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漢家法寶

ps:回京了,恢復更新。

這位匈奴當戶也有一個漢名——自從去卑進位左賢王以後,改稱劉某某貌似已經成了匈奴貴族的最新時尚了——叫做“劉宙”,是勳不知道他是否還有一個哥哥名叫“劉宇”,然後有兩個弟弟叫“劉洪”和“劉荒”……好吧,這年月還沒有《千字文》……

劉宙中等身材,生得很敦實,一張方臉,經常堆着憨厚的笑容——當然,經過是勳的瞭解,此人心腸狠辣、腦筋奸猾,絕非誠實君子。他一開始跑來索要賞賜,倒並不出乎是勳意料之外:胡人本貪,再加上這陣子被從平陽等地趕出來,趕至更爲貧瘠的西河,欲待搶掠都找不到人家,食用全仰附近郡縣供給,實在貧困得不得了,若非如此,呼廚泉他們也不會一聽朝廷傳喚便即刻上路了——實在是活不下去了呀,往許都去,起碼還能有口飽飯吃。故而雖然這五百名匈奴兵跟隨是勳往上郡來,途中資供不乏,但肚子填飽以後,自然還會想着把口袋也給填滿,所以雖未見仗,未立功,也先巴巴地跑來求賞。

本來按是勳的想法,先翻翻上郡的府庫,再檢視一下才剛沒收的扈育等人的田地、財貨,若有那暫時用不着的東西,將些出來賞賜他們,以求在此後的戰鬥中肯於出力,原無不可。然而纔剛把放賞之日推到明天,劉宙便笑着回覆道:“其實無需大人下賜,按慣例,我等可自取之也。”

是勳明白他的意思。那是打算放開了手在城內搶掠啊。別說膚施城內大戶不多。還大多跟扈育有所關聯。是勳打算自己下手去抄家,剩下那些小門小戶的,恐怕家無隔宿之糧,還等着官府賑濟呢,哪有什麼可搶的?就算有得可搶,是勳也斷不能容忍這些匈奴兵伸手啊!

軍士克陷一城,即大肆搶掠,本是這亂世中的慣例——無他。爲軍資不足耳。倘若是勳淪落到類似地步,他也難免要蒙着自己的眼睛,暫且抹殺自己的良心,放縱士兵去搶上一搶了。只是這般行爲,根本違揹他前一世即養成的道德準則,故而每次領兵,都必然竭盡心力,計點所耗,再各方蒐集糧秣,盡最大可能避免這種悲劇的發生。更何況若放縱漢兵搶掠還則罷了。若放縱胡人搶掠(除非是秘密地去搶大戶),這良心上如何過得去?這士林中的清議將會如何評價?史書上又是否會有異言?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勳是個國家主義者,而非民族主義者,他並非任何問題都首先站在漢族的立場上去加以考慮。穿來此世以後,淪爲夷人血脈,他便並沒有太大的不適應——況且這年月的夷人,過不了幾百年,就都變成漢人啦。對於匈奴等外族,他也沒有這時代士大夫那般普遍的憎惡心理。所以想要避免“五胡亂華”的悲劇發生,也不僅僅是希望漢人少死一些,更希望改民族仇殺爲民族融合,爲中國爭取更穩定的發展時間和空間。

但不管怎麼說,中國的主體民族還是漢族,是勳的前世也還是漢人,若在此世見到漢人和胡人對砍起來,或許還會先問個是非曲直再作決斷,不會直接將胡人看作邪?惡的。然而若突然有個胡人湊到跟前來,對他說:讓我們去搶掠一番漢人吧。是勳又豈能答應?

不僅不能答應,而且立刻便覺得有一股怒火熊熊而生,倘若不是多年來培養自己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培養自己要喜怒不形於色,恐怕當場目光中便會有殺意閃現了。

但他長長地吸了一口氣,還是暫且按下了怒火。當下語氣溫和地回覆劉宙:“膚施初定,若即由汝等於城內自取財物,恐將生亂。且待府庫點驗清楚,四門通衢盡皆在握……只待明日,定教汝等滿意。”到了明天又如何呢?是會有財物賞賜下來,還是允准匈奴兵放手大搶?是勳含糊過去了,並未明言。

不過這種回答就已經足夠打發劉宙啦,左右不過再多等一天而已,他等得起,而且回去以後,也方便向部下交待。劉宙告辭出去了,是勳雙手按着桌案,微閉雙目,細細籌謀——明日,明日便要收拾這些不事生產,而慣會搶掠的胡兒!

正當此時,諸葛亮報門而入,呈遞上了兩卷麻紙。是勳打開第一卷,原來是上郡府庫的點驗結果,看着看着,就不禁皺起了眉頭:“即便膚施貧瘠,府庫亦不當如此空虛……”諸葛亮微微笑道:“先生且看另一紙。”是勳聞言,打開第二卷麻紙來一瞧,也不禁莞爾:“原來都被扈育等搬回自家去了。”

其實就扈育君臣家中這些浮財,放到中原繁華之地,也頂多支撐起一箇中等人家而已,根本無法跟他們郡守、郡吏的身份相契合。不過積少成多,牽連勾引出十多戶,所有財產綜合起來,也足夠是勳喝上幾口肉湯了。他緩緩地放下這兩卷麻紙,籌思少頃,下令道:“且召樑道、公盛、伯濟、毓南等皆來,某有要事相商……”

一夜無話,第二天午前時分,是勳派孫汶通知劉宙,說刺史將有賞賜發下,命他將召回出去巡哨的士卒全都集結於膚施城南門外的軍寨內,先用酒食,待飯後即賞。是勳還把整個膚施城裡的各種酒漿、各種肉食全都蒐集起來,一車一車地運去給匈奴兵。待得他們大快朵頤之後,也都帶了三分醉意,是刺史才領着一衆幕僚、部曲,由數百漢兵押了五乘大車,前來犒勞。

這五乘大車上雖然蓋着氈布,但想必都裝滿了箱籠,匈奴兵見了,個個兩眼放光,口水橫流。是勳端坐馬車之中,先不下車,卻由郭淮招呼道:“整列。刺史訓話!”

發賞之前先說幾句話。漢人習慣如此。匈奴人也不能外——賞賜當然不是白給,發賞是要你爲主君賣命,從此作戰更加奮勇的,此乃題中應有之意也,自然要先分說明白。匈奴兵不疑有他,全都出帳而立——當然啦,他們是沒有經過陣列訓練的,所以隊伍歪七扭八的。完全瞧不出橫縱列來,而且有不少匈奴兵酒喝多了,站在那兒還總打晃。

是勳在馬車上緩緩站起身來,面沉似水,左右環視,然後即擺擺手:“都坐下吧。”匈奴兵如聞大赦,“呼啦”一聲,全都盤腿坐在了地上——倒是比站隊要整齊得多。隨即是勳注目劉宙:“當戶何在?上前呈驗兵馬。”

劉宙心說漢人就是事兒多,我這五百人,來的時候你就點驗過了。這一路上也沒打過仗,也沒少過人。難道還擔心我會吃空餉麼?然而昨夜郭淮奉是勳之命,先悄悄地給他送來了好幾箱的財物,囑咐他說:“膚施實貧,府庫皆虛,故此使君明日發賞,恐未必如卿等之意也。先以賜卿,還勞明日彈壓軍士,不使生亂——且待全郡皆平,自然財充物足,可孚全軍之意。”劉宙拿人的手短,自然要把姿態放得低一點兒,給是勳足夠的面子,於是當即邁前幾步,來到是勳馬車之前,高聲稟報道:“小人所部五百騎,並無缺損,佈列於此,專候大人點驗。”

是勳略微點一點頭,將手一招,於是後面那五輛大車便推來前面。說時遲,那時快,是家部曲掀開氈布,稍一撥弄,便見大車前方有厚板立起,厚板上彩繪怪面,都張着血盆大口,露出森然利齒,實足攝人心魄!

匈奴兵全都大驚失色!

想當初是勳在永安城內以火箭車大破匈奴左谷蠡王部與雁門兵,殺傷、俘獲數量並不算多,敗兵大多跑散,其中不少逃回本部,難免四處傳揚,都說是大人能驅怪獸,口吐火蛇,中者立死,好不可怕!導致匈奴中人心惶惶,還幸虧後來呼廚泉、去卑等遣人四處解釋,說那並非怪獸,乃漢家的法寶,車上載以火箭,雖然厲害,卻也並非難以躲避,好不容易纔把恐慌情緒給按下去了。

這事兒,是勳通過來時與衆多匈奴兵交談、套話,早就已經打聽清楚啦。就有匈奴兵問:“傳說大人有如此法寶,何不以之破敵,還須我等何用?”是勳笑着給他們解釋:“法寶雖強,難以破衆,況敵軍若上千數,若即跑散,法寶難追。還須汝等縱騎踐踏,才得全勝。”

所以說匈奴兵裡雖然真正見過火箭車的不多,但通過傳聞,這種利器如何恐怖,早就烙印在他們心靈深處啦,當下一見怪面浮現,就有七成猛然醒覺:“難道這便是那漢家法寶麼?是大人爲何朝向我們祭出此寶來?!”立刻轟然大亂,若非全都坐在地上,而仍然站着,恐怕便會瞬間跑散。

還站着的,只有劉宙一個,而且距離火箭車最近,當下“啊呀”大叫一聲,轉過身去就要邁步。孫汶在側早有準備,當下一個虎撲,已按住劉宙肩膀,將其牢牢壓在身下。那劉宙雖然弓馬嫺熟,膂力也大,卻並未真正學習過搏擊之術,全是野路子,又促起不意,如何能是孫毓南的對手,一時間竟然掙扎不起。

眼瞧着就有不少匈奴兵爬起身來,待要逃走——剩下的大多是驚得呆了,要麼酒喝多了手足皆軟,慢了半拍——是勳鼓足丹田之氣,揚聲大喝:“不動者,可生;敢妄動者,必死!”身旁部曲早就接到指令,聞言亦齊聲高呼,用匈奴話又重複了一遍。

——這匈奴話,乃是賈衢所授。賈樑道端是當世才俊,自從被是勳授予編戶齊民,整頓平陽四縣的匈奴老弱之職後,很快便自學會了匈奴話。

匈奴兵經此一喝,全都嚇得癱了。只聽劉宙被孫汶牢牢按壓着,口中卻呼:“我等無罪,大人爲何要殺我等?!”是勳冷笑一聲:“孰雲汝等無罪?!”(未完待續。。)

第16章 飛來乾醋第27章 誰執棋先第13章 深肖乃父第16章 數算之道第30章 師恩如海第14章 文人落魄第38章 謀國謀身第16章 廊下故人第20章 秦因何亡第14章 人治社會第30章 標名青史第29章 不智不信第24章 禪讓風波第24章 城上易幟第21章 老馬戀棧第35章 魯難未已第23章 是兵是賊第20章 忙中得閒第14章 龍旗九旒第14章 海外異聞第10章 梟雄之死第7章 謀身謀國第26章 我天子使第12章 劈章宮門第8章 欲捧殺也第28章 不徵而徵第35章 魯難未已第26章 城門射的第30章 以魏代漢第25章 異度所遣第15章 毋受其蠱第18章 捷足先登第9章 舜舞干鏚第14章 非當世人第29章 鎮撫關中第27章 狐假虎威第8章 驃姚之業第8章 欲加之罪第14章 黑心煤窯第20章 忙中得閒第15章 亂世能臣第11章 借胡殺人第31章 請教後進第18章 文章魁首第9章 爲國殺賊第33章 先登者誰第21章 死生之間第27章 都督軍事第9章 德不可見第22章 拓拔歸附第5章 漢家道微第24章 天險閣道第25章 萬人敵也第21章 先見神亭第32章 殿上失儀第18章 公臺不懌第27章 賢卻未賢第17章 禍福所依第1章 洛陽僧人第20章 鞭長莫及第9章 察考諸子第22章 太白蒼蒼第26章 熹平石經第17章 千鈞一髮第14章 龍旗九旒第35章 咄咄逼人第26章 隆中閒話第25章 初步較量第32章 暗流涌動第11章 自由心證第32章 海船入江第19章 覆蓋攻擊第31章 曹氏麟兒第12章 僞書離間第6章 華夷之辨第13章 河北棱堡第8章 破局關鍵第18章 置之死地第14章 人治社會第36章 封侯之賞第22章 生死度外第8章 酬功謝德第26章 羽扇綸巾第26章 直取葭萌第15章 毋受其蠱第19章 天子之威第27章 誰執棋先第12章 讒慝小人第31章 請教後進第14章 海外異聞第10章 新式算法第28章 零陵先賢第15章 名醫神針第4章 夢中殺人第10章 離間江陵第15章 野有遺賢第23章 涼州之戰第22章 心痛之由第10章 兒女親事第22章 天下太平
第16章 飛來乾醋第27章 誰執棋先第13章 深肖乃父第16章 數算之道第30章 師恩如海第14章 文人落魄第38章 謀國謀身第16章 廊下故人第20章 秦因何亡第14章 人治社會第30章 標名青史第29章 不智不信第24章 禪讓風波第24章 城上易幟第21章 老馬戀棧第35章 魯難未已第23章 是兵是賊第20章 忙中得閒第14章 龍旗九旒第14章 海外異聞第10章 梟雄之死第7章 謀身謀國第26章 我天子使第12章 劈章宮門第8章 欲捧殺也第28章 不徵而徵第35章 魯難未已第26章 城門射的第30章 以魏代漢第25章 異度所遣第15章 毋受其蠱第18章 捷足先登第9章 舜舞干鏚第14章 非當世人第29章 鎮撫關中第27章 狐假虎威第8章 驃姚之業第8章 欲加之罪第14章 黑心煤窯第20章 忙中得閒第15章 亂世能臣第11章 借胡殺人第31章 請教後進第18章 文章魁首第9章 爲國殺賊第33章 先登者誰第21章 死生之間第27章 都督軍事第9章 德不可見第22章 拓拔歸附第5章 漢家道微第24章 天險閣道第25章 萬人敵也第21章 先見神亭第32章 殿上失儀第18章 公臺不懌第27章 賢卻未賢第17章 禍福所依第1章 洛陽僧人第20章 鞭長莫及第9章 察考諸子第22章 太白蒼蒼第26章 熹平石經第17章 千鈞一髮第14章 龍旗九旒第35章 咄咄逼人第26章 隆中閒話第25章 初步較量第32章 暗流涌動第11章 自由心證第32章 海船入江第19章 覆蓋攻擊第31章 曹氏麟兒第12章 僞書離間第6章 華夷之辨第13章 河北棱堡第8章 破局關鍵第18章 置之死地第14章 人治社會第36章 封侯之賞第22章 生死度外第8章 酬功謝德第26章 羽扇綸巾第26章 直取葭萌第15章 毋受其蠱第19章 天子之威第27章 誰執棋先第12章 讒慝小人第31章 請教後進第14章 海外異聞第10章 新式算法第28章 零陵先賢第15章 名醫神針第4章 夢中殺人第10章 離間江陵第15章 野有遺賢第23章 涼州之戰第22章 心痛之由第10章 兒女親事第22章 天下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