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儒道之爭(下)

“就算王爺不問,在下也要說的!”張道玄說道:“那女子叫做雲紫蘿,原本是我的一位紅顏知己,只是在十八年前的播州養家叛亂,我爲了與朝廷聯繫,曾經出手刺殺了楊應龍,卻沒想到楊應龍居然是阿蘿的師父,阿蘿與我糾纏,最後我失手之下,居然將阿蘿也打落山崖!”

朱由崧瞪着眼睛,心想這老人可夠狠的,不過轉念一想,卻又不對,連忙問道:“那女子看起來不過十幾歲,十八年前,還不知道有她無她呢,你怎麼就能夠確定那人就是你的那位紅顏知己?”

張道玄點了點頭,說道:“他們苗疆的武功神妙異常。而且擅長蠱術,我見過他師父在五十歲之時,仍然保持童顏。只是如今一見,她似乎頭腦有些不清醒!”

袁心怡看了看張道玄,心裡卻有些不滿,說道:“被負心人打下懸崖,沒死那就算燒高香了,頭腦還能清醒還就奇怪了!”

張道玄苦笑道:“袁姑娘說的是!不過我奇怪的是,阿蘿怎麼會對王爺出手?”

朱由崧也皺了皺眉頭,說道:“難道她與白蓮教有些關係?”

“這我也不知,不過日後王爺要好生小心了!”張道玄看了看朱由崧,說道:“王爺您的身體和內功皆有小成,不過與阿蘿相比恐怕還有一定的差距!最近最好不要亂跑!”

朱由崧卻不以爲然,他這次沉睡體內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看,如果自己使用破殺拳的話,絕對可以讓心跳達到每分鐘數千的高度,此時再與那個雲紫蘿相遇,絕對不會出現那次完全沒有還手之力的事情。

張道玄見朱由崧如此,也不再多說,反正有他在身邊,也不怕雲紫蘿重來。

蒸汽船沿途而上,速度極快,不過幾天就已經到達了京城,朱由崧剛剛下船,就看到成敬早就在那裡等着了,成敬一見到朱由崧下船,趕忙迎了上去,說道:“小王爺,您可是來了,灑家這幾天可是每天都被皇上派到這裡來迎着王爺您呢!皇上說了,一看到小王爺,就馬上帶您入宮,萬歲爺他老人家這些日子可是想您了!”

朱由崧點了點頭,說道:“既然是皇爺爺召見,我自然先隨公公去見皇爺爺!”

說着將一張夾着金箔的銀票地道了成敬手裡,成敬一看那數字,老臉都笑成一朵菊花,連忙說道:“還是小王爺體恤我們這些下人啊!”

乾清宮中,風吹落葉,夕陽餘暉,萬曆皇帝顯得更加蒼老了,半躺着坐在榻上,旁邊還放着一杆鑲玉的大煙杆,萬曆帝身體卻彷彿沒了聲息,朱由崧嘆道:“皇爺爺,崧兒回來看您了!”

萬曆帝睜開眼睛,露出一絲微笑,說道:“崧兒,你回來了,這次你在山東做的不錯!”

朱由崧搖搖頭說道:“黎民皆苦,崧兒也只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讓他們不至於餓死罷了!”

萬曆帝點了點頭,笑道:“你這話說的實在,黎民皆苦!朕這一輩子也是太過任性,爲了你父親、太子以及諸王的婚事,打死開礦稅,若不是你弄了個礦業聯合公司,現在還不知道有多少人在罵我呢!”

萬曆帝索性坐了起來,點上煙桿子,吸了一口,噴出一圈煙霧,緩緩說道:“你知道我曾經下達的廢立詔書吧?“

朱由崧點了點頭,說道:“崧兒知道!”

萬曆帝從身下的軟墊當中,拿出一份黃絹遞給朱由崧,說道:“這是給你的!”

朱由崧隨手接了過來,卻不打開,萬曆帝微微一笑,說道:“爲什麼不打開看看?”

朱由崧搖搖頭,說道:“這裡的東西,就算是不看,我也知道,不過就是給我加封權柄,甚至是傳位遺詔,不過皇爺爺傳位於父王,或是我,都是次要的……”

成敬聽得滿頭大汗,這種誅心的話,若是聽了還不知道明天有沒有命好活呢,萬曆帝看了看成敬,說道:“你下去吧,我在這裡跟崧兒好好聊一聊,不過有的話聽一聽就好,最好就爛在肚子裡!”

成敬連忙謝恩,退了下去,他明白這是萬曆帝保了他一命,轉頭看了朱由崧,笑道:“崧兒,你自幼聰慧,那麼你說我的主要意圖是什麼?”

“不過是逼迫太子,讓太子覺得他的位子搖搖欲墜,要鋌而走險,如今大明朝太子並無一絲一毫的權力,連東宮問對都沒有,他憑什麼謀反,便如那太宗只是的廢太子李承乾一般!到時候不過是階下囚而已!”朱由崧咬了咬牙,說道:“皇爺爺,就算是太子大伯有些事情並不合您的心意,不過大家畢竟是一家人,需要用這種手段嗎?”

萬曆帝呵呵一笑,說道:“崧兒,看到你,朕就彷彿看到了少年時的自己,聰明能幹,朕小年之時也曾經要自律自強,想要做一位千古明君,只是你可知道在遇到你皇祖母之前,朕這一輩子都不曾快活過,從小朕就受到那些人的管束和教育,張師傅……張居正,或許朕真是錯了,不過他教習朕要勤儉治國,然而他自己享受着樓閣美眷,那時在朕看來,他不過是一個言行不一的小人,不過他在做事上面,卻的確是一個救國良相,可惜朕那時居然被張四維蠱惑,張四維小人,不知爲國,只是爲自己收買人心,朕當時居然會信了那個混賬,以至於如今國庫再無萬曆最初十年的收入,爲自己兒子置辦婚事,還要格外加稅!“

萬曆帝搖搖頭道:“朕這一輩子就像是被裝在籠子裡的鳥雀,不只是在朝政上,真甚至連自己的家庭都沒辦法自己做主,外面有朝臣跟朕作對,宮裡有母后一直都是朕的陰影,那王恭妃根本就是……太子,朕雖然虧欠太子良多,不過對待太子朕根本沒辦法對他好,一看到他朕就想到了王恭妃那個賤人!朕絕對不能在死後跟王恭妃葬於一穴,你可知道那賤人不過是爲了攀龍附鳳,才與朕有了一夕之歡,卻沒想到她居然能夠懷上了龍子。朕曾經與你皇祖母有生則同衾死則同穴的誓言,朕這輩子如果沒有碰到你,根本不可能達成朕自己的誓言,所以朕希望你能夠幫皇爺爺一把!”

朱由崧心中苦笑,自己這位皇爺爺也算是神經堅韌的,這種情況下,能夠活下來沒有瘋掉已經相當厲害了。

萬曆帝苦笑道:“崧兒,從另外一方面說,你皇爺爺並非無情,若是原本的太子朕還有可能讓他成爲大明的皇帝,不過如今太子沉迷丹藥女色,讓他成爲大明的皇帝,恐怕並非大明臣民之福。”

對於那至高無上的地位,朱由崧說是沒有嚮往之心,那是騙人的,“醒掌天下權醉臥美人膝”,伊藤博文的一句話說盡了東方文化當中男人的心願,而且來自後世,朱由崧對原本大明的歷史發展,也有一些可惜,他此時發展火器,未嘗沒有對付東虜騎兵的意思,至少不能讓東北的那個努爾哈赤一家子佔了便宜。

朱由崧說道:“皇爺爺,就算是我同意那又如何,您一輩子都想改立我父王爲太子,這不也沒做成嘛?”

萬曆帝說道:“你跟你父王可不相同,你父王他不過是一個生長於深宮內院的羸弱之輩,而你雖然長於深宮,內政軍事卻都有自己的看法和手段,山東賑災,登州平亂,這都不像是一個小孩子能夠做出來的事情!”

說到這裡,萬曆帝嘆道:“崧兒,你難道不明白,你現在做的這些事情,勾結勳戚,結交商旅,你身邊的團體和權力已經不可小覷,無論誰成爲皇帝,都必須跟你作對,垂你自己成爲皇帝,已經走上了奪嫡的道路,這條道路是沒有後路的,如今太子瘋狂刻薄,若是讓他成爲了皇帝,你可以一走了之,那麼你父王呢?”

朱由崧猛然驚醒,福王是他的父親,這是他早就認同的,他絕不可能放任自己父親成爲犧牲品,他說道:“皇爺爺,孫兒明白了,只是不知道孫兒應當做什麼?”

萬曆帝笑道:“其他的你都已經做得很好了,如今方從哲他們已經離不開你了,只能跟着你一條道走到黑,勳戚和北方晉商魯商組成的團體,財力方面已經不比南方商人差多少,不過你忽略了一點,那就是朝廷的兵權!若不是朕給了你一支神樞營,你現在也只有在北海有大貓小貓兩三隻,而你要做的也是從兵權下手,你在山東發動的登州平亂,那次萬炮齊發,火槍轟鳴,亂民潰不成軍,那種萬曆四二式步槍我也見過,的確是一種利器,朝中的方從哲、趙南星還有五軍都督府的一些人都已經打算改良軍制,而這次就是你的機會,你在北海也培養了不少的軍人,就像是閻應元、方世鴻、張風府等人都是相當不錯的人才,這次正好將他們插入京營,只要將京營的二十萬軍隊,整訓成你的軍隊,就算是沒有這一道遺詔,你也能成爲皇帝!”

第五十一章 騎兵武器(下)第四章 九千歲第二十章 臘月宮變(下)第五章 以貿易之名第六十九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六)第八章 君臣博弈第四章 九千歲第三十一章 親征遼東(下)第五十二章 圍堵與分裂(上)第六章 兒子軍師第三十三章 獻土百萬頃(下)第九章 北海之變(下)第十三章 方氏長子第二十二章 可怕的猜測第六十六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三)第五十八章 面試與遇刺第四十一章 邵氏後人第十五章 高築牆廣積糧(下)第三十六章 君臣之間第三十五章 進京面聖(中)第四章 樞密院(上)第五十三章 圍堵和分裂(下)第三十四章 進京面聖(上)第十章 壯歲旌旗擁萬夫(上)第六十五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二)第十六章 馬六甲條約(下)第十章 南洋劇變(上)第五十二章 山東變局(上)第四十二章 炮灰對炮灰(上)第二十四章 恐怖產能第七十三章 儒道之爭(上)第二十八章 七大恨(下)第二十九章 喬家往事第三章 道法行第六十六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三)第十一章 未來拳法第五十七章 魏進忠歸來第二十一章 兄弟鬩於牆(下)第三章 道法行第三章 以權換稅(下)第七十五章 儒道之爭(下)第十三章 方氏長子第三十章 老丈人顏思齊第三十二章 邊打仗邊整軍(上)第十六章 馬六甲條約(下)第二十六章 老唐當官第十九章 臘月宮變(上)第十章 南洋劇變(上)第三十二章 邊打仗邊整軍(上)第二十四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下)第五十二章 博弈之結局第五十四章 賺錢的股票第四十七章 百日大旱(中)第四十七章 軍力對比(下)第三十一章 對日本的縱橫捭闔第五十二章 博弈之結局第五十三章 倒黴的人第二十六章 老唐當官第五十二章 山東變局(上)第五十章 博弈(五)第五十七章 建州葉赫第六十八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五)第十四章 南洋大戰(下)第二章 以權換稅(中)第二十二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上)第十七章 京中生變(上)第一章 雨中秋第二十五章 短命皇帝(終)第二十三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中)第四十章 東林賤人(上)第六章 兒子軍師第十一章 壯歲旌旗擁萬夫(中)第五章 樞密院(中)第十九章 臘月宮變(上)第六十三章 就藩之議(中)第四十一章 東林賤人(中)第五章 樞密院(中)第二十一章 兄弟鬩於牆(下)第六十八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五)第六十章 圖窮匕見(下)第四十二章 發展計劃第二十八章 來自女真的威脅第四十三章 鐵路公司(上)第六十七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四)第三十三章 獻土百萬頃(下)第三十三章 獻土百萬頃(下)第四十八章 博弈(三)第二十四章 恐怖產能第三十七章 前所未見的福利第三十七章 新局面(上)第二十一章 清荷驚變第五十八章 圖窮匕見(上)第六章 樞密院(下)第三十七章 道法憲法(下)第三十八章 王朝社會主義道路第十七章 北海擒龍(中)第二十三章 短命皇帝(下)第四十五章 鐵路公司(下)第四十九章 暗潮洶涌(上)第五十九章 回京前
第五十一章 騎兵武器(下)第四章 九千歲第二十章 臘月宮變(下)第五章 以貿易之名第六十九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六)第八章 君臣博弈第四章 九千歲第三十一章 親征遼東(下)第五十二章 圍堵與分裂(上)第六章 兒子軍師第三十三章 獻土百萬頃(下)第九章 北海之變(下)第十三章 方氏長子第二十二章 可怕的猜測第六十六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三)第五十八章 面試與遇刺第四十一章 邵氏後人第十五章 高築牆廣積糧(下)第三十六章 君臣之間第三十五章 進京面聖(中)第四章 樞密院(上)第五十三章 圍堵和分裂(下)第三十四章 進京面聖(上)第十章 壯歲旌旗擁萬夫(上)第六十五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二)第十六章 馬六甲條約(下)第十章 南洋劇變(上)第五十二章 山東變局(上)第四十二章 炮灰對炮灰(上)第二十四章 恐怖產能第七十三章 儒道之爭(上)第二十八章 七大恨(下)第二十九章 喬家往事第三章 道法行第六十六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三)第十一章 未來拳法第五十七章 魏進忠歸來第二十一章 兄弟鬩於牆(下)第三章 道法行第三章 以權換稅(下)第七十五章 儒道之爭(下)第十三章 方氏長子第三十章 老丈人顏思齊第三十二章 邊打仗邊整軍(上)第十六章 馬六甲條約(下)第二十六章 老唐當官第十九章 臘月宮變(上)第十章 南洋劇變(上)第三十二章 邊打仗邊整軍(上)第二十四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下)第五十二章 博弈之結局第五十四章 賺錢的股票第四十七章 百日大旱(中)第四十七章 軍力對比(下)第三十一章 對日本的縱橫捭闔第五十二章 博弈之結局第五十三章 倒黴的人第二十六章 老唐當官第五十二章 山東變局(上)第五十章 博弈(五)第五十七章 建州葉赫第六十八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五)第十四章 南洋大戰(下)第二章 以權換稅(中)第二十二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上)第十七章 京中生變(上)第一章 雨中秋第二十五章 短命皇帝(終)第二十三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中)第四十章 東林賤人(上)第六章 兒子軍師第十一章 壯歲旌旗擁萬夫(中)第五章 樞密院(中)第十九章 臘月宮變(上)第六十三章 就藩之議(中)第四十一章 東林賤人(中)第五章 樞密院(中)第二十一章 兄弟鬩於牆(下)第六十八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五)第六十章 圖窮匕見(下)第四十二章 發展計劃第二十八章 來自女真的威脅第四十三章 鐵路公司(上)第六十七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四)第三十三章 獻土百萬頃(下)第三十三章 獻土百萬頃(下)第四十八章 博弈(三)第二十四章 恐怖產能第三十七章 前所未見的福利第三十七章 新局面(上)第二十一章 清荷驚變第五十八章 圖窮匕見(上)第六章 樞密院(下)第三十七章 道法憲法(下)第三十八章 王朝社會主義道路第十七章 北海擒龍(中)第二十三章 短命皇帝(下)第四十五章 鐵路公司(下)第四十九章 暗潮洶涌(上)第五十九章 回京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