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不合邏輯

有一個詞彙叫做“邏輯”,源自古希臘語,本意爲詞語或言語,引申爲思維或推理,純爲音譯,在是勳所處的這個年代、地域的語言當中,自然是不存在的。倘要替代,或者可名之爲“理”,不合邏輯,便是常謂的“於理不合”。

是勳前一世很喜歡看推理劇,雖說他本人的邏輯思維、推理能力也就平平而已,但放在這一世,還是可以傲視大多數士人的。具體到推理劇上,其實真正的精品少之又少,很多橋段乍一看挺象那麼回事兒,但是細節不值得推敲,一推敲便於理不合。

關於董蒙設計,使董勳劫持是勳之事,也是如此,若往深裡一層想,揣度涉案每個人的心理狀況,大有於理不合之處。主要便是:董勳究竟知不知道董蒙會殺他滅口?倘若知道,難道真肯坦然赴死嗎?倘若不知,董蒙又是如何說動他來劫持是勳的?劫持之後,他的下場又會如何?難道還期望是勳饒過他嗎?好吧,就算是勳寬宏大量,不追究此事,他終究是朝廷欽命的要犯,是勳跟他何親何故,要爲他隱瞞,而不是立刻逮捕起來法辦?

所以極大的可能,這個董勳,並非真正的董勳!

他或者只是一個貌似董勳之人,董蒙誆來劫持是勳,騙說事後即斬真董勳以代,讓他得以逃出生天;或者,那根本就是董家的死士。

當然啦,這世上不合邏輯的事情很多,真實往往比小說更爲荒誕。所以是勳也只是猜想而已。並不敢妄下決斷。故而他特意安撫董蒙。讓對方先放鬆下來,然後再當頭敲上一棒,以期求得真相。

果不其然,他分明是猜中了,董蒙嚇得連食案都給撞翻了。是勳不禁輕輕搖頭:“公盛,卿之心智,尚須磨鍊啊。”這分明就是得了便宜還要賣乖。

要說是勳不恨董蒙,那是不可能的。終究董蒙設計,就把他嚇了個半死,感覺一隻腳踏進了鬼門關中,又硬生生給拔了回來。然而弄死董蒙是很簡單的,想要通過董蒙牽扯出董家來,卻並非那麼容易,況且,通過此前的交談,是勳覺得董蒙此人可用,若能就此捏住他的把柄。將其收於麾下,豈不比一刀殺了他更有價值嗎?

公元二百年。什麼東西最貴?人才啊!

一方面,多少想要泄一泄心中憤恨,另方面,也必須仔細揉搓,才能讓這個懷揣小聰明的傢伙死心塌地追隨自己,故而是勳不肯一次把底牌亮完,而要反覆敲打董蒙,把他一會兒高舉到天上,一會兒又拋擲在深谷,再踩上兩腳。套用後世一句話,這短短的十分鐘時間內,董蒙的心情就跟坐過山車似的,忽高忽低,折騰得他五內如煮,理智瀕臨崩潰的邊緣……

於是是勳再溫言撫慰,略加探詢,董蒙終於竹筒倒豆子一般,主動把前因後果全都合盤托出。

董勳是在“衣帶詔”政變後不久,攜三名忠誠的家奴,逃到河東來的,投於董氏本家。董氏長老商議之後,覺得奇貨可居,便將其藏匿起來,以期將來袁、曹大戰,袁家佔了上風以後,可以奉獻出去——河東郡內大姓,衛家有衛覬、裴家有裴茂,皆在曹氏麾下,爲了跟他們對抗,董氏是相對於傾向袁氏的。董蒙因爲不好讀書,在家中地位很低,負責一些雜務,就也被牽扯進此事中去了。

董蒙本人是反對長老們的想法的,他認爲董勳非足爲寶,反是禍端,不如一刀殺了,獻於曹氏爲好,可惜長老們不聽他的。後來是勳出鎮河東,巡遊各縣,突然撞上門來,那時候長老們還並無算計,故而沒想讓董勳跟是勳碰面,更想不到讓董勳去劫持、謀害是勳。

此後是勳徵裴徽及柳氏子弟爲屬吏,而獨不及董氏,董氏便起了殺心——其實不怪是勳,董家跑出來見客的全是一票腐儒,他壓根兒就沒興趣——欲使董勳刺殺是勳,若成,則可趁亂控制郡府,將河東拱手獻給高幹,若其不成,及時把董勳拋出去,也未必便會惹禍上身。他們還計劃着啓動隱藏在衛家的衛霄,打算禍水東引。

董蒙對此更是堅決反對:你們以爲曹家都是傻瓜啊,董勳跑來河東,肯定是來投奔本家的,哪怕你指天劃地,說董勳沒來,誰信哪?董勳跟衛家有啥關係,爲啥會去投靠衛家?而只要董勳一度藏身在董家,則家族身上的污點就難以抹去,匿而不報本是一罪,匿而又使其刺殺郡守,罪之二也——那麼大一個欽犯,藏在家裡,難道就不會派人監視嗎?要說謀刺之事都是董勳一人所爲,族內無人知曉,套用是勳《討袁紹檄》裡的話:“乃以爲天下皆眚者耶?!”

可惜那票利令智昏的廢物長老,還是不肯聽他的良言相勸。

不過等到董家做好了謀刺是勳的計劃,卻一時沒能得着合適的機會——是勳隨即就北上永安,去跟高幹見仗去了,等回來以後,身邊兒部曲已全,光靠董勳跟他三名家奴,壓根兒便近不了身。

只是到了這個時候,董家卻又不想刺殺是勳了,無他,因爲袁紹已在官渡戰敗,眼瞧着形勢有點兒不大妙。尤其因爲鄰郡的關係,太原各大姓和河東各大姓常爲婚姻,相互間都有溝通,太原郭氏已經算投了曹了,王氏跟是勳暗通款曲,高幹只是懷疑,董家可打聽到了確切的消息。這袁家倒還只是小挫,幷州高幹,底兒都快給人掏空啦!

於是董氏長老們開了好幾天的會,最終決定,算了,咱還是跟衛氏、裴氏他們一樣,傍着曹家吧。直到這個時候,他們纔想起董蒙當日的金玉良言來,於是召他前來諮詢,說咱們現在把董勳獻給是太守,如何?董蒙這個氣啊,你們早幹啥去啦,如今董勳藏匿家中已一載有餘,如白染皁,洗都洗不乾淨啊——現在獻出去?那不是亡羊補牢,那是自掘墳墓!

長老們說,那咱們不獻了,直接把董勳宰了,挖個坑埋了,你看如何?

董蒙覺得也不妥當,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萬一消息泄露,董勳曾經在董家藏匿過,是勳或者朝廷追究起來,到時候人死不能復生,連回旋的餘地都沒有。他想來想去,最後就想出這條計來了。

他久聞是勳的大名,想來是勳是能夠猜到董勳曾經長期藏匿在董氏族內的,只是自己臨危相救,賣了他一個人情,想必他便不好深究。終究董氏爲郡內顯族大姓,在沒有確鑿證據的前提下,董勳又已經掛了,一般官員,誰會想着深挖根源,去跟偌大一個董家敵對啊。

他當然想不到,可能也無法理解,是勳對世家大族的憎惡,沒事兒還想攪出點兒事來呢,這主動把把柄湊上去,哪有不抓的道理?是勳一口喝破:“此番使董勳劫我,乃爲公盛之所計否?”董蒙就扛不住了,只好跪下認輸。

他敢不認輸?是勳可能確實不會對付董家,但肯定要取他董蒙的小命!眼瞧着因爲這件事,族中長老也肯聽取自己的意見了,是太守還想收自己做門客,原本不受待見的支族小子,前途驟然一片光明,這時候當頭一棒,要把這種種憧憬全都抹殺,他又怎能不肝膽俱裂,被迫將奸謀合盤托出?

真的董勳,已經宰了,屍體埋在哪兒哪兒,劫持是勳的假“董勳”,本是族中一名奴僕,因其身型與董勳相近,故而命之爲代——當然啦,董矇事先沒告訴他,自己將會取他的性命。

董蒙伏在地上,磕頭磕得額頭都腫了。是勳居高臨下,冷冷地望着他——他有點兒笑不出來了。此人設計,雖有漏洞,大面上還是妥帖的,要不是自己深挖其根,換個別的人來,除非賈文和、郭奉孝,否則還真未必瞧得破;最可怕此人殺伐果斷,毫不手軟,連真董勳、假董勳、衛霄,還有幫忙演戲的一干人等,全都清除掉了,絲毫也不手軟。人才啊!要不是經過這麼一翻搓磨,自己還真不敢用他。

前因後果道明,很多疑點也便豁然貫通了。爲啥假董勳嘮嘮叨叨的,半天不下手呢?爲啥自家四名部曲都只是被綁了起來,卻一個都未有傷及性命呢?董蒙是不想過於得罪自己,才能用救命之恩來抵消窩藏之罪。哼哼,自己早就應該想到的呀,各種影視劇中,反角殺人前要是一句話不說,那被殺之人必死,要是先囉嗦半天,肯定有緩兒啊,情節就該大轉彎啦。

是勳上一世在看那些影視劇的時候,就下過決心,自己要是哪天當了反角,想要謀害他人,肯定一句廢話不說,死也讓對方做個糊塗鬼!雖說自己上一世其實沒啥機會謀害他人,但到了這一世麼,嘿嘿~~

當然啦,該說的話,必須還得說,比方說倘若是真的董勳,真要取自己性命,也總需要說一句“某乃董勳,先父諱承,今日殺汝復仇”吧,至於自己後來那些問題,就可以徹底無視了。

於是是勳便伸出手來,按在董蒙的肩膀上,長吸一口氣,一字一頓地說道:“卿,欲爲董氏之主否?”(未完待續。。)

第21章 衣錦榮歸第33章 先登者誰第11章 熟悉劇情第24章 要當磔也第20章 前程無限第14章 敝帚自珍第25章 畫蛇添足第8章 木蘭何人第20章 射戟小支第26章 取而代之第8章 選士之策第29章 自天而降第14章 將相不和第16章 廊下故人第18章 我能興鄭第29章 鎮撫關中第10章 窮途之謀第1章 行獵上林第29章 屯田小吏第11章 自由心證第22章 太白蒼蒼第24章 安所求赦第23章 一身是膽第23章 元龍之謀第23章 兩道併發第2章 吏之不足第16章 廢立之思第18章 皆不必問第9章 周平王事第26章 良辰可待第2章 窮山逐鹿第9章 西域貢使第2章 飛龜舞蛇第14章 蘭臺藏書第20章 作死節奏第7章 吾青州人第27章 柱節立門第7章 投刺自薦第20章 的盧妨主第16章 廊下故人第26章 何必三策第16章 天下爲弈第4章 人言可畏第16章 歷史慣性第17章 火燒長安第30章 凌雲雕龍第22章 飛將奄至第19章 黃巾渠帥第22章 爪牙股肱第32章 殺俘不祥第10章 併案討夷第11章 霸王之死第4章 不利曹氏第15章 請爲紀信第23章 堂上驚變第3章 世家短視第18章 巨型火炬第19章 婦誦夫錄第17章 亡羊補牢第11章 須臾頃刻第9章 爲國殺賊第11章 叔勉之心第25章 天地之力第23章 吾舅同然第30章 凌雲雕龍第14章 倭使入覲第12章 壯當封侯第20章 鞭長莫及第11章 不聞惡聲第23章 春心乍動第2章 兄弟鬩牆第4章 豆中有膏第28章 內外兼修第28章 無禮冒犯第5章 白波谷前第2章 水力磨坊第14章 再會梟雄第22章 客座教授第5章 漢語拼音第24章 中山之狼第11章 放下屠刀第17章 強固是氏第11章 成都驚變第26章 取而代之第29章 堂堂正正第20章 天象示警第31章 不可遽廢第32章 暗流涌動第1章 苴鉏去之第21章 異獸逞兇第15章 人生易過第38章 謀國謀身第28章 真書僞書第4章 益德爭功第19章 難從死志第7章 事後諸葛第14章 金商門外第2章 西進東歸第8章 曹氏之強第6章 竊玉老賊
第21章 衣錦榮歸第33章 先登者誰第11章 熟悉劇情第24章 要當磔也第20章 前程無限第14章 敝帚自珍第25章 畫蛇添足第8章 木蘭何人第20章 射戟小支第26章 取而代之第8章 選士之策第29章 自天而降第14章 將相不和第16章 廊下故人第18章 我能興鄭第29章 鎮撫關中第10章 窮途之謀第1章 行獵上林第29章 屯田小吏第11章 自由心證第22章 太白蒼蒼第24章 安所求赦第23章 一身是膽第23章 元龍之謀第23章 兩道併發第2章 吏之不足第16章 廢立之思第18章 皆不必問第9章 周平王事第26章 良辰可待第2章 窮山逐鹿第9章 西域貢使第2章 飛龜舞蛇第14章 蘭臺藏書第20章 作死節奏第7章 吾青州人第27章 柱節立門第7章 投刺自薦第20章 的盧妨主第16章 廊下故人第26章 何必三策第16章 天下爲弈第4章 人言可畏第16章 歷史慣性第17章 火燒長安第30章 凌雲雕龍第22章 飛將奄至第19章 黃巾渠帥第22章 爪牙股肱第32章 殺俘不祥第10章 併案討夷第11章 霸王之死第4章 不利曹氏第15章 請爲紀信第23章 堂上驚變第3章 世家短視第18章 巨型火炬第19章 婦誦夫錄第17章 亡羊補牢第11章 須臾頃刻第9章 爲國殺賊第11章 叔勉之心第25章 天地之力第23章 吾舅同然第30章 凌雲雕龍第14章 倭使入覲第12章 壯當封侯第20章 鞭長莫及第11章 不聞惡聲第23章 春心乍動第2章 兄弟鬩牆第4章 豆中有膏第28章 內外兼修第28章 無禮冒犯第5章 白波谷前第2章 水力磨坊第14章 再會梟雄第22章 客座教授第5章 漢語拼音第24章 中山之狼第11章 放下屠刀第17章 強固是氏第11章 成都驚變第26章 取而代之第29章 堂堂正正第20章 天象示警第31章 不可遽廢第32章 暗流涌動第1章 苴鉏去之第21章 異獸逞兇第15章 人生易過第38章 謀國謀身第28章 真書僞書第4章 益德爭功第19章 難從死志第7章 事後諸葛第14章 金商門外第2章 西進東歸第8章 曹氏之強第6章 竊玉老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