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中山之狼

《三國志》裴疏引《典略》說:“(袁)尚爲人有勇力,欲奪取(公孫)康衆,與(袁)熙謀曰:‘今到,康必相見,欲與兄手擊之,有遼東猶可以自廣也。’”

其實這則軼聞要是往深裡琢磨,不老靠譜的。從來“斬首行動”可以敗敵,卻未必能夠直接強己,袁尚要是真打死了公孫康,遼東必然大亂,他一個外來人,就有在曹軍殺來前敉平叛亂,一統遼東的信心嗎?要是劫持公孫康呢?那也未必就能一把抓過遼東的軍政大權來啊。

所以他要真這麼幹了,最大的可能,就是殺了公孫康,然後自家兩兄弟也掛;或者劫持了公孫康,然後多活幾天,被人瞅着一個空子砍了腦袋——遼東羣臣,上上下下,都在琢磨着救出人質,殺死劫持犯,你兄弟兩個還能跟成千上萬的人鬥智鬥勇?

還不如劫持公孫康,讓公孫康安排好交通工具給自己跑路,來得更靠譜一些……

原本歷史上的袁尚,即便真有這心,他也還沒能夠動手,就讓公孫康派人給擒下了,給按倒在冰冷的土地上。袁尚還央告呢,給張席子墊墊吧,倒是袁熙認了命,嘆息着道:“頭顱方行萬里,何席之爲!”

可是在這條時間線上,卻不由得袁尚不動——這都要把我們兄弟交給是勳了,是勳是絕不會畢恭畢敬地請我們兄弟上路啊,而必然要上枷鎖、裝囚籠的呀,等到那時候,再想奮起一搏都沒有機會了!袁尚這小子骨子裡還是頗有一份血性的——所以袁紹說他“肖己”。袁本初年輕時候也多少有點兒不管不顧的豪俠氣——當即鋌而走險。假裝去拿是勳。實際卻奔着公孫度去了。生死存亡之際,先下手爲強,至於拿下公孫度然後再怎麼辦……到時候再琢磨好了!

可是眼瞧着他已經到了公孫度的面前,堂堂的遼東之主卻面不改色。隨即是“嘣嘣”數聲,屏風後飛來數支羽箭,全都狠狠釘到了袁尚的雙腿上。袁顯甫雙腿當即劇痛無力,但是前衝之勢不衰,一腦袋就撞到了公孫度面前的几案上。公孫度朝後略一挪身。沒被几案撞着,也沒被袁尚拼命伸出來的雙手給搭上。

是勳是瞧得目瞪口呆,心說原來你丫早有準備,卻眼睜睜地瞧着我出醜!

公孫度確實早有準備,緣由就在於昨晚陽儀爲了撇清自己,在他面前大說二袁的壞話。陽儀說了:“僕役密報,雲袁氏兄弟私語,有‘手擊之’、‘猶可以自廣’等語,不識何意?”

公孫度心說那還有啥何意啊,那倆貨分明想要劫持我。搶奪我的遼東哪——當下狠狠瞪了陽儀一眼,心說既有此事。何不早報?所以他今天面見二袁,預先就在屏風後、帷幕後都埋伏了親衛,倘若二袁有何異動,那便當場拿下!

其實公孫度並未全然相信陽儀所說,因爲那終究是僕役們據稱得自袁氏兄弟的“私語”,又只有片言隻字,準確性不好保證——估計也正是因爲這樣,所以陽儀沒有立刻稟報自己。他今日召二袁來,正如是勳所料,主要是威嚇一番,瞧瞧對方的態度。要是兩兄弟都跟袁熙似的,磕頭求饒,那公孫度就覺得,如此膿包,不難駕馭,留下來也不足爲禍。反正他又沒跟是勳把話說死,打一開始,就光談判樓班問題了,壓根兒就不直接提二袁啊。

倘若二袁自命必死,仍然氣節無虧——比方說跟逄紀似的,說要殺就殺吧,只求寬赦旁人——就說明這倆年輕人不簡單,還是早點兒送他們上路爲好。至於說鋌而走險,真的可能動起手來,公孫度雖然是預先做了防備的,但也並未料到這種戲碼真會上演。

當下屏風、帷幔後的親衛們一擁而上,就把袁熙、逄紀,還有血呲呼啦的袁尚全都按倒在了地上。公孫度扶正了面前的桌案,冷冷一笑道:“吾尚有不忍之心,不欲殺汝,汝反來圖我!”

是勳這會兒也緩過來了,爲了遮遮自己的醜臉,他趕緊坐穩了幫腔:“公孫將軍可聞昔趙簡子射狼之事耶?”公孫度聽了這話不禁一愣:“何謂也?”

是勳微微而笑,簡明扼要地回答道:“昔趙簡子出獵,有狼遁走,求匿於東郭某,雲隨侯救蛇而獲珠,今若濟物,必有以報。東郭乃納之於囊,以避簡子。待簡子去,乃出狼,而狼雲餒甚,與其飢死,不如啖人。今見袁氏,譬如狼也。”

他這說的是“中山狼”的故事,雖然假託春秋時代的趙簡子趙鞅,其實爲宋以後的民間傳說,公孫度當然沒有聽說過。不僅僅公孫度,在座之人全都茫然無知,心說這是哪本書上記載的哪?這位是司直還真是博學多才啊。

逄紀給按在地上,拼命梗起脖子來,怒視是勳,罵道:“昔曹操兵敗,託冀州以得活,今乃欲族袁氏。誰爲狼耶?曹操豺狼之心,天下皆知!”

是勳冷笑搖頭:“昔袁氏尊奉天子,以討董卓,故我主與之合縱,共抒國難,孰謂相托?後袁本初割據四州,不奉職供,我主乃奉天命討之,是公而非私也。及赦其罪,使牧幽州,其昔日薄德亦以直報之矣。今袁尚弒父,袁譚、袁熙謀逆,尚何面目以道乃父之德?!若本初有靈,豈不化雷以殛殺逆子!”

你敢拿袁紹的事兒來幫袁尚說話?袁尚就是一弒父的逆子,他老爹要是在天上有靈,第一個招雷劈了袁尚你信不信?!要說設策定謀,我或許不如你逄元圖,要論耍嘴皮子,你根本就不是個兒!閉嘴吧!

生死關頭,逄紀本來沒那麼容易閉嘴,然而是勳偏偏說到了袁紹之死……袁紹是怎麼死的?沒人比逄紀更清楚了,當即臉就綠了,舌頭就僵了,再也說不出一個字來。

公孫度擺擺手,讓軍士把三人給拖將出去,隨即詢問是勳道:“彼獠如此狂悖,天使押之返許,若有蹉跌,悔之莫及。不如度即斬之,取首而還,如何?”是勳大喜,趕緊拱手致謝。就聽公孫度又說:“然逄紀忠悃,惜乎所遇非主,吾不忍斷烈士頭也。乃縊殺之,使葬遼東,若何?”

是勳聽了這話就是一愣,隨即拱手道:“便依將軍。”

袁氏兄弟就這麼着掉了腦袋。是勳又在襄平呆了三天,盡享歡宴,然後攜帶二袁的首級,得意洋洋地踏上了返程之途。公孫度使柳毅相伴是勳前往柳城,覲見曹操,並且輸運糧秣、物資,以犒勞王師。

路上,柳毅貌似有話要跟是勳說,但是猶豫了半天,最終還是給嚥了。是勳不明白對方爲何是這種態度——難道想要背主自託麼?略微試探了幾句,卻得不着滿意的迴應,也只索罷了。

其實柳毅是在考慮,關於真氏勳的事情,要不要透露一二,以市恩之呢?

當日公孫度斬殺二袁,擺明態度與曹操和睦,柳毅回府之後,立刻就吩咐:“喚氏勳來。”他已經拿定了主意,要砍下氏勳的狗頭去討好是勳,連言辭都已經琢磨好了,正不必多說什麼,只要把腦袋送過去,雲“此乃某地出身的某人,姓氏名勳,與天使名字相仿,因誹謗天使,吾故殺之”即可。是勳自然能夠明瞭自家的好意。

當然啦,在此之前,最好再把氏勳叫過來仔細詢問一番,相關假的是宏輔的來歷、情報,知道得越對,則對自己和遼東越爲有利——說不定將來有用上的一天。可是料想不到,從人去了少頃,匆匆回報:“繩索委地,那廝已然遁去,不知影蹤!”

柳毅聞言,又驚又怒,匆忙全府搜索,又遣親信在襄平城內外到處訪查,然而直到是勳奉使結束,離開遼東,卻一直找不到氏勳的行跡。那小子跑哪兒去了?難道他猜到了自己會砍下他腦袋去討好是勳不成?!

無奈之下,柳毅只好嚴令府中,說你們都要把那傢伙忘掉,無論誰問起來,我府裡都從來也沒有過這麼一個人,敢泄露的,必然斫下他的狗頭!受命跟隨是勳前往柳城的途中,他也猶豫着要不要給是宏輔提一個醒,但是反覆思忖,還是就當什麼也沒有發生過,自己對此事一無所知比較好……

回程途中,與來時相同,都由諸葛亮爲是勳駕車。某次瞅個空檔,柳毅的馬車距離較遠,諸葛亮突然頭也不回地直接低聲問道:“公孫升濟雲縊殺逄紀,使葬遼東,未知真耶?假耶?”他真的把逄紀給殺了嗎?

是勳撇了撇嘴:“未免別生枝節,姑且信之。”我也知道這裡面肯定有花樣,但在那種情況下,實在不好再步步進逼了呀。

諸葛亮皺眉道:“公孫升濟梟雄之資,逄元圖智謀之士,若得遇合,必爲朝廷之患。”是勳說你想得太多了,公孫度殺了二袁,逄紀肯不肯爲他所用還是一個問題呢,柳毅、陽儀等遼東舊臣容不容得下逄紀,那又是一個問題。其實還有第三個問題,是勳沒有說出口,那就是——公孫度還能再活幾年?(未完待續。。)

第14章 客已滿矣第6章 一時俱反第25章 所忠者天第1章 遠方來客第30章 標名青史第9章 煮豆燃萁第15章 擾會驚吳第30章 釜底抽薪第29章 鎮撫關中第26章 我天子使第10章 西行取經第19章 難從死志第31章 曾母投杼第14章 鳳雛之謀第20章 通權達變第17章 大戰序幕第3章 四方貴半第11章 自由心證第20章 作死節奏第16章 我主不見第26章 文姬歸漢第33章 孝即是忠第32章 殺俘不祥第34章 錦衣馬超第29章 難爲田橫第22章 收服荊南第26章 南鄭病龍第3章 嫌疑之地第25章 萬人敵也第6章 仿如濮陽第26章 爲政之權第28章 真書僞書第22章 爭戰渭北第13章 孟門之山第13章 行海索第14章 李代桃僵第5章 漢語拼音第34章 丞相司直第11章 觀其決斷第9章 漢家法寶第18章 背主求榮第22章 雷震行刺第10章 平定上郡第22章 八字真言第21章 儒者之心第21章 暗夜驚魂第13章 郊祀天地第18章 東海傲來第20章 冢子監國第12章 覆巢之下第36章 封侯之賞第17章 莒縣奇案第28章 單騎闖陣第2章 九江處士第11章 觀其決斷第16章 管他何人第3章 天命天姓第27章 敗絮其中第34章 猛虎出柙第35章 世豪之富第27章 白晝荒夢第19章 二虎媾合第14章 帳下壯士第4章 海東來去第18章 蓋章生效第23章 涼州之戰第30章 師恩如海第14章 衣帶之詔第24章 汝爲中行第33章 長矛如林第20章 天象示警第28章 人與禽獸第22章 天下太平第1章 下車立威第28章 毋失我望第14章 龍旗九旒第11章 軍中之樂第6章 華夷之辨第6章 皆不可用第14章 封藩涼州第1章 內科聖手第22章 爪牙股肱第27章 平原搬兵第1章 啖肉豪客第38章 矜功失節第15章 新野之宴第15章 毋受其蠱第18章 公臺不懌第17章 火燒長安第18章 二事不朽第16章 混世魔王第14章 未之聞也第16章 飛來乾醋第8章 奇峰突起第16章 孰輕孰重第1章 輔政安民第7章 宛城宣詔第1章 內科聖手第20章 大科學院第23章 一身是膽
第14章 客已滿矣第6章 一時俱反第25章 所忠者天第1章 遠方來客第30章 標名青史第9章 煮豆燃萁第15章 擾會驚吳第30章 釜底抽薪第29章 鎮撫關中第26章 我天子使第10章 西行取經第19章 難從死志第31章 曾母投杼第14章 鳳雛之謀第20章 通權達變第17章 大戰序幕第3章 四方貴半第11章 自由心證第20章 作死節奏第16章 我主不見第26章 文姬歸漢第33章 孝即是忠第32章 殺俘不祥第34章 錦衣馬超第29章 難爲田橫第22章 收服荊南第26章 南鄭病龍第3章 嫌疑之地第25章 萬人敵也第6章 仿如濮陽第26章 爲政之權第28章 真書僞書第22章 爭戰渭北第13章 孟門之山第13章 行海索第14章 李代桃僵第5章 漢語拼音第34章 丞相司直第11章 觀其決斷第9章 漢家法寶第18章 背主求榮第22章 雷震行刺第10章 平定上郡第22章 八字真言第21章 儒者之心第21章 暗夜驚魂第13章 郊祀天地第18章 東海傲來第20章 冢子監國第12章 覆巢之下第36章 封侯之賞第17章 莒縣奇案第28章 單騎闖陣第2章 九江處士第11章 觀其決斷第16章 管他何人第3章 天命天姓第27章 敗絮其中第34章 猛虎出柙第35章 世豪之富第27章 白晝荒夢第19章 二虎媾合第14章 帳下壯士第4章 海東來去第18章 蓋章生效第23章 涼州之戰第30章 師恩如海第14章 衣帶之詔第24章 汝爲中行第33章 長矛如林第20章 天象示警第28章 人與禽獸第22章 天下太平第1章 下車立威第28章 毋失我望第14章 龍旗九旒第11章 軍中之樂第6章 華夷之辨第6章 皆不可用第14章 封藩涼州第1章 內科聖手第22章 爪牙股肱第27章 平原搬兵第1章 啖肉豪客第38章 矜功失節第15章 新野之宴第15章 毋受其蠱第18章 公臺不懌第17章 火燒長安第18章 二事不朽第16章 混世魔王第14章 未之聞也第16章 飛來乾醋第8章 奇峰突起第16章 孰輕孰重第1章 輔政安民第7章 宛城宣詔第1章 內科聖手第20章 大科學院第23章 一身是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