着,對朱由崧的鍊鋼技術,他是佩服不已的,此時卻也不禁說道:“殿下,這樣的話,花費實在太大了,不如換成鐵板吧!鐵板相對要便宜一些,而且這裡正是產鐵之地,就近採購會更加便宜。”

朱由崧搖搖頭說道:“徐先生,不是我要亂花錢,實在是非這樣不可,這個高爐不同於普通的冶煉爐,這個高爐有多大?裡面的鐵水有多少?這麼多鐵水究竟有多重,如果沒有精鋼板材做爐殼,怎麼承受得住,不過我們也沒打算採購這裡生產的百鍊鋼,不但貴,而且錘來錘去,其中的應力可就大了,縱向承受力不錯,但是橫向承受力可就不堪入目了,我們要自己鍊鋼!”

衆老漢聽到這裡,眼睛都不禁一亮,這種大型鍊鐵高爐已經讓他如獲至寶了,如果還有大規模鍊鋼的技術,那可就真是厲害了。

徐光啓皺了皺眉,說道:“做事要有條理,就算你有鍊鋼術,如果沒有足夠的生鐵你怎麼鍊鋼?”

朱由崧想到這裡也不禁有些頭疼,沒有鋼板就沒辦法造高爐,沒有高爐就沒有足夠的生鐵,沒有生鐵就沒辦法大規模鍊鋼,這就像是個怪圈。

唐老漢連忙上前說道:“殿下,或許在造這種高爐之前,我們先把那些鍊鐵爐改造一些,用上這種高爐上的一些技術,我想應該能夠提供足夠的生鐵來煉製鋼材了,而且我們的鍊鐵爐雖小,不過裡面的爐磚也都是特製的,結實得很,如果改造一下,卻也能夠使用,只要把鐵煉出來,那什麼都好辦了!”

朱由崧不禁有些驚喜,小高爐的改造和治理,曾經是中國工業轉型時期的一個重要決策,不過明朝的這些冶鐵爐到不如說是“土高爐”,沒有鋼鐵爐殼,也不是專用耐火磚,耗能大,出鐵少,污染大,效益低。

雖然是這樣,不過總體上還有個架子在那裡,倒也不是沒辦法改進,而且改進成功的話,還能培養那些工人的技術水平, 有利於技術進步。

他倒是沒想到老唐這個技術人員,居然對這種管理倒也有自己的心得,朱由崧拍了拍老唐的肩膀,說道:“這樣做倒是有些道理,沒想到老唐還真是上了心思,這樣吧,老唐,既然是你提出來的高爐改造,你就寫這麼一份改造計劃給我看看,如果能夠通過,我就讓你負責這個計劃如何?”

老唐苦笑道:“殿下,我區區一個工匠,哪裡會寫文章啊!”

朱由崧罵道:“又不是讓你學人家舉人進士些八股文,你只要識字,就把你說的話寫出來,那就行了,不過這個計劃要有條理,需要哪些原料、需要多長時間,分幾個階段,有哪些工序,需要多少人手,都給我羅列出來,要是這個改造計劃做得好,我就讓你當我們大明唐山鋼鐵廠的第一個廠長!”

老唐眼睛一亮,忍不住問道:“殿下,這個有品級嗎?”

朱由崧笑道:“當然有,不過就看你做得好壞了,如果你真地做到每年兩萬萬斤,整個大明帝國都得仰仗你的鋼鐵,那麼就算是五品官那也當的,不過如果只是滿足京畿附近的話,你也就是個九品散官!”

徐光啓皺了皺眉說道:“殿下,這是否有些不妥,隨意授人官職,是不是……”

朱由崧還沒等解釋,朱由校便笑道:“徐先生放心,皇爺爺在離京之前就曾經給了父王幾個官銜,若是唐老漢做得好,這絕對沒問題!”

第二十八章 烽火連三月(上)第二十七章 人口貿易第四十二章 炮灰對炮灰(上)第四十二章 炮灰對炮灰(上)第五十二章 圍堵與分裂(上)第四十九章 博弈(四)第三十三章 邊打仗邊整軍(下)第十一章 南洋劇變(中)第四章 樞密院(上)第二章 以權換稅(中)第八章 君臣博弈第四十三章 炮灰對炮隊(下)第五十五章 國家農場(下)第七章 新大陸第七十五章 儒道之爭(下)第六十五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二)第一章 雨中秋第三十九章 新局面(下)第三十章 烽火連三月(下)第五十六章 徐鴻儒的野望第三十三章 獻土百萬頃(下)第五十六章 股票漲了第五十章 騎兵武器(上)第六十章 圖窮匕見(下)第五十一章 騎兵武器(下)第二十章 臘月宮變(下)第十六章 墨家傳承第三十五章 進京面聖(中)第四十八章 博弈(三)第十八章 北海擒龍(下)第六十一章 揭竿而起(上)第八章 議會政治(中)第十三章 方氏長子第二十章 喬家大院第九章 議會政治(下)第四十五章 新武器的震撼(下)第六十四章 就藩之議(下)第二十四章 短命皇帝(續)第八章 成婚第七章 新大陸第四章 九千歲第五十一章 騎兵武器(下)第二十八章 來自女真的威脅第五十章 博弈(五)第三十八章 威逼(上)第四十七章 博弈(二)第十二章 擺鐘風波第十九章 臘月宮變(上)第九章 議會政治(下)第三十四章 機構改革第三十三章 獻土百萬頃(下)第五十八章 林丹汗的意圖第四十六章 博弈(一)第二十章 兄弟鬩於牆(中)第十一章 未來拳法第二十三章 合作聯姻第二十七章 七大恨(中)第三十八章 威逼(上)第三十七章 道法憲法(下)第三十一章 親征遼東(下)第六十七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四)第四十一章 東林賤人(中)第四十八章 百日大旱(下)第十章 南洋劇變(上)第四章 我恨君生遲(上)第五十七章 建州葉赫第十九章 兄弟鬩於牆(上)第三十九章 新局面(下)第二十九章 烽火連三月(中)第二十二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上)第二十九章 烽火連三月(中)第三十八章 新局面(中)第七十五章 儒道之爭(下)第四十一章 東林賤人(中)第二十章 兄弟鬩於牆(中)第四十章 福王的成長第十三章 南洋大戰(上)第四十九章 博弈(四)第四十八章 大漠上的合縱連橫(上)第六章 兒子軍師第三十二章 魏進忠的決意第九章 議會政治(下)第十九章 魏進忠的往事第二章 智腦婉兒第六十一章 揭竿而起(上)第四十九章 博弈(四)第五十章 博弈(五)第四十八章 博弈(三)第四十九章 大漠上的合縱連橫(下)第三十六章 君臣之間第三十六章 君臣之間第二十六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中)第五章 我恨君生遲(中)第三十八章 王朝社會主義道路第九章 北海之變(下)第三十九章 新局面(下)第四十二章 炮灰對炮灰(上)第二十一章 短命皇帝(上)第五十七章 釜底抽薪(下)第五十五章 釜底抽薪(上)
第二十八章 烽火連三月(上)第二十七章 人口貿易第四十二章 炮灰對炮灰(上)第四十二章 炮灰對炮灰(上)第五十二章 圍堵與分裂(上)第四十九章 博弈(四)第三十三章 邊打仗邊整軍(下)第十一章 南洋劇變(中)第四章 樞密院(上)第二章 以權換稅(中)第八章 君臣博弈第四十三章 炮灰對炮隊(下)第五十五章 國家農場(下)第七章 新大陸第七十五章 儒道之爭(下)第六十五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二)第一章 雨中秋第三十九章 新局面(下)第三十章 烽火連三月(下)第五十六章 徐鴻儒的野望第三十三章 獻土百萬頃(下)第五十六章 股票漲了第五十章 騎兵武器(上)第六十章 圖窮匕見(下)第五十一章 騎兵武器(下)第二十章 臘月宮變(下)第十六章 墨家傳承第三十五章 進京面聖(中)第四十八章 博弈(三)第十八章 北海擒龍(下)第六十一章 揭竿而起(上)第八章 議會政治(中)第十三章 方氏長子第二十章 喬家大院第九章 議會政治(下)第四十五章 新武器的震撼(下)第六十四章 就藩之議(下)第二十四章 短命皇帝(續)第八章 成婚第七章 新大陸第四章 九千歲第五十一章 騎兵武器(下)第二十八章 來自女真的威脅第五十章 博弈(五)第三十八章 威逼(上)第四十七章 博弈(二)第十二章 擺鐘風波第十九章 臘月宮變(上)第九章 議會政治(下)第三十四章 機構改革第三十三章 獻土百萬頃(下)第五十八章 林丹汗的意圖第四十六章 博弈(一)第二十章 兄弟鬩於牆(中)第十一章 未來拳法第二十三章 合作聯姻第二十七章 七大恨(中)第三十八章 威逼(上)第三十七章 道法憲法(下)第三十一章 親征遼東(下)第六十七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四)第四十一章 東林賤人(中)第四十八章 百日大旱(下)第十章 南洋劇變(上)第四章 我恨君生遲(上)第五十七章 建州葉赫第十九章 兄弟鬩於牆(上)第三十九章 新局面(下)第二十九章 烽火連三月(中)第二十二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上)第二十九章 烽火連三月(中)第三十八章 新局面(中)第七十五章 儒道之爭(下)第四十一章 東林賤人(中)第二十章 兄弟鬩於牆(中)第四十章 福王的成長第十三章 南洋大戰(上)第四十九章 博弈(四)第四十八章 大漠上的合縱連橫(上)第六章 兒子軍師第三十二章 魏進忠的決意第九章 議會政治(下)第十九章 魏進忠的往事第二章 智腦婉兒第六十一章 揭竿而起(上)第四十九章 博弈(四)第五十章 博弈(五)第四十八章 博弈(三)第四十九章 大漠上的合縱連橫(下)第三十六章 君臣之間第三十六章 君臣之間第二十六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中)第五章 我恨君生遲(中)第三十八章 王朝社會主義道路第九章 北海之變(下)第三十九章 新局面(下)第四十二章 炮灰對炮灰(上)第二十一章 短命皇帝(上)第五十七章 釜底抽薪(下)第五十五章 釜底抽薪(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