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西域貢使

是復昨天藉着酒醉跟是勳說過的話,所言吳起、商鞅等改革家法定而身亡的三條緣由,雖然還不到位,但應該承認,已經想得挺深了你要換個普通的士人,肯定浮光掠影地說“爲法嚴苛故也”。是勳也就此確定了自己對兒子的教育還算基本成功,是復是可以託付大事的,因此今天才把他叫過來好好講解了一番,然後交給他關靖舊居的鑰匙。

是復揣着這串鑰匙,懵懵懂懂地就往偏院走走,就連腳步都變得有些僵硬了。他小時候對老爹敬佩得不得了,以一介寒士而仕天子於微末,上馬管軍,下馬理民,還折衝諸侯之間,成就經學之道,直至名滿天下,爲朝廷重臣當世還有第二個人能夠比得上嗎?荀氏叔侄是厲害,他們會寫詩嗎?能舌辯嗎?諸曹、夏侯也厲害,他們能定製度、燮陰陽嗎?是復相信,即便是家跟曹家沒有姻親關係,父親的成就也不會比如今低上太多啊。

等到逐漸長大,進入青年叛逆期,卻逐漸地把目光從仰視父親,改成平視,甚至在某些特定方面俯視了。老爹雖然能力超卓,可惜心腸太軟,權力慾也不夠,但你以爲只要與人爲善,且不涉太子之爭,就能長保富貴嗎?況且就算你真能保住富貴,我又該怎麼辦?你有爲家族和兒子我考慮過嗎?周公輔政,還知道往魯地︾♂長︾♂風︾♂文︾♂封個伯禽去呢,你能給我留下什麼?

經學大家,對子女有什麼益處?孔子爲萬世師表,伯魚沾着他老爹的什麼光了?萬貫家財。要是在政治上站不住腳。遲早還會被人謀奪了去。所以他纔想要尚公主。自己通過最便捷的途徑去掙一番富貴,更重要是安全出來。

關鍵是勳平素給兒子講的“寓言”太多了,是復完全沒有普通官二代、富二代那種啃爹到死,不思將來的紈絝心態。

可是今天是勳這一番話,是真把是復給驚着了原來老爹在下那麼大一盤棋啊……無論爲國還是爲家,他都考慮到了多少代以後,歷史的進程彷彿就掌握在他手中似的,條分理析。洞若觀火。在具體執行方面,老爹或許還有不能讓自己滿意的地方,但心機之深、籌思之厚,足夠領袖之才啦,我真是快馬加鞭都追不上……

而且看起來,就連當今天子都未必能夠追得上啊……

想到這裡,不禁悚然一驚,趕緊左右瞧瞧,擔心是否有人偷窺,並且猜破了自己的心思。再擡頭。已經來到了關靖過去居住的小院門口,於是打開門鎖。側身進去,想一想,又合上了門閂。

關士起的居所陳設非常簡單,四間屋子,兩間堆着雜物,一間是臥室,一間是書房。書房裡一案、一枰,兩座書架擺滿了書籍和簡冊,此外還有三口大櫃,全都落着鎖。並且其中一口大櫃上還貼着張紙條,上寫一行小字:“若主公聽吾言,將貽無咎也。”

是復找準鑰匙,打開櫃門,裡面密密麻麻地摞滿了紙張。隨手抽出幾張來,藉着窗外陽光仔細一瞧,是復不禁大驚失色

我靠老爹要我肩負重擔,原來是爲了這個!

是覆在屋中一直呆到晚膳時分,這纔出來,並且關門落鎖。他前去拜見是勳,說兒子還是搬過來住吧我會跟公主打好招呼,就說是她的願望,入城居住,相信老孃無可阻攔。您也不必爲我起宅,就把關士起所居偏院,跟旁邊那個院子打通,留給我用就成啦。

是勳道:“公主豈可居此偏狹之地?”你不用擔心,我會趁便把府邸擴大,購下鄰街的地段,跟關靖舊居連成一片的“公主欲居,則誰敢撓之?”

是家就此大興土木,暫且不提。且說數日後,西域使團抵達洛陽,帶隊者乃呂布參謀、西州大姓郭氏的族長郭滿,團員則包括車師、焉耆、龜茲、蒲類、移支、危須等西域東北部共十二國的使者。

呂布是不久前先後攻破焉耆和龜茲,收復了它乾城的,本來打算留下新任西域都護魏續,自身則返回高昌,但因爲蔣幹的勸說,便在焉耆、龜茲之間的烏壘修築新城,以代替高昌統治西域。烏壘本爲西域古國之名,雖然人口不蕃,但正當絲路要衝,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西漢時代的西域都護就曾建在烏壘。

因爲隨着涼國勢力西擴,所到勢若破竹,終於引起了周邊國家的警惕。龜茲向西是小國姑墨、溫宿,最近十數年間歸附了烏孫,聽聞龜茲爲涼所破,害怕遭到攻擊,匆忙向烏孫求助。烏孫爲控扼西域北道的超級大國,疆域東接車師,南抵天山,北到後世的巴爾喀什湖,西鄰康居,帶甲數萬。其國都在中南部的赤谷城,也就是後世吉爾吉斯斯坦的伊什提克,絲路過龜茲、姑墨、溫宿後折向西北,逐漸離開天山山脈南麓的平地而進入高原地區,入高原後第一站便是赤谷。

故此烏孫聞警,不僅遣兵控扼山口,盤查往來,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絲路的暢通,而且還增援溫宿和姑墨,對它乾城的西域都護造成了威脅。蔣幹因此勸說呂布,不敗烏孫,龜茲終不可安,當此緊要關頭,您哪兒還敢折返高昌去啊,還是留在龜茲、焉耆之間,給魏都護做後盾吧。

於是呂布便築城烏壘,欲與烏孫做比較長期的鬥爭。隨即他就派遣郭滿,率領所轄各國使臣前往洛陽,稱臣納貢爲了炫耀自己的功績,不僅僅車師、焉耆等大國,或者危須、蒲類等小國,就連已經被滅亡了的移支等國,也都搜尋到它們的遺族,賜以侯號,勒令遣使,就此才能一口氣派來了十二國的使節。

使節們先往禮部演禮,等待舉辦盛大的國典,在百官面前覲見天子,貢獻方物,以向全天下展示魏朝的權威。是勳就不禁想到,吾弟子秦元明也已經在魏延東海水師的護送下前往倭地啦,不知道多久才能帶回來倭使呢?而且能夠一口氣帶回來多少“國”的使節?若能超過呂布所進之數,那就太長臉啦……

郭滿年過五旬,故漢時亦曾舉過孝廉,在朝中頗有一些人脈。他把使節們全都交給禮部,自己則先在都內拜訪權貴,排第一名的便是太尉是勳。寒暄過後,是勳也不繞圈子,直接問他:“涼公遽遣十二國使來,必有以望朝廷者也。”呂奉先名爲藩臣,其實就一獨立勢力,送來進貢的外藩使節,可以給曹魏長臉,對他卻不見得有啥好處所以他爲什麼這麼幹呢?是想向朝廷求些什麼嗎?

郭滿乃極言呂布向魏之心,說了半天廢話,才終於點明正題:“吾主欲請王也。”

其實呂布自從奪回了它乾城,志得意滿之下,就已經公然在西域自稱起“涼王”來啦。只是這個涼王多少有點兒名不正、言不順,呂布是個好面子的人,希望可以得到中原王朝的正式冊封,蔣幹因此纔給出了這個主意:你命諸國入貢,先給曹操長臉,或許他一高興,就願意加封你啦。

此事蔣幹早就通過密信稟報了是勳,是勳今日僞做不知,要等郭滿自己提出來。隨即應允爲之緩頰,等了兩天,估計郭滿已經遊說過多名重臣了,這才前往宮門請謁曹操。

曹操先問,宏輔你怎麼看待這個問題?可以給呂布封王嗎?是勳道:“即不封,布亦在西域自王也。盍封之,以安西陲。”

曹操說了,在宏輔你制定的新爵位制度當中,並沒有異姓封王的規矩啊,呂布這異姓公就屬歷史遺留問題,如今再欲封王,可乎?當西南豪酋請求世職的時候,你就說過可以默認他們自治,但是不能在制度上妄開先例,如今碰上呂布問題,怎麼口徑就不一樣了呢?

是勳笑道:“固有異也。”南中地區自從漢武帝遣將收取,就算是中國本土了,本土是絕對不能夠裂土分封的;而西域則一直屬中華外藩,就算封給呂布,也沒有什麼大不的。曹操雙眉微皺,說你力主羈縻呂布,縱其向西,但倘若他獲取了整個西域,兵強馬壯以後,會不會反倒對我大魏產生威脅呢?

是勳說威脅是始終存在的,不過打鐵還需自身硬,只要咱們能夠儘快掃滅劉備勢力,完成統一大業,然後鑄劍爲犁,安心生聚,則西域雖廣,戶口不蕃,終究無敢敵對中國。而且到時候只要封閉關卡,切斷絲路,西域內部就會自己動亂起來,以呂布之能,恐怕是難以鎮定的。

說到這裡,突然挑了挑眉毛,似有所思。曹操問你在想什麼,是勳就說啦:“因思呂布何日歿耳。”呂布的歲數也不小了吧,就不知道啥時候天年終結,一命嗚呼啊“布無實子,收其部屬子爲育……”有傳言其實那些都是呂布的私生子,也不知道是真是假?“若彼身故,諸子必爭,中國遣一旅師即可復收西域也。”

曹操說呂布比我小三歲,如今也該六十一啦,估計跟我也就前後腳走……是勳聽聞此語,趕緊拱手勸慰:“陛下身體康健,安得而出此語耶?”曹操一擺手:“人莫不有死,何必諱言。”隨即輕輕嘆了一口氣,說你光琢磨呂布死後,諸子如何析產了,就不想着爲我考慮一下我的兒子們可也是一大麻煩哪!

是勳貌似沒接曹操的話頭,其實趁機點醒:“既呂布有所請,陛下何如與之易耶?”你跟他交換一下條件吧……(未完待續……)

第14章 文人落魄第3章 夷寇臨城第9章 先實關中第26章 同滅吳寇第10章 新式算法第9章 周平王事第5章 刺奸密奏第2章 飛龜舞蛇第2章 言不及義第21章 衣錦榮歸第5章 鮮花牛糞第25章 爲公宣揚第21章 老馬戀棧第4章 低調才傑第16章 故主歸來第3章 禍不旋踵第10章 梟雄之死第25章 五火鬼兵第10章 天降單于第17章 強固是氏第1章 繼嗣之爭第22章 請跪恭送第26章 甄氏佳婦第16章 天下爲弈第19章 天子之威第26章 梳理屯田第27章 昔孔子歿第8章 選士之策第18章 工人運動第2章 工商興利第26章 往徵不難第12章 覆巢之下第3章 秘計有三第5章 漢語拼音第29章 何者爲君第21章 采采榮木第11章 放下屠刀第4章 低調才傑第21章 史上有名第5章 白波谷前第30章 南風驟起第32章 天下第一第2章 沛國曹氏第25章 毀於一旦第16章 舉賢任能第18章 公臺不懌第21章 齊大非偶第11章 不聞惡聲第24章 孱陵驚魂第13章 深肖乃父第16章 數算之道第26章 文姬歸漢第19章 嶺南烽煙第33章 城下遇難第38章 矜功失節第8章 囊中羞澀第15章 英雄時勢第21章 死生之間第13章 族滅匈奴第5章 鮮花牛糞第28章 假子拒敵第36章 鐵券丹書第30章 師恩如海第18章 公臺不懌第36章 封侯之賞第24章 軍功酬爵第17章 子桓發礮第28章 長沙張羨第20章 厚固吾勢第16章 數算之道第7章 婦人之言第4章 例不可開第28章 真書僞書第34章 猛虎出柙第18章 二將爭功第14章 蘭臺藏書第11章 放下屠刀第11章 苦肉之計第18章 行獵遇賊第13章 違天不祥第25章 天地之力第8章 選士之策第24章 取質三韓第10章 窮途之謀第21章 神龜永壽第32章 唯纔是舉第11章 幽州水師第15章 烽煙四起第17章 禍福所依第5章 大國小鮮第9章 周平王事第9章 文和詭謀第11章 不聞惡聲第24章 首山之戰第17章 吾何有私第31章 大戰餘波第2章 佈防關中第33章 謀取涼州第32章 唯纔是舉
第14章 文人落魄第3章 夷寇臨城第9章 先實關中第26章 同滅吳寇第10章 新式算法第9章 周平王事第5章 刺奸密奏第2章 飛龜舞蛇第2章 言不及義第21章 衣錦榮歸第5章 鮮花牛糞第25章 爲公宣揚第21章 老馬戀棧第4章 低調才傑第16章 故主歸來第3章 禍不旋踵第10章 梟雄之死第25章 五火鬼兵第10章 天降單于第17章 強固是氏第1章 繼嗣之爭第22章 請跪恭送第26章 甄氏佳婦第16章 天下爲弈第19章 天子之威第26章 梳理屯田第27章 昔孔子歿第8章 選士之策第18章 工人運動第2章 工商興利第26章 往徵不難第12章 覆巢之下第3章 秘計有三第5章 漢語拼音第29章 何者爲君第21章 采采榮木第11章 放下屠刀第4章 低調才傑第21章 史上有名第5章 白波谷前第30章 南風驟起第32章 天下第一第2章 沛國曹氏第25章 毀於一旦第16章 舉賢任能第18章 公臺不懌第21章 齊大非偶第11章 不聞惡聲第24章 孱陵驚魂第13章 深肖乃父第16章 數算之道第26章 文姬歸漢第19章 嶺南烽煙第33章 城下遇難第38章 矜功失節第8章 囊中羞澀第15章 英雄時勢第21章 死生之間第13章 族滅匈奴第5章 鮮花牛糞第28章 假子拒敵第36章 鐵券丹書第30章 師恩如海第18章 公臺不懌第36章 封侯之賞第24章 軍功酬爵第17章 子桓發礮第28章 長沙張羨第20章 厚固吾勢第16章 數算之道第7章 婦人之言第4章 例不可開第28章 真書僞書第34章 猛虎出柙第18章 二將爭功第14章 蘭臺藏書第11章 放下屠刀第11章 苦肉之計第18章 行獵遇賊第13章 違天不祥第25章 天地之力第8章 選士之策第24章 取質三韓第10章 窮途之謀第21章 神龜永壽第32章 唯纔是舉第11章 幽州水師第15章 烽煙四起第17章 禍福所依第5章 大國小鮮第9章 周平王事第9章 文和詭謀第11章 不聞惡聲第24章 首山之戰第17章 吾何有私第31章 大戰餘波第2章 佈防關中第33章 謀取涼州第32章 唯纔是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