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一字長蛇

是勳騷擾會稽沿海的消息,這時候還並沒有傳至吳郡——一方面是淳于式等人敵情不明,還不敢貿然去打擾仍在長江南岸專注於吸引曹家淮南兵力的孫權,另方面也是低下的交通狀況和通訊技術所註定的。吳、會間尚且如此,那麼荊州和揚州相距千里,便更有如天壤之隔,曹家荊襄、淮南和東海三處戰場,根本就相互策應不上。

其實這個時候,曹操纔剛得到消息,劉備已然進入了成都城,劉璋兵敗而降。且說劉備軍四面合圍,圍攻成都已經小半年的時間,劉璋早就扛不下去了,哭着鬧着要開城而降,卻被其子劉循,以及大將張任、劉璝,從事王累、劉巴等人苦苦攔住,說城中尚有三萬兵馬,足夠一年吃用的糧草,豈有俯首之理?前聞曹丞相已率軍南攻荊襄,何妨遣使求援,使丞相發一偏師自南陽而西取西城、上庸,以薄劉備、張魯之背,則劉備必然引軍退去也。

只是以這年月的交通狀況而論,就算劉璋的使者能夠順利出城,前至南陽,曹操真的派發援軍前來,那也得好幾個月以後的事兒啦。況且曹操正陷於跟劉表、黃祖、周瑜的對峙之中,只嫌兵不夠多、糧不夠足,這會兒哪有精神頭去增援劉璋呢?因此只是婉言安撫來使,要他回去告訴劉璋,好好地守城,且待我平定了荊→州,必然前去救援。

空頭支票開到成都,劉璋是欲哭無淚啊。正好數日後的守城戰中,劉循站在城頭督導。不幸身中流矢而亡。劉璋當場就給嚇傻了。於是在投降派的費觀、吳壹、黃權、李嚴等人慫恿下,終於打開城門,自縛請降。

劉備得意洋洋地打馬進了成都,揮鞭遙指,對身旁一人道:“吾得此雄城,據有蜀地,乃可與曹賊相拮抗也。”那人一拱手:“玄德,何不即起得勝之師東下。摧破曹軍,入朝以衛天子?”

這位急急忙忙請劉備發兵荊州的,不是旁人,正乃天下名士孔融孔文舉是也。此前孔融在荊州,勸說劉表與劉備消除嫌隙,合兵御曹——孔融是不大瞧得慣劉表,可是更痛恨曹操,總覺得你們劉家人若是定了天下,肯定不會象曹某那樣架空天子、威服自專吧。劉表一開始沒怎麼搭理孔融,後來被曹操逼得急了。也便只好捏着鼻子派遣孔融使蜀。

孔融跟劉備雖是初識,但聞名已久——想當初還是太史慈和是勳向劉備求援。派了關羽來解了都昌之圍,救下孔融一條小命的。所以堂堂孔文舉對於出身低微的劉備卻抱有一絲感恩之心,見了面先問:“聞玄德爲中山靖王之後,是耶,非耶?”

劉備當然不會否認這種風傳啦,而且當場就要把這幾年才新整理好的家譜拿給孔融瞧——倒也算不上僞造,只是他這一支落魄已久,相關證明自己龍子鳳孫的原始文件早就丟光了。然而孔融卻擺擺手,說不用了我相信你,那就希望你趕緊出兵幫助劉表,去驅逐曹操的勢力。

孔融說了,劉景升並無遠志,而且還有僭越天子儀仗的前科,我原本並不想救他的,只是怕曹操吞併了荊州之後,更是勢大難制,或行王莽之事。既然玄德你也是漢室宗親,向來也沒有什麼惡行傳世,那我希望你可以代表宗親們站出來向曹操宣戰。將來若是扶助天子,重振漢家基業,卿可爲朱虛侯也!

劉備似乎也被孔融遊說得挺激動,但隨後就皺起了眉頭,說我如今正在攻打成都,要是拿不下來,後方就不穩固,別說救援劉表,對抗曹操了,就連自身的安危都難保啊——“吾欲先得全蜀,再取漢中,此高祖之……”纔想說高祖之基業,好在他還不算太粗疏,趕緊給生嚥了——“昔高祖遣韓信破楚,正以此爲基也。”好懸,我只能自比韓信,不能自比高祖,要不然孔融非甩袖子就走不可。

所以劉備就光派了關羽爲主將,夏侯纂、陳到嚴顏爲副將,徐庶、簡雍爲參謀,率領七千兵馬沿江而下,去救荊襄。等到好不容易終於拿下成都了,孔融說咱這就大舉東下吧?劉備苦笑着搖搖頭:“成都雖得,人心未定,加之士卒疲憊,糧草不繼,安可出軍?孔公勿急於求成也。”

所以這個時候曹操所面對的,乃是劉表、周瑜和關羽的聯軍,總數在八萬上下。不過劉表並不信任這些客軍,他把主力收縮回了襄陽,卻讓周瑜和關羽屯駐在南面的宜城附近。

周瑜提出建議,放棄襄陽而南縮到江陵,再跟曹操決戰。因爲襄陽以漢水爲屏障,而漢水水道狹窄,江東和江夏的水師根本排布不開,只能在江岸築壘,消極防守。時間一長,南郡、江夏兩郡要供應八萬大軍的糧草,根本就捉襟見肘,而且曹操還可以嘗試從漢水上游求渡,繞至襄陽的後方——那麼長的漢水,你根本就沒法兒全都堵住啊。

江陵則不同,本來就是荊州重鎮,劉表爲了進逼江南四郡的張氏,多年來以江陵爲基地,修繕城池、積草屯糧,就本身的防禦能力來說,並不在襄陽之下。況且江陵緊挨着長江,往東是雲夢澤,再東方便是江夏,不但可以憑藉天險修建起牢固的防線,江東和江夏的水師還能任意上下,隨時找準一個合適的楔入點登陸北岸,給曹軍造成重大打擊。

咱們光防守是沒用的,恐怕沒等把曹操耗走,自己先得給消耗得山窮水盡了。必須依託長江和江陵打防守反擊,纔有取勝的可能。

這會兒南方聯軍的佈局呈一字長蛇態勢,頭在襄陽,尾在江夏,其蛇身便是那漫長而曲折的漢水。倘若曹操兵力不夠充足的話,不僅擊頭而尾動,擊尾而頭動,攻擊中部則難以戰敗佔據絕對優勢的江東、江夏聯合水師,而且還會被這條蛇盤起來,牢牢鎖死,即欲後退亦甚爲艱難。然而最近得到消息,曹操又陸續從北方調兵南下,號稱四十萬——即便打個對摺吧,那也將近聯軍的三倍啊。襄陽和江夏之間水路相隔近千里之遙,水師再如何精良,兵力的運轉、調動,亦非三兩日之功也。說白了,蛇身太長,所以神經也大條,首尾相顧的效率要低下得多。

周瑜已經可以猜到曹操可能採取的策略了,八成是先集結半數兵馬,與太史慈、魯肅東西對進,謀取江夏。江夏的兵力比較單薄,而且郡治西陵距離長江、漢水都還有一段距離,必難久守,己方不僅僅水軍,就連襄陽的陸軍都可能要被迫調派過去一部分相救援。曹操得到消息後,便可親率餘下的主力直指襄陽——水師沿江而下容易,逆水上溯就比較困難,利用這個時間差,他有大把的機會可以突破漢水防線,甚至攻破襄陽。

聯軍這樣的佈防方式,與其說是長蛇,還不如說是啞鈴,兩頭大,中間小,而且中間的鈴槓也太長了,一不小心就會失衡。

那麼如果放棄襄陽,收縮到江陵呢?一來中間鈴槓的長度可以縮短三分之一,二來長江浩瀚,便於舟船行進,江北雲夢澤大片水面、沼澤,也是天然屏障,曹軍根本突破不了,總體態勢就要優良得多啦。

周瑜上書劉表,提出這條建議,劉表以詢諸將,關羽贊同周瑜的主張,黃祖也表示此計可以採納,然而蒯氏、蔡氏這些根基就在南郡的大族之士卻堅決反對——真要退守江陵,那就是平白扔掉了大半個南郡啊,我等家族、親眷都在此處,倘若落於曹操之手,那還怎麼打仗呢?

蔡瑁直接跑去跟劉表說:“周瑜之心叵測,乃欲併吞我軍也。孫氏於我有殺父之仇,今無奈來救,必非至誠,主公不可輕聽。”劉表本人也沒有打碎罈罈罐罐的膽魄,於是當即駁回了周瑜的建議。

周瑜無奈之下,只好直接去找關羽商量,關羽一梗脖子,說既然劉景升不信任咱們,那咱們還跟這兒呆着幹嘛?“不如且退,君專守江夏以爲江東屏障,吾則退遏秭歸、巫縣,閉入蜀之門戶。”

周瑜苦笑着說我也想啊,若非本着脣亡齒寒之義,我江東本與劉荊州有仇,誰耐煩跑來救他?“然而荊州若失,則曹賊東可夾擊江東,西可覬覦巴蜀,吾等亡無日矣。”

關羽乃是兩軍陣前無敵的名將,可是論起戰略謀劃、政治鬥爭,他便遠不如周瑜了,當下只好一攤雙手:“如之奈何?”我也就是發發牢騷罷了,我家主公並無退兵之命,我又豈敢真的放棄荊州不管呢?可是如今雖然號稱聯軍,其實還是一盤散沙,這樣子可怎麼跟曹操接戰?公瑾你有什麼妙策嗎?

周瑜說妙策沒有,無奈之險計倒有一條,當即湊近關羽,如此這般地說了一通,請關羽協助施行。關羽連連點頭,當即把徐庶給召了進來:“元直可即引公瑾往隆中去來。”

第29章 屯田小吏第20章 鞭長莫及第5章 二得二失第9章 德不可見第26章 南鄭病龍第13章 誤交損友第16章 舉賢任能第6章 尊者一諾第4章 不利曹氏第38章 謀國謀身第1章 如有勳在第8章 志不可奪第11章 不聞惡聲第27章 恐其有詐第7章 投刺自薦第35章 江船上陸第29章 降漢降曹第24章 首山之戰第3章 世家短視第27章 舊相新相第30章 凌雲雕龍第28章 超願棄父第7章 不忠不孝第20章 天象示警第17章 養寇自重第17章 莒縣奇案第26章 文姬歸漢第36章 遣使赴倭第8章 跨境追捕第8章 願爲雲敞第7章 包辦婚姻第22章 爪牙股肱第20章 大科學院第7章 投刺自薦第2章 吏之不足第26章 直取葭萌第13章 深入虎穴第1章 如有勳在第9章 天子所賜第25章 誰堪伯仲第8章 奇峰突起第10章 不忠不義第4章 不利曹氏第19章 血戰赤阪第18章 二將爭功第5章 白波谷前第21章 長驅直入第22章 生死度外第22章 飛將奄至第6章 建安石經第17章 千鈞一髮第14章 封藩涼州第31章 漢之忠臣第30章 釜底抽薪第1章 夾袋中人第19章 朕懼是卿第5章 白波谷前第12章 城外相見第9章 煮豆燃萁第37章 項莊舞劍第5章 再見梟雄第21章 一字長蛇第4章 海東來去第3章 姻不如族第9章 積毀銷骨第19章 二虎媾合第25章 汝國何在第10章 得無患乎第5章 小人挑唆第16章 混世魔王第33章 而魏其死第9章 煮豆燃萁第25章 天地之力第6章 並無雅骨第18章 蓋章生效第28章 懸危之計第19章 魏之必敗第17章 以身爲餌第23章 豈可無馬第27章 來何遲也第5章 府中密議第27章 東吳驍將第17章 含飴弄孫第16章 城下轒轀第26章 公仁僞書第9章 溳水之戰第13章 兵出子午第24章 兗州叛將第20章 作死節奏第28章 天命何在第19章 若奸若忠第24章 脣槍舌劍第21章 慮勝慮敗第26章 文姬歸漢第32章 曳尾泥塗第13章 大人將歸第3章 四方貴半第19章 白玉美人第8章 公達三策第24章 河內司馬
第29章 屯田小吏第20章 鞭長莫及第5章 二得二失第9章 德不可見第26章 南鄭病龍第13章 誤交損友第16章 舉賢任能第6章 尊者一諾第4章 不利曹氏第38章 謀國謀身第1章 如有勳在第8章 志不可奪第11章 不聞惡聲第27章 恐其有詐第7章 投刺自薦第35章 江船上陸第29章 降漢降曹第24章 首山之戰第3章 世家短視第27章 舊相新相第30章 凌雲雕龍第28章 超願棄父第7章 不忠不孝第20章 天象示警第17章 養寇自重第17章 莒縣奇案第26章 文姬歸漢第36章 遣使赴倭第8章 跨境追捕第8章 願爲雲敞第7章 包辦婚姻第22章 爪牙股肱第20章 大科學院第7章 投刺自薦第2章 吏之不足第26章 直取葭萌第13章 深入虎穴第1章 如有勳在第9章 天子所賜第25章 誰堪伯仲第8章 奇峰突起第10章 不忠不義第4章 不利曹氏第19章 血戰赤阪第18章 二將爭功第5章 白波谷前第21章 長驅直入第22章 生死度外第22章 飛將奄至第6章 建安石經第17章 千鈞一髮第14章 封藩涼州第31章 漢之忠臣第30章 釜底抽薪第1章 夾袋中人第19章 朕懼是卿第5章 白波谷前第12章 城外相見第9章 煮豆燃萁第37章 項莊舞劍第5章 再見梟雄第21章 一字長蛇第4章 海東來去第3章 姻不如族第9章 積毀銷骨第19章 二虎媾合第25章 汝國何在第10章 得無患乎第5章 小人挑唆第16章 混世魔王第33章 而魏其死第9章 煮豆燃萁第25章 天地之力第6章 並無雅骨第18章 蓋章生效第28章 懸危之計第19章 魏之必敗第17章 以身爲餌第23章 豈可無馬第27章 來何遲也第5章 府中密議第27章 東吳驍將第17章 含飴弄孫第16章 城下轒轀第26章 公仁僞書第9章 溳水之戰第13章 兵出子午第24章 兗州叛將第20章 作死節奏第28章 天命何在第19章 若奸若忠第24章 脣槍舌劍第21章 慮勝慮敗第26章 文姬歸漢第32章 曳尾泥塗第13章 大人將歸第3章 四方貴半第19章 白玉美人第8章 公達三策第24章 河內司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