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禍不旋踵

是勳背誦的這四句詩,本名《賦得古草原送別》,在前一世那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啊。即便兩三歲剛會說話的小孩子,父母若不教他背誦古詩還則罷了,否則這四句是必學的。

此詩的作者本是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據說是他十六歲應考時的習作——是勳記不清楚具體年齡了,所以往自己身上安的時候就小了六歲,假裝自己有寫詩的天賦,是個神童。此詩爲五言律詩,本來後面還有四句:“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不過前四句說個十歲的孩子能寫,還有人信,後四句相對文辭典雅、情感真摯,就算神童,也得高小以後纔可能作得出來。

終究詩中寓義,即便孩子想不到,也可能是大人教他的,但詩中情感,非切身體會者不能爲之。況且後四句的文辭,非久經磨礪、反覆推敲亦不能爲也——所以是勳乾脆給舍掉了。

再說了,他要說的道理全都隱含在前四句裡哪,根本與後四句無關。

曹操聽了是勳這四句詩,隨口便誦道:“爲國家者,見惡如農夫之務去草焉,芟夷蘊崇之,絕其本根,勿使能殖,則善者信矣……”這句話出於《左傳?隱公六年》,正是日後“斬草除根”這個成語最早的來源。

是勳的態度很明確了,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袁紹既已認慫,可能他就此一蹶不振,再難復興。那麼先放一放也無所謂;然而不怕一萬。就怕萬一。他萬一要再重新振作起來,利用幽州這最後的根據地,收攬胡騎、積草屯糧,不定哪天重爲朝廷之患,可該怎麼辦?

故而是勳是主張繼續北上,犁庭掃閭,徹底平滅袁紹勢力的,但是他不肯明說。反而借詩寓意,雖然沒什麼詳細的分析,說服力更比旁人來得爲強。曹操一捋鬍鬚,正待即下決斷,突然門外傳報:“京城荀令君有書呈上。”

荀彧的信裡說了兩件事:一是最近大司農鄭玄連日操勞,不幸病倒,使得各地秋糧的徵收和運輸受到一定影響;二是因爲關中動亂,西方的貢賦無法期待,而兗、豫、徐三州皆爲平年,未必足夠供應大軍用到明歲春耕。荀彧一則拍胸脯表決心。自己殫精竭慮,也一定要爲曹操解決了糧秣問題。同時也建議曹操,最好把戰事控制在年底之前終結,則不致於涸澤而漁,對地方生產、國家財政造成太大的損害。

如此一來,曹操不禁又猶豫了,眼瞧着天色已黑,只好散會,等大家夥兒都琢磨清楚了,明日再議——終究這消息來得太過匆促,恐怕絕大多數人都還沒有把利弊琢磨透徹。

是勳告辭出來,返回鉅鹿城內暫居之處,剛抹了把臉,氣還沒喘勻呢,突然門上來報:“許攸求見。”是勳聞言一愣,隨即微笑起來:“許子遠亦知欲說曹公,必先說我乎?”

倘若此番奉使前來,爲袁紹請和的乃是荀諶,那麼過來找自己本在情理之中——當然啦,荀諶已被曹軍拿獲,而就算沒被拿獲,肯定首先去找侄子荀攸——然而來的是許攸,他跟自己又沒啥交情,幹嘛突然間找上門來?不用問啊,這肯定是希望自己在曹操面前幫忙袁家說項。是勳並不妄自菲薄,他知道如今軍中,第一個能夠影響曹操決議的是荀攸,第二個是郭嘉,第三才輪到自己,但架不住自己比那二位能說會道啊,“舌辯”技能一開,即可與荀、郭拉齊,甚至略略過之。所以許攸不去找荀文若,不去找郭奉孝,第一個就跑來找自己了。

終究許子遠非普通袁氏使節也,他是曹操的故人,曹操還希望能夠拉攏他、說降他,所以只是遣人監視而已,並不約束他在鉅鹿城內的行動。許攸因而得以到處轉悠——當然啦,軍事重地是不讓進的——打聽了是勳所在,便連夜摸上門來。

是勳也挺好奇,許子遠將何以說我耶?若是獻上金帛,自己可不會假清高,該收就收下,轉過臉來交給曹操便是,而以曹操的個性,估計會允許自己把錢留下——這倒是也挺不錯啊。

於是親自出迎,把許攸讓入室內。隨便寒暄幾句,許攸就問了:“我主請成於曹公,還須侍中向朝廷進言,寬赦我主之罪。”

他不提讓是勳勸說曹操答應求和,即刻退兵,光說等你們退兵返回許都以後,你得幫忙在皇帝面前說幾句好話啊——還特意不喚是勳之字,反以名爵相稱——彷彿和議已是板上定釘一般。是勳不動聲色地答道:“若我主許成,勳自然爲幽州太平而上奏天子,請赦袁將軍。然而我主未必許成……”你就別繞圈子了,你的來意我都明白,你打算怎麼說服我,拿出點兒實際的來吧。

許攸左右瞧瞧,卻不說話。此時室內並非只有他和是勳而已,是勳還叫了諸葛亮、郭淮二人相陪,也都跟許攸簡單介紹過了。是勳的意思,我門客也不少了,但大多派不上什麼用場,而就算能夠派上用場(比方說董蒙),亦已成型,難以再教,只有這倆小年輕,我得好好培養培養,異日方爲不世之大才——正好讓他們過來聽聽許攸怎麼說的,增長一下見聞、經驗。

許攸光斜眼不開口,那意思,請是勳摒去旁人,便好單獨相談。是勳微微而笑:“孔明、伯濟,皆某心腹也,子遠可放言無忌。”許攸搖頭:“若待攸言辭出口,宏輔再卻令客時,恐爲不美。”你怎麼知道我即將要說的話,這倆小子也能聽呢?還是先把他們轟出去爲好。

是勳心中疑惑,不知道許攸是假裝神秘還是真有意料之外的言辭。有啥話連心腹門客都不能聽?就算想我暗中勾連袁紹,背反曹操,那也不至於轟人啊。除非……以符命讖謠,說我篡位?

心裡打了個突,但隨即覺得可笑,自己未免想太多了——自己一介文吏,手下將不過三,兵就幾百個,就算全中國有一千個人想要篡位,論實力自己也得排到老末。這妄想太不靠譜了,可是舍此之外,還有什麼必須揹着孔明、伯濟,他要單獨跟自己說呢?

他還在猶豫,諸葛亮先站起身來,朝是勳一揖:“既如此,弟子暫退。”是勳心說孔明你倒是真夠敏的,你知道要是許攸接下來的話自己能聽,不必再跟屋裡呆着,我過後肯定會告訴你,若是不能聽,還是早點兒閃人爲好。郭淮的反應就比諸葛亮慢了一拍,要等諸葛亮扯扯他的衣襟,方纔驟然醒覺,於是二人一起退下。

室內就光就剩下是勳、許攸二人了。是勳上下打量這位智計無雙的許子遠,就見他年近五旬,瘦面長鬚,身上沒有幾兩肉,一雙手跟鳥爪子似的。單獨相處,你就算想劫持我以要挾曹操,除非暗中練過什麼內功,否則一瞧樣子就肯定打不過我啊——你究竟在想些啥呢?想跟我說些啥呢?

他挺好奇,許攸卻不着急,先端起杯子來抿了口熱水,放下杯子以後,還用袖子略略拭了拭鬍鬚。是勳心說你要跟我玩兒心理戰嗎?那我也必須得沉得住氣才行——也不開口詢問,就這麼淡淡地望着許攸。

室內沉默了好一會兒,許攸才終於長長嘆了口氣:“宏輔,卿禍近矣,而不自覺,惜哉。”是勳覺得好笑,不禁一挑眉毛:“吾安得有禍?”你這種遊說的套話就不用拿出來顯擺了吧。

許攸把身體略略前傾,盯着是勳的眼睛,一字一頓地說道:“卿心中所欲,他人不曉,而吾獨知之。欲行此道,險阻萬端,若有袁氏於外州爲應,則或可保無虞,否則,荀氏異日必譖卿也。”

是勳心說我有何欲?我不過就想保着曹操,早日統一天下,好避免“五胡亂華”的潑天大禍而已。你別告訴我說你也預見到了那一天,除非你也是穿越來的……他也不答話,只是靜聽下文。

許攸看是勳沒啥反應,不禁有些沉不住氣了,乾脆把話再挑明一些:“宏輔前在兗州,助曹公芟夷大戶;赴任河東,使匈奴蹂躪顯姓;復爲印刷之術,開郡校而親往授之。則卿之所欲,乃可知也——漢室之衰,在世家跋扈,圈佔田土,上則勾黨以制朝廷,下則築塢而奴百姓,則世家興而朝廷必弱,朝廷欲強則世家必除……”

是勳聽了這話,臉上肌肉忍不住就是一抽。

許攸終於見到了自己希望見到的反應,暗中鬆了一口氣,臉上重新又浮現出了笑意,壓低聲音,繼續說道:“此非吾之所見也,乃曩者孟德與攸言之。是故孟德在兗州,屠戮邊讓等顯姓,乃致張邈、陳宮叛,無奈之下,略所收斂。故知急道不可行也,宏輔乃爲之緩道,興教育、印書籍,使寒門得仕,以分世家之勢。然今孟德幕中,有潁川荀氏、陳氏,及弘農楊氏等,即曹與夏侯,亦皆世宦也,今乃見不及此,故容宏輔,翌日圖窮匕見,安得相容?宏輔不預爲之備,誠恐滅門之禍,將不旋踵矣!”

是勳本來覺得自己這些年已經練出相當的城府來了,雖說到不了劉備那般“喜怒不形於色”,也不是詐詐唬唬,把心思全都擺在表情上的小年輕。可是聽了許攸這番話,他還是忍不住心臟一抽,眉頭一皺——難道昔在河東,荀文若請曹操剝奪自己的兵權,緣故就在於此嗎?!(未完待續。。)

第14章 封藩涼州第32章 殺俘不祥第10章 併案討夷第3章 破此五賊第13章 人之大欲第14章 鳳雛之謀第31章 玩弄人心第14章 金商門外第11章 須臾頃刻第10章 月黑殺人第29章 太公封齊第10章 月黑殺人第38章 須三萬金第15章 野有遺賢第33章 賢良孝廉第25章 席藁待罪第5章 遠之則怨第3章 鴻鵠之志第12章 江上肅清第5章 神鵰大俠第11章 成都驚變第22章 生死度外第14章 海外異聞第24章 三辭三留第24章 所以餌敵第12章 黃鬚大奇第20章 城守秘策第22章 小枝槊頭第17章 強固是氏第1章 輔政安民第15章 新野之宴第23章 百口莫辯第1章 如有勳在第26章 何必三策第3章 鴻鵠之志第18章 我能興鄭第27章 賢卻未賢第3章 世家短視第1章 分州荊襄第36章 遣使赴倭第12章 江上肅清第27章 來何遲也第12章 阿承醜女第26章 直取葭萌第5章 漢家道微第24章 兗州叛將第2章 言不及義第18章 無心插柳第25章 遷胡入幽第18章 公臺不懌第15章 宮中二宦第22章 軍泛馬訾第26章 往徵不難第17章 養寇自重第9章 煮豆燃萁第30章 凌雲雕龍第3章 深入西域第25章 萬人敵也第30章 命中魔星第23章 豈可無馬第16章 屯敵必取第23章 吾舅同然第5章 幽州之戰第1章 輔政安民第17章 初試金手第12章 白地將軍第17章 披髮叫天第30章 師恩如海第16章 誰是蕭何第22章 飛將奄至第15章 今古之爭第38章 謀國謀身第17章 初試金手第21章 諸葛連弩第26章 老成謀國第12章 安漢之志第18章 投鼠忌器第24章 勇救都昌第4章 夢中殺人第5章 漢語拼音第31章 大戰餘波第6章 奢而不侈第12章 觀其決斷第11章 魔鬼之聲第3章 姻不如族第29章 裸身而來第30章 合圍長安第17章 忠良被難第26章 往徵不難第32章 暗流涌動第1章 遠方來客第24章 河內司馬第14章 人治社會第25章 汝國何在第9章 周平王事第22章 故人重逢第18章 長生丹藥第19章 編定魏律第22章 請跪恭送第19章 成陽糧運
第14章 封藩涼州第32章 殺俘不祥第10章 併案討夷第3章 破此五賊第13章 人之大欲第14章 鳳雛之謀第31章 玩弄人心第14章 金商門外第11章 須臾頃刻第10章 月黑殺人第29章 太公封齊第10章 月黑殺人第38章 須三萬金第15章 野有遺賢第33章 賢良孝廉第25章 席藁待罪第5章 遠之則怨第3章 鴻鵠之志第12章 江上肅清第5章 神鵰大俠第11章 成都驚變第22章 生死度外第14章 海外異聞第24章 三辭三留第24章 所以餌敵第12章 黃鬚大奇第20章 城守秘策第22章 小枝槊頭第17章 強固是氏第1章 輔政安民第15章 新野之宴第23章 百口莫辯第1章 如有勳在第26章 何必三策第3章 鴻鵠之志第18章 我能興鄭第27章 賢卻未賢第3章 世家短視第1章 分州荊襄第36章 遣使赴倭第12章 江上肅清第27章 來何遲也第12章 阿承醜女第26章 直取葭萌第5章 漢家道微第24章 兗州叛將第2章 言不及義第18章 無心插柳第25章 遷胡入幽第18章 公臺不懌第15章 宮中二宦第22章 軍泛馬訾第26章 往徵不難第17章 養寇自重第9章 煮豆燃萁第30章 凌雲雕龍第3章 深入西域第25章 萬人敵也第30章 命中魔星第23章 豈可無馬第16章 屯敵必取第23章 吾舅同然第5章 幽州之戰第1章 輔政安民第17章 初試金手第12章 白地將軍第17章 披髮叫天第30章 師恩如海第16章 誰是蕭何第22章 飛將奄至第15章 今古之爭第38章 謀國謀身第17章 初試金手第21章 諸葛連弩第26章 老成謀國第12章 安漢之志第18章 投鼠忌器第24章 勇救都昌第4章 夢中殺人第5章 漢語拼音第31章 大戰餘波第6章 奢而不侈第12章 觀其決斷第11章 魔鬼之聲第3章 姻不如族第29章 裸身而來第30章 合圍長安第17章 忠良被難第26章 往徵不難第32章 暗流涌動第1章 遠方來客第24章 河內司馬第14章 人治社會第25章 汝國何在第9章 周平王事第22章 故人重逢第18章 長生丹藥第19章 編定魏律第22章 請跪恭送第19章 成陽糧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