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詩歌免談

據說正常人的大腦可以記住相當多的數據,但是如果不經常加以提取也即複習的話,很多內容會被認爲是無用數據而遭到刪除,或者沉入不易檢索的潛意識當中。

是勳在前一世,出於個人喜好,是經常會複習某些古詩詞的,比方說《陶淵明詩選》、《三曹詩選》那幾本兒書,就長年盤踞他書架中與臉齊高,平常一瞟眼就能望得見,一伸手就抽得出的黃金位置。但是來到此世以後,他就再沒有機會通過閱讀來複習那些詩作了……當然啦,這時候陶潛還沒有出生,而且說不定三曹裡面也只生了倆,而且他們的大部分作品還都沒有被創作出來,更別說集結成冊啦。

還在樂浪氏家爲奴的時候,他只是偶爾在夜深人靜、悠閒無事之際,在內心吟詠其中的某些篇章,直到打定主意冒名頂替、李代桃僵,纔開始有目的地複習甚至是編改。非常可惜,很多信息因爲沒有及時提取,都已經化爲碎片散佚在意識的虛空當中了,他還能夠背誦的詩篇,還不及穿越前的三分之一,並且常有遺漏和破損。

所以他抄詩都是有預先計劃的,絕不可能臨時因應某些情境,張口就來。很多穿越文的作者本身就缺乏古詩詞的常識,偶爾自作一首就平仄不合甚至連韻都不押,卻偏要讓筆下的主人公成噸成噸地抄詩,並且貌似每一篇都能符合情境地信手拈出,就跟大腦裡裝着個做詩機搜索引擎似的……是勳自認沒有那種無節操的特異功能。

所以今天聽是寬說要跟他論詩,他就腦仁兒疼,當即把這位是家三兄列入拒絕往來戶的首選名單。可是人在江湖飄,哪能不挨刀?就目前這種環境下、形勢下,他不可能真的拒是寬於千里之外。自己終究還沒有根基,更沒有家產,要是哪一天能夠獨立自主了——比方說投靠了曹操或者劉備或者別的什麼諸侯,混上個一官半職,你看他還會搭理是寬不會?

所以大半夜的聽到是寬叩門,他覺得後背、手心裡全是冷汗,兩腿有點兒哆嗦,臉上有點兒發燒,可是沒有辦法,既然未曾睡下,那就還得去開門,笑臉相迎。再說了,這時代最講究長幼有序,就算自己真的已經睡下了,難道兄長找上門來,還能不趕緊披衣起迎嗎?

好在今天趕了一整天的路,多少算是個藉口,等會兒就說自己萬分疲倦,滿腦子漿糊,是寬問什麼都推說不清楚、不明白、不知道、不瞭解,所以暫且不予迴應吧。

是寬進得門來,兄弟二人先相對行禮,謙讓後東西對坐。月兒遞上兩杯溫水,是勳讓了,是寬喝了,寒暄兩句,然後終於進入正題——

“我到了諸縣,才從小妹和家僕口中聽說宏輔自樂浪歸來,一向未能親近,深以爲憾。適才與大兄、四弟探問宏輔的情況,兄弟們都是讚不絕口……”說到這裡,是寬微微一笑,“大兄和四弟的志趣迥然不同,同輩之中,一般大兄所看重的,四弟都會目之爲腐儒,四弟所讚譽的,大兄都會目之爲市儈,能同時得他二人稱表的,大概也就只有你我二人而已了。”

“幾位兄長繆讚了。”是勳垂着頭,眼觀鼻,鼻觀心,一邊敷衍着對方的熱情,一邊警惕着對方的言辭,就怕其中下了什麼暗套。

是寬又喝了一口水,然後放下杯子來說:“要辛苦宏輔了,明日一早,你我便同往郯縣去……”

是勳聞言,不禁一愣:“去郯縣作甚?”

“曹叔元既在州中爲吏,自然身處郯縣,咱們是家今後如何在徐州安置,都得靠他的協助與照應。如今叔元爲陶徐州所愛,只要他肯幫忙,咱們在這裡買幾十上百頃地,起一兩座莊子,那都不是難事。”

是勳完全明白對方的意思,但是他可不願意跟是寬一路同行,萬一在路上……不,那幾乎是肯定會在路上談論起詩歌的,到時候再想脫身就千難萬難了呀。所以他急忙問道:“此事最好由四兄出面……”

是寬輕輕嘆了口氣:“大兄是指望不上的……文通明日還得前往臨沂,去拜訪王家,我們商量着,最好讓他與王氏女儘快完了婚事,則我家在琅邪便有根基。”說着話,他站起身來,輕輕拍了拍是勳的肩膀:“雖然久疏問候,你我終究是同祖兄弟,休將自己當作外人。早些歇息吧,明日一早便要啓程。”

就這麼着,完全不給是勳拒絕的機會——實話說,是勳也跟本找不出拒絕的理由來——是寬就把他今後一段時間內的行止給定了下來。一直等他走後很久,是勳仍然愣愣地坐在枰上,滿腦子都是密圈,想來想去,毫無解脫的良策。最終他只好一咬牙、一跺腳,罷了罷了,車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豐田車……終究是名義上的同族兄弟,老子暴露了就暴露了吧,就說是夢中有個老人來教了自己幾首詩……不,還是在山林間偶遇的隱士吧……家醜不可外揚,難道是寬還能滿世界去嚷嚷自己是騙子不成?!

反正詩名只是錦上添花,自己原本就沒打算僅僅靠着抄襲來混上宦途啊……

雖然已經打定主意破罐破摔了,但是他這一晚上仍然輾轉反側,煩躁得難以入眠,所以第二天起來的時候,眼圈兒都是黑的,就跟熊貓差相彷彿。是寬一見之下,伸手來按他的脈搏,問:“宏輔如何面色憔悴?難道是染上風寒了麼?”

是勳只好假裝抹抹眼睛:“因思伯父、八弟尚在北海,未知將來如何,故此夜不能寐……”

“且放寬心,”是寬安慰他說,“只要你我能在徐州站穩了根基,那時候便接父親與子高前來……聽聞袁冀州與公孫白馬矛盾日深,恐怕一兩年內必有衝突,到時候青州難免又遭兵燹,我與文通昨晚商議,也不願父親久居故鄉。”

是勳心說你倒是看出了袁紹和公孫瓚必生戰亂,那怎麼就想不到陶謙是公孫瓚的黨羽,徐州也遲早會給捲進去的啊?還想在徐州佔穩根基?根基越穩,到時候想閃人就越難呀。

當然這話他不方便跟是寬說。所謂“書生不出門,便知天下事”終究只是小說家言,自己一個才從偏遠地區跑到中原來的小年輕,此前一直呆在北海國內幾乎就沒離開過,不比是寬遊學四方,要是能把天下大勢分說得一清二楚,那實在太妖孽了。罷了,走一步算一步,自己就先跟着去郯縣,瞧瞧那將來會被張三爺一矛給捅了的曹豹將軍,究竟是何等貨色吧。

從諸縣到郯縣,山水迢遞,足有五六百里,是勳估摸着跟是寬起碼要同程六七天,想起這事來就頭大無比。不過他的認知有一點點偏差,原來是紆要前往臨沂,也暫時與他們同行——親兄弟二人共坐一車,離別既久,有太多的話要說,是勳一人騎馬跟在旁邊,是寬也沒什麼機會跟他討論詩歌。

一直行到陽都附近,雙方纔始分手,是紆轉道西進,前往臨沂,是寬和是勳則繼續朝向西南方向,下一個目的地是琅邪國都開陽。

是寬幾次朝是勳招手,要他上車來同坐,但是是勳都以不慣乘車爲藉口婉拒了。是寬問他:“難道在樂浪,士人也不乘車的麼?”是勳先不回答,卻問:“三兄可曾去過幽州?”是寬輕輕搖頭:“我當日離家,先往雒陽,再下荊州,並未北行。”是勳心說“沒去過就好”,這纔回答他:“偏僻之地,少有道路,車行不便,是以都慣騎馬,而不慣乘車。”

“原來如此,”是寬竟然信了,“怪不得幽、並、涼三州的騎士雄於天下,想是都慣騎馬之故。”

是勳心說既然就剩咱們倆了(當然還有很多僕從,但不可計算在內),那旅途漫漫,不聊天是不可能的,與其等你提到詩歌,不如我先找點兒別的話題吧。開口就問:“不知三兄前赴雒陽之時,可曾遭逢董賊進京?”

是寬點一點頭:“董賊當日進京,所部關西兵馬豈止十萬,每日都有數千開入城中……”是勳心說那是董卓耍的詭計,把那幾千人馬黑夜裡潛出城去,大白天的再開進來,這招連袁紹都給瞞住了,你當然就更瞧不破啦。只聽是寬又說:“是故京中人心惶惶,士庶遁逃者日以千計,爲兄便在董賊進京的第三日,與幾位友人一起離開的……”

是勳不等他說完,趕緊追問:“願聞其詳。”

他揪住是寬描述中的每一個細節,都將前因後果詳細探問。作爲“八卦之王”,他套話的技巧當世罕有其比,乍聽着兩人你一言我一語的談論得非常熱烈,其實是寬說的都是乾貨,是勳嘴裡全是虛言。是寬只以爲這個小從弟經歷少、見識淺,所以拼命打聽自己的所歷所見,而他本人對於那一段經歷也是感慨頗深,所以話匣子一打開了就滔滔不絕,貌似把詩歌的事兒徹底拋去了腦後。

一連好幾天,光聽着是寬在那兒揹回憶錄了,而且在是勳的追問下,進度極其緩慢,一直等到了郯縣城下,他這兒纔剛進入漢壽,纔剛遇見荊州刺史王叡呢。一行人前呼後擁地進了郯縣城,是勳抹抹額頭上的熱汗,心說好辛苦,好不容易又熬過了一天。

兄弟二人前往曹府拜謁,時候不大,便有從人領入廳堂。只聽痰嗽一聲,一人從屏風後面踱出,是勳擡頭一望——耶,原來這個便是曹豹麼?

第14章 再作馮婦第23章 沽名釣譽第3章 曹洪之怒第12章 汝之不慧第3章 出泥不染第8章 選士之策第20章 的盧妨主第30章 以魏代漢第26章 城頭箭書第32章 暗流涌動第13章 河北棱堡第26章 軍國利器第9章 請救無辜第19章 鮮卑大人第21章 海上仙山第2章 朋友無隱第16章 陽平之戰第29章 國亂先兆第16章 廢立之思第27章 盡屠公孫第4章 五經注我第34章 階級鬥爭第21章 諸葛連弩第10章 爲彼等耳第15章 春秋斷獄第8章 頭風復發第10章 兒女親事第6章 人月團圓第29章 殆天授也第17章 子桓發礮第14章 三不可立第20章 欲效定遠第19章 鮮卑大人第19章 難從死志第29章 關中之戰第21章 異獸逞兇第19章 流血五步第6章 嫌隙已生第30章 養疾自重第34章 猛虎出柙第16章 天下爲弈第19章 若奸若忠第5章 幽州之戰第29章 銅雀臺上第29章 裸身而來第32章 使王蜀中第23章 擒賊擒王第9章 家事難斷第26章 取而代之第8章 木蘭何人第4章 渾人心思第4章 夢中殺人第5章 渭水鯉膾第18章 延之日升第3章 納頭便拜第27章 賢卻未賢第2章 載舟覆舟第26章 熹平石經第27章 漫天箭雨第6章 自編自導第26章 城門射的第5章 漢語拼音第28章 皇族貴人第18章 行獵遇賊第28章 假子拒敵第33章 孝即是忠第10章 西行取經第26章 罵死荀彧第21章 長驅直入第8章 單家俗吏第8章 欲加之罪第16章 城下轒轀第2章 兄弟鬩牆第31章 玩弄人心第5章 大國小鮮第35章 世豪之富第2章 朋友無隱第26章 軍國利器第19章 流血五步第21章 安排香餌第20章 厚固吾勢第8章 曹氏之強第32章 殺俘不祥第12章 天命在魏第9章 周平王事第24章 天險閣道第6章 樂浪故人第13章 初爲人父第32章 海船入江第32章 暗流涌動第30章 用武之地第8章 謀爭爲上第21章 異獸逞兇第32章 唯纔是舉第25章 遷胡入幽第13章 誤交損友第9章 建藩封國第6章 華夷之辨第23章 幽州諂臣第2章 被翻紅浪
第14章 再作馮婦第23章 沽名釣譽第3章 曹洪之怒第12章 汝之不慧第3章 出泥不染第8章 選士之策第20章 的盧妨主第30章 以魏代漢第26章 城頭箭書第32章 暗流涌動第13章 河北棱堡第26章 軍國利器第9章 請救無辜第19章 鮮卑大人第21章 海上仙山第2章 朋友無隱第16章 陽平之戰第29章 國亂先兆第16章 廢立之思第27章 盡屠公孫第4章 五經注我第34章 階級鬥爭第21章 諸葛連弩第10章 爲彼等耳第15章 春秋斷獄第8章 頭風復發第10章 兒女親事第6章 人月團圓第29章 殆天授也第17章 子桓發礮第14章 三不可立第20章 欲效定遠第19章 鮮卑大人第19章 難從死志第29章 關中之戰第21章 異獸逞兇第19章 流血五步第6章 嫌隙已生第30章 養疾自重第34章 猛虎出柙第16章 天下爲弈第19章 若奸若忠第5章 幽州之戰第29章 銅雀臺上第29章 裸身而來第32章 使王蜀中第23章 擒賊擒王第9章 家事難斷第26章 取而代之第8章 木蘭何人第4章 渾人心思第4章 夢中殺人第5章 渭水鯉膾第18章 延之日升第3章 納頭便拜第27章 賢卻未賢第2章 載舟覆舟第26章 熹平石經第27章 漫天箭雨第6章 自編自導第26章 城門射的第5章 漢語拼音第28章 皇族貴人第18章 行獵遇賊第28章 假子拒敵第33章 孝即是忠第10章 西行取經第26章 罵死荀彧第21章 長驅直入第8章 單家俗吏第8章 欲加之罪第16章 城下轒轀第2章 兄弟鬩牆第31章 玩弄人心第5章 大國小鮮第35章 世豪之富第2章 朋友無隱第26章 軍國利器第19章 流血五步第21章 安排香餌第20章 厚固吾勢第8章 曹氏之強第32章 殺俘不祥第12章 天命在魏第9章 周平王事第24章 天險閣道第6章 樂浪故人第13章 初爲人父第32章 海船入江第32章 暗流涌動第30章 用武之地第8章 謀爭爲上第21章 異獸逞兇第32章 唯纔是舉第25章 遷胡入幽第13章 誤交損友第9章 建藩封國第6章 華夷之辨第23章 幽州諂臣第2章 被翻紅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