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巨型火炬

按照諸葛亮原本的計劃,主要是靠糧堡來引誘匈奴人。他相信匈奴人很清楚,只要將運至前線的糧草焚盡或者搬空,漢人就且組織不起對美稷的進攻來哪。而且西河、上郡等地也都不是豐饒的產糧區,那麼多糧食,還不知道是刺史求爺爺告奶奶,從哪兒掏摸來的,要是一朝而空,他刺史的位置恐怕也難保。等漢人再換個刺史過來,有沒有雄心打美稷姑且不論,前後交接,少說也得半年,今冬的危機就算是解除了。

故此在諸葛亮的算計中,匈奴人會先遣一支小隊來圍兵堡——堡壘太小,兵多了也排不開——然後大軍直奔糧堡而去。匈奴人並不擅長攻城,他就靠着手頭這兩百人,有把握支撐到郭淮他們整備好兵馬衝殺過來援救,那便可以將胡騎全都包了餃子。

可是他光算計匈奴人了,沒想到來的是鮮卑人,鮮卑人將會如何行動,那是毫無腹案,更無從猜想啊。可是他沒有想到,鮮卑人竟然一個都不肯奔兵堡來,全都往糧堡那兒去了,這口氣一鬆下來,這才覺得自己腿軟。好了,基本上,只要不出意外,自己這條小命就算是保住了。

於是一面下令再次搖旗——這回搖的是白旗,一面取胡牀來坐。時候不大,眼瞧着鮮卑人衝到了鹿砦之前,當先幾個也不下馬,直接放倒手中長矛或者旗杆,就把粗粗布設的鹿砦給挑開了好幾個缺口,餘衆一擁而入。這時候,對面糧堡上亦有白旗搖動。諸葛亮見狀。那心才徹底地踏實了。

鮮卑人你爭我奪。洶涌衝入糧堡,都急着去搶糧食。幾位大人倒是沒進去,一是怕有埋伏,二是反正自家部署搶得的財物不可能少了自己那份兒,倒不必親自動手。他們全都匯聚在堡門外鹿砦附近,相互間或瞪眼或打哈哈,質問對方:“你怎麼不去打漢人呢?”

“啊呀啊呀,漢人也挺可憐的。既然奪了他們糧食,那也就不必取他們性命了吧。出來以前薩滿奶奶跟我說過,此行多做善事,神靈纔會保佑。”

再說那些鮮卑人衝進糧堡一瞧,就見周圍十來個大草垛,中間大片空場,地上鋪着好幾十塊木板。有那機靈就用手中旗杆、長矛、馬刀去捅草垛,根據手上的感覺估計,應該全是乾草,沒有什麼糧食。糧食在哪兒呢?難道是存在地窖裡。那些木板就是窖門嗎?

“呼啦”一下,鮮卑人全都擁到堡中央去了——就算不想去翻看木板下有無地窖。他們也在門口存身不住,因爲後面還有同族要往裡擠哪。如此混亂,但有一支兵馬從斜刺裡衝殺過來,當場就能砍翻好幾百個。

當然啦,鮮卑人也不蠢,四位大人早就把親信撒將出去,遮護來路和探查周邊情況,眼瞧着數箭地內毫無人影,也便不再約束部衆,由得他們往糧堡裡面涌,甚至還高聲鼓勵:“這牆也不甚牢,都推翻了,好多些人進去搬糧。”果然就有擠不進去的鮮卑人嘗試去衝撞堡牆。

涌到糧堡中央的鮮卑人縱馬踩踏,果然聽得木板下聲音不對,似有空洞,正待下來以刀發掘,忽聽數聲巨響,多處木板被踩塌,當下人喊馬嘶,亂作一團。旁邊兒的人也不問跌下去那些同伴有無受傷,反而扯着脖子朝下喊:“如何,有見到糧食麼?可有絹帛?”

不過跌下去那些就算受了傷,應該也不嚴重,一面掙扎着爬起來,一面朝上斥喝道:“有沒有的,你也下來,自然便見着了。”

糧堡頗大,諸葛亮遠遠望見,起碼有三成的鮮卑人都已衝了進去,他忍不住暗中捏了捏手掌,就覺得掌心都是冷汗,不禁對自己說:“君子重威,不輕變色,即白刃加頸亦當心如靜水。孔明啊孔明,汝嘗自負才華,比擬管仲、樂毅,但今遇敵,內心如此慌亂,豈管、樂之籌?須更警醒,日省其身才是。”

纔想到這兒,忽見對面糧堡中火光沖天,他雖然纔剛警告過自己,還是忍不住站起身來,鼓掌笑道:“計得售矣!”

這火是從四面草垛開始燒起來的,究竟哪兒來的火頭,鮮卑人全都毫無頭緒,但本能地就有人喊:“中埋伏了!”堡外大人聽見,趕緊招呼部衆:“都快出來!”

可是這火燃得好快,快過了鮮卑人的常識,轉眼之間,不但圍着糧堡內側一圈兒全都着了,甚至蔓延到了堡外,滿地都是火苗,濃煙四起,很快就連那些鹿砦都變成了一架架的火炬。

堡內的鮮卑人急着往外跑,可是四面皆火,其中的通道、空隙小得可憐,於是互相碰撞、踩踏,死傷無數——當然更多是直接把身上的皮衣給燎着了,形成一個個人形火炬,四處亂躥。堡外的鮮卑人也急着更往遠處逃,拱衛着他們的大人們,冒煙突火,幾乎跟沒頭蒼蠅一般亂躥。諸葛亮在堡上瞧見,當即喝道:“此等亂虜,一匹夫可擒也。卿等可敢出而殺敵!”

堡中這兩百人小部隊的首領,就正是那位屢傷而不死的“福將”荊洚曉,當即拱手:“願從長官殺虜!”諸葛亮不禁噎了一下:“呃……某乃文吏,便無須出戰了,留下十人護我,命卿去擒虜酋。”完了又加上一句:“着赭者即虜酋也。”

荊洚曉領令,當即下堡,率領所部就開門殺出。他手下一半兒步卒,一半兒騎兵,當下分派任務,步卒就結陣在堡外遊弋,不使虜騎靠近,自己領着騎兵見人就殺,見馬就射。

荊洚曉沒啥文化,哪怕是勳給他起個了好名字,還勒令部曲們都要學點兒文字,他混了那麼多年,斗大的字也光識得石餘而已——也就十來個。可是要論戰場上的經驗,那還是相當充分的,先不着急去擒虜酋,光到處尋摸扎堆兒的鮮卑人。要是堆扎得小呢,直接便縱馬將其衝散,要是堆扎得大呢,便賜予兩輪箭雨。

因爲他知道,敵雖一時混亂,亦可重整,自己麾下兵馬實在是太少了,對之亂敵還能撿點兒便宜,要是等敵人反應過來,集結起來,那不但衝不動,還可能反爲所傷。所以首要目的,就是得讓鮮卑人繼續亂下去,不能讓他們順利紮成堆兒。

很快的,小股鮮卑人就都被荊洚曉他們衝散啦,剩下幾個大股,基本上都以赭袍大人爲中心,荊洚曉不敢硬衝,只是遠遠地放箭。鮮卑人張弓相還,可是士氣既墮,人心又亂,拉弓的手也忍不住哆嗦,明明是精於騎射的大人親衛,結果十箭射出去,還未必能夠傷得了一人。

就這會兒功夫,郭淮也終於領兵殺了過來。且說郭伯濟馳至目的地,還沒來得及整列,就先見到糧堡方向火光沖天,不禁一拍雙手:“得之矣!”也不再編組、整隊了,命人高聲用匈奴話喊道:“鮮卑人燒咱們糧食了,都殺回去啊,他燒咱一斛糧,咱就殺他一個人,搶他們的武器、戰馬來抵數!”

匈奴兵“嗷嗷”怪叫,個個目眥欲裂——咱們辛辛苦苦那麼多天夯土建城,就等着是大人把吃剩下的糧食全都分了,一人給個幾斛糧就能拿下美稷啊,再因功受賜個一兩石的,以後一整年日子都好過。這些鮮卑狗子哪兒來的?你搶糧就搶糧吧,怎敢縱火焚燒?你以爲漢人的糧這麼好吃的?糟蹋糧食要天打五雷轟啊!當下匆匆穿戴好甲具,提着弓刀就往北衝。

郭淮吩咐秦誼:“吾將其半往救孔明,兄可將其餘繞至虜後,務必全殲。”秦誼祿剛纔在堡內嚇得臉色都有點兒發白,可是如今鎧甲也穿上了,武器也提起來了,又有數千匈奴騎兵圍繞着,膽氣陡壯,當即一揮手中長矛:“伯濟寬心,且看秦某擒其渠魁,獻於主公駕前!”

參與築城的有大概七八千匈奴人,還有千餘漢人工匠。漢人工匠當然早就逃得無影無蹤了,匈奴人可大多聽話集結了起來,當下郭淮帶着一半兒,將近五千人就直接衝殺過去,正瞧見糧堡好象一支沖天的大火炬一般,濃煙直上雲霄,火炬旁邊兒是沒頭蒼蠅一般亂躥的鮮卑人,其中還有好多就跟小火炬似的,幾乎就沒有成列的隊伍。於是毫不猶豫,縱馬便衝,挺槊就刺——郭伯濟年紀雖輕,大小戰役也經歷過十數場了,就從來沒殺得這麼痛快過,槊下幾無一合之敵。

把勇士組織起來,那才叫做軍隊,沒有組織的散兵遊勇,在軍隊面前,哪怕個人武藝再高,也是案板上的魚肉。匈奴人也好,鮮卑人也罷,紀律性和組織力都普遍不強,但多少也是有組織的,有組織乃有指揮,乃有配合,這才能縱橫草原大漠,非徒恃弓馬之能也。如今既然組織已散,那還有何戰力可言啊?

郭淮衝殺一陣,遠遠的就瞧見荊洚曉了,不禁高呼道:“諸葛何在?!”荊洚曉一邊回答:“尚在堡中,無恙。”一邊把手朝着兵堡相反的方向一指:“虜酋在此!”

那四名大人不是不想跑,但一來自家部衆還有很多都在糧堡裡沒出來呢——估計也出不來了——還想着救援、收束,二則濃煙烈火之中,全都跑岔了方向,隨即又被荊洚曉所部放箭絆住,因此還在大火炬周邊轉悠。荊洚曉見每名鮮卑大人身邊,都還圍着那麼數十近百騎,知道自己根本啃不動,乾脆——我把這功勞讓給郭將軍你吧!(未完待續……)

第18章 長生丹藥第2章 窮山逐鹿第15章 知交零落第36章 蜮蚓豈龍第16章 會稽顯姓第23章 霸王鎩羽第12章 劈章宮門第24章 軍功酬爵第8章 謀策定亂第3章 吳中之禍第8章 政治革命第6章 樂浪故人第4章 孤屯義士第13章 會溫氏園第5章 二得二失第34章 疏不間親第10章 離間江陵第28章 無禮冒犯第23章 陣前詭言第28章 超願棄父第22章 醫者仁心第25章 毀於一旦第5章 谷口設伏第24章 汝爲中行第6章 並無雅骨第26章 城頭箭書第10章 爲小兒欺第18章 無心插柳第25章 大盈若衝第7章 欲取先與第4章 彼采葛兮第18章 工人運動第33章 先登者誰第6章 尊者一諾第11章 軍中之樂第20章 冢子監國第29章 律有明文第3章 微末小技第4章 渾人心思第15章 窈窕淑女第10章 分而制之第20章 謀劃江東第23章 幼平奮威第9章 明察秋毫第23章 刺客奇才第4章 五經注我第16章 會稽顯姓第23章 屠盡匈奴第8章 頭風復發第14章 敝帚自珍第9章 察考諸子第10章 分而制之第16章 廊下故人第25章 席藁待罪第13章 族內之爭第22章 太白蒼蒼第9章 爲國殺賊第20章 亥豬巳蛇第21章 藏富於山第19章 嶺南烽煙第36章 鐵券丹書第15章 名醫神針第10章 離間江陵第7章 道出無終第23章 擒賊擒王第36章 蜮蚓豈龍第2章 安貧守賤第24章 要當磔也第14章 無奈竊國第28章 後世來者第12章 白地將軍第3章 天不可言第13章 深肖乃父第28章 江南俊才第4章 益德爭功第30章 大破魏賊第11章 苦肉之計第21章 一字長蛇第19章 成陽糧運第4章 不肖之子第22章 故人重逢第14章 海外異聞第36章 鐵券丹書第25章 畫蛇添足第4章 彼采葛兮第7章 不忠不孝第18章 投鼠忌器第19章 卿之無學第30章 俊傑相對第18章 巨型火炬第18章 文章魁首第25章 異度所遣第36章 鐵券丹書第36章 誰人祖道第25章 鄠縣落鳳第28章 鄴下舌戰第28章 單騎闖陣第17章 莒縣奇案第29章 人亡政息第9章 德不可見
第18章 長生丹藥第2章 窮山逐鹿第15章 知交零落第36章 蜮蚓豈龍第16章 會稽顯姓第23章 霸王鎩羽第12章 劈章宮門第24章 軍功酬爵第8章 謀策定亂第3章 吳中之禍第8章 政治革命第6章 樂浪故人第4章 孤屯義士第13章 會溫氏園第5章 二得二失第34章 疏不間親第10章 離間江陵第28章 無禮冒犯第23章 陣前詭言第28章 超願棄父第22章 醫者仁心第25章 毀於一旦第5章 谷口設伏第24章 汝爲中行第6章 並無雅骨第26章 城頭箭書第10章 爲小兒欺第18章 無心插柳第25章 大盈若衝第7章 欲取先與第4章 彼采葛兮第18章 工人運動第33章 先登者誰第6章 尊者一諾第11章 軍中之樂第20章 冢子監國第29章 律有明文第3章 微末小技第4章 渾人心思第15章 窈窕淑女第10章 分而制之第20章 謀劃江東第23章 幼平奮威第9章 明察秋毫第23章 刺客奇才第4章 五經注我第16章 會稽顯姓第23章 屠盡匈奴第8章 頭風復發第14章 敝帚自珍第9章 察考諸子第10章 分而制之第16章 廊下故人第25章 席藁待罪第13章 族內之爭第22章 太白蒼蒼第9章 爲國殺賊第20章 亥豬巳蛇第21章 藏富於山第19章 嶺南烽煙第36章 鐵券丹書第15章 名醫神針第10章 離間江陵第7章 道出無終第23章 擒賊擒王第36章 蜮蚓豈龍第2章 安貧守賤第24章 要當磔也第14章 無奈竊國第28章 後世來者第12章 白地將軍第3章 天不可言第13章 深肖乃父第28章 江南俊才第4章 益德爭功第30章 大破魏賊第11章 苦肉之計第21章 一字長蛇第19章 成陽糧運第4章 不肖之子第22章 故人重逢第14章 海外異聞第36章 鐵券丹書第25章 畫蛇添足第4章 彼采葛兮第7章 不忠不孝第18章 投鼠忌器第19章 卿之無學第30章 俊傑相對第18章 巨型火炬第18章 文章魁首第25章 異度所遣第36章 鐵券丹書第36章 誰人祖道第25章 鄠縣落鳳第28章 鄴下舌戰第28章 單騎闖陣第17章 莒縣奇案第29章 人亡政息第9章 德不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