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邊打仗邊整軍(下)

戚金也學着新式軍禮,向朱由崧敬了一禮,說道:“是,殿下!”

朱由崧笑道:“其實按照戚帥當年的戰績,就已經足夠封侯了,只是因爲朝廷當中的黨爭把戚帥耽誤了,戚金,後金這一場也會是一場惡戰,如果能夠消滅後金,我就給封你和戚帥的直系後人侯爵之位!”

戚金不禁驚訝,要知道大明朝對爵位的封賞是極爲吝嗇的,明朝有“非軍功不得封爵”的傳統,而李太后給他父親封了一個武清侯,都引起了衆多非議,不過如果給他們戚家封侯卻不然,因爲他們戚家在南北民間的聲望極隆,而且軍功也在那裡擺着,別人說什麼閒話都沒用。

“殿下,微臣願爲殿下肝腦塗地死而後已!”對於朱由崧對他的態度,戚金也是極爲感動,要知道他們戚家雖然在民間聲望極高,不過在文臣眼中,仍然不過是一介武夫,然而如今朱由崧改革樞密院,將原本受文官控制的軍權直接收歸己身,這根本就是開國之時洪武永樂二帝時期纔有的事情,那時候武官當中可是出了好幾個國公的,如果自己表現得好,立下軍功,就算是讓這個侯爵成爲國公也未必不可能。

從操場回來,錦州那邊送過來的作戰計劃已經在他的案上了,送這份作戰計劃過來的是一個軍中的新秀嶽鳳秋,原本是在北海接受的軍事訓練,算是朱由崧培養的少年軍官的一員,如今原本的少年,已經長大成人,並且經歷了幾次戰爭,成爲了一名合格的參謀官。

而作爲軍隊監軍的楊鎬似乎已經看過了這個計劃,緊皺眉頭似乎有些不太贊同。朱由崧將計劃瀏覽了一遍,大體瞭解了方世鴻的計劃,方世鴻經歷的戰爭越多,就越發穩妥,因爲受到了後金即將進攻清河的情報,在他計劃當中在今年夏天扼守清河,將一定量的火炮和火槍部署在清河城中,利用這些槍炮殺傷敵軍,卻又不把他們嚇跑了,一直將戰事拖延到冬天,即使是後金一直是生活在建州苦寒之地,在冬天也不得不退兵,而在第二年,鐵路就已經修到了瀋陽遼陽等地,源源不斷的武器和兵源,可以直接推平了赫圖阿拉。

方世鴻現在的打法倒是有些老美依仗着工業和財大氣粗欺負人的法子,雖說沒什麼精妙戰略可言,不過也絕對沒有任何缺點,硬說有缺點的話,就是耗費太多,方世鴻把戰場變成了揮霍軍火的地方。

“的確是不錯的計劃!”朱由崧說了一句,卻發現嶽鳳秋頗有些不以爲言的樣子,便問道:“鳳秋,你對這個計劃有什麼想法?”

嶽鳳秋說道:“方將軍的計劃很不錯,照此打下去,能夠打敗後金!”

朱由崧微微一笑,嶽鳳秋此時不願說出他的想法,是因爲怕別人說他在朱由崧面前邀寵,到那時他可就沒辦法在軍中混下去了,朱由崧卻說道:“能夠打敗後金?這就是你對方世鴻計劃的評價?這麼說,你還有更好的打敗後金的計劃咯?”

嶽鳳秋想了想,說道:“殿下,屬下雖然沒有更好的法子,不過在方將軍的計劃當中卻沒有注意到另外兩點!”

朱由崧起了興趣,笑道:“有什麼儘管說,我不會對別人說,是你對我說的!”

“第一,方將軍忽略了遼東邊軍的因素,這些人如今仍然沒有向殿下表示效忠,在末將看來,既然不願意效忠殿下,那麼就應該以雷霆手段掃清他們,攘外必先安內,如果把它們留着,等到與後金決戰的時候,他們一旦切斷我們的後勤線路,前方的將士必然會遭受打擊,我們的軍隊可是要比普通冷兵器軍隊更加依賴後勤。第二,則是間諜問題,跟軍國安局和錦衣衛傳來的消息,建奴奴酋努爾哈赤狡猾無比,在各大城池收買商民甚至是官兵將領,因此我們的軍隊一舉一動都很容易被後金所知,而國安局和錦衣衛受制於殿下不得隨意抓人的限令,對於這些人沒辦法有效的打擊,所以希望殿下能夠放開限令!”

朱由崧不禁一愣,這小子可是夠狠的,第一是要朱由崧直接對李如柏下手,第二則是要在新成立的衛戍軍和山海關五個師的新軍當中進行清洗,這也是因爲朱由崧在培養這些孤兒的時候,就把絕對忠誠於他的信念灌輸給了他們,不過這小子說的這兩個不安因素的確是存在着,若是處理不好的話,的確能夠危及戰局。

朱由崧思忖着說道:“你說的沒錯,只是忽略了我們現在的局面,如今李如柏手中也有着近十萬戰兵,我們現在並沒有足夠的力量來對付他,若是應對不力,反而讓建奴跟他們勾結起來,內外聯合,這會讓我們的局勢變得更加危險,因此你說的雖然不錯,不過我們必須要等到明年才能夠對他下手,不過現在我們也要對李如柏留一個心眼,計劃上面也要把李如柏的十萬軍隊當做敵軍來考慮。不過第二個,你說的奸細的問題的確要重視起來,我可以放開限令,讓他們加強反間。”

楊鎬卻搖着頭,說道:“殿下,你這樣太小心了吧!不過是一個奴酋剛剛建立起來的僞汗國,用得着這麼小心嗎?這樣下來勢必耗時日久,而且對物資的消耗也是極大的!”

朱由崧自然知道這樣做的敝處,不過對付後金,朱由崧不得不小心小心再小心,原本的歷史上,誰也不會相信一個區區幾十萬人的部落,居然統治了中國兩百多年,打破了胡人無百年國運的說法,所謂的天命也好,運氣也好,朱由崧都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對付他們,趁着現在努爾哈赤還沒有發展壯大,封鎖它,消滅它,方世鴻的這份計劃,實際上就是朱由崧授意之下,制定出來的,而朱由崧作戰山海關,也有爲方世鴻撐腰的意思,如果不在這裡,方世鴻這麼個縮頭烏龜的打法,恐怕會被朝中和議會當中的罵聲給淹沒了,“畏敵如虎”的名頭是跑不了了。

“楊大人,這件事情不容小視,如果長驅直入的話,打好了自然是個漂亮仗,不過一旦後勤補給不足,缺了子彈,我們的軍隊手中的步槍還不如冷兵器好使!”朱由崧說道:“爲國運計,就算是費些時日,費些軍資也要將建奴消滅在萌芽!”

楊鎬搖了搖頭,對於朱由崧這麼重視這個建奴頗不以爲然,他們大明如今軍事鼎盛,三大徵都是以勝利結束,如果國庫充盈,軍隊又換裝了大量火槍,區區建奴怎麼可能是對手?不過既然朱由崧已經決定了,那麼他也不便反駁。

朱由崧直接遞給了嶽鳳秋一張格式已經印好的計劃書,說道:“你將我的意思重新擬定一個計劃,交給方世鴻讓他注意!”

嶽鳳秋的能力自然毋庸置疑,很快就起草好了朱由崧的計劃書,朱由崧閱了一遍,四平八穩並沒有任何問題,說道:“如果沒事的話,你就回錦州吧,那裡的事務多,正缺少參謀!”

只是嶽鳳秋卻仍然站在那裡不說話,也不肯離開,朱由崧奇道:“嶽鳳秋,還有什麼事情,馬上說,別這麼光杵着不說話!”

嶽鳳秋說道:“殿下,我不想擔任參謀官,我想去當個團長,甚至是營長也好,而且我也希望能夠擔任清河防守的任務!”

朱由崧站了起來,看着臉上仍然冷酷的嶽鳳秋,說道:“我可以給你一個機會,如果你的計劃能夠說服總參謀部,可以讓你擔任清河防守的任務!軍中自然有他的規矩,營長和團長都是必須能夠獨立作戰的人,每個軍事主官都必須通過參謀部的能力測評和忠誠測評,我並不能直接插手。”

嶽鳳秋的能力毋庸置疑,他在防守清河上面的確是做過了實地的考查,並且測繪出了當地的具體地形,張風府對他的評價也是極高的,總參謀部的人幾乎全部表示同意嶽鳳秋擔任防守清河的任務。

清河位於四山之中,東有鴉鶻關屏障,是建州進入遼東腹地的戰略要衝,明將鄒儲賢率領一萬戰兵在這裡駐守,鄒儲賢並不是遼東軍體系的人,算是可以信任的將領之一,也正是因爲朝廷在李成樑死後,就一直在遼東安插其他體系的軍官,這讓李家等遼東軍閥大族對一些關鍵地域的掌控力已經不足,現在正好也是方便了朝廷的軍隊佈防。

赫圖阿拉低矮的皇宮當中,剛剛搶掠了撫順城的努爾哈赤志得意滿,因爲得到了大量的奴隸和財富,讓所有女真人的日子都好了起來,這讓他們感覺自己原本就是應該處在這個位置奴役漢人的。

因爲財產的揮霍總是非常快的,因此劫掠者必須不停地劫掠才能夠滿足他們不斷膨脹的慾望,在宮中,努爾哈赤問道:“老四,李如柏還不肯跟我們聯合嗎?”

第六章 君生我未生(下)第二十一章 清荷驚變第五十五章 國家農場(下)第五十七章 建州葉赫第二十五章 短命皇帝(終)第四十八章 博弈(三)第四十七章 百日大旱(中)第三十七章 道法憲法(下)第五十章 騎兵武器(上)第六十八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五)第六十章 圖窮匕見(下)第四十六章 百日大旱(上)第九章 技術入股第十四章 七夕乞巧第四十二章 炮灰對炮灰(上)第三十八章 威逼(上)第二十四章 短命皇帝(續)第五十四章 山東變局(下)第十二章 南洋劇變(下)第四十一章 變故(下)第五十三章 倒黴的人第十五章 馬六甲條約(上)第二十七章 人口貿易第二十六章 老唐當官第三章 傲慢選侍第五十二章 圍堵與分裂(上)第二十一章 兄弟鬩於牆(下)第三十六章 進京面聖(下)第二十一章 兄弟鬩於牆(下)第三章 朱家有女(下)第二十章 喬家大院第八章 議會政治(中)第五十五章 國家農場(下)第十九章 魏進忠的往事第六十四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一)第六十五章 福王就藩第五十五章 識時務的辦報人第四十五章 鐵路公司(下)第二十二章 可怕的猜測第十一章 未來拳法第六十三章 揭竿而起(下)第十二章 壯歲旌旗擁萬夫(下)第十三章 南洋大戰(上)第十章 壯歲旌旗擁萬夫(上)第六十九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六)第十章 南洋劇變(上)第二十八章 來自女真的威脅第十五章 徐光啓的迷惑第四十五章 改變的梃擊案第二十七章 人口貿易第七章 礦山事故調查第二十六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中)第二十一章 清荷驚變第三章 傲慢選侍第二十三章 短命皇帝(下)第二十一章 清荷驚變第四十一章 變故(下)第十八章 京中生變(下)第五十三章 圍堵和分裂(下)第二章 風波惡第四十章 變故(上)第十一章 壯歲旌旗擁萬夫(中)第四十二章 發展計劃第八章 成婚第四十五章 鐵路公司(下)第三十三章 邊打仗邊整軍(下)第五十一章 博弈(六)第四十八章 博弈(三)第三十四章 清河阻擊(上)第五十三章 圍堵和分裂(下)第七十章 諸子重興(上)第二十章 兄弟鬩於牆(中)第三十七章 道法憲法(下)第十章 東林內部第十四章 高築牆廣積糧(中)第三十八章 王朝社會主義道路第十一章 未來拳法第六章 兒子軍師第十章 東林內部第三十一章 對日本的縱橫捭闔第二十八章 七大恨(下)第七十章 諸子重興(上)第四十四章 鐵路公司(中)第四十八章 大漠上的合縱連橫(上)第二章 朱家有女(中)第一章 福王世子第四十九章 暗潮洶涌(上)第五十五章 釜底抽薪(上)第五十五章 國家農場(下)第四十七章 軍力對比(下)第三十五章 開府建牙第二章 朱家有女(中)第二十一章 清荷驚變第十三章 南洋大戰(上)第三十三章 邊打仗邊整軍(下)第五十章 騎兵武器(上)第五十四章 山東變局(下)第四十三章 炮灰對炮隊(下)第三十六章 進京面聖(下)第四十二章 發展計劃
第六章 君生我未生(下)第二十一章 清荷驚變第五十五章 國家農場(下)第五十七章 建州葉赫第二十五章 短命皇帝(終)第四十八章 博弈(三)第四十七章 百日大旱(中)第三十七章 道法憲法(下)第五十章 騎兵武器(上)第六十八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五)第六十章 圖窮匕見(下)第四十六章 百日大旱(上)第九章 技術入股第十四章 七夕乞巧第四十二章 炮灰對炮灰(上)第三十八章 威逼(上)第二十四章 短命皇帝(續)第五十四章 山東變局(下)第十二章 南洋劇變(下)第四十一章 變故(下)第五十三章 倒黴的人第十五章 馬六甲條約(上)第二十七章 人口貿易第二十六章 老唐當官第三章 傲慢選侍第五十二章 圍堵與分裂(上)第二十一章 兄弟鬩於牆(下)第三十六章 進京面聖(下)第二十一章 兄弟鬩於牆(下)第三章 朱家有女(下)第二十章 喬家大院第八章 議會政治(中)第五十五章 國家農場(下)第十九章 魏進忠的往事第六十四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一)第六十五章 福王就藩第五十五章 識時務的辦報人第四十五章 鐵路公司(下)第二十二章 可怕的猜測第十一章 未來拳法第六十三章 揭竿而起(下)第十二章 壯歲旌旗擁萬夫(下)第十三章 南洋大戰(上)第十章 壯歲旌旗擁萬夫(上)第六十九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六)第十章 南洋劇變(上)第二十八章 來自女真的威脅第十五章 徐光啓的迷惑第四十五章 改變的梃擊案第二十七章 人口貿易第七章 礦山事故調查第二十六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中)第二十一章 清荷驚變第三章 傲慢選侍第二十三章 短命皇帝(下)第二十一章 清荷驚變第四十一章 變故(下)第十八章 京中生變(下)第五十三章 圍堵和分裂(下)第二章 風波惡第四十章 變故(上)第十一章 壯歲旌旗擁萬夫(中)第四十二章 發展計劃第八章 成婚第四十五章 鐵路公司(下)第三十三章 邊打仗邊整軍(下)第五十一章 博弈(六)第四十八章 博弈(三)第三十四章 清河阻擊(上)第五十三章 圍堵和分裂(下)第七十章 諸子重興(上)第二十章 兄弟鬩於牆(中)第三十七章 道法憲法(下)第十章 東林內部第十四章 高築牆廣積糧(中)第三十八章 王朝社會主義道路第十一章 未來拳法第六章 兒子軍師第十章 東林內部第三十一章 對日本的縱橫捭闔第二十八章 七大恨(下)第七十章 諸子重興(上)第四十四章 鐵路公司(中)第四十八章 大漠上的合縱連橫(上)第二章 朱家有女(中)第一章 福王世子第四十九章 暗潮洶涌(上)第五十五章 釜底抽薪(上)第五十五章 國家農場(下)第四十七章 軍力對比(下)第三十五章 開府建牙第二章 朱家有女(中)第二十一章 清荷驚變第十三章 南洋大戰(上)第三十三章 邊打仗邊整軍(下)第五十章 騎兵武器(上)第五十四章 山東變局(下)第四十三章 炮灰對炮隊(下)第三十六章 進京面聖(下)第四十二章 發展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