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邵氏後人

朱常洛知道的這些事情,李三才自然也知道,剛剛那些話不過是撫慰太子,現在福王有了財力,但是勢尚未成,若是以財力營造出一個可以跟他們東林抗衡的勢,即便是他們能夠將朱常洛推上皇位,那也未必坐得穩。

“必須要做些事情了!非常之時行非常之事!”李三才心裡想着,卻要向太子告辭了,在他看來這件事情絕對不能讓太子摻和進去,如果出了萬一,只要太子還在,他們就有機會翻盤,但是太子也摻進去了,到時候玉石俱焚,他們便在也無回天之力了。

李三才走後,朱常洛忍不住問身邊的太監王安:“王安,這些日子,你在遵化那邊也看到了不少,那邊真地賺到了這麼多錢?福王他是怎麼弄來這麼多錢的?”

王安原本就是他派到遵化監察當地狀況的人,否則爲了一個不怎麼受他待見的兒子,他還不至於將手下的心腹派出去,畢竟在宮中他也有很多事情要王安處理。

王安說道:“這事自然是真的,福王在遵化建了一種三四丈高的大冶鐵爐,叫做高爐,日夜不停地出鐵,這樣出來的鐵器質地好,比南方那些好鐵也相差不多,但是價格可就便宜得像是白送,那些海客原本就是從兩地差價上取得利潤,遵化這裡的鐵器便宜了,運到哪裡都能大賺一筆,甚至比那些運送絲綢瓷器的船隊還要賺,現在天津那裡就像是回到了永樂萬國來朝的那時節,各種大船來來往往,來自東瀛西洋和江南的船隊大大小小的船隻每天都有幾百艘,買上鋼鐵之後,三四個時辰就能通過水泥路從遵化運到天津港,直接運上船,天津港那裡也爲船隊他們準備好了一套補給,隨時裝船,便宜快捷,若是早上到的船,晚上就能夠出發,若是來的晚些,第二天也肯定能夠出發,這樣幾乎每天都能夠賣出大量的鋼鐵去,這個鋼鐵廠自然就成了一個大金庫了!而且他們還弄出了那種透亮的玻璃,在京城這些東西可是一件好東西,再加上水泥、鑄鐵的爐子,聽說他們還要工匠把那些煉焦煉出來的油提煉一下,弄出一些其他的東西來,至於是什麼東西,暫時還不得而知。”

朱常洛點了點頭,卻又搖了搖頭,嘆道:“皇弟,真沒想到,你果然是找到了個一個好地方啊,有炭有鐵,又靠近海港,居然又有能人弄出了這樣一個鍊鐵爐!王安,你知道這種高爐究竟是誰弄出來的?”

王安說道:“這個……現在鋼鐵廠的廠長叫做唐鐵漢,祖上有西夷人的血統,高爐的建造是他一手負責的,還有那位徐大人也參與了這些事情!”

“徐大人?是徐光啓吧!”對於第一個投靠福王黨的徐光啓,朱常洛是是沒什麼好感的,甚至是有些恨意,一個朝廷官員毫不掩飾地投入到福王的派系,雖然是個技術官員,不過仍然是開了個壞頭,有一個,自然就有第二個,現在遵化那邊的寧永輝和高邦佐也差不多被福王籠絡住了。

“徐光啓?”朱常洛搖了搖頭,既然徐光啓已經投靠福王了,那肯定是想弄個擁立大功,到時候飛黃騰達,想要拉攏徐光啓肯定是不可能了,但是這個唐鐵漢,匠戶一個,要是將他籠絡過去,自己也弄一個這樣的高爐,想必也不是難事。

朱常洛將他的想法一說,王安連忙說道:“這個恐怕還是有難度,唐鐵漢現在已經算是福王他們的心腹了,很難拉攏過來!”

朱常洛不禁一陣失望,不過王安話鋒一轉,說道:“不過,現在鋼鐵廠中,除了唐鐵漢還有好幾個大師傅,他們對鍊鐵也比較瞭解,如果拉過來一個,或許就能夠解決問題了!”

朱常洛笑道:“好,等會你就跟李三才李大人,說一下這件事情,我想李大人會感興趣的!”

將事情吩咐下去之後,朱常洛心中卻有些忐忑,福王雖然借這件事情建立了自己的勢力,但是同時也給朝廷開闢了一個財源,現在宮中三大殿的進度明顯加快,而各地賑災錢糧也得以運轉,考的就是遵化運過來的金銀。

若是遵化出了問題,會不會危及整個大明朝的根基?

不過他轉念一想,其實原來大明沒有遵化這個財源之時,也能過得去,就算是被李三才那些東林黨的勢力,將聯合礦業公司奪去,最多也就是回到了原狀而已。

寬慰太子幾句之後,李三才匆匆地離開了慈慶宮,因爲在家裡他還有一位重要的客人,李三才是個大戶,家財萬貫那是說別的人,他們家家財當以百萬貫來計,朝廷一年的歲入都未必趕得上他們家的家財,因此在京城,雖然沒有了官邸,買一處豪華府邸那還是沒有問題的。

這位客人叫做邵傑,是原本丹陽大俠邵方的兒子,當年邵方得罪了張居正,禍及幼子,邵方女婿沈應奎就走了邵傑,幸好家婢邵氏在拷打之下寧死不說,再加上邵方的官場朋友斡旋之下,這件事情總算是不了了之。

而邵氏則撫養邵傑成人,邵傑長大之後,則以邵氏爲母,邵氏因爲當年之事,告誡邵傑要以此爲戒,不要再像你父親那樣摻入朝政。

不過很顯然邵家的男人血統當中都有不安分的基因,原本張居正當政之時,邵傑爲了報仇雪恨,隱忍下來,苦練武藝,精研上古縱橫道法之學,希望有朝一日能夠聯絡衆臣,捧出一個類似高拱那樣的首輔,爲他父親報仇雪恨,但是張居正死得太快了,獨相不是那麼好當的,原本幾個大學士分管各部,雖然有些掣肘,不過相比獨相卻要輕鬆多了。

張居正就是被累死的,張居正死後,就被抄家了,在皇帝的授意之下,長子被逼自盡,其他親眷都被髮配到煙瘴之地,這讓邵傑連報仇也沒有了對象,要他去那些煙瘴之地報復那些張氏遺族,他自己都不願意。

爲了讓他的一身才學不至於沒有了用武之地,邵傑又重新走上了他父親的老路,以在野的身份參與朝中博弈。

邵傑不同於他父親那樣的一副兇悍之色,反而是彬彬有禮,倒像是某些宿儒大家,面如冠玉,青衫大氅,溫文爾雅,看到他誰也不會想到他會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陰謀家,至少在儒家之人看來,精研縱橫法墨之學的他絕對是歪門邪道。

實際上李三才跟邵傑很像,都是那種爲了目的不擇手段的人,不過李三才有一張儒生的畫皮,而邵傑則沒有,二人相交甚篤,在儒生當中,知道的人卻不是太多。

身邊的家丁擺放上酒菜,便馬上離開了,他們也知道主人在談正事的事情,並不喜歡有別人在場。

“邵先生,這次遵化之行,不是太過順利啊!”李三才笑道。邵傑他父親邵方喜歡別人叫他邵大俠,而邵傑則喜歡別人叫他邵先生,而且他還有着舉人的功名,在他看來有一張“先生”的皮囊,至少做起事情來比那種“大俠”的身份更加容易。

邵傑說道:“沒想到一個小小的皇孫,居然有那等勇力,我看皇家又要出一個李元霸一樣的人物了!”

李三才說道:“單有勇力,就算是在怎麼厲害,也不足畏懼,不必爲他憂心,只是如今太子殿下被福王所逼,寢食難安,該是我們臣子出力的時候了!”

邵傑笑道:“太子殿下是李兄的君主,卻不是我的,我爲何要爲太子殿下出力,你們東林繼承張居正衣鉢,張居正可是我的仇人!”

李三才搖搖頭說道:“張太嶽已死,東林如此宣稱不過是權宜之計,況且邵家與你姐夫沈家也是江南大家,更是我東林支柱,你不助我?還能助誰?”

邵傑笑道:“好一個李三才,你算是吃定我了,說吧,這次又有什麼事情?是不是上次的事情還有麻煩?”

李三才搖搖頭:“你做的天衣無縫,雖然沒有成功,卻也沒有留下什麼把柄,只是福王的事情越做越大了,如今更是廣招人才,開府建牙,若是讓他做成了,就算是太子登基,那也是坐不穩當的,爲今之計,只有徹底將福王上位的資格斬斷!”

邵傑神色一肅,問道:“如何去做?”

李三才面容陰冷,說道:“當今福王能夠逼迫太子,原因有兩個,第一是皇上的寵愛,原本按照我們的計劃,若是在遵化,殺掉長孫,皇上必然不喜,不過這件事情既然失敗了,那也無法可說,第二則是鄭貴妃的支持,鄭貴妃是如今宮中僅存一位老資格的受寵妃嬪,有她在皇上身邊,自然會讓皇上更加偏愛福王,不過這位鄭貴妃相比王恭妃、李敬妃,在心機方面卻又不如,更遑論慈寧宮的那位了,雖然依靠着皇帝,無往不利,卻不是沒有弱點,打擊了鄭貴妃就等於打擊了福王!我們就是要從這裡下手!”

第二十二章 可怕的猜測第二十六章 老唐當官第三十一章 對日本的縱橫捭闔第三十五章 清河阻擊(下)第三十五章 清河阻擊(下)第五十七章 建州葉赫第一章 朱家有女(上)第三十四章 清河阻擊(上)第三十一章 對日本的縱橫捭闔第十七章 鐵路佈局第二十章 兄弟鬩於牆(中)第四十七章 軍力對比(下)第三十一章 親征遼東(下)第十七章 京中生變(上)第二十一章 清荷驚變第十五章 高築牆廣積糧(下)第二十五章 混血老唐第十章 壯歲旌旗擁萬夫(上)第三十章 烽火連三月(下)第八章 議會政治(中)第三十三章 北海攻略第五十八章 林丹汗的意圖第二十三章 短命皇帝(下)第五十七章 建州葉赫第九章 北海之變(下)第四十五章 改變的梃擊案第六十七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四)第十八章 京中生變(下)第二十九章 喬家往事第二十九章 烽火連三月(中)第六章 君生我未生(下)第三十七章 道法憲法(下)第四章 東瀛來朝第十八章 徐光啓的聖人夢第四十八章 博弈(三)第四十七章 博弈(二)第二十二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上)第二十一章 兄弟鬩於牆(下)第十六章 北海擒龍(上)第十六章 北海擒龍(上)第六十章 圖窮匕見(下)第五十九章 命犯桃花第二十八章 烽火連三月(上)第三十二章 邊打仗邊整軍(上)第二十一章 清荷驚變第五十一章 博弈(六)第八章 議會政治(中)第十七章 北海擒龍(中)第三十四章 清河阻擊(上)第三十九章 新局面(下)第二十八章 烽火連三月(上)第九章 北海之變(下)第二章 智腦婉兒第四十七章 軍力對比(下)第六十二章 揭竿而起(中)第十四章 高築牆廣積糧(中)第五十章 騎兵武器(上)第四十六章 博弈(一)第五十二章 博弈之結局第三十章 老丈人顏思齊第三十四章 機構改革第十七章 北海擒龍(中)第五十八章 面試與遇刺第五章 樞密院(中)第四十二章 東林賤人(下)第六十一章 揭竿而起(上)第四十九章 暗潮洶涌(上)第五章 以貿易之名第五十四章 山東變局(下)第六十六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三)第四十九章 大漠上的合縱連橫(下)第二十六章 七大恨(上)第三十章 親征遼東(中)第二十六章 七大恨(上)第五十一章 騎兵武器(下)第二十二章 可怕的猜測第三十七章 前所未見的福利第八章 北海之變(中)第五十八章 面試與遇刺第二章 風波惡第三十章 烽火連三月(下)第四十八章 百日大旱(下)第六章 君生我未生(下)第三十八章 新局面(中)第五十章 騎兵武器(上)第六十三章 就藩之議(中)第十九章 兄弟鬩於牆(上)第五十四章 賺錢的股票第二十五章 混血老唐第六十一章 未雨綢繆第十五章 徐光啓的迷惑第四十八章 百日大旱(下)第二十章 喬家大院第四十六章 戰力對比(上)第十六章 墨家傳承第十八章 徐光啓的聖人夢第四十四章 新武器的震撼(上)第五十二章 圍堵與分裂(上)第二章 朱家有女(中)
第二十二章 可怕的猜測第二十六章 老唐當官第三十一章 對日本的縱橫捭闔第三十五章 清河阻擊(下)第三十五章 清河阻擊(下)第五十七章 建州葉赫第一章 朱家有女(上)第三十四章 清河阻擊(上)第三十一章 對日本的縱橫捭闔第十七章 鐵路佈局第二十章 兄弟鬩於牆(中)第四十七章 軍力對比(下)第三十一章 親征遼東(下)第十七章 京中生變(上)第二十一章 清荷驚變第十五章 高築牆廣積糧(下)第二十五章 混血老唐第十章 壯歲旌旗擁萬夫(上)第三十章 烽火連三月(下)第八章 議會政治(中)第三十三章 北海攻略第五十八章 林丹汗的意圖第二十三章 短命皇帝(下)第五十七章 建州葉赫第九章 北海之變(下)第四十五章 改變的梃擊案第六十七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四)第十八章 京中生變(下)第二十九章 喬家往事第二十九章 烽火連三月(中)第六章 君生我未生(下)第三十七章 道法憲法(下)第四章 東瀛來朝第十八章 徐光啓的聖人夢第四十八章 博弈(三)第四十七章 博弈(二)第二十二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上)第二十一章 兄弟鬩於牆(下)第十六章 北海擒龍(上)第十六章 北海擒龍(上)第六十章 圖窮匕見(下)第五十九章 命犯桃花第二十八章 烽火連三月(上)第三十二章 邊打仗邊整軍(上)第二十一章 清荷驚變第五十一章 博弈(六)第八章 議會政治(中)第十七章 北海擒龍(中)第三十四章 清河阻擊(上)第三十九章 新局面(下)第二十八章 烽火連三月(上)第九章 北海之變(下)第二章 智腦婉兒第四十七章 軍力對比(下)第六十二章 揭竿而起(中)第十四章 高築牆廣積糧(中)第五十章 騎兵武器(上)第四十六章 博弈(一)第五十二章 博弈之結局第三十章 老丈人顏思齊第三十四章 機構改革第十七章 北海擒龍(中)第五十八章 面試與遇刺第五章 樞密院(中)第四十二章 東林賤人(下)第六十一章 揭竿而起(上)第四十九章 暗潮洶涌(上)第五章 以貿易之名第五十四章 山東變局(下)第六十六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三)第四十九章 大漠上的合縱連橫(下)第二十六章 七大恨(上)第三十章 親征遼東(中)第二十六章 七大恨(上)第五十一章 騎兵武器(下)第二十二章 可怕的猜測第三十七章 前所未見的福利第八章 北海之變(中)第五十八章 面試與遇刺第二章 風波惡第三十章 烽火連三月(下)第四十八章 百日大旱(下)第六章 君生我未生(下)第三十八章 新局面(中)第五十章 騎兵武器(上)第六十三章 就藩之議(中)第十九章 兄弟鬩於牆(上)第五十四章 賺錢的股票第二十五章 混血老唐第六十一章 未雨綢繆第十五章 徐光啓的迷惑第四十八章 百日大旱(下)第二十章 喬家大院第四十六章 戰力對比(上)第十六章 墨家傳承第十八章 徐光啓的聖人夢第四十四章 新武器的震撼(上)第五十二章 圍堵與分裂(上)第二章 朱家有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