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是郎才盡

黃初二年的春季姍姍來遲,但誰都沒有想到,一場恐怖的瘟疫瞬間席捲中原地區,尤其是司隸校尉部和豫、廬、荊三州,官民人等,成千上萬地感染了疫病,死亡枕藉——史稱“丁酉大疫”。

其實也不能說誰都沒有想到,起碼是勳對這場瘟疫是一直有所心理準備的,因爲在原本的歷史上,這場大瘟疫同時釀成了建安文學接近毀滅性的大災難,所謂“建安七子”,除孔融、阮瑀早已去世外,其餘五個——王粲、應瑒、陳琳、劉楨、徐幹——均因疾疫而死。

可是他沒有想到,並不僅僅這些文人墨客如同原本歷史上一般,在本年陸續病逝,還另有兩位故友,史書並未明確記載,竟然也因染疫而歿。

一個就是魯肅魯子敬,死在了彭蠡的長江水師都督任上;還有一個是司馬朗司馬伯達,死在度部尚書任上。

消息傳來,是勳悲慟難禁——司馬朗也就罷了,他與魯肅、王粲都相交甚久、性情投契,雖然已經做好了他們按照原本歷史發展,這一兩年就要掛的心理準備,真等接到噩耗,懷想往日的交情,仍然忍不住哭倒在地。尤其他在很多年前,便已然用前世貧瘠的醫學知識點撥過張仲景,教以瘟疫成因,以及防治之法了,其後也多次在自己的著述中嘗試傳播後世的衛生知識,本以爲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瘟疫流行,逆轉天命、人壽的,誰想仍然無法變更結果……

“此殆天意耶?天意竟不可違耶?!”

傷心之下,不禁又從天意聯想到了人事。他苦心經營,爲曹操構造起了一個相對穩定的官僚體系,想要限制君權,嘗試扭轉“一治一亂”的宿命,可結果曹髦在崔琰的慫恿下,僅僅玩了一個小花樣,就將外朝之權削弱。內廷涅槃重生。固然是勳在祭陵已畢,返京以後,用桓範之謀,逐步地將這些被剝奪的權柄重新收歸外朝。假以時日,又可達成新的均衡態勢,但他也不禁苦悶地想道:

曹髦尚未親政,已有這般能量,一旦親政之後。哪怕只有中人之資,亦恐難制也。想要政歸內廷,還不是小皇帝一句話的事兒?身爲人臣,對方隨便出一招,自己就被迫要殫精竭慮地應對。君權自漢武用儒術後即逐漸神化,長時間抑壓於臣權之上——即便傀儡君主,也多由外戚或閹宦代行其權,廣義的君權始終不墮——這是時代的侷限性,難道自己就真的無可扭轉嗎?

一切阻礙時代前進的渣滓,都終將爲歷史的車輪所碾碎;一切超越時代的思想。都終將被歷史的大潮所淹沒……難道自己終究不過是個王莽一般的空想家嗎?那自己從前諸般努力,究竟又是爲的何來?

還不如激流勇退,返回老家去當寓公算了,以自己國戚的身份、功臣的勞績、大儒的名望,即便交卸權柄,只要不故意作死,應該也可安得善終吧。曹髦、崔琰若真想把自己往死裡整,那就是與整個外戚集團、功臣集團、官僚集團爲敵,換言之,將被孤立於整個統治階級之外——除非那倆瘋了。否則不會行此下策;除非那倆是天縱奇才甚至天生聖人,否則即有此心,亦無此能也。

我幹嘛還辛辛苦苦地維持着這座官僚大廈,不使稍有傾斜呢?就理論上而言。天下已然一統,也不再可能有什麼司馬氏“八王之亂”,就算“五胡亂華”終究無可避免,時間也會大大延後吧。百年之後事,與我何干?而就算相干,也不是靠我個人的力量便可徹底阻止的呀。

諸般紛擾。日夕襲來,是勳的精神狀態直墮谷底,一連數日都陰沉着臉,並且寡言少語。在中書辦公的時候,小吏稍有遲延或者過錯,便易遭他怒目相視——以是勳如今的身份、地位,也不必要開口罵人,但只怒目而向,對方自然遍身觳觫,差一點兒就要屁滾尿流了。

倒是新任右僕射劉廙挺會做人,每當有小吏哭喪着臉從是勳面前退下,劉恭嗣若見到了,都會上去安慰一句:“令公親近者適故,乃致言行失常。汝等勿怨,但勤勞本事即可。”

這一日王家擺設靈堂,是勳自須前往致祭,就靈前誦唸悼文,不禁嚎啕痛哭。蔡昭姬攜其二子側跪還禮,同樣是泣不成聲,是勳見到她這般模樣,只得一咬牙關,強收滿腔悲慟,反過來安慰蔡琰。蔡琰哽咽着道:“仲宣無拳無勇,一介貧儒耳,多賴令公遮護,至列卿位。惜乎福薄,中年即歿,今二子尚幼,吾但覺前路茫茫,未知何所向也……”

是勳長嘆一聲:“吾視仲宣如弟也,不想弟去兄先……夫人如吾姊妹,二男如勳親侄,必然照拂成年。夫人節哀,毋使仲宣於地下亦不得安也。”

弔祭完了,出得靈堂,登上馬車,突然間耳旁傳來人聲,斜眼一瞥,原來是兩名小吏正縮在牆角私語,貌似並沒有注意到自己。只聽其中一人道:“令公今日悼文,也止平平,哀意甚深,而文不侔也。”另一人道:“令公之詩,本過其文多矣,有何怪哉?”

給是勳駕車的正是其子是復,聽到有人編排老爹文章不佳,雙眉一軒,便欲呵斥,卻被是勳伸手拍拍肩膀給攔住了。只聽二人又道:

“不然,《別賦》表如明霞散練,內則獨繭抽絲,誦之行雲流水,聞之金聲玉振,較今日之誄,正如高天鴻雁與檐下鵓鴿矣。”

“令公往日著文亦曰:‘世謂詩人少達而多窮,夫豈然哉?蓋世所傳詩者,多出於古窮人之辭也……’誠哉斯言,文亦如是。令公隨高祖武皇帝起兵,初不過一郡吏耳,吾意《別賦》之作,當在彼時,窮而未達,故哀甚深而辭甚美也。今爲首相,宵衣旰食,所籌思者皆國事也,自情自感,豈得時而長咀嚼耶?非獨文耳,即詩亦久不作矣。”

對方不禁嘆道:“國家之幸而文章之不幸,惜哉!”

是勳聽了這番對話,不禁暗中苦笑——《別賦》那是什麼作品?六朝浩瀚文章,此篇隱然可爲魁首;而自己今天在王粲靈前所誦讀的,纔是真真正正的原創之作,就算感情再如何真摯,真論起文采來,自己能跟江淹比嗎?但凡讀書識字的人,就都能瞧得出來自己的水平在下降吧……

終究自己只是一個千古詩文的搬運工而已……而且人到中年,記憶力開始衰退,早年間默寫下來的那些詩文也都抄得差不多啦,再想從記憶深處翻出新東西來,已近乎不可能的任務。“是郎才盡”的成語,估計最終還是要落到自己頭上。

正在自傷自憐,自怨自艾之際,忽見一名家僕疾奔而來,到得車前伏地稽首:“適有信至府上,雲兵部葛君亦感疫矣,請使許醫師前往診治。”

所謂“兵部葛君”,正是指時任兵部侍郎的諸葛亮。是勳聞言不禁大驚,心說怎麼諸葛亮也病倒了?這場瘟疫來勢洶洶,可別把孔明的命也索了去啊!原本歷史上沒有這一出啊……等等,在原本歷史上,孔明時在蜀中,他當然不會被傳染上這流行中原地區的疾疫,可如今他身處洛陽……老天爺啊,你給我的實在太多,所以現在打算一一都收回去不成嗎?!

又驚又急,不禁眼前一黑,一腦袋便栽到了車下……

隨即他覺得後背的衣服被人狠狠扯了一把,竟然扯得自己朝後一個踉蹌,差點兒跌倒。眼前猛然亮起,一輛八輪大卡挾着勁風,幾乎是貼着鼻子衝了過去,嚇得他整個身體都徹底僵硬了——真是奇蹟,他竟然能夠維持着半踉蹌的姿勢,跟無生命的雕塑似的,整整一秒鐘。

身後傳來呵斥聲:“看紅燈啊,不要命啦!”

是勳這才轉過身,只見剛纔扯自己的是名披着橙紅色馬甲、戴黃帽子的交通協管,於是趕緊沖人哈腰:“對不起……我,走神兒了……”協管員扯着他的胳膊,急匆匆朝後退,一直退回到馬路牙子上。“差點兒就撞飛了……你們這些年輕人啊,就是喜歡闖紅燈,你說你急的什麼?趕着去投胎啊?!”劈頭蓋臉就是好一頓數落。是勳知道是自己做得不對,只好耐着性子、堆着笑臉連陪不是——況且人家救了自己的命啊,那可是八輪大卡,這會兒想起來就無窮的後怕,感覺內衣都被冷汗給浸透了。

好不容易接受完教育,是勳這纔再次邁步,匆忙趕往自己的目的地。那是一家新創辦的圖書公司,他在網上查到公司正在招聘編輯,要求大學本科以上學歷,好在不需要編輯資格證——話說一般情況下,私企都只要有一兩名中級資格編輯可以糊弄官方就成,對於普通編輯人員,那真沒啥門坎兒。

等到了設在居民區中,佔了兩套雙層公寓的小公司以後,道明來意,前臺小姑娘直接遞過來一張表格:“先填表吧。”是勳答應一聲,雙手接過,鋪在桌上,順手從褲兜裡抽出支簽字筆來。

表格很簡單,而且順理成章,第一欄是“姓名”。他按出筆芯,纔要填寫,可是筆尖纔剛接觸到紙張,卻不禁頓住了——姓名?我的姓名是啥咧?是勳是宏輔?貌似不大對啊……是勳是誰?我又是誰?

心下一片茫然。

第18章 背主求榮第18章 謀刺之謎第7章 謀身謀國第34章 以兵做賊第16章 管他何人第14章 明算之弊第30章 厚買人心第25章 戲中有戲第24章 脣槍舌劍第13章 族內之爭第28章 真書僞書第25章 千里之間第1章 東郡英豪第10章 離間江陵第24章 續漢記事第3章 天命天姓第19章 血戰赤阪第17章 命促早終第15章 新野之宴第2章 佈防關中第17章 莒縣奇案第24章 續漢記事第11章 首鼠兩端第2章 不務正業第26章 甄氏佳婦第21章 海上仙山第28章 長沙張羨第9章 煮豆燃萁第15章 解衣衣之第1章 分州荊襄第14章 將相不和第29章 關中之戰第8章 公達三策第7章 魏亦有亡第15章 就食玄菟第10章 身陷囹圄第16章 會稽顯姓第32章 曳尾泥塗第2章 言不及義第10章 新式算法第2章 隆中之對第27章 漫天箭雨第11章 熟悉劇情第6章 此鬍匪也第19章 祖道之金第20章 秦因何亡第21章 暗夜驚魂第4章 法不可廢第27章 魚復三險第12章 江上肅清第16章 誰是蕭何第19章 訓詁之師第16章 矢在弦上第21章 諸葛連弩第33章 謀取涼州第21章 儒者之心第26章 文姬歸漢第20章 圖窮匕見第3章 曹洪之怒第14章 黑心煤窯第11章 作育英才第17章 養寇自重第6章 樂浪故人第22章 雷震行刺第5章 朝鮮新冢第1章 遼東軼聞第37章 心大志廣第7章 受人構陷第27章 平原搬兵第12章 觀其決斷第16章 數算之道第7章 包辦婚姻第6章 華夷之辨第6章 嚴其考法第29章 自天而降第29章 鎮撫關中第5章 小人挑唆第28章 馮翊遺珠第12章 讒慝小人第29章 律有明文第23章 陣前詭言第19章 若奸若忠第27章 敗絮其中第25章 後世之評第29章 駐馬浿陽第9章 亂軍之計第10章 不合邏輯第24章 取質三韓第17章 大戰序幕第25章 大地爲球第18章 爲國犧牲第8章 佛國之願第21章 長驅直入第9章 請救無辜第12章 黃鬚大奇第38章 須三萬金第20章 大科學院第7章 事後諸葛第8章 頭風復發第1章 益州內患
第18章 背主求榮第18章 謀刺之謎第7章 謀身謀國第34章 以兵做賊第16章 管他何人第14章 明算之弊第30章 厚買人心第25章 戲中有戲第24章 脣槍舌劍第13章 族內之爭第28章 真書僞書第25章 千里之間第1章 東郡英豪第10章 離間江陵第24章 續漢記事第3章 天命天姓第19章 血戰赤阪第17章 命促早終第15章 新野之宴第2章 佈防關中第17章 莒縣奇案第24章 續漢記事第11章 首鼠兩端第2章 不務正業第26章 甄氏佳婦第21章 海上仙山第28章 長沙張羨第9章 煮豆燃萁第15章 解衣衣之第1章 分州荊襄第14章 將相不和第29章 關中之戰第8章 公達三策第7章 魏亦有亡第15章 就食玄菟第10章 身陷囹圄第16章 會稽顯姓第32章 曳尾泥塗第2章 言不及義第10章 新式算法第2章 隆中之對第27章 漫天箭雨第11章 熟悉劇情第6章 此鬍匪也第19章 祖道之金第20章 秦因何亡第21章 暗夜驚魂第4章 法不可廢第27章 魚復三險第12章 江上肅清第16章 誰是蕭何第19章 訓詁之師第16章 矢在弦上第21章 諸葛連弩第33章 謀取涼州第21章 儒者之心第26章 文姬歸漢第20章 圖窮匕見第3章 曹洪之怒第14章 黑心煤窯第11章 作育英才第17章 養寇自重第6章 樂浪故人第22章 雷震行刺第5章 朝鮮新冢第1章 遼東軼聞第37章 心大志廣第7章 受人構陷第27章 平原搬兵第12章 觀其決斷第16章 數算之道第7章 包辦婚姻第6章 華夷之辨第6章 嚴其考法第29章 自天而降第29章 鎮撫關中第5章 小人挑唆第28章 馮翊遺珠第12章 讒慝小人第29章 律有明文第23章 陣前詭言第19章 若奸若忠第27章 敗絮其中第25章 後世之評第29章 駐馬浿陽第9章 亂軍之計第10章 不合邏輯第24章 取質三韓第17章 大戰序幕第25章 大地爲球第18章 爲國犧牲第8章 佛國之願第21章 長驅直入第9章 請救無辜第12章 黃鬚大奇第38章 須三萬金第20章 大科學院第7章 事後諸葛第8章 頭風復發第1章 益州內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