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順王府的世子爺死於城外的大荒山無稽崖青埂峰,宋天賜秘不發喪。
眼下,王府乃至整個京都還沒有人知道世子爺的真實情況,宋天賜已經讓順天府的所有道觀向大衆宣傳,世子爺追隨沖虛道長雲遊四方而去了。
那些道觀也十分樂意,因爲他們可以借世子爺的名聲和威望爲道士以正名。然而,有一個人不得不防,那就是最大的嫌疑犯,那個送水的侍衛。
嫌疑犯一定會回到京都城,和鎮國夫人的貼身丫鬟接頭,把行動的結果透露出來。一旦被他們知道世子爺已經中毒身亡,後果不堪設想。
因此,宋天賜必須阻止這件事情的發生。對此,宋天賜的方案是在兩頭同時設防。鎮國夫人這一頭,宋天賜讓郡主宋倩幫忙,監視着鎮國夫人以及她的貼身丫鬟。
一旦丫鬟有外出行動或是單獨離開,必須尤其的注意,因爲那很有可能就是要跟嫌疑犯接頭了。
至於嫌疑犯的另一頭,宋倩召集了墨家的人在京都城各個城門以及王府的各個府門進行蹲點守候,一旦發現了嫌疑犯的身影,立即秘密拿下。
果然,不到兩天,兩頭都有所發現。郡主發現,鎮國夫人的貼身丫鬟單獨離開了王府,便一路跟蹤而去。另一頭,墨家的人也同時發現了嫌疑犯的身影進了城。
爲了不打草驚蛇,墨家的人先是一路跟蹤,準備在沒有人的地方將他拿下。巧就巧在,嫌疑犯和鎮國夫人的貼身丫鬟都來到了同一處隱蔽的小茅屋裡。
郡主和墨家的人同時現身,把他們給一舉抓獲了。宋倩將這兩個人押往墨家基地,並叫來了宋天賜,對二人進行了秘密審問。然而,他們卻異常嘴硬,拒不招供。
那嫌疑犯曾是王府的侍衛,爲了還早先年欠下的賭債,這才受了鎮國夫人的矇蔽,起了歹心要迫害世子爺。眼下,他的家世背景,宋倩早派人查了。
宋天賜跟嫌疑犯說了厲害關係,說自己是人證物證都有,他是難逃死罪,如果拒不招供的話,就株連家人,甚至是全族老小。
到時候,別說鎮國夫人了,就是側王妃親自出面也是救不了他的。但是,如果他願意把事情來龍去脈進行招供,就饒恕他的全族。
於是,嫌疑犯只好把自己如何投毒害死世子爺的過程招供了,同時牽連出鎮國夫人的貼身丫鬟,說一切都是丫鬟指使她這麼做的,還給了他巨大的錢財作爲報酬。
可是,當宋天賜問他,是否知道又是誰指使丫鬟這麼做的,得到的答案卻是不知道,竟然丫鬟是鎮國夫人的人,而鎮國夫人又是側王妃的人,他自然不敢多問。
因此,宋天賜若是要想指認鎮國夫人是沒有依據的。這樣一來,宋天賜只能對丫鬟進行逼供,由她來對鎮國夫人進行指控。
然而,這個丫鬟的嘴巴實在是太太太硬了,無論宋天賜如何循序逼供,她都矢口否認整件事情和鎮國夫人的關係,而說這一切都是她自己一個人預謀的。
這當然是一派胡言,一個丫鬟爲何要跟世子爺作對,又哪裡來的錢財收買侍衛。此時,宋倩早已打聽得知,這個丫鬟是個孤兒,從小被鎮國夫人收養。
因此,這丫鬟可以說是一心一意爲鎮國夫人賣命,如此命都可以不要,怎麼可能指控鎮國夫人。宋天賜意識到一切功夫都白費了。
要想借此機會打倒鎮國夫人,爲世子爺報仇,宋天賜覺得恐怕是不成的了,又見郡主宋倩的臉色極爲難看,這纔想起鎮國夫人再怎麼說也是郡主的親孃,宋天賜只好放棄。
宋天賜心想,若是他們二人揭發了鎮國夫人,只怕鎮國夫人因迫害世子爺之罪也難逃一死,到時候恐怕爲此悲傷之人恐怕又要多了一個郡主宋倩。
眼下,既然審問不出一個結果,倒不如藉此脅迫鎮國夫人放棄爭奪爵位,至於這二人乃是直接殺害世子爺的兇手,死罪難免。
宋天賜爲了繼續保守世子爺已死的秘密,且爲了郡主宋倩着想,試圖保全鎮國夫人一命,供給了他們兩條路選擇。
一個是謀殺世子爺未遂之罪,必然遭受王府審理所的嚴刑拷打。另一個是承擔此前所有迫害宋天賜的罪名,雖然也是死罪,但至少能得個全屍。
他們二人皆不知世子爺已死,那丫鬟爲了保全她的主子鎮國夫人,那侍衛爲了保全家人,選擇了第二條路。於是,宋天賜把這他們二人交給了王府的審理所。
審理所的人對罪犯進行審問之後,他們二人供認不諱,且不敢透露絲毫有關他們受鎮國夫人指使,試圖合謀迫害世子爺的蛛絲馬跡。
鎮國夫人聽說了此事,大驚失色,當然她並不是因爲自己的貼身丫鬟被處決而憤怒,而是擔心事情敗露,危及到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郡主宋倩趁機勸說自己的親孃,希望她不要再對世子爺和宋天賜有殺唸了,還撒謊說她的貼身丫鬟事實上已經把所有的事情招供了。
宋倩且勸鎮國夫人,若不是宋天賜既往不咎,讓審理所的人不再刨根問底,這纔沒有危及鎮國夫人乃至側王妃,否則的話,鎮國夫人和側王妃也不會有好日子過了。
鎮國夫人不覺驚恐,頓時果然不再心生殺唸了。然而,人在做,天在看,自作孽,不可活,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鎮國夫人的報應很快就來了,然而這個報應沒有降臨在她自己身上,卻比此更加讓她痛苦。鎮國將軍和鎮國夫人年方週歲的小公子突然莫名其妙地夭折了,或許這是世子爺在天顯靈吧!
小公子被葬在了京都城外的藩王陵墓裡,頭頂雙龍戲珠束髮金冠,通體佈滿了裝飾花紋。這種金冠上有雙龍戲珠的造型,只有宗室的人才可以用。
自此之後,鎮國夫人的精神世界已經徹底奔潰了,或許之前的種種惡行,都是爲了這個小公子的未來,小公子沒了,一切也就沒有了意義。
這樣一來,宋天賜終於可以安安心心當他的王府世孫了。世子爺亡故的消息也是時候可以通告天下了。
賈蘭不解,問宋天賜,難道就不怕鎮國夫人再次有孕,生下一位公子?宋天賜卻說不怕,他已經決心乖乖在王府當一個世孫。
從前,因世子爺一心修道,而宋天賜又不聽王爺的話,經常垂涎於王府之外的世界,而不安分於世孫之責,這才讓王爺有心另立世子,讓鎮國夫人有機可趁。
從今往後,宋天賜聽從王爺的話,一心承擔好世子爺未盡的責任,哪怕鎮國夫人又生育了公子,宋天賜作爲嫡長孫,自然仍然還是世襲爵位的最佳人選。