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混血老唐

朱由崧笑道:“嘿嘿,就算是急得跳起來,那也沒有,他要是真想要修灤河,要是沒有我們的資金注入,他還修個什麼!好了,你馬上去吧!”

“好嘞,兩位殿下,就聽我的好消息吧!”馬如蛟拱手而去。

但是朱由崧卻突然想起了什麼事情,有些想不明白,不禁對朱由校說道:“皇兄,我有點事情,想不太明白,你能給我參詳參詳嗎?”

朱由校不禁得意了,他笑道:“居然還有你想不明白的事情,嘿嘿,這倒是奇了,我可是聽皇爺爺讚譽你是我們皇家第一天才。嗯,說出來聽聽,我給你指點指點!”

對於朱由校的感覺良好,朱由崧只是翻了翻白眼,說道:“永平府他們一年財政收入不過五百兩白銀,憑什麼修灤河,灤河也不是條小河,開支應該不小了,而且這一年五百兩白銀也着實太少了,這好像不是一個府應該有的歲入吧?”

朱由校點點頭說道:“這些事情我也曾經瞭解過,方從哲方師傅和葉向高葉師傅,曾經對我說過,我們大明朝一個府的歲入若是在南方煙雨之地,魚米之鄉,上百萬石那是沒問題的,若是真正的富庶之地,一縣之地的歲入就能夠達到這個數目,不過在北方貧瘠之地,特別是像永平府這樣的邊關府縣,不需要朝廷倒貼就不錯了,現在永平府有夠歲入十萬石,高邦佐已經算是幹吏了!至於修灤河,其實也簡單,只要徵發徭役就好了,過些日子秋收結束之後,灤河尚未結凍,接着這段時間,高邦佐正好可以徵發徭役而不誤農時!”

朱由崧說道:“這麼說,如果我們把國都放在南京的話,就不需要大量地往北方運輸漕糧漕銀之類的了,每年都能夠省下不少銀錢的吧!”

朱由校說道:“原本太祖也是這麼打算的,不過成祖之時……這個……”

朱由崧一擺手,說道:“好了,不用說了,我明白了!”

朱由校也有些尷尬,畢竟自己老祖宗當年做的事情的確不怎麼地道,搶了自己侄子的皇位,還因爲南京建文帝一派勢力仍存,所以才遷都北平,並且改北平爲北京,對外說是天子守國門,實際上還是政治方面的考慮。

朱由崧既然明白了,朱由校倒也不用再解釋了,不過他仍然湊近朱由崧說道:“皇弟,你說的,一年就能夠出鐵兩萬萬斤,不是說笑吧!”

朱由校不禁笑了,明朝一斤相當於現在的一斤二兩,不過各地衡器不一致,當成現在的一市斤也爲不可,兩萬萬斤,也不過十萬噸而已,明朝萬曆時期鐵產量已經達到九千噸,在古代算是及其高產了,但是朱由崧可是知道中國寶鋼的一座高爐,日產生鐵就超過一萬噸,自己不求達到這種水平,不過是年產一萬噸的高爐設計,已經是中小型的高爐了,對朱由崧來說完全沒有技術障礙,造上十座,他們的經費絕對沒問題。

“跟我來,我們一起來劃設計圖,到時候你就知道了!”

朱由校眼睛一亮,他們兩個小時候就曾經設計那種鍋爐和蒸汽機,他還想設計鐵甲蒸汽船,不過對於這個朱由崧卻不怎麼熱心,按照朱由崧的說法就是,即使你能夠設計出來,也沒有足夠的鋼鐵來生產,不過如果把這個新式冶鐵爐弄出來,他們可就有足夠的鋼鐵來製造鐵甲艦了。

不多時,馬如蛟便急匆匆地跑回來,對朱由崧和朱由校說道:“殿下高邦佐同意了您的條件,只是他要您不能放棄那些匠戶和礦工。否則他寧願將那些豎爐和礦坑賣給別人!”

朱由崧笑道:“好,這個自然,實際上我們要是煉這麼多鐵,需要的匠戶恐怕要比想象中的更多,而且我們還需要大量的工人來製造機器,所以我們不但不能放棄這些工人,甚至還要招收更多的匠人和做工的人!不過這些事情,我們小孩子是不需要管的,我們只要把技術拿出來就行了,要是技術入股沒做成,我們皇家的股份可就要被人吞沒了!對了,老馬,還有件事情要麻煩你一下!”

說到這裡,朱由崧也不禁有些不好意思了,馬如蛟剛剛跑回來,又要讓他奔波,馬如蛟卻灑然一笑,說道:“殿下不用擔心,我老馬就是被派過來聽從福王殿下和兩位皇孫殿下吩咐的,有什麼事儘管對我說!”

朱由崧點點頭說道:“你馬上去找幾個建造豎爐的能手,這裡是以前的豐潤冶煉所,現在私人礦坑豎爐,到處都是,這樣的高手是不難找的!另外把徐先生也請過來,對他說,這次可是有重頭戲!”

馬如蛟笑道:“這個好辦,我們錦衣衛想要找個人還不容易!”

朱由崧看他樣子,不禁說道:“你們文明一點,可別把人嚇壞了!”

錦衣衛到底是皇家衛隊,這辦事效率就比那些官僚強多了,幾個時辰之後,十幾個老漢便被“請”到了清荷園,這些老漢一個個身上肌肉鼓鼓漲漲的,顯露在外面的皮膚上汗毛都看不到,所以看起來油光湛湛,倒有幾分鋼鐵工人的意味。

不過此時這些肌肉發達的老漢,缺一個個彷彿受驚的小雞一樣,噤若寒蟬,顫抖得厲害。朱由崧瞪了馬如蛟一眼,說道:“老馬,我不是讓你文明點嗎,怎麼還把諸位師傅嚇成這樣子了!”

馬如蛟頗爲委屈說道:“殿下,我的確是挺客氣了,只是他們一聽到是我們錦衣衛,都嚇成這樣子了,說實話,我們錦衣衛在大明朝雖然禍害了不少當官的,可是真沒怎麼禍害老百姓,這些老百姓都是被那些官員和士子蠱惑了,纔對我們錦衣衛有偏見!”

朱由崧輕咳幾聲,不過他一個小孩子學大人清嗓子,未免有些滑稽,不過在錦衣衛面前,那些“鋼鐵工人”卻不敢放肆。

“幾位師傅受驚了,小王請極爲師傅過來,並沒有惡意,只是聽說幾位師傅對於建造豎爐頗有造詣,而父王這次奉旨前來組建礦業聯合公司,我這個做兒子的,自然也要想着爲父王分憂,所以才請極爲師傅過來!”朱由崧對這些老漢一拱手,說道:“日後還要仰仗幾位師傅了!”

“不敢,不敢!”這些老漢一聽並不是找他們判罪的,馬上就輕鬆了,他們原本就是爲王家做工,王家沒了,換個皇家也一樣幹,最好皇家給他們的工錢再多一點,那就更好了。

朱由崧笑道:“這裡有一份圖紙,幾位師傅過來看看,能不能造得出這樣的豎爐來?”

那些工人雖然不懂朱由崧註釋在旁邊的阿拉伯數字,但是這種工程圖,橫平豎直,簡單易懂,以他們幾十年的工作經驗,看懂並不成問題。

爲首的老漢,也算是王家的首席工程師黎老漢說道:“王爺,這東西看起來並不複雜,雖然多了些管子,爐頂也多了裝料的閥門,不過大體上跟我們現在的鍊鐵爐也沒什麼卻別,只是這鼓風機,我們卻從沒見過!還有這尺寸是多少,如果不知道,我們還真不知道能不能造出來!”

那種鼓風機是蒸汽機帶動的,如果使用增壓鍋爐,是足夠爲高爐鼓風的,但是想要增壓的話,就得弄出氣壓計和溫度計,基礎方面還沒打好,還沒有電力,就要造這種現代化高爐,還真是有些麻煩,朱由崧揉了揉額頭,說道:“這鼓風機幾位師傅先不用管,尺寸方面嘛,這上面的數字,你們不認識嗎?”

“這種番邦數字,我們的確不認識!”

“是啊,我們天朝上國幹嘛要去學這種番邦數字?”

……

朱由崧沒想到這幾位師傅的國家自豪感倒還挺強,不過其中一個黑黝黝的老漢突然站出來說道:“回王爺,草民認識這些數字!”

“咦,還真有認識的!”朱由崧看了看那人,眼窩深陷,頭髮微卷,眼睛有些發灰,朱由崧問道:“老人家貴姓?”

“回稟王爺,免貴姓唐,單名一個鐵字,人家都叫我唐鐵漢,其實我叫唐鐵,不叫唐鐵漢!”那唐姓老漢說道。

朱由崧問道:“老人家姓唐?您祖上是不是有外國人啊?”

唐鐵老臉一紅,卻馬上說道:“我們家可是弟弟噹噹的漢人,祖籍福建,聽家祖說,我們家也是宋朝當年女真韃子入寇之時南渡的漢人家祖,可是地地道道的漢人,只是因爲家道衰落,家祖年輕之時家裡太窮,娶不上媳婦,只能跟福建那裡的海盜買了個西洋女人,也就是我祖母,聽祖母說當年在歐羅巴,她還是德意志神聖羅馬帝國一個領主的女兒呢!”

唐鐵老漢的話中,並沒有因爲他祖母是德意志神聖羅馬帝國領主的女兒感到什麼自豪,反而是不斷地強調自己是根正苗紅的漢人,此時的民族自豪感或許是有些盲目的,但是卻比後世那些崇洋媚外的傢伙,令人舒服多了。

朱由崧也不禁喜歡起這個傢伙了,他問道:“你看得懂,知道這上面是什麼尺寸?”

第四十四章 不是人間富貴花第五十八章 面試與遇刺第四章 我恨君生遲(上)第四十五章 改變的梃擊案第五十九章 圖窮匕見(中)第三十六章 道法憲法(上)第二十二章 短命皇帝(中)第五十一章 暗流涌動(下)第二十三章 合作聯姻第二十四章 恐怖產能第十三章 高築牆廣積糧(上)第二十二章 短命皇帝(中)第三章 傲慢選侍第二十二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上)第三十八章 威逼(上)第三十八章 新局面(中)第三十二章 獻土百萬頃(中)第二十六章 老唐當官第六十章 福王情敵第四十章 變故(上)第九章 北海之變(下)第四十六章 博弈(一)第十一章 未來拳法第十八章 北海擒龍(下)第四十二章 發展計劃第十一章 壯歲旌旗擁萬夫(中)第六十五章 福王就藩第二章 智腦婉兒第六章 樞密院(下)第三十七章 前所未見的福利第二十六章 老唐當官第二十二章 可怕的猜測第十六章 馬六甲條約(下)第六十八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五)第三十四章 清河阻擊(上)第二十五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上)第二十一章 兄弟鬩於牆(下)第五十七章 魏進忠歸來第六十六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三)第七十一章 諸子重興(中)第十一章 南洋劇變(中)第四十九章 博弈(四)第七十二章 諸子重興(下)第四十六章 戰力對比(上)第五十二章 圍堵與分裂(上)第四十三章 龐保入轂第五十五章 釜底抽薪(上)第十四章 七夕乞巧第四十八章 百日大旱(下)第四十八章 百日大旱(下)第五十三章 倒黴的人第二十章 兄弟鬩於牆(中)第二十章 臘月宮變(下)第十四章 高築牆廣積糧(中)第五十五章 釜底抽薪(上)第十六章 馬六甲條約(下)第八章 君臣博弈第三十五章 清河阻擊(下)第四十三章 炮灰對炮隊(下)第二章 智腦婉兒第四十九章 暗潮洶涌(上)第四十四章 鐵路公司(中)第五十六章 徐鴻儒的野望第十二章 南洋劇變(下)第八章 君臣博弈第四十二章 東林賤人(下)第五十二章 圍堵與分裂(上)第十五章 高築牆廣積糧(下)第四十章 福王的成長第四十八章 百日大旱(下)第四十八章 大漠上的合縱連橫(上)第五十九章 命犯桃花第二十七章 人口貿易第三章 傲慢選侍第二十六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中)第十四章 南洋大戰(下)第七章 礦山事故調查第十章 東林內部第二章 智腦婉兒第六十五章 福王就藩第十七章 京中生變(上)第四十九章 暗潮洶涌(上)第四章 樞密院(上)第十三章 南洋大戰(上)第三十四章 進京面聖(上)第十六章 北海擒龍(上)第五十八章 圖窮匕見(上)第四十二章 發展計劃第二章 朱家有女(中)第五十三章 倒黴的人第三十一章 獻土百萬頃(上)第四十四章 鐵路公司(中)第十章 南洋劇變(上)第十五章 徐光啓的迷惑第三章 朱家有女(下)第三十五章 開府建牙第二十二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上)第三十六章 君臣之間第三章 以權換稅(下)
第四十四章 不是人間富貴花第五十八章 面試與遇刺第四章 我恨君生遲(上)第四十五章 改變的梃擊案第五十九章 圖窮匕見(中)第三十六章 道法憲法(上)第二十二章 短命皇帝(中)第五十一章 暗流涌動(下)第二十三章 合作聯姻第二十四章 恐怖產能第十三章 高築牆廣積糧(上)第二十二章 短命皇帝(中)第三章 傲慢選侍第二十二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上)第三十八章 威逼(上)第三十八章 新局面(中)第三十二章 獻土百萬頃(中)第二十六章 老唐當官第六十章 福王情敵第四十章 變故(上)第九章 北海之變(下)第四十六章 博弈(一)第十一章 未來拳法第十八章 北海擒龍(下)第四十二章 發展計劃第十一章 壯歲旌旗擁萬夫(中)第六十五章 福王就藩第二章 智腦婉兒第六章 樞密院(下)第三十七章 前所未見的福利第二十六章 老唐當官第二十二章 可怕的猜測第十六章 馬六甲條約(下)第六十八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五)第三十四章 清河阻擊(上)第二十五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上)第二十一章 兄弟鬩於牆(下)第五十七章 魏進忠歸來第六十六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三)第七十一章 諸子重興(中)第十一章 南洋劇變(中)第四十九章 博弈(四)第七十二章 諸子重興(下)第四十六章 戰力對比(上)第五十二章 圍堵與分裂(上)第四十三章 龐保入轂第五十五章 釜底抽薪(上)第十四章 七夕乞巧第四十八章 百日大旱(下)第四十八章 百日大旱(下)第五十三章 倒黴的人第二十章 兄弟鬩於牆(中)第二十章 臘月宮變(下)第十四章 高築牆廣積糧(中)第五十五章 釜底抽薪(上)第十六章 馬六甲條約(下)第八章 君臣博弈第三十五章 清河阻擊(下)第四十三章 炮灰對炮隊(下)第二章 智腦婉兒第四十九章 暗潮洶涌(上)第四十四章 鐵路公司(中)第五十六章 徐鴻儒的野望第十二章 南洋劇變(下)第八章 君臣博弈第四十二章 東林賤人(下)第五十二章 圍堵與分裂(上)第十五章 高築牆廣積糧(下)第四十章 福王的成長第四十八章 百日大旱(下)第四十八章 大漠上的合縱連橫(上)第五十九章 命犯桃花第二十七章 人口貿易第三章 傲慢選侍第二十六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中)第十四章 南洋大戰(下)第七章 礦山事故調查第十章 東林內部第二章 智腦婉兒第六十五章 福王就藩第十七章 京中生變(上)第四十九章 暗潮洶涌(上)第四章 樞密院(上)第十三章 南洋大戰(上)第三十四章 進京面聖(上)第十六章 北海擒龍(上)第五十八章 圖窮匕見(上)第四十二章 發展計劃第二章 朱家有女(中)第五十三章 倒黴的人第三十一章 獻土百萬頃(上)第四十四章 鐵路公司(中)第十章 南洋劇變(上)第十五章 徐光啓的迷惑第三章 朱家有女(下)第三十五章 開府建牙第二十二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上)第三十六章 君臣之間第三章 以權換稅(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